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372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docx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

 

五年级美术教案

 

 

湖里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

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五课时分析

总课时:

23课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9.2-9.6

第一课《色彩的对比》

2

9.9-9.13

第二课《色彩的和谐》 

3

9.16-9.20

第三课《美丽的纹样》

4

9.23-9.27

 第四课《趣味文字》  

5

9.30-10.4

国庆节

6

10.7-10.11

第五课《画龙点睛》 

7

10.14-10.18

第六课《快乐刮画》     

8

10.21-10.25

第七课《无笔画》

9

10.28-11.1

第八课《鸟语花香》

10

11.4-11.8

第九课《诗情画意》

11

11.11-11.15

第十课 《彩墨脸谱》

12

11.18.11.22

第十一课 《陶泥的世界》《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

13

11.25-11.29

第十二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14

12.2-12.6

第十三课《太空新居》

15

12.9-12.13

第十四课《会跳的玩具》 

16

12.16-12.20

第十五课《神奇的装饰柱》

17

12.23-12.27

第十六课《电脑美术》——“反色”的效果《珍爱国宝》

18

12.30-1.3

第十七课《电脑动画》

19

1.6-1.10

 第十八课《美术学习记录袋》

20

1.13-1.17

第十九课《爱护家园》

21

1.20-23

第二十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课题

第1课色彩的对比

总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本课第1课时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课型:

新授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重点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具:

课件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组织教学

2、谈话导入:

(1)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3)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

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仔细观察色环表并思考:

你知道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

选两种颜色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看看其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总结归纳:

在色相环中,距离较远的两种颜色,相互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强烈。

距离较近的两种颜色对比起来,产生的视觉效果更柔和一些。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

学生了解色彩知识。

(3)欣赏和分析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

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4、动手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6、收拾与整理

板书

第1课色彩的对比

红绿

蓝橙对比色

黄紫

学生: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

 

学生:

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a:

同类色对比:

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如:

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

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

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b:

邻近色对比:

在色环0---40度的颜色如:

红---橙橙---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特点:

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c:

对比色对比:

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

黄--紫红--绿蓝--橙特点:

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师出示课件:

(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

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

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

课题

第2课色彩的和谐

总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本课第1课时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课型:

新授

3、感受色彩的魅力。

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具:

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

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

(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

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4、作业展评。

板书

第2课色彩的和谐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邻近色

黄橙——橙——红橙

 

(1)作业:

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题

第3课:

美丽的纹样

总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本课第1课时

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课型:

新授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具: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

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

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

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板书

第3课:

美丽的纹样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师和生一起总结:

 

课题

第4课趣味文字

总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本课第1课时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课型:

新授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重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教具:

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

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难点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

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

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

为什么?

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

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

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

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

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

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

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如:

形象体:

“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

字形变化:

“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

笔画变化:

如:

“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

结构变化:

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

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

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

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

如:

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

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4、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板书;第5课趣味文字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

“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

(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

“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板书:

第5课趣味文字

 

欣赏美术字

 

对比了解美术字特点

 

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

课题

第5课画龙点睛

总第5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本课第1课时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课型:

新授

3、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具:

利用的材料。

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

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6、作业评讲: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板书:

第5课礼物的外套

 

 

1、学生练习:

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2、教师巡视指导。

课题

第6课快乐刮画

总第6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刮画的特点,了解掌握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第1课时

2、感受刮蜡画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课型:

新授

3、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重点

认识刮画特点,学会运用刮画工具。

教具:

油画棒、刮画纸、竹签(或牙签)数支等

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刮画。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欣赏导入

1.出示刮画纸:

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教师出示刮画作品,学生欣赏。

3.学生讨论:

这么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刮出来的)4.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

(刮出课题:

《快乐刮画》)。

2、讲授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孔雀线描画图片。

学生分析讨论其表现技法与使用工具,总结出线描写生主要运用点线面的疏密得当、粗细对比、多样性变化构成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它的工具就是简单的一支勾线笔。

2.教师课件出示一张用刮画方式表现的孔雀。

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得知:

刮画也是用点、线、面的多样性与疏密粗细来表现画面的;不同点在于线描表现的是单色,而刮画更加充满渐变美。

3、初尝刮画工具

1.教师出示1张刮画纸,拿出三角板、竹笔、牙签等有尖的生活常见用品,抽四位同学上台用不同的工具在纸上随意刮,看看在纸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肌理效果?

