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403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docx

五年级美术上教案

长城九年制学校小学部教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班级二年级

任课教师魏霞

二〇一七年二月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

(一)

总体分析与设想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总体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

(二)

教学进度周历安排表

周次

时间

教学进度

起始页

完成情况

1

0228—030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材单元分析与设想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简析介绍思维导图

教材单元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艺术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美术教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6课,包括有形体、雕塑、静物、舞台布景、电脑美术、古代建筑艺术等内容,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由于实际情况和授课条件的关系,完成有一定困难,根据实际情况选学。

其它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完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

该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1、同学间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四、教学主要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初步感受美术课独有的人文内涵。

六、教学难点

体会艺术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艺术的情感。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22--2、26

形体的魅力

1

2

2、29--3、04

形体的组合

2

3

3、07--3、11

抽象雕塑

2

4

3、14--3、18

多样与统一

2

5

3、21--3、25

静物写生

2

6

3、28--4、01

喜怒哀乐(清明节)

2

7

4、04--4、08

夸张的脸

2

8

4、11--4、15

十二生肖

2

9

4、18--4、22

复习

2

10

4、25--4、29

期中测试

11

5、02--5、06

学画山水画(劳动节)

2

12

5、09--5、13

风的魅力

2

13

5、16--5、20

微观世界

2

14

5、23--5、27

会亮的玩具

2

15

5、30--6、03

电脑美术

2

16

6、06--6、10

丝路之旅(端午节)

2

17

6、13--6、17

舞台布景

2

18

6、20--6、24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

19

6、27--7、01

期末检测

2

20

7、04--7、08

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1.形体的魅力(总1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形体的魅力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

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

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

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

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

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2、形体的组合(第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形体的组合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生答:

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

《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

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二课时

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美的踪迹,并动手画出来。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3、抽象雕塑(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抽象雕塑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教具准备

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

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学生讨论)

师小结:

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

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二课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4、多用与统一(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多用于统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具准备

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第一课时

活动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课件1出示绕口令: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

(扇子)

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

活动二: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课件2出示常见的扇面外形)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

总结: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同学们,这两把扇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

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一把?

为什么?

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

请问:

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

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

课件3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课件,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第二课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5、静物写生(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教具准备

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

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多样与统一》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

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

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

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

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

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第二课时

让学生动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6、喜怒哀乐(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喜怒哀乐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3、陶冶审美情操。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1、创设情景。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

(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

(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拓展:

1、回家后可以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写生时注重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之间的表情差异。

2、可以适当进行速写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物的脸部表情。

第二课时

学生自己动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7、夸张的脸(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夸张的脸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3、陶冶审美情操。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二)新授

揭题:

夸张的脸

1、欣赏课本中的范例:

(1)《头像》:

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的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

(2)《青铜人头像》:

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

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

(3)《北方多闻天王》:

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

2、欣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

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

游戏:

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

观察五官特征。

方法:

观察--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

4、提出作业要求:

要求创作,画面构图安排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三、作业:

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

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让学生动手创作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8、十二生肖(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

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具准备

彩纸、彩泥、手工工具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

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

1、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

(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

(学生讨论)

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

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众不同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欢的生肖

四、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

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出生年代,用拼贴彩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赠给他们,以示对长辈的关心。

第二课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复习(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复习

教学目的

对前面所学内容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复习并展示学生作品

教具准备

学生作品

第一课时

一、组织复习:

师生共同全面系统的复习前面知识

二、梳理知识:

将要点板书出来

 

第二课时

学生作品展示,评比。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9、学画山水画(总第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学画山水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具准备

中国画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

高远。

深远。

平远。

2、揭题:

学画山水画

3、新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简称"山水"。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

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

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如何表现F绘画步骤

4、山水画作品欣赏。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

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X-k-b-1.-c-o-m

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第二课时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10、风的魅力(总2课时)

教者

二次修改

教学内容

风的魅力

教学目的

1、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2、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竹条,薄纸、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

什么是风能?

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3、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

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

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

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

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如"武林

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

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