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docx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引言
2012年9月6日,万州区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
随即,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区政府印发《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出台前,负责牵头编制的区经信委成立专门班子,广泛征求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吸纳并修改完善,与《万州区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相衔接,贯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5个专项规划,为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理清了思路和目标。
能源建材工业:
2015年产值突破400亿
能源建材工业是万州区重点打造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万州区能源建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规划期2013—2015年)提出,加快构建多渠道能源建材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区能源建材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关键词·目标
到“十二五”末,能源建材产业总投资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万州能源建材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对此,《规划》明确了三年振兴的发展目标。
以新型硅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主导,建设“西部硅都”,打造西部重要的新型材料工业基地、重庆市重要的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神华神东6×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项目,打造百亿级煤电产业集群。
以大全新能源为龙头,重点建设年产1万吨多晶硅、1000MW硅锭硅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做大百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围绕龙头企业升级发展,做大水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玻璃纤维等产品规模,抓好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百亿级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推进一批骨干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线路、城乡电网改造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形成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同时,强化节能减排,注重新能源发展。
到“十二五”末,能源建材产业总投资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培育建成3个50亿元级企业,2个10亿级以上企业。
关键词·任务
八大任务,勾勒出三年振兴路线图
三年振兴能源建材工业,怎样才能实现?
《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
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相结合,建成一批能源建材产业集群。
重点打造煤电油运气能源产业集群,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新型金属材料产业、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产业),玻璃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水泥及制品产业集群,建筑及卫生陶瓷产业集群。
加快神华神东万州港电一期、盐化园12万千瓦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2015年以前投产发电,保障全区能源供应及经济增长。
加快“西部硅都”建设,做大太阳能光伏产业。
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1万吨多晶硅、1000MW硅锭硅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基本建成“西部硅都”。
改造提升现有企业。
重点改造提升水泥及制品产业集群,培育形成铝和硅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建筑涂料、轻质板材等,构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
强化多元电力保障。
加快电源建设,确保新增装机200万千瓦以上。
争取三峡电直供万州政策。
继续实施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区形成以1000千伏电网为依托、50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电网为核心、110千伏电网为骨干的电网系统。
拓展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到“十二五”末建立覆盖全区主要镇乡集镇的天然气管道网络,提升调峰能力,解决“有气无力”现象。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建设万州垃圾焚烧发电厂(1.8万千瓦)和蒲叶林风电等项目。
积极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特征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
推动能源建材行业绿色发展。
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全面提高能源建材工业能效水平;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绿色矿业;严格执行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关键词·项目
规划26个重点项目,引领新一轮大发展
为促进能源建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达成三年振兴目标,《规划》提出了能源建材工业重点规划项目,共计26个,总投资323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5亿元。
这些重点项目包括:
2×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储煤基地及中转码头、盐化园12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30万吨战略储备油库、年产3000吨多晶硅、1000兆瓦硅锭硅片、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年产500吨单晶硅硅棒及6500万片硅切片、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精品建筑陶瓷及其配套项目、年产100万立方米混凝土加气砖等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套套装门生产基地等。
关键词·路径
建立以电力、新型硅材料业为核心的多元产业体系
区经信委表示,能源建材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万州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区能源建材工业取得了较大发展,能源建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未来三年,能源建材产业如何发展?
《规划》提出,坚持本地开发与外地输入相结合、充分供给与节能降耗相结合、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为重点,建立以电力、新型硅材料业为核心的可靠、经济、清洁、低碳的多元化能源建材保障体系,全面提高行业发展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措施
明确多项保障措施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保障措施:
争取将万州作为重庆能源建材资源优先配置地区;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强化项目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开放强化区域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建材要素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特色化工工业:
建成西部最大的盐气化工基地
关键词·发展思路
未来三年,万州特色化工产业如何奋进上台阶?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规划》确立了发展思路———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技术创新、安全环保、注重效益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推广“一体化、园区化、集群化”模式,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立足本地盐气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突出盐、气结合特色,把万州建成西部最大的盐气化工基地、重庆市现代特色化工集中区。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特色化工已是万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此次出台的《万州区特色化工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规划期2013—2015年),为未来三年特色化工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前景利好
产业基础坚实增长空间较大
发展特色化工产业,万州已有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区特色化工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位居重庆市前列,基本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规划》指出,从国内外市场看,化工产品蕴含长期增长趋势,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面临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而且,万州拥有丰富的岩盐、天然气资源,为发展盐气化工和精细化工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关键词·产业方向
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突出产业重点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万州特色化工产业三年振兴图景怎样展开?
