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816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docx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

作者

学院

商学院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七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号:

0000000000000000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090X班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

题目类型

应用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

自2012年11月01日开始至2013年05月20日止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1.选题确定后应该认真查找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要注重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3.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安排论文的整体结构。

4.论文重在提出新的思路、独到而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抄袭。

5.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表完成资料的收集、论文的撰写、修改和答辩工作。

6.要注意学会用专业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7.多与老师沟通,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修改。

[1]题目类型:

(1)理论研究

(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6)应用研究

2.主要参考资料

[1]AliceYang.NewdevelopmentspullChinaandAfricacloser[J].China'sforeignTrade,2011

(2):

30-32.

[2]WangWei.NewtrendincooperationbetweenChinaandAfrica’spetroleumindustryandstrategyfordevelopingAfricanoilmarket[J].CHINAOIL&GAS,2011(3):

58-61.

[3]白小川(德).欧盟对中国非洲政策的回应——合作谋求可持续发展与共赢[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4):

72-80.

[4]冯红成.非洲——一个具有潜在力的国际市场[J].市场观察,2001(10):

95-101.

[5]王明星,孙建中.入世后中国扩展非洲市场的战略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8):

31-34.

[6]刘乃亚.中国对非洲投资格局的形成——中国对非洲投资50年回顾[J].商洛学院学报,2008

(2):

1-12.

[7]张小峰,刘鸿武.中非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1980-2009)[J].财经问题研究,2010

(1):

124-1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非经贸合作白皮书[R].中新网,2010(12).

[9]许孟水.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非经贸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10(4):

28-30.

[10]梁明.中非贸易:

基于中国、非洲全球贸易视角的研究[J].国际贸易,2011(3):

40-48.

[11]王爱虎,李燕.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J].江苏商论,2012(5)78-81.

[12]张哲,顾丽姝.21世纪中非贸易关系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2(6):

66-72.

[13]宋志勇.试析中非贸易摩擦[J].西亚非洲,2006(8):

40-45.

[14]朱伟东.中非贸易与投资及法律交流[J].河北法学,2008(6):

176-180.

[15]汪涛.非政“谋变”下的中非贸易[J].世界经贸,2011(3):

3-6.

[16]罗会钧,黄春景.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政治风险管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140-145.

[17]康柯.中国“新殖民主义”伪命题的经济学批判[J].当代经理人,2006(21):

1307.

[18]李泽华,赵贤.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指责、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建议[J].思想战线,2009

(2):

212-126.

[19]曾强.美国对非洲政策的调整及其特点[J].国际资料信息,2000(9):

1-6.

[20]蒋京峰,洪明.欧盟对非洲的援助简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7-40.

[21]李安山.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与日本援助非洲政策[J].西亚非洲,2008(5):

5-13.

[22]郭征.试论“中非论坛”对中非经济合作的意义[J].中国外资,2010(5):

195-195.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

阶段内容

起止时间

选题阶段:

确认选题,明确任务

2012.11.01-2012.11.30

开题阶段:

搜集资料,确定方案

2012.12.01-2012.12.30

初稿阶段:

撰写论文,形成初稿

2013.01.01-2013.03.21

定稿阶段:

修改论文,审核定稿

2013.03.22-2013.04.25

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2013.04.26-2013.05.20

指导教师(签章):

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系(教研室)主任(签章):

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二级学院院长(签章):

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注: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本人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组长)审核后下发给学生。

 

摘要

近年来,在中非共同努力下双方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中非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中非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贸易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

通过SWOT分析法得知中非贸易存在产业结构趋同,贸易对象集中,贸易平衡情况不均衡,贸易伙伴基础条件差,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此外,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国际经营人才缺乏,商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不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等等问题。

因此,我国政府要从与非洲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出发,处理好中非贸易摩擦问题,重视培育非洲国家产业,适当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加大宣传力度,强有力地驳斥西方国家对中非贸易的恶意诋毁,积极与部分非洲国家谈判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成立中国对非经贸发展的专门性研究机构,扩大从非洲的进口,缩小我国对非贸易的顺差,而且应该加大整顿出口秩序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非洲国家投资,鼓励国内金融、银行、保险加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支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指控,为企业提供宏观指导;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品牌塑造,遵守行业秩序,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外贸人才,合理选择贸易市场,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词:

中非;经贸;SWOT;对策

 

