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921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docx

03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

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

第一节粉尘

一、煤尘爆炸性及评价

井田勘查地质报告对煤尘的爆炸性进行了测试,并根据工业分析结果计算,本矿井主要煤层煤尘无爆炸性(详见第二章2-1-2)。

本矿井煤层均为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挥发分含量低,类比国内无烟煤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的结论是可信的。

一、矿尘的危害

地质报告未提供粉尘中的游离sio2资料,矿井建设期间应按有关规定补充完善。

矿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1、对人体的危害。

工人长期吸入矿尘,轻者会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会导致尘肺病、矽肺病、煤肺病等。

此外粉尘浓度大,还会影响视线甚至造成视力减退,不利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机率。

2、燃烧或爆炸。

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或爆炸,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

第二节防尘措施

一、防尘措施

1、煤尘产生地点

根据煤矿生产特点,井下产生粉尘的地点主要有:

采煤割煤滚筒附近、综采液压支架移架时,掘进机截割部附近、炮掘工作面凿岩、放炮以后及装岩时、煤炭运输转载点、巷道的两邦及底板等。

矿井地面产尘主要有:

煤炭运输转载点和地面储煤场。

产生粉尘量的大小与自然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均有关系。

一般的,当开采煤层节理发育或采掘工作面进入断层和褶皱发育的地带时,其产尘量一般较大。

在生产工艺相近的条件下,急倾斜比缓倾斜煤层、厚煤层比薄煤层产尘量大。

就是生产技术而言,采煤机械化程度越高产尘量越大,全部陷落采煤法比充填采煤法产尘量大,本矿井开采中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和掘进,产尘量较大,因此采煤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防尘是矿井防尘的重点。

2、综合防尘措施

矿井各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第七章三十九条表26要求。

设计采取的主要防尘措施有喷雾降尘、水幕降尘、洒水除尘和机械除尘等。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设计有关规范要求,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洒水专用水池。

经计算,井下消防洒水专用水池总容量为500m3,通过水泵加压后经管道沿主、副斜井井筒送往井下,用于井下消防、井下防尘洒水等。

井下防尘洒水,主要用于装岩(煤)洒水、爆破喷雾、冲洗岩帮、凿岩机用水、巷道洒水、掘进机喷雾洒水以及采煤机内外喷雾水。

在凡是可能产生粉尘的地方,如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设置喷雾防尘装置。

在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应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在掘进巷道中:

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在溜煤眼、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

 

在回风顺槽靠近出口及距工作面50m内,在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在胶带运输机巷道,在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在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均设置水幕,见图3-1-1。

个体防护设施要求与粉尘接触的工人必须佩戴防尘口罩或防尘安全帽。

二、回采、掘进工作面防尘

1、回采工作面防尘

统计表明,综采工作面最大产尘点为机组割煤,其次为液压支架移架产生的粉尘,因此综采工作面防尘以上述两点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工作面超前动压区长钻孔煤体注水,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自动喷雾防尘等。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设有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大于2MPa,外喷雾压力大于4MPa(具体参数待设备定货后确定),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每架液压支架上安装有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时同步喷雾。

破碎机安装有防尘罩和喷雾装置。

在运输顺槽设置降尘水幕降尘。

2、掘进工作面防尘

炮掘工作面防尘要求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湿式打眼,锚喷机具采用湿式喷浆,放炮使用水炮泥封孔。

放炮自动喷雾,并要求放炮前后冲洗巷帮。

综掘工作面防尘主要采用掘进机内外喷雾装置防尘,并配备SCF-7型湿式除尘器。

具体措施如下:

⑴采用湿式打眼,凿岩机、煤电钻、风镐等凿岩机械均具有湿式凿岩功能。

⑵采用水封爆破和水炮泥。

爆破前后冲冼巷道壁,并采用爆破波自动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喷雾。

⑶在装岩机、装煤机安装喷雾器洒水。

装岩(煤)前后必须向岩(煤)堆洒水。

⑷采用湿式锚杆机打锚杆眼。

⑸采用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⑹为净化掘进巷道的含尘风流,在局扇后方20~30m处、距掘进工作面约150~200m处及约80m左右三处地点设置水幕除尘。