对此,《规划》特别指明了发展方向。
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以“两碱一氯”为龙头的特色化工产业和以吡啶、草甘磷为龙头的天然气农用化工产业。
坚持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高端化工的有机结合,突出盐、气结合和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产品特色,延伸开发、拉长“耗氯氢”、“吃碱”产业。
抓住“神华神东电力万州港电一体化项目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发展煤化工产业。
承接长寿千万吨炼油石化项目,争取发展石化乙烯下游产业。
关键词·振兴目标
“十二五”投入200亿,2015年实现产值300亿
奔跑在新型工业化的大道上,万州特色化工产业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
《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的振兴目标。
依托丰富的岩盐和天然气资源,以重庆宜化为龙头,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真空制盐、纯碱、氯化铵、氯碱、聚氯乙烯,培育百亿级盐气化工产业集群。
以华歌生物为龙头,加快推进双甘膦、吡啶、毒死蜱等项目建设,打造百亿级新型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业集群。
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品,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扶持精细化工生产,提高特色化工行业生产及产品安全。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累计投入200亿元,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培育建成50亿级企业2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
关键词·项目支撑
为促进特色化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达成三年振兴目标,《规划》提出了支撑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245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2亿元。
这些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
新增100万吨真空制盐、氯碱精细化工、30万吨聚氯乙烯及下游产业链、10万吨甲基氯硅烷及配套甲烷氯化物、3.93万吨氯代吡啶、3万吨毒死蜱、5万吨毒死蜱中间体配套、2000吨毒莠定、6000吨羧甲基纤维素醚、10万吨1,4-丁二醇、35万吨复合肥、3.38万吨乙炔、60万吨甲醇、30万吨甲醛、10万吨MTO一体化、神华神东万州港电煤化工及下游产业链等项目。
关键词·实现路径
五大重点任务绘就发展路线图
特色化工产业的三年振兴目标,如何达成?
关键在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埋头实干。
《规划》确定了发展特色化工的主要任务,指明了实现路径。
首先,调整结构。
重点发展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盐气结合化工3条产业链,在重庆市及三峡库区同类产业中,突出盐气结合和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特色。
即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积极争取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择优发展盐气结合化工产业。
其次,突出重点。
依托丰富的岩盐和天然气资源,以重庆宜化、华歌生物、三阳化工等龙头企业为骨干,积极发展硅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并规划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
培育骨干企业集团。
通过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和引导发展,到2015年,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企业集团,力争50亿级和10亿级企业各达2户,形成万州特色化工产业的核心优势。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加快前沿技术自主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本地化,以及产品研发、技术进步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进先进企业和清洁生产工艺,从本质上提升行业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
促进产业链相互配套,实现循环集聚发展,最大限度节能减排,管控好风险。
机械电子工业:
打造西部重要的机械电子制造业基地
未来三年,万州机械电子产业将宏图大展。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近日出台的《万州区机械电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从全局的高度确立了2013-2015年机械电子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战略,将投资200亿元,加快打造重庆乃至西部重要的机械电子制造业基地,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关键词·蓝图目标
投资200亿,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万州机械电子产业迈上新台阶,令人期待。
对此,《规划》提出了三年振兴目标。
加快推进30万辆长安商用车项目建设,引进发动机、车桥、车厢等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形成百亿级整车制造产业集群;引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做大液压成型设备、喷涂喷砂设备、蓄电池设备、可变节能螺旋桨、有色型铸件五大产品品牌,培育五十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黄金水岸游艇产业园建设,引进海洋工程船舶、化危品船舶、旅游船舶及配件的自主设计制造,培育五十亿级船舶制造产业集群。
以施耐德电气、雷士照明、东松三雄为龙头,打造西部一流灯具生产基地,完善LED产业链,建设西部绿色光源产业基地,培育五十亿级节能照明及LED产业集群;围绕笔电配套,以现有肯发科技和着力引进伟创力、泰金宝等惠普打印机代工企业为龙头,做大磁盘驱动器、车载充电器、连接线、鼠标、键盘等外围电子产品,培育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关键词·发展前景
基础牢,空间大,市场广
“机械电子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战略性基础产业。
”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万州机械电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成为优势和支柱产业。
《规划》指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加上我国调整振兴机械电子产业,为万州承接和实现机械电子工业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市场。
而且,万州汽摩、装备制造、光电、IT等机械电子产业已有坚实基础,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关键词·攀越路径
打造西部重要的机械电子制造业基地
机械电子产业三年再上新台阶,万州选择怎样的攀越路径?