ABSTRACT

Inrecentyears,jointeffortsinCentralAfrica,bilateral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haveenjoyedrapiddevelopment,wearepleasedtoseethesteadydevelopmentoftheSino-AfricantradeandalsoshouldpayattentiontoproblemsinthetradebetweenChinaandAfrica,particularlyweaknessesandthreat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trade.ThroughSWOTanalysisthatChina-Africatrade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gence,tradeobjectsset,balanceoftradeimbalance,poorconditionsoftradingpartnerbasis,aswellasissuessuchastradedisputesand,inaddition,alsofacealackofinternationalbusinessofChineseenterprises,productqualityandbrandimageisnothighandtheWesterncapitalistcountriesoncompetition,andsoon.Therefore,myGovernmentwouldliketoproceedfromthelong-termfriendlyandcooperativerelationswithAfricancountriesandproperlyhandletheChina-Africatradefrictionproblem,attachimportancetocultivatingAfricancountryindustryAndincreaseitsassistancetoAfricancountries,strengthenpropaganda,stronglyrejectstheWestAfricatrademaliciousslander,activewithsomeAfricancountriesforanegotiatedsolutionofChinamarketeconomystatusqQuestions,settingupspecializedresearchinstitutionsinChina'seconomicandtradedevelopment,expandimportsfromAfrica,narrowingthetradesurplus,andshouldbemorereorganizationexportorder,toToencourageenterprisestoincreaseinvestmentinAfricancountries,encouragingdomesticfinancial,Bank,insuranceincreasedsupportforforeigntradeenterprisesinChinatoencouragedomesticenterprisestoactivelyrespondingtoanti-dumpingchargeAndprovidinggeneralguidanceforenterprises;enterprisestoimproveproductquality,attentiontobranding,observetradeorder,improvetheirownquality,andsafeguardingtheir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developforeigntradepersonnel,reasonablechoicemarket,activelyfulfillou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

Sino-Africa;Economicandtrade;SWOT;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2年7月19日-2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在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开创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的讲话,并明确指出未来3年中,中国政府将在5个重点领域(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和中小企业等发展;扩大对非援助;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建设中非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增进中非民间友好;推进非洲和平稳定。

)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001年--2012年,中非贸易额从108亿美元增长到1984亿美元。

随着中非贸易规模的日益继续扩大,中非贸易在各自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从非洲的进口在中国的比例,从1995年的1.08%上升到2011年的5.35%;同期,对非洲的进口从1.68%上升到3.85%。

同时,非洲对中国的出口占其出口的比例也从1.94%上升到13.8%。

与此同时,随着中非双方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出口商品因为价格相对低廉,大量进入非洲许多国家,对非洲一些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贸易摩擦,特别最近几年,中非间的贸易摩擦逐渐进入了高发期。

以南非为例,截至2009年底,南非共发起了43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1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

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摩擦虽涉及的国家不多、金额较少,但在领域方面有扩大之势,如何认识与解决中非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在同非洲的贸易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非洲却又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而且随着中非各自经济的发展,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将越来越大,研究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关系吻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对中非贸易的研究也可以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提供一定的参考。

(2)实际意义

2012年7月,在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开创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的讲话,中非在贸易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中非之间的贸易现状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中非贸易发展,维护中非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外研究现状

白小川(德)(2009)在《欧盟对中国非洲政策的回应——合作谋求可持续发展与共赢》中指出,由于中非之间的历史和政治纽带、曾经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经历以及中非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中国人自然而然地将非洲看成自己的合作伙伴。

中国已经放弃了以往的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不再介入非洲政治进程和推广社会主义,转而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如推行市场经济、提供发展援助、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等。

中国在非洲的战略总体上堪称成功,但因自身发展模式的影响,中国缺乏援助协调、对受援方自主性的支持以及政治发展的良治等现代援助理念[1]。

AliceYang(2011)在《NewdevelopmentspullChinaandAfricacloser》指出非洲在中国人眼中是充满各种可能的地域,一些地区的居住环境相当宜人,不冷不热,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在非洲人眼里,中国人工作起来非常勤奋,而且在大多数非洲人看来,中国的商品非常便宜,而且质量也比较可靠。

在文化上,非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很多非洲国家可以很容易收看到美国、英国或者法国的电视节目;在经济上,非洲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随着中非贸易往来,中国在非进行投资、经商变得更为普遍[2]。

1.2.2国内研究现状

冯红成(2001)在《非洲——一个具有潜在力的国际市场》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陆。

