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542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P2图1.1-1.2:

①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优越性:

背陆面海的地理位置,a有利于同陆上邻国和海外各国的交往;b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c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优越性:

热量条件好,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领土四至点P3图1.3: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约53°N);最南端:

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约73°E);最西端:

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约为135°E)。

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相距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约62度(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相距5000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P3图1.3:

东北部朝鲜/北部俄罗斯、蒙古/西北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部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缅甸、老挝、越南。

”其中俄罗斯与我国有2处、印度与我国有3处接壤。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海域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濒临P7图1.5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地图册P6:

渤海和琼州海峡。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最大)、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

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P3图1.3:

“东部韩国和日本,东南部菲律宾,南部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7、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5个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P7图1.5,P8表1-1:

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形状独特的、长江和黄河流经的、北回归线穿越的省级行政区。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1、人口基数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2.95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13.7亿),约占世界的1/5。

2、增长速度快:

建国后社会、经济、文化、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增长快;每年新增700多万。

带来的问题:

给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实行计划生育(其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P13图1.6:

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

(与东西部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6、民族构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P15图1.8:

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8、主要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孔雀舞;朝鲜族—长鼓舞、跳板;汉族-端午节;

藏族—锅庄舞、晒佛节;彝族—火把节;维吾尔族—赛乃姆舞蹈、抢腰带游戏、开斋节

9、全球华侨和外籍华人约3000多万人,其中以广东、福建两省为原籍的华侨外籍华人最多。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

1、我国地势特征P19图2.1: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

第一级和第二阶梯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和第三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分布有: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分布有:

准噶尔/塔里木/四川盆地,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分布有: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山东/辽东丘陵)

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方面: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河流方面:

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交通方面:

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朕系。

2、我国地形特点P20图2.2: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2/3)

地形对我国的影响: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便利,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3、主要山脉及分布P21图2.3、地图册P16: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地图册P14:

天山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最低处。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弧形:

喜马拉雅山,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山脉构成地形区的界线P19图2.1:

大兴安岭(西为内蒙古高原/东为东北平原)、太行山(西为黄土高原/东为华北平原)、巫山(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西为云贵高原/东为东南丘陵)、横断山脉(西为青藏高原/东为四川盆地)。

天山(北为准噶尔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北为塔里木盆地/南为青藏高原)。

4、主要地形单元分布及特征P19图2.1:

 

▲我国的四大高原:

(除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级,其余三大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世界屋脊/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东部多草原-风吹草低现牛羊)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峰林众多、地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我国的四大盆地:

(除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级,其余三大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

柴达木盆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因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第二大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分布。

四川盆地:

海拔较低,多低山丘陵,仅成都平原较平坦,因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我国的三大平原:

(都位于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

最大平原,有“黑土地”之称。

华北平原:

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三大平原,地势最低。

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美誉。

▲我国的主要丘陵:

(都位于第三阶梯)

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第二节 奔流不息的大河 

1、我国的主要河流P26图2.10:

外流河(指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外流区):

注入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雅鲁藏布江、怒江等;注入北冰洋的只有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

注意:

外流区中有个别地区为内流区。

内流河(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内流区):

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京杭大运河:

全长约1800公里,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具有灌溉、防洪、航运等综合作用。

2、我国的主要湖泊P26图2.10:

淡水湖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咸水湖多分布在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湖泊是青海湖;五大淡水湖地图册P18:

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洞庭湖/第二大,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3、P28图2.15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我国第二长河,河道呈“几”字形。

流经了9个省级行政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流经了4个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河口(内蒙古),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旧孟津(河南)。

5、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地处1、2级阶梯交界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多暴雨,易受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沙,在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形成“地上河”;因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地面;易致洪涝灾害。

6、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上游】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资源;【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河堤,植树护堤。

 

7、P31图2.20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流经11个省区: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流经4个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青藏高原。

8、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宜昌(湖北),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湖口(江西)。

 

9、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

(1)上游:

雅砻江、岷江(及大渡河)、嘉陵江和乌江;

(2)中游:

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湘江和赣江。

(3)主要湖泊:

洞庭湖、鄱阳湖(最大淡水湖)、太湖和巢湖。

10、长江的开发利用

(1)水能资源丰富(约占全国40%):

上游从源头到宜宾段(最丰富河段)和三峡段,因地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建有三峡(世界最大)、葛洲坝等水电站。

(2)航运价值大:

有“黄金水道”之称,通航里程、货运量居全国各河之首。

11、长江之害及治理

危害: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

 

治理:

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退耕还湖、加固河堤、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节 复杂多样的气候

1、我国气候特点是: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P35图2.24:

注意各种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地区所涵盖的地形区。

东部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

高原高山气候。

3、温度带P36图2.25: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自南向北依次为: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区。

 

4、我国气温分布规律P37图2.27-2.28:

冬季南北温差大(近50℃)(纬度位置及冬季风的影响);夏季南北温差小(仅12℃),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纬度位置及昼长影响)。

4、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P37图2.29: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共划分4个干湿地区P36图2.26: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5、“秦岭—淮河”一线:

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冬季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位置;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学校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6、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

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大(海陆位置因素影响: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7、夏季风和冬季风比较P38图2.30-2.31:

 

季风 来源 风向 性质 降水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季风/太平洋、西南季风/印度洋 温暖湿润 多

冬季风 内陆/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小

季风气候的重要特征: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8、地图册P25-26冬季最冷处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处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处是青藏高原。