⑺掘进工作面局扇、混凝土喷射机安装通风除尘器。

⑻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保护用品。

3、转载运输的防尘

⑴溜煤眼、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配备自动喷雾洒水等防尘装置,作业时自动开启降尘装置。

⑵溜煤眼不得放空,溜煤眼不得作为风眼使用。

⑶井下消防和防尘洒水采用消防与洒水合一的供水管网,水源取自工业场地500m3井下消防洒水专用水池,井下消防在主平硐和副平硐连接处、采区各上、下山口、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入口、爆破材料库硐室的入口、掘进巷道的入口、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胶带输送机机头等处附近设置消火栓。

在回风顺槽靠近出口及距工作面50m内、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胶带运输机巷道、刮板输送机顺槽及巷道、采区回风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回风平硐等处设置风流净化水幕。

4、通风防尘

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控制风速,风速的大小是影响空气中粉尘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风速过大,会将堆积煤尘吹起,风速过小,会影响工作面的风量。

因此在工作面投产初期,利用通风设施对工作面的风速、风量进行调节,达到合理的风量和风速。

矿井各通风地点的风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

5、防止粉尘聚集

定期冲冼和清扫巷道,防止粉尘聚集。

6、个体防护

对接触粉尘多的工种,如锚喷、采掘工人等,要求配备个体防护用具(如防尘面罩等),减少粉尘危害。

三、煤层注水防尘

(一)设计依据

1、根据勘探报告资料,煤层颜色为黑灰色,块状为主,少量粒状,粉粒状次之。

各煤层质较坚硬,显微硬度平均为3.71Hvn/mm2,最大3.93Hvn/mm2(34号煤),最小3.53HVn/mm2(6上煤层)。

大多数煤层性脆,结构主要为宽——细条带状,少量线理状:

玻璃光泽为主,似金属光泽次之,少量沥青光泽(6上煤层)和金刚光泽,断口主要为阶梯状、平坦状,少量贝壳状,内生和外生裂隙较发育,充填薄膜状、网格状、脉状方解石,含较多结核状、透镜状、侵染状、星点状、蠕虫状黄铁矿。

勘探报告未提供煤的孔隙率、透水性、饱和含水率、节理、层理等情况,揭煤后应补充这方面的资料。

2、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孔隙率、透水性、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率。

岩石的孔隙率、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率见表7-1-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汇总表)。

岩石的透水性不详。

3、煤层的厚度、倾角、稳定性、构造、结构以及夹石的岩性、厚度、结核伴生情况、煤尘爆炸指数。

详见第一章第二节——安全条件。

4、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采煤、掘进装备,回采工作面月进度、月产量、通风方式、进回风巷支护方式及断面尺寸。

详见第一章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

5、资料评价

根据勘探报告资料,原煤水分含量1.6-2.25%,平均1.97%,内生裂隙较为发育,具有煤层注水防尘的初步条件。

由于勘探报告未提供煤层孔隙率等资料,采煤工作面的注水方式应在今后生产实践中根据煤层情况验证或调整。

(二)注水方式选择

煤层注水方式有长钻孔注水和短钻孔注水两种方式,长钻孔注水方式具有湿润煤体均匀,湿润范围大,对生产干扰少等优点,适用于断层较少,煤层埋藏稳定、倾角变化小,煤的孔隙率大,对产量要求高的工作面。

短钻孔注水方式具有地质条件及围岩性质等适应性强等优点,尤其是在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或地质情况复杂、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或煤的孔隙率小于4%、透水性弱时,尤为合适,全国许多生产矿井薄煤层注水基本采用短钻孔注水。

