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奉化市委关于制定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中共奉化市委关于制定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奉化市委关于制定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奉化市委关于制定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奉化市委关于制定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31日中共奉化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奉化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省委、宁波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十一五”发展经验,分析把握发展大势,深入研究谋划“十二五”发展重大问题,就科学编制和实施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1、“十二五”发展步入新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奉化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时期。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克坚攻难保增长,坚定不移抓转型,全力以赴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呈现了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和谐和乐的良好发展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经济加快发展期、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期、社会和谐巩固提升期、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十二五”发展面临新环境。
“十二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潮流,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继续复苏回升,国内经济较快发展,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宏观环境;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低碳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兴起,产业资本加速调整布局,为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金融中心建设、宁波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深入推进,为我市融入宁波中心城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增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等,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重大挑战。
我们必须切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用好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奉化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和宁波市委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富民强市为根本,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奉化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创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把科学发展作为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理念。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把融入宁波中心城市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
深入推进“依托宁波、借势借力”战略,提升区域发展特色功能,加快实现与宁波中心城市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深入推进“差异发展、特色竞争”战略,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3+1”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把城乡统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平台。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着力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协调发展。
——把创业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创业创新引领发展,依托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环境推动创业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把民生改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民本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4、“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科学发展水平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创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力争超过宁波全市平均水平,到2015年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素质明显提升。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先进制造业、旅游主导的特色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基本形成创新驱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协调发展形成新局面。
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城乡、区域统筹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特色鲜明的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生态文明取得新进展。
单位GDP的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低于宁波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位居浙江省、宁波市前列,基本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
——改革开放再创新优势。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社会和谐再上新水平。
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民主法治更加完备,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
三、加快融入宁波中心城市发展
5、加快融入宁波中心城市发展体系。
紧紧抓住和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宁波都市化加快推进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宁波对奉化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宁波现代都市产业拓展区、溪口卫星城市、象山港生态经济型港湾、城市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功能区等建设,积极与宁波中心城市实现功能互补、产业和基础设施对接,着力打造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首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最佳生态人居胜地,深度融入宁波中心城市发展体系。
6、建设宁波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城市消费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支撑,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基地化发展为方向,服务宁波大都市为目标,着力建设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核心区,大力发展菜篮子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构建与宁波都市发展相融合的都市农业体系,成为宁波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7、建设宁波特色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
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协同推进,牢牢抓住宁波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市区制造业转移机遇,深入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大支撑”建设,推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特色制造业集群化、新兴制造业规模化,着力构筑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服装、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和功能区,积极融入宁波制造业布局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宁波特色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
8、建设宁波首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围绕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目标,顺应休闲经济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理念变化,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打响“弥勒圣地、蒋氏故里、名山胜景、阳光海湾”旅游品牌,培育人文山水、休闲养生、海洋风情三大旅游主题,着力打造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成为宁波首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9、建设宁波最佳生态人居胜地。
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绿色、健康、和乐”为导向,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创业和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生态人居产业,按照“合理布局、整体开发”的思路,有序推进高品位生态人居功能区建设,着力打响“人居福地、创业宝地”城市品牌,成为宁波创业安居最佳生态人居胜地。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0、优化市域发展布局。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贸则贸”原则,明确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实施“东进、南统、西优、北连、中提升”,推进市域协调发展。
加快东部联动开发,统筹莼湖、裘村、松岙沿海三镇联动发展,实施城镇化和功能区开发带动策略,优先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清洁临港工业、现代临港物流、现代休闲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建设东部滨海生态型综合经济区。
推进中部整合提升,统筹五个街道和尚田镇整体发展,实施新型城市化主导发展策略,做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建设中部城市经济区。
促进西部整体调整优化,以溪口为核心,统筹大堰发展,实施生态化发展引领策略,注重培育提升溪口旅游休闲度假主导功能,提升大堰乡村生态旅游和高山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建设西部生态人居和旅游休闲度假经济区。
11、推进市域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接轨宁波、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市域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加快城区市政路网、东部沿海交通路网建设,推进市域交通网与宁波都市交通网对接互通,构建更加顺畅便捷的市域交通网络。
完善集中供水系统,加快推进第二水厂、沿海供水工程建设,建立集中供水为主体、覆盖城乡的供水网络。
加快城乡输配电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沿海三镇输配电设施和供电网络改造升级,为建设滨海新城提供有效电力保障。
完善城市供热、供气网络规划,新建和改建的重点功能区实施路、电、水、气、热同步规划建设。
统筹市域水利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水系和流域治理,加大对标准海塘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力度,完善防洪排涝系统,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推进通讯、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
12、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
完善城镇发展体系,优化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化步伐。
