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649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docx

世博会是战略的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

  

 

  

“世博会是战略的”

申博历程与上海城市战略发展

 

  

 

 

 

 

 

 

 

   

 

 

 

 

 

在全球化格局下,大都市区是国家发展的重心。

上海,作为中国的首位大都市,在中国崛起与发展的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需要机遇,国际性大事件就是这样的战略性机遇,能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事件,是各国、各主要大都市重点关注和积极争取的领域。

举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进入国际社会的标志之一,筹办世博会则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海对世博会的申办追求,源自二十余年之前,期间进行了四次申博努力,前辈们筚路蓝缕、孜孜以求,结合上海在各个阶段中的发展特点,在申博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战略性探索。

我们通过对四次申博方案、设想的回顾、梳理,试图从中得出世博会与上海发展战略之间的彼此关联,以及申博思想的提升轨迹。

一四次申博的社会背景与申博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到2002年,上海四次申办或设想申办世博会。

在四次申博过程中,申请方案和可行性报告均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特色。

其中许多前瞻性的设想和对上海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感叹。

以下对历次世博申办的社会经济背景、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申博理念中的亮点进行分析。

(一)80年代中期——从调整到开放

1.社会经济背景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初,开放的重心在南方、改革的重点在农村。

为了使改革开放的试验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稳定而有序地发展,基于上海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在整个80年代,上海成了为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服务的“后卫”,成了沿海改革、开放、发展的“谷区”。

改革开放之初的上海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城市本身的一系列问题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亟须做出新的战略决策。

1979年已更名的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提交了题为《上海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方案》(1979~1981年)的汇报提纲。

提出上海要应对全市国民经济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提出1979~1981年上海经济工作的基调是“调整”。

对于上海的定位是“先进的工业基地、外贸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为支援全国胜利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三个基地”是上海当时的定位,“支援全国”是上海当时的国家责任。

浦东建设的构想这时初现雏形。

1980年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向上海市委提交了《上海长远规划设想(1981~1990年)》。

对于到1990年上海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延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定位,这份报告已经提出发展浦东构想,认为:

浦东与市中心只有一江之隔,发展浦东可以较快松动全市人口密集最高的黄浦、南市、卢湾、杨浦等区。

提出浦东的远景设想是在浦东大道与杨高路之间的3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以住宅、旅游、贸易、科研、学校为主体的新市区。

国务院于1985年2月8日批准了由上海市政府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共同形成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在批转通知中指出:

“要在1990年以前加快转上良性循环,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从而首次设定了上海到20世纪末的城市定位。

经过1980~1985年的调整和建设,上海的整体经济开始实现从半封闭型到开放型战略的转变;城市建设加快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这些都为上海的改造和振兴打下了基础。

2.申博特点

(1)申博缘起及决心

1984年9月,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经济考察团在北京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王震的接见,他们提出准备协助我国举办上海国际博览会的设想,得到王震的支持。

该团访问上海时受到叶公琦副市长的接见并就举办博览会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日方回国后成立了“上海国际博览会可行性调查段”,于1985年多次来上海调查座谈,上海社会科学院进行了接待。

上海市领导接见了调查团,并在研究后决定申办世博会。

汪道涵同志曾表示:

上海举办国际博览会这个题目已经定了。

(2)国家行为,窗口作用

1985年10月,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科委、社科院、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工程学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的课题组完成了《上海国际博览会预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以下简称《85年报告》),这份报告可视为上海首次申博的主要方案。

《85年报告》预定在1989年举办上海国际博览会,方案中将上海世博会定位为国家行为,主要起到向世界展示中国建设成果的作用。

报告中指出,1989年为新中国建国40周年大庆,把举办国际博览会作为主要的庆祝活动之一,十分有意义。

同时我国“七五”计划即将完成,经济发展已具备基础,可通过博览会向世界表明我国经济准备起飞。

(3)城市转型

对上海的城市定位,以及博览会带来的影响,是《85年报告》中值得关注的部分。

报告中显示出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着力改变原有经济结构,向外向型、复合功能大都市转变的总体思路。

《85年报告》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

这一定位,无形中暗合了近20年后提出的“四个中心”概念。

同时,报告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办国际博览会,可以促进城市国际化,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出口贸易,有目的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开发新区,扩散市区,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使上海成为名符其实的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