根据勘探地质报告,3、5-3、7、13等主采煤层为中厚煤层,大断层较少,煤层倾角平缓,由于工作面产量高,为避免短孔注水对采面生产的影响,故按长钻孔注水方式设计。

由于地质报告未提供的有关煤层透水性参数,待基建期间取得有关参数后,可相应调整其煤层注水参数。

(三)注水参数确定

⑴钻孔直径:

50~55mm。

⑵钻孔长度:

Lk,m

Lk=Lg-Sm,m,

式中

Lg——工作面长度,m

Sm——保留煤体宽度:

上向钻孔注水时,取Sm=20m;下向钻孔注水时,透水性弱的煤层取Sm=20m;透水性极强的煤层可取

11

Sm=(—~—)Lg,m

32

⑶钻孔布置:

双向布置,钻孔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⑷钻孔间距

钻孔间距的大小取决于煤层的透水性、向倾斜和走向方向渗透的差异性、煤层厚度及封孔深度等综合因素。

合理的钻孔间距等于钻孔的湿润直经,通过注水试验加以确定。

根据盘江矿区经验,在煤层注水钻孔加入渗透剂,可使湿润半径提高将近一倍,目前大多采用的钻孔间距为10~25m,设计暂按15~20m考虑。

⑸钻孔倾角

确定钻孔倾角的基本原则是使钻孔始终保持在煤层之中,钻孔倾角γ按下式计算:

γ=аm±θ(°)

式中

аm——煤层倾角(°);

θ——钻杆平均下沉角,可用下式计算:

θ=arctg(Bx/Lx)(°)

Bx——钻杆下沉距离,m;

Lk——钻孔长度m;

Bx/Lk——钻杆下沉率,一般为0.3%~1%。

当煤层倾角大、煤质硬、钻杆钢度大而每米重量小及钻杆连接严紧挺直时,下沉率较低;反之则较高;

±——打上向孔取“+”;打下向孔取“-”。

⑹钻孔排数及位置:

单排孔,位置距煤层顶板1/4~1/3煤层厚度,由于各煤层底板均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遇水有膨胀的可能,故选开孔位置在距煤层顶板1/4煤层厚度处。

⑺注水压力

注水压力高低取决于煤层的透水性强弱(透水性强的煤层,注水压力低;透水性弱的煤层,注水压力高),还与钻孔的注水流量有关。

常采用调节钻孔流量的方法控制注水压力,使其不超过地层压力而高于煤层的瓦斯压力:

H‘γP>PZ>PW

式中

H‘——注水煤层上方覆盖的岩层厚度,m;

γP——上覆岩层的平均密度,kg/m3;

PZ——注水压力;bar;

PW——煤层的瓦斯压力,bar。

根据盘江、淮南等矿区经验暂定注水压力3.0~4.0Mpa,生产中可视注水效果,再做调整。

⑻注水流量

a、小流量注水对煤体的湿润效果最好,只要有充分的注水时间,应尽量采用小流量注水。

b、动压多孔注水时,每个钻孔的注水流量一般在5~11L/min的范围内。

c、对于边采煤边注水的情况,在采取的总注水流量下,对煤体的湿润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⑼注水量

a、以工作面长度基准的计算方法

Qg=LgBkMkcγmqd

式中

Qg——单个钻孔能湿润倾斜全长的煤体的注水量,m3;

Lg——工作面长度,m;

Bk——钻孔间距,m;

Mkc——开采厚度,m;

γm——煤的容重,t/m3;

qd——吨煤注水量:

中厚煤层取qd=0.15~0.03m3/t;厚煤层取qd=0.25~0.04m3/t。

综采工作面及流失率高的煤层取上限。

b、以钻孔长度为基准的计算方法:

Qt=KxLkBkMkcγmqd

式中

Qt——单个钻孔沿倾斜部分长度煤体的注水量,m3;