我国年降水最多处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最少处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9、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P38图2.32: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0、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洪涝和干旱(与夏季风的势力强弱和进退早晚有关,是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剧烈降温、大风、降水、霜冻)、台风(狂风暴雨、洪灾)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煤铁等矿产。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因此要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P47图3.4: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

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P48图3.5: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

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林地:

有东北林区(最大)、西南林区、东南林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①总量丰富(居世界第3),但人均量少(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②土地类型多样;③山区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6、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地下淡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多年平均径流量:

多年径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截面的河水水量)的算术平均值,衡量淡资源多少的指标。

单位:

立方米/秒。

 

 2、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规律P52图3.9: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

原因是:

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水土分布不均的影响: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耕)地多水少,水土配合不合理,南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易发生干旱导致减产。

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跨流域调水。

 

P53图3.11,地图册P30为解决西北、华北缺水,我国正在实施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其总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取水,分西线、中线、东线三路向北调水。

东线工程基本上是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调水、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穿黄河调入华北的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是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取水调入黄河上游(西北地区)。

4、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夏季多,冬春少。

原因: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是夏秋多,冬春少。

影响:

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容易造成夏涝、春旱。

5、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兴建水库

  水库可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兼具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

6、导致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

(1)水污染严重,解决措施:

防治水污染;

(2)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解决措施:

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

“世界水日”:

每年的3月22日;“中国水周”:

每年的7月1日至7日。

第四节海洋资源

1、我国的海域范围: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领海(12海里)、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

2、海洋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源等。

3、地图册P31舟山渔场是我国近海最大的渔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大量浮游生物聚集,鱼类饵料丰富)。

渤海湾西部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改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或渔业)等部门。

2、九大商品粮基地P65图4.1:

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以及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洲。

3、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①东西部生产差异:

东部季风区-种植业、林业、渔业,西部非季风区-畜牧业;(东耕西牧)

②南北方生产差异地图册P32-33: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地区 农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棉花

北方 两年三熟(华北)

一年一熟(东北) 旱地 小麦 花生、(大豆) 甜菜 三大棉区:

新疆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分界线 秦岭—淮河 

南方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田 水稻 油菜 甘蔗 

③垂直差异:

海拔高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分布。

4、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第二节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其发展水平标志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2、工业部门的分类:

①按产品类型分:

钢铁/机械/造船/纺织/化学/电力/电子工业等;

②按产品用途分:

重工业(产品用于生产)和轻工业(产品用于生活)。

3、我国工业分布:

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沿(铁路)线的分布大势。

P73图4.10长江沿线的重要工业城市有: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等。

沿海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鞍安、本溪、沈阳、大连等)

京津唐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等)

沪宁(南京)杭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轻工业基地。

(广州、深圳、珠海等)

4、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

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等。

5、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我国已形成以电子类、信息类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较快。

6、P78图4.14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点。

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

1、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基本方式: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分两大组:

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P81图4.16、地图册P39

▲南北干线有:

①京哈-京广线(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

②京沪线(北京-上海)

③京九线(北京-九龙[香港])

④焦柳线(焦作-柳州)

⑤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干线有:

①京包线-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②兰新线-陇海线(兰州-乌鲁木齐,兰州-连云港) 

③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又称沪昆线,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青藏线(青海西宁-格尔木-西藏拉萨),克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高原冻土建修的。

4、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北京、上海、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5、我国公路交通网由国道、省道、县乡道组成,基本实现每个县城都通汽车;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6、我国航空业发展迅速,运输总周转量居世界前列。

北京、上海、广州等是重要的航空港。

7、我国的水路运输按航行区域可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和湖泊运输。

沿海各大海港中P87图4.30,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

8、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①铁路-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粮食、牲畜;

②公路-短程、量小的运输;灵活方便,门到门直达运输。

 

③水路-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的,如粮食、矿产;

④航空-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⑤管道-液态或气态物质,如石油、天然气等。

第四节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1、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

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以(牛羊)肉食、奶食为主。

秦岭—淮河以北:

种植小麦(谷子、高粱等)旱地作物,食品以面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广植,食品以米食为主。

八大菜系:

苏、浙、闽、粤、川、湘、鲁、徽。

 

川菜的主要特色是麻辣、厚味。

川菜名肴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

四川冬季因气候阴冷潮湿,食麻辣食品可驱寒取暖,防止风湿。

2、民居与自然环境

坡式屋顶:

南方地区,降水较多。

          窑洞:

黄土高原,干旱少雨。

四合院:

华北地区,冬季御寒,环境安宁。

  蒙古包:

内蒙古地区,游牧民族,便于拆装。

土楼:

福建,山区建筑,坚固、安全。

      吊脚楼:

南方山区,地势崎岖不平。

竹楼:

云南傣族,气候湿热,防潮、防虫兽。

碉楼:

藏族、羌族,就地取材,防守御敌。

3、服饰与自然环境

藏族:

藏袍,长袖、宽腰、大襟,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的环境。

景颇族、傣族:

短袖、竹筒裙,质地轻、薄、软,适应气候湿热的环境。

4、P95图4.37能举例说出我国一些有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所在省级行政区。

黄山-安徽、泰山-山东、庐山-江西、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北京、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布达拉宫-西藏、平遥古城-山西、丽江古城-云南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

四大佛教圣地: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四川的世界遗产(共5处):

①自然与文化遗产: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②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大熊猫栖息地

③文化遗产:

青城山—都江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