2.教师补充示范技法,讲解主要事项:

力度不能过猛、不然会戳穿纸张。

3.教师小结:

在刮画纸上或凝滞、或流畅的运笔,再与点、线、面的结合,会使画面产生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

4.刮画欣赏:

教师课件出示几张刮画作品,学生欣赏。

5.小组讨论步骤:

教师: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几张刮画作品,再结合教材第11页《在恐龙园》,四人一组讨论:

刮画的作画步骤是怎样的?

4、教师示范,加深学生印象

1、教师在一张刮画纸上示范刮画作画步骤(花瓶)

2、你想不想试一试呢?

五、艺术实践

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尝试用竹笔等工具在刮画纸上,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内容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

注意:

点、线、面的处理方法;力度不能过猛。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七、课后拓展

总结本课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材质表现美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创新。

 

板书:

快乐刮画

范画

练习纸示范纸

范画

 

在黑板上上贴出2幅刮画作品

 

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绘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结刮画的作画步骤:

(1)勾画出基本形。

(2)在细节的部分可以用竹笔先刮出外形或者更细的线条及图案。

(3)用竹笔的扁头可以大面积的刮掉空白处,将背景色凸显出来,刮出块面,让画面中有线条与块面的对比。

学生展示完成好的作品,全班同学进行自评、互评、烦死自我。

教师点评作适时的补充,加深巩固刮画方法和注意问题。

课题

第7课快乐刮画

总第7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具有天然纹理的景物,欣赏这些纹理别具特色的美感。

本课第1课时

2、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

课型:

新授

3、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学习对印的方法和步骤;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

教具:

纸张、水粉颜料、调色工具等

难点

把握色彩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欣赏导入

1.欣赏冰纹、木纹、水纹、石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物体的纹理。

2.欣赏作品:

《青山绿水》《秋色浸染》。

3.冰花晶莹的天趣,水流迂回的流畅,木纹变化的浪漫......这些自然天成的形态,像一首首朦胧诗,似一幅幅抽象画。

这节课我们也要试着制作纹理。

揭示课题“无笔画”。

2、观察分析,探究方法

1.自主学习,钻研教材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①准备表面光洁的纸张对折。

②在其中一半用颜料随意涂画。

(可以用点、线、面)

③可以采用多种涂色方法。

(涂色、刷色、洒色、滴色)

④颜色未干时,把另一半纸紧贴在画面上轻轻压印。

⑤打开画纸。

用不同的手法(如:

揉搓、多次快速打开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3.教师示范(现场示范)

①现场演示对印方法和步骤。

②讲述要点。

A.纸张上着色要用到涂色、洒色、点色等多种手法,合理使用水分,让色彩交融,以获得多变的肌理效果,达到生动与变化的效果。

B.纸张上的色彩要有深浅(明暗)的对比,同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

C.印制的时候,要随时观察效果,可以反复对印。

3、实践操作,体验乐趣

1.尝试用水粉颜料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幅抽象画,根据画面效果取适合的题目。

2.作业要求:

①水分把握得当,颜料的干湿,流淌的变化。

②颜色搭配合理,能够取得需要的色彩效果。

③能掌握对印的方法与技巧,注意揭画时的速度和停顿。

4、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纹理效果。

2.我们以前还学了吹画、喷洒、拓印等方式,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创作无笔画。

五、课后拓展

总结本课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材质表现美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创新。

 

板书:

第7课无笔画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对印的过程。

 

课题

第8课鸟语花香

总第8课时

教学

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本课第1课时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课型:

新授

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具:

课件

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

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

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

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

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

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

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

第2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