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731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科技一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一、旋转木马总第1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

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

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教具

1.材料:

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工具:

剪刀、固体胶、双面胶。

3.制作范例1个。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1.回忆情境,演示范例,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

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教师:

旋转木马怎么做呢?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制作流程图(展示制作步骤图),你能看懂吗?

这些图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台,洞儿杯底、杯边打;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

洞的位置与大小。

(2)十字剪制。

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

(3)伞形的制作。

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

(图四)(4)同样图形。

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

(图五)

4.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

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

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

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教师:

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学生探索游戏:

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交流:

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板书设计:

旋转木马

(1)打洞。

(2)十字剪制。

(3)伞形的制作

安全教育: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横穿马路时,注意来往车辆。

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

不在路上追逐打闹,不在路中间跑。

上学和放学走安全大道,严禁走小路,特别是泥泞的山路。

作业布置学生制作木马

教学后记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都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

科技小制作是我园一项特色活动。

旋转木马制作活动采用了学生平时熟悉的一次性纸杯和弯头吸管,通过清晰、形象、易懂的图谱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主要内容。

课题二插花:

甜蜜的祝福总第2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

巩固用绕卷的方式制作糖果花。

2过程与方法:

学说祝福的话语,会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教学重点:

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

巩固用绕卷的方式制作糖果花。

教学难点:

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

教具:

糖果花范例,插花图例,彩色棉纱纸剪成方块状、长条状、花瓣状若干,彩色包装

纸,吸管,花泥,透明胶、双面胶、剪刀等工具。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例,了解糖果花的意义。

(1)出示“心愿”的糖果花。

师:

“老师收到一样别致的礼物,带来和小朋友分享。

(2)观察糖果花,比较它和其他插花的不同之处。

师:

“这盆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插花一样吗?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介绍“心愿”糖果花的意义,了解甜蜜的祝福这种形式。

师:

“张老师的网名就叫‘心愿’,我很喜欢紫色,所以我的朋友就送给我这样一份甜蜜的祝福,祝我心里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

”“你们喜欢这样甜蜜的祝福吗?

2、欣赏糖果花课件,了解糖果花的一些名称。

(1)师:

“我对糖果花很感兴趣,所以上网找了一些关于糖果花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边看糖果花插图,边简单介绍糖果花的名称和含义。

(2)师:

“看了这些美丽的糖果花,我忍不住也做了一盆糖果花。

”出示“满面挑花”的糖果花。

3、结合课件和图例,介绍插花的几种方式。

(1)师:

“老师在做糖果花的时候,发现插花也是一门学问。

你们还记得上次花店里的阿姨怎样插花的吗?

”观看课件(花店插花演示)。

(2)师:

“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插花的方法呢?

”在黑板上出示图例,课件演示

和插花图例相关的几组糖果花作品。

(S形插花、倒T形插花、三角形插花、直立形插花、弯月形插花)

4、介绍材料和制作要求。

(1)先把糖果连接在吸管上,再自选材料制作花朵,制作花朵的纸张材料分3种难度:

方快形――花瓣形――长条形;选择包装纸对花朵进一步美观加工;选择容器,将包装纸包裹花泥放进容器中;根据容器的外形设计插花造型,合理布局。

(2)如果制作遇到困难,可以来观察循环播放的糖果花课件,或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3)材料和工具用完及时放回原处,垃圾入筒。

5、学生制作糖果花,学习插花布局。

(1)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尝试自己剪出不同的花瓣形状,制作糖果花;插花时提醒学生观察布局,插完后注意在花朵间隙和容器上作进一步的美观加工。

(2)遇到困难,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与同伴合作解决。

6、欣赏作品,送上甜蜜的祝福。

(1)师:

“小朋友做的糖果花把我们的活动室变得五彩缤纷了,在这个花的海洋里,我闻到了甜甜的味道,你们闻到了吗?

(2)视频连接1

(1)班,师:

“我想把我做的糖果花送给1

(1)班的小朋友们,我很想念他们,祝他们永远开心快乐。

(3)师:

“你们想把糖果花送给谁呢?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什么呢?

”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一句祝福的话语。

(视频连接家长代表对话)(4)师:

“小朋友都想把甜蜜的祝福送给我们身边最亲的人,相信收到祝福的人都会非常幸福的。

除了这种的方式,我们还愿意做更多事来关心我们身边的人吗?

