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客观题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291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得税客观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所得税客观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所得税客观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所得税客观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所得税客观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所得税客观题2.docx

《所得税客观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得税客观题2.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得税客观题2.docx

所得税客观题2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台设备的原值为100万元,折旧30万元已在当期和以前期间抵扣,折余价值70万元。

假定税法折旧等于会计折旧。

那么此时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100   B.30    C.70    D.0

2.甲公司于2007年初以100万元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007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07年末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0   B.100   C.120   D.20

3.A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后5年内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企业在20×6年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那么该项费用支出在20×6年末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0    B.400    C.100     D.500

4.下列各项投资收益中,按税法规定免交所得税,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整的项目是(   )。

A.国债利息收入

B.股票转让净收益

C.公司的各项赞助费

D.公司债券转让净收益

5.某企业2007年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6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那么2007年末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600   B.0   C.300   D.无法确定

6.某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至20×6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

则20×6年末该公司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0     B.100     C.-100    D.不确定

7.甲企业于20×6年1月1日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100万元,20×6年末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则年末由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100    B.120    C.0    D.20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是(  )。

A.计提产品保修费用  

B.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超过税法规定的计提比例  

C.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而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产生的差异  

D.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9.某股份有限公司20×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30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 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上按照3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税法相一致。

20×7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15%。

除该事项外,历年来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该公司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2    B.60    C.120    D.192

10.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40万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720万元,上期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本期转回720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为( )万元(不考虑除减值准备外的其他暂时性差异)。

A.贷方1530  B.借方1638  C.借方2178  D.贷方4500

11.某企业本年实现税前利润400万元,本年发生了超过计税标准的工资40万元,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万元。

若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业务进行核算,所得税率为33%(假定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也为33%),则本年净利润为(   )万元。

A.254.8   B.249.52    C.273.28    D.260.08

12.甲企业2004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005年起甲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每年均为500万元。

2007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595万元。

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33%。

2008年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A.1450500    B.1600500     C.1650000    D. 1320000

13.某股份公司200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

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7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则该公司2007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905.85    B.226.65   C.679.2   D.986.7

14.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税率为33%。

该企业2007年度利润总额为110000元,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10000元。

经计算,该企业2007年度应交所得税为33000元。

则该企业2007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A.29700    B.33000    C.36300    D.39600

15.企业持有的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24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期末因该业务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额为(  )万元。

A.66   B.13.2   C.79.2    D.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事项中,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有(    )。

A.支付的各项赞助费        B.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C.支付的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    D.支付的工资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不需纳税all

2.下列负债项目中,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会产生差异的有(    )。

A.短期借款    B.应付票据    C.应付账款    D.预计负债

3.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支付的各种赞助费

B.预提产品保修费用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补交所得税的处理

4.下列资产项目中,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存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交易性金融资产

5.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应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方登记的项目有(   )。

A.因税率变动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因开征新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因税率变动而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因开征新税而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6.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下列选项中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的有(  )。

A.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在贷方,因本期所得税税率上升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B.本期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7.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B.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C.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8.应交所得税可能等于(   )。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A.当期所得税    B.所得税费用

C.递延所得税    D.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9.下列科目中,在企业年度终了时,一般情况下应无余额的是( )。

A.本年利润

B.营业外收入

C.应交税费

D.所得税费用

10.下列各项税费中,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有(  )。

A.所得税

B.资源税

C.教育费附加

D.城市维护建设税

所得税影响的是企业的净利润,而其他三项则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中,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

11.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当期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有(    )。

A.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税率变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调整金额

D.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方金额

12.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调增所得税费用的项目包括(   )。

A.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公式懒得复制了!

看完神13都能上天转悠一轮了!

忒尼玛长!

反正答案是AB!