Kx——考虑到钻孔前方煤体被湿润的系数:

Kx=1.1~1.5,透水性弱的煤层取下限;透水性强的煤层取上限;

Lk——钻孔长度,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综采工作面单孔注水量约78~118m3,根据工作面日进度,日注水量约为52m3。

⑽注水时间

在实际注水中,常把煤壁在预定的湿润范围内出现均匀的“出汗”现象作为煤体受到湿润的标志。

“出汗”后,或再注一段时间,便可结束注水。

注水超前于回采的距离与时间

a、超前距离。

第一个钻孔开始注水时,该钻孔与回采工作面煤壁之间的距离即为超前距离Bc,按下式计算:

Bc=Bj+Bt,m

式中

Bj——停止注水时,该钻孔与回采工作面煤壁之间的距离,Bj=10~20m;

Bt——注水时间内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距离,m。

可按下式计算:

Bt=TsVt

式中

Ts——注水时间,d;

Vt——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m/d。

b、超前时间:

边采边注的超前时间Tc=Bc/Vt。

预先注水的超前时间越短越好。

为此应尽块完成全部钻孔的注水;注水后在最短时间内回采,煤层裂隙越发育,煤的透水性越强,越应尽早回采,必要时应在即将回采前,补注一定的水量。

(四)注水系统及技术要求

⑴注水系统

采用动压多孔注水系统,通过分流器(流量调节阀)的自动调节,使各钻孔的注水流量基本相等。

总注水量由高压水表测出。

钻孔的注水压力,由压力表测出;进入注水系统的水必须是经过过滤而无杂质的清水。

⑵钻孔设备

根据孔深孔径要求,选用WYZ—200型煤矿井下注水钻机,最大钻孔深度200m,钻杆直径42mm,开孔直径87mm,终孔直径65mm,采用高转速慢推进的方式打孔,尽可能使钻孔达到直而平。

⑶封孔器具和设备

采用YPA-120型水泥砂浆封孔泵封孔。

⑷封孔深度

封孔深度的基本要求是:

煤层被湿润的范围在未达到设计的湿润半径以前,不应从巷道渗水;封孔深度应超过沿巷道边缘煤体的卸压带宽度;注水压力小于2.5MPa时,封孔长度最低5m;注水压力大于2.5MPa时,封孔长度为5~15m,或大于15m,具体封孔长度在试验中确定。

(五)注水效果

⑴防尘效果

煤层注水的防尘效果表现为采煤时空气含尘量的降低,各种注水方式降尘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短钻孔注水为40~90%;长钻孔注水为60~90%。

⑵有可能抑制瓦斯涌出,降低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⑶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能抑制硫化氢的涌出。

⑷能降低工作面的气温1~3℃。

⑸能降低煤的硬度,容易开采,提高生产效率。

⑹可降低炸药、雷管的消耗(炮采时)。

⑺能缓和冲击地压。

为了提高注水效果,可在煤体注水的水中添加湿润剂,根据临近矿区经验,在水中添加0.8‰~1.0‰的湿润剂,能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煤体的湿润角,提高煤的湿润效果。

并且可以提高煤的毛细吸水性能,从而使溶液能克服更大阻力(如瓦斯压力等),进入煤中一些难以进入的孔隙,使煤的吸液量增加。

(六)煤层注水设备,见表3-2-1。

(七)注意事项

采用煤层注水进行防尘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可采用煤层注水措施:

⑴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泡水后易造成顶板垮塌或底板变形,或者地质情况复杂、顶板破坏严重,注水后影响采煤安全的煤层。

⑵注水后会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条件恶化的煤层。

煤层注水设备表表3-2-1

顺序

设备及材料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1

煤层注水钻机

MYZ-200钻进深度200m开孔直径115mm,终孔直径65mm,电机功率22kW,电压660V。

2

2

煤层注水泵

5D-2/150

2

3

平布压力胶管

m

260

4

冷拔无缝钢管

Φ75×5

m

260

5

安全阀

CDU型

40

6

快速接头

(单向)