《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
深刻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万州现有机械电子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竞争力。
强化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大幅度提高机械电子大型成套制造能力、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重庆乃至西部重要的机械电子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产业取向
三大集群+五大领域
三年振兴机械电子工业,万州如何展开产业图景,实现纵深推进?
《规划》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
加快集群化、高技术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四化"进程,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三大产业集群,逐步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照明及LED产业、集成电路芯片、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计算机及周边配套产业、应用电子产品产业等五大领域。
关键词·攻坚重点
夯实壮大四个产业集群
机械电子产业三年振兴目标,如何达成?
《规划》确定了主要任务和攻坚重点,指明了发展路线图。
夯实百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基础。
依托长安跨越等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年产30万台商用车、30万台发动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力争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强化通机、农机等延伸产业。
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LED、集成电路芯片、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计算机及周边配套产业、应用电子产品等行业。
建设计算机及周边配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西部一流节能灯具生产基地,三峡库区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生态工业园。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液压成型设备、涂装喷砂机、蓄电池设备、可变节能螺旋桨、有色型铸件五大品牌产品,积极发展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整合提升船舶制造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黄金水岸游艇产业园建设,引进海洋工程船舶、化危品船舶、旅游船舶及配件的自主设计制造,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关键词·项目支撑
规划57个重点项目促发展
围绕建设400亿元机械电子产业集群,《规划》还专门提出了重点推进57个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较大、行业示范作用显著的示范项目,支撑引领发展。
这57个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包括30万台商用车、30万台发动机、模具产业园、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流体机械科技园、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电梯制造、电镀产业园、游艇制造产业园、船舶工业园、打印成像机械产业园、电脑硬盘驱动支架、液晶显示屏、照明产品生产基地、出口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基地、LED产业园、移民生态电子工业园等,总投资427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86亿元。
纺织服装工业:
2015年基本建成西部纺织城
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 2009年,9户; 2015年,超过15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2010年,28万元/人年; 2015年,32万元/人年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区政府近日印发《万州区纺织服装工业三年振兴规划》(2013—2015年),明确了加快构建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体系,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路径与目标,到2015年,全区纺织服装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基本建成西部纺织城。
”
关键词·目标
投入50亿,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
毋庸置疑,未来三年,万州纺织服装产业将迎来更好更快发展。
对此,《规划》提出了再上新台阶的三年振兴目标,令人期待。
以三峡纺织为龙头,以高新技术高端优势新型产品为支撑,以紧密纺高新技术产品及丝绸织品为引领,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重点龙头企业,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加快推进50万锭紧密纺、5000万米高档衬衫面料、棉纺及混纺染整中心、1000万件高档衬衣、1000万件针织休闲服装和1000万套高档家纺等项目建设,基本建成西部纺织城,培育形成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全区纺织服装行业累计投入5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培育形成50亿级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力争创全国驰名商标1个,重庆市著名商标5个;新增就业1万人。
关键词·利好
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纺织服装工业既是万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亦是重要的民生工业。
”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十一五”以来,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速提质,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速。
不仅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而且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大幅跃升,为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指出,从国际国内市场看,纺织服装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预计未来三年,我国服装消费品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
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投资上,万州占有先机和优势,为提升振兴纺织服装工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路径
建设西部纺织城,构建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体系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三年振兴提升纺织服装产业,万州如何科学迈进?
