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经典案例.docx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运营经典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在介绍几个案例之前
小冰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究竟什么是资本运营?
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90年代在我国出现,它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新名词。
我们通常认为资本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那么我们可以把资本运营理解为是为价值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活动。
换句话说,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对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取得最大的收益。
资本运营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涵盖整个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既包括证券、产权、金融,也包括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本运营界定为一种通过对资本的使用价值的运用。
看过资本运营的概念介绍后,小冰分享给大家几篇有关资本运营的文章,这些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资本运营的类型及模式,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本运营的核心等等。
结合着文章知识的学习,再看看下面的七个案例,我相信大家对于资本运营会有个较清晰的理解~~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_姚江红.pdf (115.77KB)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_重心与实践创新_王增孝.pdf (87.9KB)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高雅翠.pdf (100.57KB)
论科学资本运营观_丁浩.pdf (64.65KB)
【一】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
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
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
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
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
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
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二】
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
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
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
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
做法是:
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
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
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
评论:
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
很多商店经营困难。
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
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三】
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
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名义,向宾馆、饭店、机关单位、广大的家庭住户直接推销该产品。
由于产品具有垄断性,国内市场又是如此庞大。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概念化包装,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由于故事毕竟是故事,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于是改变主意,打着整合制冷行业的大旗,利用上市所融资金以及其他杠竿资金,大肆收购国内的空调、冰箱企业,经过合并报表,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虚变实。
几年下来,发明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而更多的是行业内的财富人士。
评论:
发明家如果只是将发明专利卖掉,撑死了也就是个百万富翁。
但此案例中的发明家,把发明专利与特殊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在股市中圈钱,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故事无法再讲下去的时候,一个新的故事又开始,而且做得很成功,的确不是常人所能为的。
【四】
网上传说,有一高官之子,在国外读完书,当然读金融或MBA,之后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可能也攒了一些钱,即使没有钱,估计也有人会借给他。
做法是:
于是他大肆收购了一家在内地经营燃气,但不太景气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他通过正常渠道,从中牵线搭桥并运作,使国内某大型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出巨资参股该燃气公司。
该高官之子当然就成为该燃气公司之董事长。
消息一传出,燃气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两个月之内,股价翻了一番。
股票则由原来的垃圾股,变成了热门股。
随之可以想象的是,高官之子,也变成了财富之子。
评论:
此案例是典型的利用人际关系资源,经过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创富的例子。
尽管常人会对此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并表示自己的不满,但我相信,如此高明的高官之子,绝对不会因此而犯法。
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无可挑剔。
案例中,所有交易各方当事人所获得的好处,都是不言而喻。
【五】
有一个文化人,几年前去了香港,发了财。
后来回国投资失败,变得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欠了一屁股债,于是他打起了资本运作的主意。
做法是:
先在维京群岛注册一个A传媒公司,并以A名义与各地方电视台签了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A公司将免费为各电视台提供一定时段的节目,回报是给A公司每天几分钟广告时间。
接着,他又找到某节目制作公司,承诺向该公司进行投资,回报是制作公司必须向A公司每年提供若干小时节目。
一切搞定之后,他向一家股票已成仙的香港上市公司老板讲,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广告时段经营权,这足以使他每年获得几个亿的广告收益。
老板听后,心知肚明。
于是决定以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A公司30%的股权,该文化人立即成为上市公司第2大股东,所获现金拿出部分投资给制作公司,以兑现诺言。
文化人如此这般一番后,又成了有钱人,时间不超过两年。
评论:
只要善于整合资源,把各方利益摆平,就会结出硕果。
这是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纵观当事各方,电视台有广告时段,没节目制作能力;制作方有节目制作能力,没有节目制作资金,上市公司有资金却又没有项目。
而文化人什么都没有,却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突显了文化人的价值。
再通过资本运作,使这种价值得以在股市上以具体数字体现出来。
【六】
香港一家经营化装品的上市公司,上市不过三年,却因连年亏损而停牌。
仔细研究后发现,公司经营虽然困难,甚至行将倒闭,但公司发起人却发了财。
做法是:
她先找了两个合伙人,一个是有技术、有配方的高级研究人员,另一个则是有十几年著名品牌运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首先她们合伙用极少量资金在加拿大、香港、台湾分别注册了研究公司、品牌公司、经销公司并开了几家店铺。
经过一年打理,各公司独自取得了产品配方、许可证、商标以及其他商誉,也卖出了少许产品,有些收入。
之后,她们在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壳公司,并以壳公司名义高价收购先期注册的公司股权,壳公司资产迅速膨胀到创业板上市要求的规模,收购资金则由大股东先借给壳公司,壳公司以债务形式列支在帐目上,而现金实际上已作为收购款,重新流入回了大股东腰包。
经过一番努力,壳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并融到一大笔资金,其中一半用于还债,归还大股东。
另一半用于公司日常经营。
由于发起人夫妻双方都是执行董事或董事,按香港标准,仅两人年薪总计就达300--400万港币。
两年过去了,公司经营虽没有起色,但发起人的收益却可观。
评论:
总的感觉,此案例发起人有欺骗之嫌,但其所做又似乎合理合法,无可指责,因其在招股书中有明确的风险提示,所有帐目之信息披露也很充分。
发起人之所以能创富,很大程度上是:
一、充分运用关联交易的资本运作技巧,使其前期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迅速膨胀;二、通过垫资的形式,将这些无形资产以负债的形式体现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三、成功运作上市,将大股东的债权迅速变现,实现大股东资产增值。
当然,公司如果不能成功上市,大股东前期的投资,的确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七】
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有一红色资本家的公子,当别人挨饿时,他还能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
尽管如此,他们家族的家产绝大多数已充公是不言的事实,否则,他的老爸也不可能在解放后成有赫赫有名的权贵。
正是这种权贵,造就了他今日的财富。
过程是:
他先到美国读书,并创立了一家技术公司,变卖后,获得了几百万美圆。
于是他来到香港,在老爸管理下的大公司打工(注意,该公司并不为他老爸所有)。
老爸为了国家的利益回大陆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位之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当然就是他的了。
有了权、有了老爸的福荫,也有一些钱,对公司进行MBO式的改革也就水到渠成。
公司变成自己的后,更强烈的扩张欲望就是必然的了。
于是一系列的资本游戏就此展开。
先是低价收购一家上市的垃圾公司,并引入李氏等大亨为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股价随即上扬,于是增发股份筹集资金,收购国泰航空,出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好戏。
之后,利用其在大陆不言自明的优势,连续作战,进行多个重大项目投资或兼并收购,屡获战果,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由当年的亿上升到现在的亿。
公子个人身价,也已跻身中国大陆首富,几百万的人造红色跑车也早已换成几千万的纯天然骏马。
每年英国度假时所表现出来的贵族气息,是其他中国大陆爆发富们所无法比拟的。
评论:
其实资本运作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必要的关系网络和运作能力。
试想:
1、如果他不是他老爸的儿子,他能当上公司的董事长吗?
2、如果没有家族的权贵,李氏等大亨能和他合作吗?
3、如果不看在他老爸的面子上,他能那么容易在大陆拿到好的大项目吗?
4、如果没有这些好的项目,公司的业绩能好吗?
股票价值能升吗?
当然,这一切仅仅是前提。
公子的运作能力也是不容质疑的。
否则的话,即使有了这些前提,要想创富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