12

7

内螺纹升降止回阀

H41H-160

12

8

叶轮湿式水表

12

9

高压注水水表

DC-4.5/200

8

10

等量分流器

DF-3

10

11

高压阀

J13H-160Ⅲ

10

12

封孔器

YPA-120

10

⑶当原煤自然水分或防灭火灌浆后煤层水分大于4%时。

⑷煤层很松软、破碎,打钻孔时易塌孔、难成孔的煤层。

⑸采用下行法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或分层开采厚煤层,上层的采空区采取灌水防尘措施时的下一层。

建议生产中核实地质资料,进一步论证煤层注水的可行性。

四、采空区喷雾防尘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时,产生较大的粉尘,故在每个支架架间布置4个喷嘴,并共用一个自动喷雾控制阀,形成一个综合的自动喷雾系统。

五、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内设置500m3的井下消防水池,经过加压泵送至井下。

井下管道采用消防、洒水合一的系统,利用支状管道送至各用水点和工作面。

局部用水点压力不够时采取管道泵增压。

1、水源的选择:

由矿井井下水处理后作为给水水源,矿井水处理站内的500m3清水池,作为井下消防水池。

2、水质:

矿井井下排水经处理消毒后,水质完全满足以下井下消防洒水水质要求。

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表3-2-1

序号

项目

标准

1

悬浮物含量

不超过30mg/L

2

悬浮物粒度

不大于0.3mm

3

PH值

6~9

4

大肠菌群

不超过3个/L

3、水量:

井下消防用水量为162m3/d,井下防尘洒水量为2133.6m3/d,合计井下消防洒水量为2295.6m3/d。

4、水压:

由于副井井口处锁口标高为+1395m,井下巷道标高约为+1400m,因此矿井井下消防洒水由500m3/d井下消防水池通过增压泵增压后送至井下。

部分用水点压力过高处可采取局部减压;用水点压力不能达到用水压力要求时候,可利用管道泵增压。

井下消防、洒水压力必须下列要求:

给水栓处及接入一般用水设备处的水压不应低于0.3MPa;

接入凿岩机及湿式煤电钻的水压不应低于0.2MPa,且不应高于压缩空气的压力;

接入加压泵站水箱或水池的进水口的水压不应低于0.02MPa;

接入上述设施的水压不宜高于1.6MPa。

否则宜采取减压措施;

直接接入喷雾设施的水压不宜低于1.0MPa;

井下消火栓栓口水压不宜低于0.35MPa,也不宜高于0.5MPa,否则宜采取减压措施。

井下消防、洒水管道任何部分的静水压力均不宜超过4.0MPa。

5、管道布置:

由副平硐敷设一根D219×5的主干管,沿轨道暗斜井送至井下;在采区胶带输送机暗斜井及部分联络巷敷设D108×5的干管;在采区工作面的胶带输送机顺槽敷设D89×4的支管,在采区工作面的轨道运输顺槽敷设D63×5的支管。

6、在以下位置设置消火栓:

重点保护区域及井下交通枢纽的15m以内:

采区各上、下山口;

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入口;

爆炸材料库硐室入口;

掘进巷道入口;

回采工作面进、出风巷口;

胶带输送机机头;

有火灾危险的巷道内:

胶带输送机大巷每隔50m;

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的巷道每隔50m;

井底车场、煤层大巷、倾斜巷道每隔100m。

在其它巷道内消火栓50m保护半径内的区域可不设;

岩石大巷、石门每隔300m。

在其它巷道内消火栓150m保护半径以内的区域可不设。

7、下列部位设相应的固定灭火装置:

胶带输送机机头处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马头门内侧20m处设水喷雾隔火装置;

井下变压器、空气压缩机等设备设泡沫灭火系统;

