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574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6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docx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前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自进入国示重点建设专业以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地突破和进展,为了更科学地规划与指导人才培养过程,使其更好地适应达州市及周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实际,特制订《宣汉职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

本方案的设计经历了学习发动、实地调研、集中设计三个阶段。

一是组织专业部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组织了多次专题培训。

二是项目组组织精干力量走向人才市场、下到学生之中、走进用人单位,开展了深入有效的专题调研,访谈、问卷近800多人次,涉及对象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或幼教机构管理者和教师、同类中职学校、幼儿家长、毕业生及在校学生等等,收回有效问卷及访谈记录近800份。

项目组在认真统计问卷、深入分析数据、客观判断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极富价值的调研结论,这些来自一线的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符合市场人才走向、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客观依据。

三是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就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并针对各自专业特色、课程结构、学科分布、课时安排的情况尤其是技能实训教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最终形成了《宣汉职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

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践调研结果的判断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能适应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这一认识在《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各学科均调整了教学目标,强化专业综合技能,定位于面向一线的幼儿教育和保育人员。

二、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分制的形式规范了社会实践、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办学机制。

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幼儿园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

按照工作岗位(群)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将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项目等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推进了专业发展市场化的进程。

四、重视了职业技能培养。

将部分活动纳入课程管理:

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当课程来建设和实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安排,将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

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把技能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点。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60100)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学制:

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知识,具备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幼儿园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幼托机构、幼儿园等行业的保育、教学、教育及管理的新型幼教工作者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三、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

据统计,近2/3的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27284个乡镇中,有一半乡镇没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

就全国情况看,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很大,需要培养大量的、合格的中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幼儿园9483所,在园幼儿188.75万人,幼儿专任教师5190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2.5%。

根据《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将在2013年年底前新建、改建扩建120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700所,改扩建500所),发展1500所民办幼儿园。

通过扩大全省在园幼儿规模,到2013年,全省幼儿在园人数达到20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9%,按20:

1的师生比,下差专职幼儿教师2万名,幼儿保育1万名。

再从全县看,目前,全县有128万人口,3—6岁适龄儿童46551人,入园幼儿32074人,幼儿入园率68.90%。

现有幼儿园586所,其中:

公立幼儿园6所,中心校附设幼儿园45所,村小附设幼儿教学点443个,在园幼儿18841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58.74%;民办幼儿园92所,在园幼儿13233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42.26%。

现有学前教育教师1041人,其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83人,占教师总数的7.97%,中专及高中学历706人,占教师总数的67.82%,专科学历仅252人,占教师总数的24.21%。

现有学前教育教师中85%以上为临聘人员,90%以上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按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每班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和目前在园幼儿人数、班额计算,全县现应配备学前教育教师2600人,而实际有教师1041人,仅占编制的40.04%,下差近1500人。

若将14477名还未入园的幼儿全部计算在内,还需新增教师1300人。

因此,全县共计缺乏学前教育教师2800人。

2.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如表1-1-1所示

表1-1-1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群

类别

职业岗位名称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资格证书

初始岗位

幼儿保育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幼儿保育员中级证书。

迁移岗位

幼儿教学

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族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发展岗位

幼儿园管理

制定保教工作计划、总结,有计划地开展专题教研或科研活动,组织教改试验和观察教育活动;组织好各个节日庆祝活动,深入教育第一线检查,指导班上生活管理、卫生保健、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情况;做好保教人员思想工作和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并支持保教人员在教育实践中大胆创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幼儿保育员中级证书

3.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名称

颁证机构

知识技能

配套课程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宣汉县教育局

幼儿教育理论;幼儿卫生、保健、心理及游戏相关知识;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弹、跳、唱、画、做、说等基本专业技能;.较强的教研能力;.良好的教育科研意识。

学前教育所有课程

幼儿保育员中级证书

达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婴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托幼机构法规的基础知识;熟悉托幼机构的安全、卫生工作要求以及预防性消毒的方法;初步掌握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操作常规;能初步配合教师开展婴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运动,具备托幼机构保育员工作的基本能力。

《幼儿保育》、《幼儿卫生学》

普通话等级证书

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的正确发音、朗读技巧以及口语表达技能等知识,并具备四川方言的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普通话》、《语文》

表1-1-2学前教育专业业资格证书职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A.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B.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C.身体心理素质:

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能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A.职业道德: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化解矛盾;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B.职业行为:

培养学生具备讲究文明,崇尚科学、谈吐文雅、仪表端庄、正直诚实、助人为乐、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宽容大度、团结谦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职业行为规范。

C.职业态度:

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择业态度。

(二)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A.心理教育能力。

能为幼儿、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能力。

B.保育与保健能力。

能开展养育膳食、物质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保育工作;进行心理健康、疾病防治、常见护理等。