(4)展示内容以技术优先、硬件为主

在博览会的内容上,《85年报告》更强调对先进科技及产品等硬件的展示。

该报告提出,通过举办博览会,可以引进一批新技术,凭借上海原有的技术力量消化和普及一批新技术,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开创新兴工业。

在中国馆的展示内容上,应当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方面的伟大成就,经济方面重点介绍“名”、“特”、“优”产品及精湛的手工艺品。

在外国馆特别要鼓励多展出微电子、激光、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和尖端产品。

(5)以博览会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

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是改革开放后上海面临的最为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之一。

通过举办博览会,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改变上海单中心、高度密集的内城空间布局问题,是《85年报告》中的亮点。

在该报告中,对选址主要形成了浦东严桥闵行东、西区两个方案。

当时认为,浦东与市区距离近,基础设施粗具规模,举办博览会有利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博览会结束后,可以将这个区域逐步建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游乐中心以及新的商业服务中心。

同时根据总体规划,在川沙沿海将建立新的国际机场,外高桥将建立新的港区。

该报告特别提出,浦东回旋余地很大,将成为上海的副中心。

这些设想在之后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均已得到了印证。

对于闵行,该报告也设想以科研生产中心、大学园区为核心,通过博览会的辅助,形成上海的第一个卫星城。

(6)交通及基础设施成为主要瓶颈

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后上海旧城改造、空间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刚刚起步,对大型国际性事件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

因此,城市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成为办博的主要瓶颈。

《85年报告》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欠债太多,长期超负荷运行,要容纳博览会长期大批参观者涌向上海,必须分类测算,研究措施的可行性。

当时将铁路、公路、港口作为输送外部旅客的最主要途径,但对外交通发运量每天差距有6万多人次,民航则只依靠虹桥机场。

缺口很大。

市内交通、市中心区的“蜂腰”和环线交通拥堵使车速仅为每小时15公里。

同时,当时浦东与浦西的联系主要靠轮渡与隧道。

因此,跨黄浦江大桥的建设就成为浦东选址方案的关键,当时提出于1987~1989年间建设南码头浦江大桥,即后来的南浦大桥,作为主要解决方案。

但实际上,这一关键性工程并未能如期开工,南浦大桥最终于1988年12月开工,1991年6月贯通。

这些交通及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在《85年报告》中充分体现,事实上也成为此次申博最终未能进行的主要动因。

(二)80年代末——促进多功能中心城市建设

1.社会经济背景与发展战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迫切性更为突出。

1984年,中央决定在4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由此把上海如何发展的课题全面提了出来。

1986年4月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其中把上海在1986~1990年的发展任务和主要目标表述为“多功能中心城市”,而针对涉外部分,在方针和原则上提出“进一步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更好地把本市的生产建设同扩大内外经济交流结合起来。

”紧接着,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这成为上海新中国成立来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一个报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

国务院在批复意见中指出:

“在指导思想上,应当从长远考虑,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1986~1988年三年中,上海市在“六五”建设的基础上,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三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为11.6%;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出口走出“六五”期间连年下降的低谷,转为逐年上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南浦大桥、中山北路高架、地铁等大型工程进行了前期工作;市民生活收入增长较快。

但这一时期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财政困难、资金供求矛盾、城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依然制约着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海经济依然处于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效益低的扩张型状态。

2.申博特点

(1)国家战略

1988年上海市浦东开发联合咨询组博览会专题小组在《关于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设想》(以下简称《88年设想》)中指出,举办世界博览会是件国家级大事,要有国家领导人亲自挂帅主持这项工作,要国家、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配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班子来筹备这项工作。

1994年是建国45周年,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成果,上海投资环境也初步改善,浦东开发正当兴起,选择这个时间是合适的。

(2)推动上海促开放、引外资

《88年设想》中指出,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如果采取举办世界博览会这种形式,来促进各国了解中国,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失为向世界开放的一个重要手段。

研究认为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为较好方案:

因为上海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她有能力、有实力举办大型世界性博览会。

通过举办博览会这一方式,扩大国际影响,实现向外向型经济转移,为重新把上海建设成为亚洲金融、贸易中心打好基础。

一个地区的开发如果以一项工程来带动,其发展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因此浦东花木地区就以举办博览会作为推动全区开发的重点工程项目。

(3)促进市内空间格局调整

世博会的申办与浦东发展紧密相连,这也是上海积极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努力方向。