其它经采矿专业认定火灾危险较大的井下巷道或硐室。

8、在下列部位设置相应规格的给水栓:

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应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其中采区工作面的胶带输送机顺槽的洒水栓规格应为DN50)

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

溜煤眼、翻车机、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

9、喷雾除尘: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溜煤眼、翻车机、装车机、以及胶带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设置喷雾除尘装置。

10、风流净化水幕:

在回风顺槽靠近出口及距工作面50m内,在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在胶带运输机巷道,在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在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设置一道水幕。

与用水设备连接时,一般改用胶管,不同用水设备其胶管的规格长度不同。

11、管径计算:

支管管径计算:

根据《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MT/T5023—2003,井下消防流量按2.5L/S×3计算,采用D108×5的无缝钢管,Q=7.5L/S,V=0.87m/S,1000i=15.8,符合流速的要求。

干管管径采用D108×5的无缝钢管,主干管管径采用D219×5的无缝钢管。

12、管壁厚度计算:

&≥&j+2.5

&j=pd/2[σ]φ

式中&--设计采用的钢管壁厚度(mm);

&j—按计算水压算出的理论钢管壁厚度(mm);

2.5—考虑制造壁厚公差及腐蚀余度的附加值(mm);

P—最大计算水压(MPa);

d—管道内径(mm);

[σ]—钢的最大允许应力(MPa);普通钢为113,优质钢为133;

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取1.0,焊接钢管取0.8;

&j=1.6×60/2×113×1=0.425mm

&≥0.425+2.5=2.925mm取D63×5,符合承压要求。

&j=1.6×80/2×113×1=0.566mm

&≥0.566+2.5=3.066mm取D89×5,符合承压要求。

&j=1.6×100/2×113×1=0.708mm

&≥0.708+2.5=3.208mm取D108×5,符合承压要求。

&j=1.6×200/2×113×1=1.416mm

&≥1.416+2.5=3.916mm取D219×5,符合承压要求。

井下管径的壁厚取值均满足要求。

井下采用无缝钢管及P=6.4MPa的阀门及管件,在巷道安装的管路除阀门处用法兰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相应压力的管接头。

六、粉尘监测

1、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三十九条的规定。

2、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每6个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

3、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

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一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4、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5、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粉尘传感器布置见第八章第三节,粉尘监测仪表见第九章第一节。

第三节防爆措施

一、防爆措施

1、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程、规范、政策。

2、加强对通风设备、设施的管理,经常检查维修,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可靠。

3、经常进行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瓦斯、粉尘等参数的测定,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设专职瓦斯及粉尘检查员,对工作地点定期、定时进行各种有害气体、粉尘、风量的检测,建立个体巡回检测和集中连续双重检测体系。

瓦斯及粉尘检查员应建立及时汇报和交接班制度。

4、配备足够的安全检测仪器仪表,培训相应人员,提高安全检测人员素质。

5、装备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完成本矿井的集中连续安全监测和生产监控。

6、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均设有完善的风电闭锁瓦斯断电报警系统。

7、采区内电动机、电器、变压器均采用防爆型,弱电设施为本安型。

生产中应加强机械及电器设备的管理,防止机械摩擦火花和电火花引燃瓦斯和煤尘。

8、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如3号抗水煤矿硝胺炸药、煤矿安全型水胶炸药。

若某区或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其煤层爆破必须使用SMⅡ-1、SMⅡ-2、SMⅡ-3煤矿水胶炸药。

炮眼采用水炮泥封孔,在放炮前后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仔细检测瓦斯、粉尘浓度,放炮前后在距爆破地点前后20m巷道内,喷雾洒水降尘,严禁违章作业。

9、各工种必须严格遵守各自有关规定。

严禁在井下开启和修理矿灯。

10、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瓦斯局部积聚。

11、加强通风管理,保证各工作点有足够的新鲜风量。

扩散通风距离不超过6m,扩散通风巷道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