三、判断题

1.甲公司于2007年初自行开发研究一项无形资产,开发阶段发生支出150万元,按规定全部可以资本化,该项无形资产于2007年11月30日达到预定用途。

则2007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

(  )

2.某企业计提了100万元的预计产品保修费用,假定税法规定在未来保修时可以抵扣,那么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

(  )

3.某企业2007年确认应支付的职工薪酬共计5000万元,尚未支付。

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4500万元,则2007年末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500万元。

(  )

4.企业在本期转回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影响金额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现行税率。

 (  )

5.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都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

6.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准则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

7.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

8.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等于期末所有暂时性差异与现行税率的乘积。

 (  )

9.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

(  )

10.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  )

四、计算题

1.某企业2007年度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料如下:

(1)本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9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

(2)国债利息收入3万元。

(3)公司债券利息收入2.25万元。

(4)按权益法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当年净利润的份额并计入投资收益为12.75万元。

按税法规定,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利时计入纳税所得,本年度被投资企业未宣告股利。

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5%。

(5)本年度按会计方法计算的折旧费用为6万元,折旧费用全部计入当年损益;按税法规定可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的折旧费用为3万元。

要求: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本年度应交的所得税。

(2)计算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3)计算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并做出相关的会计分录。

2.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00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以前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2007年起适用所得税税率改为33%。

2007年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

(单位:

万元)项   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6001006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40010001500

存货跌价准备14050019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3000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1500150

合计17006001002200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2)计算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编制2007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3.宏远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宏远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所得税税率为30%。

2007年发生以下业务:

 

(1)3月10日,购入A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4月20日收到A公司宣告并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股票的市价为120万元。

(2)4月28日,购入B股票100万股,支付价款800万元,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B股票的市价为960万元。

(3)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实际成本600万元,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40万元,假设以前未计提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宏远公司全年累计实现利润800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2500万元,全年计税工资20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违法经营罚款10万元,违反合同的罚款20万元;除上述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全年还发生了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所得税核算的会计分录。

(答案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折旧等于税法折旧,折余价值70万元将在未来期间作为折旧或通过处置作为一项减项从应税利润抵扣,未来收回时70万元都不构成应税利润,该设备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70万元。

【该题针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税法规定不认可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2007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该题针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项费用支出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即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

按照税法规定,该费用可以在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分5年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与该笔费用相关,在20×6年末,其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400万元,所以计税基础为400万元。

【该题针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购买的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税所得,不交纳所得税,但会计上计入了投资收益,所以在由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减。

【该题针对“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计税基础=账面价值6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600万元。

【该题针对“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则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1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6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00+20=12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10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万元。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而会计采用直线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从税法折旧金额会大于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金额,假设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税法年折旧额为20万元,会计上的年折旧额为10万元,那么第一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为8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A、B、D选项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对于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末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内。

会计年折旧额=(3010-10)/3=1000(万元)

税法年折旧额=(3010-10)/5=600(万元)

20×7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10-1000×2=1010(万元)

20×7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10-600×2=1810(万元)

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

所以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800×15%=12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贷方,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借方。

本期计入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金额=(3720-720)×33%=990(万元),以前各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40/15%=3600(万元),本期由于所得税税率变动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600×(33%-15%)=648(万元),故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发生额= 990+648=1638(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年应交所得税=(400+40-16)×33%=139.92(万元),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6×33%=5.28(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139.92+5.28=145.2(万元),本年净利润=400-145.2=254.8(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会计方法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95÷7=85(万元)

按税法规定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100(万元)

2008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100×3-(700-595)-85=510(万元)

计税基础=1000-100×4=6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600-510)×33%=29.7(万元)

2007年末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05×33%=34.65(万元)

所以2008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33%=4.95万元(借方)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金额=(500+15)×33%=169.95(万元)

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69.95-4.95=165(万元)。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应交所得税=(2500+275-30)×33%=905.85(万元);至2007年初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税率升高而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10×(33%-15%)=145.8(万元)(借方);2007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数=(275-30)×33%=80.8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因此,2007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905.85-145.8-80.85=679.2(万元)。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3300元(10000×33%),2007年度所得税费用=33000+3300=36300(元)。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期末在确认4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00 0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导致其账面价值变动,但其计税基础一般不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在计税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差额40万元会增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2 000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 000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支付的各项赞助费,支付的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支付的工资薪酬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以后期间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其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税法上不要求纳税,计税基础也等于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D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不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而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因计提减值准备会使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B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方;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