1984年以来上海对博览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认为在上海举办国际博览会符合我国沿海发展战略,对上海重振城市雄威、扩大国际影响、开发浦东新区及逐步建成太平洋西岸经济、贸易中心是有深远意义的。

选址在浦东花木地区,对正在规划中的浦东新区开发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区,对充分吸引外资、进行土地批租、提高地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博会的举办,对这个地区逐步形成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以及科技教育中心,对上海乃至全国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4)城市整体国际化的初步涉及

当时的设想已经对世博会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关系有了论述。

《88年设想》中提出,一个地区要对外开放,要使这个城市成为万商云集的国际城市,举办世界博览会尤为必要。

《88年设想》中特别提出:

“没有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方,不能称之为世界城市”。

《88年设想》中提出了世界城市概念,这在当时来看具有相当的超前性。

(5)城市整体“调整”的特色

科技需求在世博会中的体现。

《88年设想》中认为,上海是我国科技和教育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一向比较迅速,在上海举办国际博览会,一定能很快吸收一批新技术,使我国技术水平上升一个台阶。

对土地资源价值的开发。

《88年设想》中提到,上海开发浦东地区,将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若在当地举办世界博览会,将使该地区及附近地价身价百倍。

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大城市的改造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浦东地区的开发。

以博览会为起爆器,推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使浦东地区土地批租地价迅速上升,经济效益提高。

对当时国情、市情的考虑。

《88年设想》中提到,我国是个大国,第一次搞世界博览会,规模不宜太小,但限于国力和缺乏经验,又不能太大。

根据世界上历届博览会占地面积最大为4平方公里,最小为0.3平方公里,一般在1~2平方公里的经验,设想规划上海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为1.3平方公里,是中等规模的。

对当时交通及基础设施的考虑。

《88年设想》中专文指出,1994年举办博览会期间市外交通主要矛盾在公路及民航两个方面。

公路客运进入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六五”期间旅客发送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5.79%,但客运车辆占整个公路交通的3%,即便未来增长几倍,其比例仍不高。

公路系统需要投资建设,有些路段的扩建和改善十分迫切,而摊入客运量的投资并不大。

民航方面增长速度迅猛,“六五”期间旅客发送量年平均增长22.72%,当时候机楼已经相当拥挤,必须新建一幢国际候机楼。

当时考虑,虹桥机场跑道每小时可以容纳30~40架次飞机起降,只要设备及管理跟上,暂时不需要另建新跑道。

越江交通是上海在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关键。

1994年前延安东路隧道、南码头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市轮渡还要有所改造和发展,所以黄浦江过江难的问题已基本能够解决。

但自行车过江只依靠轮渡还不方便。

当时设想使用顶管技术,开挖3~4米高、过江距离500米的简易隧道,自行车每小时来回可达6万车次,投资只有延安东路隧道15%。

(三)20世纪90年代——推动浦东开发与国际化都市建设

1.经济社会背景与发展战略

1978~1991年,上海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4%)近2个百分点,低于广东省(13.9%)近6.5个百分点。

上海在全国GDP中的份额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7%下滑到1990年的4.08%。

上海迫切需要寻找撬动城市改革开放全局的一个战略支点。

浦东的开发开放就成为这样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支点。

围绕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设计,从原来设想中的浦东发展以居住为主的构想,果断调整为以金融、贸易为主,并提出了“以(浦)东带(浦)西、东西联动”整体发展上海,一举改变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后卫”局面,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龙头”。

1990年4月18日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同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中指出:

“开发和开放浦东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是我国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

上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开发和开放浦东,必将对上海和全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是首次明确把上海开发开放浦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报告”以党的纲领性文件形式记录了对于上海、浦东的战略部署:

“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这是正式文件中第5次修订上海的城市定位,从“远东三中心”提升到了“国际三中心”。

20世纪90年代上海大发展的成效,2001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有一段比较全面的评价:

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2.申博特点

(1)国家工程、世纪工程

1993年,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关于上海举办1999年世界博览会的构想》(以下简称《93年构想》)中指出,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一项强国工程,是世纪工程,因此,它应该是一项国家工程。

《93年构想》提出,选择1999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意义在于:

1999年是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改革开放20周年,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正值20世纪、21世纪之交,同时,1999年上海博览会与2000年北京奥运会南北呼应,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

(2)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促进上海从开放“中心”到世界城市转变

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城市的整体战略从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向建设全面开放的国际性都市。