”板书设计:

甜蜜的祝福

安全教育:

文明活动,校园内不奔跑、不打闹、不大声喧哗。

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站在凳子上向窗外看,不怕栏杆,不向窗外扔东西,不做危险游戏。

放学后立即回家吃饭,不在校园内逗留,不在路上玩耍,不去同学家串门。

作业布置学生插花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学些插花的过程,欣赏自己作品的魅力。

课题三:

画味道总第3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2.过程与方法:

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具

1、各种味道的食品,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学生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

小朋友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

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

这是红队,欢迎你们!

这是黄队,欢迎你们!

这是蓝队,欢迎你们!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学生:

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师:

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

(学生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师启发性示范。

3、学生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学生:

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启发学生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四、说味道

1、把画按红黄蓝队贴在记分牌上。

2、每位学生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学生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

师:

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板书设计:

画味道

安全教育:

在学校就餐的同学放学后排好队由老师带队打大厅里就餐。

上体育课和做游戏不能做危险动作。

不购买三无产品,不到校外摊点买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作业布置

学生感觉各种声音

教学后记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课题四:

好玩的泥板总第4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教学要点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教具

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

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课题:

1、师: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

(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学生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学生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学生正确擀泥:

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2、要求学生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

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学生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小结:

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学生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学生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学生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学生的作品,组织欣赏学生的作品,并集体评价。

1、出示幻灯机,放映学生的成品,并请学生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3、将学生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学生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板书设计:

好玩的泥板

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安全教育:

不带刀具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不玩危险的的东西,不把东西放到嘴里。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预防溺水,天气炎热,不能下河嬉戏、捉鱼。

作业布置学生用泥自己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后记

通过制作,学生体会到了乐趣。

课题五:

哈里昆的狂欢总第5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教学要点

1.知识与技能;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

2.过程与方法:

能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地想象绘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体验作品及创作绘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地想象绘画。

教学难点:

能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地想象绘画。

教具

作品《哈里昆的狂欢》4幅,狂欢节的照片若干,4开画纸4张,记号笔若干。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狂欢时有趣的氛围。

二、学生欣赏名作《哈里昆的狂欢》,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认识。

1.介绍作品、画家。

2.学生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1)引导学生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

(2)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的感觉。

三、学生分组绘画,进一步表现对作品的感受。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向。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将物品夸张变形;最想画的部分画得要大一些,把画面布置得丰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导学生分享交流,体验创作的乐趣。

1.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绘画的内容。

2.集体交流,教师提升经验。

板书:

哈里昆的狂欢

夸张、变形的手法。

安全教育:

不去村里的大口井及周边玩耍。

不去河里游泳,不结伴外出游泳。

不偷偷跑去河里玩耍。

预防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勤剪指甲。

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活老师,生了病要及时就医。

作业布置

感受狂欢节的气氛

教学后记学生处于对映像和符号认知的象征期,他们的绘画特点不是再现客观,而是表现主观化的客观。

这幅作品是符合学生的美术认知特点的,所以学生对作品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总有说不完的感想。

活动中,学生通过语言、绘画等方式,自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

理解和感受。

采用小组绘画的形式,将学生的想象集合起来,表现出梦境般的构图形式,学生作品中表现的狂欢节热闹气氛也与作品《哈里昆的狂欢》的构图方式、表现形式相类似,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心情。

课题六神奇的水

(一)总第6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教学要点(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水平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综合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2.过程与方法:

能指认生活中的上述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压力及浮力的实验。

教学重点:

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教学难点:

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教具:

挂图、卡片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其他方法来发现水的神奇之处呢。

(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同学们桌上有一杯水,一张纸巾,请你把这张窄条纸巾垂直浸入水中,手不要动,看纸巾上有什么变化?

2、学生活动并交流:

水往纸巾上“爬”

3、师: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但有没有想过水怎么在纸巾上会上升和扩散呢?

4、学生猜测

5、不急,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你的塑料尺或钢尺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实验,交流:

水没有在尺上扩散。

7、请你把两把尺合在一起,再做这个实验,又发现了什么?

(水在两把尺的中间蔓延)

8、小结:

水在物体的孔隙或缝隙里“爬”或向四周扩散,这就是水的“毛细现象”(板书:

毛细现象)

9、老师这里提供一些材料“毛巾、粉笔、玻璃”请你选择一样可以做毛细现象的进行实验。

(小组讨论,选择并活动)

10、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水的毛细现象吗?

(举例)

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瞧,老师这里有一杯满满的水(实物展示台展示)

2、如果我再放东西进去会怎样?

(学生猜测)

3、师放回形针一枚,水没有溢出来。

你们猜可以放几枚?

