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772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word版

2018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九)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黑笔擦擦净。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机对战”为噱(xuè)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 xuàn)

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B.众的难题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cóu)好,既积极进取、昂扬

奋进,又避免寅吃卯(mǎo)粮、急功进利,才能获得群众认可,才算实打实的政绩。

C.常感叹主旋律文化传播不易,难就难在容易落入窠(kē)臼、生硬说教,给人刻板映象。

有人评价《红海行动》是自然流露的主旋律情怀,可谓一语中的。

D.房产调控依然任重而道远,万不可麻痹(bì)大意,如果这个时候调控的“手”软了,则

有可能“松一篙(gāo),退千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

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

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变化的关键阶段。

[乙]对此,我们既要有信心、有心胸,也要对问题和难度有足够的清醒意识。

目前,[丙]“网络文学”在数量上已经“+”得够多了,“IP”主要是指网络小说的授权改编和衍生。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网络文学体量实在是太庞大了,中国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量投入网络文学中,其规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原创】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担当B.变化C.对此D.首屈一指

【原创】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改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闲鱼不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一个基于新生活方式的社区。

人们在这个社区里,不仅可以分享二手的物品,自己的私人时间,还可以是空间,如房屋和场地的出租

B.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

C.全球首例批准上市的北美转基因三文鱼体内植入的鲑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这样能使其快速生长。

D.慕课(MOOC),是由美国的几所名校的大学教授创办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参与在线学习,国内各类慕课平台也随之产生。

(出题意图:

语音、字形、词语、标点题中的错误全都来自学生日常练习易错点,并考查学生在文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语病题旨在提醒学生规范现代汉语。

 

【原创】5.“CCTV慈善之夜”活动拟设计一款海报,海报主体部分是该活动的奖杯图案(见下图)。

请写出奖杯的构图要素,并阐述奖杯的理念。

要求:

(1)表现奖杯特征;(3)不超过80字。

(3分)

【原创】6.某市第一中学百年校庆之际,在校师生共同制作了一部记录短片,以求回顾学校历史,彰显学校文化底蕴与办学理念。

短片制成之后,上传至校友网内,供校友观看。

某位考入北大的校友观看后留言:

本短片内容空洞,形式陈旧,无法突出学校悠久历史与育人理念,无法起到宣传学校的效果,与日本早稻田大学125年校庆短片相去甚远,纯属应付之作。

如果你作为该校的校友,你将如何回复该校友的留言?

要求:

观点鲜明,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100字。

(6分)

(出题意图:

考点涉及“语句的扩展”,但一般形式的扩展考查方向过于单一,现综合考查修辞、情境类写作,希望学生展现语文的基本素养。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

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

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

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

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

(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

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改编】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B.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C.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

D.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改编】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油面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原创】9.根据材料,简述中国油画的发展史?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最佳配偶

[美]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

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

他手里在搬弄着一叠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

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我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听着,心想要是来这儿之前先冲个淋浴,那该多好。

这儿的办公室整洁宜人,不过那张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惬意。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

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

美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

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

”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

她确实太美了!

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

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

”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

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

我是说,我对事情发展的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

”她腼腆地说。

“我,三十一岁。

”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

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

”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

”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

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札“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阅一页,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

“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

”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

我注意到,她爱看书、看球赛,看电影爱坐前排,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爱养狗、养猫、养金鱼、养金枪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穿着朴素,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喜欢住在郊外,爱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

“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

”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

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讲话拘谨,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

”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

”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

最后她说:

“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邓菲尔德结婚整整九年了,已经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

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

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

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

我们的婚姻看起来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

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原创】10.两人初次相识时,文章多次提到“卡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1.赏析划线的句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12.结合文本,概述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

(6分)(改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3.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

请作简要评析。

(6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

10、11、12题是就文章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整合和赏析,品味语言,13题是各类命题着眼点的综合体现,也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辨精神;选文时,考虑到目前复习多着眼于解题技巧的灌输,故希望借这篇外国小说来提醒师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应注重内容主题的解读和领会,训练学生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袁宗道

士戒乎有意耀其才也,有运才之本存焉。

有意耀其才,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而其才亦龊龊碌碌,无纤毫之用于天下。

夫惟杜机葆贞,凝定于渊默之中,即自弢【1】其才,卒不得不显。

盖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也。

今夫花萼蕃郁,人睹木之华,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而先溉其根,何也?

所培在本也。

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

何也?

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

而晚代文士,未窥厥本,呶呶【2】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

单辞偶合,辄气志凌厉;片语会意,辄傲睨千古。

谓左、屈以外,别无人品;词章以外,别无学问。

是故长卿摛藻于《上林》,而聆窃赀之行者汗颊矣。

康乐【3】吐奇于春草,而耳其叛逆之谋者秽谭矣。

下逮卢、骆、王、杨,亦皆用以负俗而贾祸,此岂其才之不赡哉?

本不立也。

本不立者,何也?

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

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其识若登泰巅而瞭远,尺寸千里也。

故方其韬光养嘿【4】,退然不胜,如田峻野夫之胸无一能。

而比其不得已而鸣,则矢口皆经济,吐咳成谟谋;振球琅之音,炳龙虎之文;星日比光,天壤不朽。

岂比夫操觚属辞,矜骈丽而夸月露,拟之涂糈土羹,无裨缓急之用者哉!

盖昔者禹、尹、虺、召之徒,皆备明圣显懿之德,其器识深沉浑厚,莫可涯涘。

而乃今读其训、诰、谟、典、诗歌,抑何尔雅闳伟哉!