在世博会的申办思路中,推动这种“由点到面”的城市战略转型成为世博会预期要起到的重要作用。

《93年构想》中提出,对上海市来讲,博览会是一项发展工程、开放工程、标志工程——它标志着上海已经进入世界城市之列,标志着上海以全新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在上海举办博览会,有助于加强上海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

通过在上海筹办世界博览会,可进一步推动上海的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有助于吸引外资,扩大上海的土地、房地产市场,加快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善上海的投资环境,强化上海作为国内外投资热点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并有力地促使浦东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3)顺应区域化趋势

以世博会带动以上海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申办世博会预想中的一大亮点。

《93年构想》指出,上海举办博览会有助于上海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

其博览会的主体方案之一“展望21世纪”,其重点也在于将博览会办成一个重点展示21世纪亚洲太平洋地区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多角度表现东西方文明特色,内容广泛,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等多方面来展现人类美好未来的综合性的博览会。

(4)第三产业成为重点推进方向

《93年构想》中,更为强化世博会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

这与当时上海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全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有很强的联系。

《93年构想》中提出,博览会工程将成为上海发展第三产业的“拳头工程”,有力地推动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产业按三、二、一的序列调整,并在上海形成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

“会议产业”。

1992年担任上海市计委市政交通处副处长的许泽成同志在访谈中提出,当时的申办设想提出,上海应当发展会议产业,会议产业应该是上海今后发展的重点。

当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应建设大型国际会议的中心,大型的国际展示中心。

如果是国际性机构,将给上海带来很高的GDP。

当时测算了一下,每天带来的消费是4万美金。

(5)增强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对城市的硬件与软件协调发展的关注度迅速提升。

世博会的申办思路中,也在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更多提出城市软实力的作用。

《93年构想》中提出,以下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交通方面工程,是世博会的关键所在:

上海与国外:

浦东国际航空港;上海与外省市:

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沪杭高速公路,浦东铁路,漕金支线工程等。

上海市内交通及越江交通:

成都路高架、延安东路高架经隧道到浦东,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外环线及相应的两处越江工程;地铁二号线、三号线、环线,浦东有轨交通,南北有轨交通,嫩江路越江工程等。

同时,当中特别强调,上海市民的意识、素质在这几年明显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使上海、上海好市民有用武之地,市民素质的提高使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时,在市政设施的建设方面,1993年申博的考虑中不仅考虑硬件单体建设,而且关注基础设施的综合运行体系建设。

许泽成在访谈中提出,当时设计比较多的就是大市政的配套。

浦东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市内的快速交通。

同时,世博会一定要解决信息的通信问题,要形成一个现代化的控制系统。

(6)受制于整体调控环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申博努力,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在硬件建设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同时对当时的发展趋势有较好的把握。

但1993年我国的总体经济社会环境尚处于调控阶段,这也影响了申博的进程。

根据时任上海计划委员会社会处处长颜莹舫的回忆,当时在投资过热、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的判断下,国家的主流经济政策是宏观调控,控项目控投资。

世博会这样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在当年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周期、国内各项重大事件的筹备等几个方面考虑,世博会要在当时完成将遇到一系列问题。

同时,当时中国还不是国际展览局的成员,也限制了上海世博会的申办。

(四)21世纪——世界城市建设的新起点

1.经济社会背景与发展战略

在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发展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

2001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有一段比较全面的评价:

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就迈上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启动了新一轮的战略研究《迈向21世纪的上海》,对上海在21世纪初叶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极为重要的判断。

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基于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在全球意义上“再度崛起”的命题:

“上海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实现崛起成为又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这一轮的上海战略规划是以国际大都市为标杆、以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规律为依据,以全球经济社会运行为视野,来谋划上海的发展、确立上海的定位。

这也标志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从恢复性发展阶段全面进入基于国际视野的复兴发展阶段。

1996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新的城市奋斗目标是:

“到2010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作为对上海城市定位的第6次修订,此次在“国际三中心”之外,把“现代化国际城市”正式修订提升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2001年,上海城市定位有了第7次修订提升。

2001年2月通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发展目标:

“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

”同年5月,国务院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指出,上海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上海应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由此,上海的城市定位从“三个中心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升到“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2.申博特点

(1)经济实力跃升的必然需求

2003年,上海世博会办公室《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总结》中指出,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