4、学生一起数数,师放。

观察水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5、小结:

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所以我们看到了水面高出杯口很多还没溢出。

6、你也想来做这样的实验吗?

桌上有一枚硬币,请你用滴管滴在硬币表面,看水面的变化,能滴多少滴后才溢出。

(小组实验)

7、在生活中哪些也属于水的表面张力呢?

(看图说)水黾在水面滑行,草叶上的露珠,水滴„„

四、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水还有别的本领,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

2、对,像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而水变甜的现象叫溶解。

3、提问并布置实验,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请同学们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仔细观察高锰酸钾颗粒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4、学生观察,并画出三幅图:

刚放进去的时候,过了一会儿,最后。

5、交流

6、提问:

哪些物质也能溶解于水?

7、关于溶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溶解得快慢跟什么有关系呢?

下一堂课我们要来研究。

五、总结

1、今天你发现了水的哪些神奇之处?

2、下一堂课我们还要继续来寻找水的神奇之处呢。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一)

水在物体的孔隙或缝隙里“爬”或向四周扩散,这就是水的“毛细现象”

安全教育:

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请,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作业布置:

学生自己实验

教学后记:

“毛细现象“在学生的课本上只有一个实验要求,就是把纸放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水在纸上往上“爬”。

实验下面就是一段揭示“毛细现象”的话。

如果依葫芦画瓢,那么五岁的孩子也可以完成这样的行为。

我们的观察并不是一个摆设,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就直接告诉其规定的答案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是要出自学生自己观察后得到的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地去探究,真实地表达,那么势必会遇到许多的阻碍,或正确或错误,都不可以磨灭孩子们的思考,这才是让他们真正经历类似科学家似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突破。

课题七、让针漂浮在水面上总第7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

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2.过程与方法;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

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

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

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教具一杯水、针、一小条面巾纸、洗洁精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针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

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

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

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作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后面的活动中,洗洁精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一、提问,揭示课题: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出示针,问:

把针放在水面上,是沉还是浮?

2、学生猜测,然后实践操作。

不管学生多么仔细,针总是会沉到杯底。

3、设置问题:

有没有办法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呢?

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教师把针放在小条面巾纸中间,再把纸巾的两头提起,再小心地放到水面上。

纸巾湿润后慢慢沉到水底,针会浮在水面上。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漂浮的针”的原因分析。

3、教师在此基础上解释科学原理。

三、让漂浮的针沉下去:

1、现在我们想要让针沉下去,但是不能用手去直接碰针,也不能故意把水震动,有什么办法?

2、让一个学生上台做实验:

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3、集体讨论原因。

四、总结拓展:

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

板书设计:

让针漂浮在水面上

安全教育:

不玩火、不玩水,不随意触摸电器。

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作业布置:

学生回家做实验

教学后记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体会。

课题八、硬币的失踪总第8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教学要点

(知识.能力.技能.情感)

水平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综合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硬币失踪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硬币失踪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硬币失踪的道理。

教具硬币、玻璃等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1、取一个立方体纸盒,将其一个侧面裁去,并装上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作为窗口;

2、在纸盒的上表面开一条狭缝,在底面上铺一张与平面大小相等的彩纸;

3、沿盒内对角线嵌入一块平面镜,使镜面与玻璃相对,镜面斜朝下。

在平面镜的背面放一张硬纸板;

4、将一枚硬币从狭缝投入盒内。

现象:

只听到硬币落入盒内发出的叮当声,却看不到硬币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障眼法的秘密在于,对角线上有平面镜!

所以从狭缝投入盒内的硬币落入上半个空盒中,当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

其实,很多魔术都是利用视觉上的错误来表演的,所以神奇的不是魔术师,而是我们的科学知识!

不信我们再来看一个“水中蜡烛”的魔术吧!

5、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回答,讨论。

6、学生自己实践。

7、学生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8、教师总结。

9、让学生知道魔术的魅力。

板书设计:

现象:

只听到硬币落入盒内发出的叮当声,却看不到硬币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障眼法的秘密在于,对角线上有平面镜!

所以从狭缝投入盒内的硬币落入上半个空盒中,当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

安全教育:

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

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

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站在凳子上向窗外看,不怕栏杆,不向窗外扔东西,不做危险游戏。

作业布置:

学一个魔术表演

教学后记:

学生对魔术很感兴趣,很多学生愿意学习更多的魔术。

课题九:

水中蜡烛总第9课时1分课时

课堂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