千古而下,端拜颂哦,不敢以文人目之,而亦争推为万世文章之祖。

则吾所谓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者也。

信乎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而器识狷薄者,即文艺并失之矣。

虽然,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

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浅浮;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

大其识者宜何如?

曰:

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其庶乎!

注释:

【1】弢:

掩藏。

【2】呶呶(náo):

多言,即唠叨。

【3】康乐:

即谢灵运。

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4】嘿:

同“默”。

【原创】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玉韫于石韫:

B.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无论:

不用说

C.口不言文艺文艺:

文学和艺术

D.而耳其叛逆之谋者秽谭矣谭:

谈论

【原创】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矜骈丽而夸月露B.呶呶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置杯焉则胶

C.则吾所谓其本立D.信乎器识文艺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出题意图:

该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旨在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虚词的各种义项,并能利用法和主谓宾成分判断出虚词的用法。

【原创】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认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外和内互相需要,如果器度和学识拘谨浅薄的人,那写作方面的学问也就一同失去了。

B.作者在文章提出凡是学识不宏大博远的人,他的器度必然浮浅;而包罗世界的胸怀度量,一定依赖有天地四方看得清清楚楚的学识见解”。

C.文章从反面论证了“立本”的重要性,又尖锐批评了当世之人不重立本的社会现象,并以古人不重立本遭祸的例子正面论证“立本”。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作者的“文如其人”意味着文学风格应表现文学家的人格内涵。

【原创】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浅浮;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

(4分)

(2)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

(4分)

(出题意图:

涉及考查不必、固定句式等课内基础知识点的课外运用,以提醒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在课内文言文中多下工夫。

【原创】18.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3分)

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6分)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原创】19.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怎么样的画面?

请简析(2分)

【原创】20.下阕词人在写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时,用了哪些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改编意图:

两个小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更明确答题方向,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19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意象意境的鉴赏,20题考查学生能从谋篇布局着眼,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艺术手法的把握。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一: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材料二: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1.阅读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处事原则。

(2分)

22.请简要评价孔子的“以直报怨”。

(4分)

       

(出题意图:

此题考点涉及《论语》中重点学习篇章,需要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也考查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21题中做到了回归课本;22题则又希望考生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课后链接,深度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此题提示学生不要忽视《论语》章节中的相关链接,要懂得化为己用,同时关注考生对《论语》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

【原创】(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子曰: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5)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出题意图:

此题关注到了考纲中有变化的篇目,也注重督促学生理清句子的前后内容,不要张冠李戴,这也是近期默写中出现的问题。

【原创】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撒币,张一鸣撒币,周鸿祎撒币。

”有人这样形容2018年的开年局面。

数百万人利用网络平台,在同一时间内作答,平分上百万的奖金,益智类答题节目以惊人的速度掀起一阵风潮。

佬用户沉迷答题节目嗨翻天时,节目中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百万赢家”节目将“香港”“台湾”与“加拿大”并称为国家,引来网上轩然大波。

有网友认为,网络答题节目水准堪忧,例如回答“西瓜视频”四字有多少笔画,纯粹是广告植入。

也有网友认为,不过是一两题没出好,毕竟给了普通人一展才能的机会,更是传播了知识……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出题意图:

2016、2017年浙江卷作文题、2017年的杭州一摸作文题皆是论述类文章,因此本次作文也规定文体,写论述类文章。

这几次的作文材料皆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指定内容和任务指令,避免了套路作文和宿构作文的出现,这次材料来自《人民日报》,考查学生能对事件内容辩证深入分析,谈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注重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了人文性和话题的开放性,又能体现出考生思维的层次性。

 

命题意图综述:

1、这份试卷的考题设计既着眼教材、文本,也紧扣高考考点考纲,难度适当。

2、命题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学情,希望能暴露出复习时易遗漏的部分。

3、试卷在探究题上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答案的设置也尽可能地体现阅卷的客观、公正,便于操作。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A.噱(xué)B统筹(chóu)急功近利C印象

2、B.变化,为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

此处应该为转换。

转换,是指改变,改换;从一种能量形式变成另一种能量形式。

3、A.甲第一个句号改问号。

在我看来表示自问自答

4、D(A.“分享”的“空间”与“房屋和场地的出租”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

“等”后面加“模式”.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将“植入的”“改为“植入了”或去掉“这样”。

5、奖杯的外形看起来是由多个爱心组成的一棵人形爱心树,奖杯上有无数大小不等的颗粒,它们体现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理念。

用小爱汇聚大温暖。

6.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母校之荣,不在广告之荣,而在校友之荣。

短片再好,一中终究不是北大。

希望不要纠结于短片,而应以校友之努力成就自己而为母校加持,至少不要让母校杰出校友的名单显得那么单薄。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给3分;能运用修辞方法,给1分;语言流畅有文采,给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

7、C(A项,强拉因果,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项,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艺术”。

d“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意繁荣的前提”推理不严密,绝对化。

8、B(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阐述的不是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9、革命胜利前,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受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影响,形成中国写实主义油画。

(二)

10.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初识便是计划之中的事情,是一种程式化生活的开始。

同时,也为最后情节的突转埋下了伏笔,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4分)

11.

(1)突出两人性格上的默契,呼应题目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

(2分)

(2)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2分)(意思对即可)

12.

(1)性格内向,拘谨羞怯。

(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析)(2分)

(2)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

(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

)(2分)

(3)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

(从想离婚可以看出)(意思对即可。

)(2分)

13.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

(2分)

(3)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4.C.文艺:

写作的学问。

15.A.两个都是表并列(B.“呶呶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焉”是形容词词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