中非在经贸合作上具有着同其他地区经贸合作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互补的经济结构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上。

一方面,非洲国家相对来讲工业化程度比较低,许多商品依靠进口,而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发展体系和适宜的技术,在一些产品上存在着市场过剩现象,因而中国的产品和技术很适合非洲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非洲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在2000多亿美元左右,而其中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却只占很小的3%左右,这说明中非在经贸合作上有很大发展空间[3]。

王明星、孙建中(2002)在《入世后中国扩展非洲市场的战略与对策》中指出成立中国对非贸易发展的专门性机构,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往来给以指导、咨询,并通过建立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商品展销会及外经贸企业与国内商业连锁等多种形式将有利于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和水平,国内的银行、保险和金融财团应参与配合国内企业拓展非洲市场,通过金融、劳务、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整合,体现我国出口的优势[4]。

宋志勇(2006)在《浅析中非贸易摩擦》中指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摩擦金额虽少,但是案件数量较多,而且贸易摩擦集中在少数国家,一些中国企业面对摩擦时应诉不够积极,相当一部分产品被迫退出市场。

中非贸易摩擦虽然集中在少数行业,但领域有扩大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也逐渐成为一些非洲大国的新措施[5]。

朱伟东(2007)在《中非贸易与投资及法律交流》中指出,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大陆长久以来就有着法律多样化的问题。

在实际的贸易及投资过程中,由于多样化的法律制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洲国家的国际商务往来,这不仅影响了非洲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对其他在非洲国家投资和与非洲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对于非洲国家来说,为促进本地区之间、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国际贸易的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法律多样化的问题[6]。

许孟水(2010)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非经贸合作》中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不小的冲击,非洲国家蒙受很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有计划、分步骤地逐项落实并全部完成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行动计划,兑现中方对中非经贸合作八项举措的所有承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非经贸合作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朝着实现双方共同的目标继续发展[7]。

汪涛(2011)在《非政“谋变”下的中非贸易》中指出,非洲政权的跌宕起伏、动荡不安,不仅给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性增添了许多不安因素,而且给原本充满美好前景的中非贸易增添了许多挑战。

总体而言,尽管非洲、中东许多国家依然存在政治不稳定、国内经济社会动荡等风险,但是扩大在这些国家投资依然是中国必然的选择,因为它不仅是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最大目的地之一,中国与这些地区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打破现有西方主导的全球能源与投资格局,大幅提高中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8]。

张哲、顾丽姝(2012)在《21世纪中非贸易关系问题与对策》中指出,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的地区性不平衡使中国对非洲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能趋于优化,也不能充分利用非洲的资源。

虽然21世纪以来中非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双方进出口额占各自进出口额比重依然较小,随着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对非洲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中非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正在加剧,此外,西方媒体宣传“中国威胁论”,这种人为制造的麻烦给中非贸易关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9]。

1.2.3文献综述

冯红成等多注重于中非贸易前景的论证;王明星、孙建中等针对入世后的中非贸易关系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许孟水等对金融危机下的中非贸易关系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宋志勇对中非贸易摩擦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

总体说来,以往文献没有站在对中非贸易关系全面分析角度上展开对中非贸易关系研究,也为本文的探索留下了一定空间。

1.3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中非经贸关系,试图将新形势下中非贸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用更简单的归类方法使问题更加简单明了,并对各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好的解决中非经贸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1.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对中非贸易进行探索。

首先,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中非贸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从而对中非贸易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中非贸易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现阶段一些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二章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双方已有上千年的经贸往来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非洲大部分国家还未取得政治独立,只有埃及和摩洛哥等少数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统治的国家与中国有着经贸上的往来,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非洲国家纷纷获得民族独立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这为中非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非经贸关系的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拓宽合作领域,中国在非洲多个国家成立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各种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多元化。

2.1中非贸易发展现状

2.1.1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年均增长率达33.5%。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外贸行业均呈现疲软状态,中非贸易额也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却首次成为了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也逐渐呈现良好的恢复态势(图2.1)。

数据来源:

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

图2.1中非贸易总额(亿美元)

2.1.2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中非在贸易规模增长的同时,双方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其中中国出口非洲的产品以机电产品等为主,非洲出口中国的产品主要以能源、矿产资源产品为主,但令人欣喜变化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国的机械设计产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的机电类产品对非洲出口占比已经超过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