C.观察与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能力。

会观察分析幼儿的言行、生活状况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生成活动及时准确地应对。

D.知识整合与建构能力。

能有效感知,主动探索各类知识;提取所需知识进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并使之发生多项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

E.教育评价能力。

能用正确的教育观分析教育现象,从宏观到微观地准确理解基本的教育问题,并迅速做出决策。

2.方法能力

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3.社会能力

A.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B.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C.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D.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E.能进行自我批评与检查,勇于承担责任。

(三)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

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伦理等普通文化知识识,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奠定其普通文化知识的基础,使本专业学生对社会和文化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2.专业知识

掌握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等。

掌握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组织幼儿园活动时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舞蹈、钢琴、美工、儿歌演唱等专业技能,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涉及的各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即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五大领域的基本内容、目标、要求和原则。

掌握学前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要掌握幼儿园常规保育教育内容,学会组织幼儿日常生活;认识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意义,学会组织幼儿游戏的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掌握组织幼儿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学会组织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开展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

了解托幼机构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托儿所、幼儿园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素质。

五、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1)课内134学分,其中

◆德育课程:

8学分;

《职业生涯规划》第一学期2学分,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学期2学分,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学期2学分,

《哲学与人生》第四学期2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

51学分;

《体育健康与游戏》1-5学期开设,每期2学分,共计10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1、2、5学期开设,共5学分;

《数学》1-4学期开设,每期3学分,共12学分;

《语文》1-4学期开设,每期3学分,共12学分;

《英语》1-4学期开设,每期3学分,共12学分;

◆专业技能课程:

62学分;

《舞蹈》1-4学期开设,每期2学分,共8学分;

《美术》1-4学期开设,每期2学分,共8学分;

《钢琴》1-4学期开设,每期2学分,共8学分;

《声乐》1-4学期开设,每期1学分,共4学分;

《乐理视唱》1-4学期开设,每期1学分,共4学分;

《幼儿卫生学》1-2学期开设,每期1学分,共2学分;

《幼儿心理学》2学期1学分,3学期2学分,共3学分;

《幼儿教育学》3学期1学分,4学期2学分,共3学分;

《普通话》1-4学期,每期1学分,共4学分;

《汉字规范书写》1-2学期,每期1学分,共2学分;

《幼儿园管理》4-5学期开设,每期1学分,共2学分;

《幼儿园管理》3-5学期开设,三学期1学分,四学期2学分,五学期2学分,共5学分;

《幼儿保育》1-2学期开设,一学期2学分,二学期2学分,共3学分;

《幼儿文学》3-4学期开设,三学期1学分,四学期2学分,共3学分;

《幼儿体操》5学期开设,共1学分;

《幼儿舞蹈》5学期开设,共1学分;

《幼儿教师礼仪》5学期开设,共1学分。

◆专业方向课程:

5学分;

第五学期任选《音乐》、《舞蹈》、《美术》三个方向之一,共5学分。

◆专业任选课程:

2学分;

第五学期任选《器乐》、《幼儿英语》、《蒙氏教育》其中之一,共2学分。

◆其他公共课程:

6学分。

入学教育1.5学分、军训1.5学分、毕业教育3学分,共6学分。

(2)课外43学分,其中

◆学生素质拓展:

每学期1学分,共6学分;

◆学生操行评定:

每学期1学分,共6学分;

◆学生教学实习:

每周1学分,共8学分;

◆学生顶岗实习:

每周1学分,共20学分;

◆学生教学见习:

每周1学分,共3学分。

(3)奖励学分

◆职业技能竞赛:

参加本专业对应或相近的职业技能竞赛,县级一等计0.5学分,市级一、二等分别计1、0.5学分,省级一、二、三等分别计1.5、1、0.5学分,国家一、二、三等和优秀奖分别计2、1.5、1、0.5学分。

◆单项职业技能证:

对获得英语、计算机等单项技能证书的每个计0.5学分。

◆职业资格证:

对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外的职业资格证书,初级每个计0.5学分、中级计1学分、高级计1.5学分。

对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初级每个计0.5学分、中级计1学分、高级计1.5学分。

◆科技创新、发明、专利与商标:

开展科技创新、发明、专利,获县级一等计0.5学分,市级一、二等分别计1、0.5学分,省级一、二、三等分别计1.5、1、0.5学分,国家一、二、三等和优秀奖分别计2、1.5、1、0.5学分。

设计商标获准注册计1学分。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0学分以上方可毕业。

2.证书要求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幼儿保育员中级证书;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

本专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具备双证书才能毕业,也就是毕业生除具备学历证书外,还必须有幼儿保育员中级证书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六、课程体系建立

