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经贸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银行活动的规则性,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在金融运行方面积累的基本经验及当代进一步发展趋势,掌握货币调控原理及其运作机制,学会从货币供求、社会总供求、货币政策等方面剖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一)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等
(二)本课程的后修课程:
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货币、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
教学内容
1.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货币制度
4.货币流通
教学重点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2.货币的职能及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3.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货币的概念、功能和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货币制度的内容及运行的基本原理,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以便为进一步从理论上学习货币供求及学习其他各章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1.信用概述
2.信用形式
3.信用工具
教学重点
1.信用的基本原理、信用的形式
2.信用工具的种类、特征、作用。
教学要求
了解信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信用的形式及其基本原理,学会识别和使用各种信用工具。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教学内容
1.利息的形成及其本质
2.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
3.利率水平的确定
4.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重点
1.利息的计算
2.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
3.利率水平的确定、利率的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利息和利率的基本知识,理解利率对经济的调节杠杆作用,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教学内容
1.金融机构体系及我国的金融机构
2.存贷金融机构
3.非银行金融机构
4.国际金融机构
教学重点
1.金融机构体系及其构架
2.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范围
3.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
教学要求
认识金融机构体系的作用,了解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熟悉金融机构组织的义务活动。
第五章商业银行
教学内容
1.商业银行的产生及组织形式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4.信用货币的创造
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6.金融创新
教学重点
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3.对信用货币创造过程的理解
4.对金融创新问题的认识
教学要求
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信用创造的效应,熟悉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与经营,学会科学地选择银行业务,享受商业银行的服务。
第六章中央银行
教学内容
1.中央银行概述
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4.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教学重点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2.中央银行的类型比较
3.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
教学要求
认识和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并能区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性能,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学会把握和运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七章金融市场
教学内容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投资基金市场
5.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国际金融市场
教学重点
1.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运行机理
2.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分类及作用
3.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特点、基本形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4.金融全球化
教学要求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况,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基本原理,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特点、基本形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货币需求
教学内容
1.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2.货币需求理论
教学重点
1.货币需求极其决定因素
2.货币需求函数及货币需求理论
教学要求
认识、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要点,掌握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提高运用货币需求原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第九章货币供给
教学内容
1.货币供给的基本原理
2.货币供给理论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4.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教学重点
1.货币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2.货币供给理论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教学要求
了解货币供给理论的要点,掌握货币供给的基本原理,提高对货币供给的认识能力。
第十章货币均衡
教学内容
1.货币均衡
2.货币失衡
教学重点
1.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2.当代经济理论中的货币均衡等问题
教学要求
理解货币均衡的意义,掌握货币均衡理论的要点,提高对货币均衡与社会总共求平衡关系的理解能力。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内容
1.通货膨胀的内在含义与测度标准
2.通货膨胀的成因与类型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4.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5.通货紧缩
教学重点
1.通货膨胀的定义、测度标准、效应及治理对策
2.通货紧缩的定义、测度标准、效应及治理对策
教学要求
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经济后果,掌握治理的方法和对策。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教学内容
1.货币政策概述
2.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效应
6、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教学重点
1.货币政策目标及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2.货币政策预期效果的实现、检验和衡量
3.货币政策效应问题
教学要求
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作用,明确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工具和方法,理解实现货币政策效益的途径。
五、实践环节与要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内容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可以用实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
六、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环节划分为十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序号
知识模块
课时
课时分配
备注
理论
实训
1
货币、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
8
8
2
信用与信用工具
4
4
3
利息与利率
6
6
4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6
6
5
商业银行
6
6
6
中央银行
4
4
7
金融市场
6
6
8
货币需求
2
2
9
货币供给
2
2
10
货币均衡
2
2
1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
2
12
货币政策
2
2
13
复习考试
4
4
合计
54
54
0
七、教材选用与参考书推荐
(一)、教材选用要求
1.优先选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高职高专教材。
2.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版本较新的教材。
3.选用适应我院学生基础的教材。
选用教材时,教材内容体系尽可能与大纲内容体系一致,但是不管任何一种版本,都作为参考书。
(二)、现选用教材
《货币银行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唐友清、吴华风主编
(三)、主要参考书目
《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蔡则祥编,2003年7月,第一版
八、考核纲要
(一)、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会计电算化专科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内容要求均以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规定为准,教材每一章节均有教学重点要求部分。
(三)、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作到灵活运用。
(四)、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本课程考试的命题范围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试题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50%、30%。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40%、30%、10%和20%。
(五)、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九、课程教学评价
(一)、考核形式:
考试。
(二)、成绩构成:
考试分数占总分60%,平时上课出勤情况、回答问题、作业等综合因素占总分40%。
十、制修订情况说明
(一)、初订日期2008,3
(二)、修订日期2011,9,修订人:
马伟华
十一、其他说明
(一)、本课程教学方法尽量多采用理论讲解与例题讲解、课堂提问等。
(二)、应该根据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明确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且明确对于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五)、根据具体情况,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大纲中个别地方有选择地进行讲解。
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删减一些内容。
十二、课程标准审核流程表
执笔人
教研室
系(部)
教务处
签字:
年月日
主任:
年月日
主任:
年月日
处长: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