《规划》确定了发展路径,指明了奋进方向。
坚持市场导向、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推进新型纺织服装工业发展。
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以紧密纺、茧丝绸、针织、棉纺及混纺染整为重点建设西部纺织城。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体系,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任务
整体提升纺织服装工业发展水平
纺织服装产业三年振兴目标,怎样才能稳步推进、顺利实现?
《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任务,确立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促进稳定增长。
通过开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装备、管理、研发和营销等体系,整体提升纺织服装工业发展水平;跟踪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拉动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发展产业集群。
加快西部纺织城和各类服务体系、专业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提高专业配套服务能力和效率;整合大中小型企业协作发展优势,建设新型工业化的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
推广应用智能装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全流程的信息系统集成建设。
大力发展汽车内饰、建筑交通、医疗卫生、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和组织建设,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先进装备,推动企业技改,优化生产流程,使三峡纺织成为中国最大紧密纺研发生产基地。
《规划》还提出,实施特色纺织服装培育工程,增加花色品种,提升质量品牌;实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完善营销渠道,提升万州品牌服装影响力;加强人力建设,促进绿色发展,2015年全区纺织服装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
关键词·项目
规划推进21个重点项目驱动发展
为促进纺织服装工业持续强劲发展,达成三年振兴目标,《规划》专门提出了支撑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共计21个,总投资93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95亿元。
21个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包括:
新增25万锭紧密纺、年产5000万米高档面料、1000万件高档衬衫及研发中心,印染加工及后整理生产基地、1000万套品牌服装及配套生产基地、1000万套家纺用品、100万套户外服装用品等。
食品药品工业:
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现代食品医药产业基地
“食品药品工业是典型的消费品工业,亦是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直接关系民计民生。
”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精神,近日出台的《万州区食品药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为2013—2015年食品药品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努力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现代食品医药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关键词·蓝图目标
投入50亿,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
奔跑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万州食品药品产业迎来更好更快发展,令人期待。
《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的振兴目标。
坚持绿色生态、品牌质量和循环低耗的发展道路,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药产业集群。
以诗仙太白、重庆啤酒为龙头,培育五十亿级优质品牌酒产业集群。
以飞亚实业、鱼泉榨菜、三牧集团、三峡果业为龙头,培育五十亿级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迪康制药、奇仙药业、东方药业等龙头企业为骨干,培育五十亿级现代医药制药产业集群。
重点药品企业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从源头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十二五”期间,全区食品药品行业累计投入5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培育形成50亿级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7户。
关键词·攀越路径
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
区经信委表示,“十一五”以来,万州食品药品工业发展提档提速,重点企业加快成长,品种质量显著改善,奠定了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
未来三年,随着民生工业蓬勃发展,食品药品产业尚有较大增长空间,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按照稳增长、调结构的总要求,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突出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三大重点,搭建产品检测、技术服务、市场监管三大平台,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促进食品药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在统筹城乡、反哺农业、扩大就业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发展方向
努力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现代食品医药产业基地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工业,怎样展开产业图景,实现三年上台阶?
对此,《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
以三峡库区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区域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扩大品种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现代食品医药产业基地。
关键词·攻坚重点
四大任务勾勒出发展路线图
食品药品工业三年振兴目标,如何达成?
关键在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攻坚实干。
《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任务,敲定了奋进路线图。
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
以推动绿色、有机种养殖为基础,重点改造、提升和壮大方便食品制造(榨菜、休闲小食品等)、酒及饮料酒制造、发酵制造、饮料制造、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乳制品制造、粮食加工等七大行业。
精心打造食品产业园。
加快推进太白酒业“一园三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农投集团、康师傅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延伸完善主导产品产业链,形成冷储食品物流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加工、饮料加工等产业集群,在高峰片区集中打造食品产业园。
加快中成药产业发展。
依托三峡地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扶持培育新型中成药企业,加快中药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的研发和推广,推进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