(一)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着力于建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着力于通过职业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

3.着力于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及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开发

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并有效组织与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

注重人文素养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素养养成渗透到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实现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

课程开发的主要工作步骤:

1.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毕业生将来就业的企业类型、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的主要职责与综合能力及素质要求;

2.分析所设置课程及内容,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直接帮助是什么;

3.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

4.教师需要应通过的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与态度;

5.制定课程标准。

在学习领域确定之后,首先要对学习领域每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进行准确的定位,以确定每门课程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因此需要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研讨制定课程标准,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后予以实施。

6.进行课程设计;

7.开发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及教辅资源库。

(三)课程描述

1.专业课程名称

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管理、幼儿保育、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含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文学、美术(含简笔画)、汉字规范书写、体育健康与游戏、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师礼仪

2.专业课程描述

(1)幼儿卫生学。

幼儿卫生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如何评价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膳食营养及管理;说明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护理及其预防,并介绍一些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对集体保教机构如何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健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实际工作“接轨”,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2)幼儿心理学。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能够初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为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为具有良好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3)幼儿教育学。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

通过对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各种教育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

使学生能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幼儿园活动设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将幼儿教育传统的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六门分科教学法归于一门,跨越到广阔的活动领域。

其任务是:

拓宽专业面,使学生成为多面手,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开发综合智力,强化整体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5)幼儿园管理。

本课程通过揭示管理对象的内容、要素和实施管理的目标、组织、职能、原则、方法、工作环节以及管理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结构关系,及其所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合方式,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管理是个立体、开放、层次有序、动态有序的有机集合整体,呈现系统形态与特性。

使学生掌握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教养业务管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保教队伍建设和园长领导艺术、幼儿园评价等基本知识;并能积极吸收幼教科研新成果及改革信息。

(6)婴幼儿保育。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婴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托幼机构法规的基础知识;熟悉托幼机构的安全、卫生工作要求以及预防性消毒的方法;初步掌握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操作常规;能初步配合教师开展婴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运动,具备托幼机构保育员工作的基本能力。

(7)乐理与视唱。

乐理是幼儿保健与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基础乐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所必需的最基础知识,积累音乐语言,提高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增进对儿童歌曲的全面了解,并为分析儿童歌曲打下基础。

视唱练耳:

使学生在音准、节奏、节拍,表现等方面得到培养,提高听觉判断、听觉记忆能力,做到正确视谱。

使学生掌握简谱、五线谱,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培养音乐听觉判断、听觉记忆能力,做到音高准,节奏正确,节拍稳;能正确划拍,根据乐曲要求,把握速度、力度,有表现力的进行视唱。

(8)钢琴。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其任务是:

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健康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好钢(风)琴课程,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钢(风)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具有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及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能力。

(9)声乐。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和发声原理,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通过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使学生逐渐掌握各项歌唱技能,不断提高演唱能力。

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幼儿音乐、歌唱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能。

(10)舞蹈(幼儿舞蹈创编)。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使学生了解舞蹈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技巧,提高舞蹈表演与创编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育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美育性和实践性。

(11)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理论,了解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

扩大学生对于幼儿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

提高幼儿文学修养,提高学生分析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能独立分析、表演幼儿诗歌、幼儿故事、童话、寓言、幼儿读物,能编儿歌、幼儿诗和童话。

(12)美术(含简笔画)。

美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简笔画、美术构图、色彩运用、剪纸、手工、陶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运用名画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手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该课程能使学生毕业后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为幼儿创造一个美丽的、向上的成长环境。

简笔画课程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炼、概括的图示形式,把文章的重、难点,中心意义显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

教学简笔画技巧课程是通过介绍教学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各种教学简笔画的实例,并了解教学简笔画在各科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生活物品、文具、交通工具、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的基本绘画方法的介绍和练习,让所学者能简单地把握生活中寻常的几种线条、几种图形去组合一切景物的形象,基本达到一学就会程序。

(13)汉字规范书写。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教师教育技能课,属实践实训课。

主要讲授钢笔字、粉笔字书法艺术的自身特点、执笔、运笔方法等基本知识,重视实践,集理论、技法与优秀范本练习于一体,实践性极强。

重点进行书法基本理论、楷书(以颜体为主)基本笔画训练、集字练习、汉字结构、书法作品章法与创作、作品欣赏等实践技能性训练,有主次地进行分析、练习,让学生流畅、规范的书写汉字。

(14)体育健康与游戏。

对学前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渗透幼儿游戏和体操内容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幼儿体操、游戏的学习,让学生用动作造型去体会音乐的艺术美,同时训练学生内心节奏及动作的协调优美,并学习一些体操语汇,培养对体操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出体操与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