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重点实施东部新城建设和城市老区更新,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和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旧城拆迁改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空间结构,拉开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加快溪口卫星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老区改造提升和新区规划建设,统筹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向镇区集聚,带动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莼湖老镇区与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型滨海新城;统筹规划松岙镇区、船舶产业园区和临港物流园区发展,建设临港产业主导的现代滨海城镇。
裘村依托阳光海湾开发,着力推动镇区功能提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大堰充分发挥原生态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山区人口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镇。
13、深化新农村建设。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高城乡统筹水平,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优化村庄发展布局,大力培育中心村,保护建设特色村,整合改造空心村和自然村,建设城区至溪口、城区至莼湖两条美丽乡村示范走廊和鄞奉交接点至溪口“迎宾生态带”。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两改”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和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着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村民民主决策、农村廉政建设和乡村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4、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欠发达地区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实施产业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欠发达地区整合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对口帮扶,完善新农村建设顾问、部门结对、农村指导员等帮扶工作,加大人才、信息和思路等智力扶持;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扎实推进下山移民、转移就业,增强经济薄弱村“自我造血”功能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15、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以各项创建活动和特色主题文化培育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完善城市创建推进机制,加强协调监督,加大创建投入,营造全民创建氛围,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等创建,切实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和美誉度。
发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提炼培育“和谐和乐”的主题文化,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和城市文化标志,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五、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6、加快推进产业平台建设提升。
把产业平台建设提升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滨海新区、阳光海湾、小狮子口、尚桥科技园区、新城创业园、竹产业园、天湖养生度假区、溪口西部会议休闲度假区、萧王庙高端养生人居区、三大物流园区、城区金融商务区等产业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产业转型新高地。
创新滨海新区、阳光海湾等重点产业平台发展思路,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特色功能,主动融入省、宁波市产业布局体系,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成为省、宁波市产业转型发展新平台。
按照统筹规划、功能叠加、错位发展的原则,以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整合提升现有镇(街道)开发区块,优化功能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高度集约的“1+X”先进制造业发展布局体系。
17、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以技术和品牌再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为重点的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着力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业创新为动力、节能减排为导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扶持发展整机装备制造业,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传统制造业市场竞争力。
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突出培育提升旅游大产业,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生态、农业、城市化融合发展,加快构筑溪口、中心城区、东部滨海旅游“金三角”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提升旅游引领区域发展能力。
18、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培育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精农业和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三高三新”产业,推动深海新装备、新能源汽车进入省级产业基地,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研究实施新兴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投资公司等建设,切实营造我市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奉化”,推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发展滨海旅游、临港现代物流、“海上牧场”等新兴海洋产业,力争成为宁波海洋经济重要特色产业基地。
建设“山上奉化”,合理有序保护和开发低山缓坡,规划建设高端养生基地,加快发展生态人居产业,使之成为奉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9、优化消费和投资结构。
坚持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努力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加强消费平台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抑制消费外溢,形成良好消费预期,促进消费升级。
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完善投资体制和项目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小城镇建设等项目投资经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兴业活力。
保持政府投资的连续性和可控性,创新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体制,拓展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融资能力和投资效益,促进政府投资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推进创业创新
20、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自建或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财政科技支出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建设创新型平台等方面倾斜。
优化科技型企业孵化的软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深入实施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的转化应用。
21、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与人才第一资源的关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创业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着力引进高级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培养各类适用人才,优先开发企业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高素质人才集聚的激励政策,加大优秀人才奖励和使用力度,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机制体制。
22、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顺应信息化深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步伐,构建更加完善、快捷的信息网络。
加快信息、智慧技术应用推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电子医疗和物联网发展,加快产业基地信息化、智慧化改造。
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加快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智慧安保系统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城管”和“数字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效率。
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建立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就业、社会保障、供水、供电等部门应用系统与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无缝联接。
23、推动全民创业创新。
完善创业创新政策体系,为企业和市民创业创新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努力引导本地企业加快“二次创业”,引进外地企业和人才来奉创业,着力发展“奉化经济”。
强化创业创新服务,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和培训基地,积极鼓励个人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外地奉化人回乡创业,激发市民创业动力,着力发展“奉化人经济”。
加强对创业创新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积极引进创业投资基金,完善和扩大创业小额贷款制度,为全民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七、构建内外对接开放新格局
24、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人脉和统战资源优势,以“友好城市”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积极为民间经贸投资合作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深度融入宁波大都市建设。
全面深化与两岸三地及四大佛教名山经贸合作,努力提升合作水平和层次。
积极参与中西部开发,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交流,鼓励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创业、开拓市场。
25、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协调督查和考核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招商引资活力。
强化功能招商,坚持招大引强求高策略,把招商引资与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区块开发有机结合,着力引进一批功能性大项目好项目、大企业好企业,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招商引资软硬件建设,完善滨海新区、阳光海湾、尚桥物流等重点区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强专业招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招商信息网络,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努力提高招商实效。
26、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抓、进出口贸易协同抓,巩固扩大国际市场,着力拓展国内市场,构筑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体系,实现内外贸协调发展新格局。
提升开拓市场能力,鼓励企业研究开发自主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发展制高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鼓励企业抱团创牌,扶持块状经济创建区域品牌,引导企业由“贴牌加工”向“品牌营销”转变。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努力拓展旅游、文化等领域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八、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7、推进生态市建设。
坚持“全域生态、全程生态、全境生态、全民生态”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
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创建工作评价体系,强化创建工作考核,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切实推进生态市创建。
加快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生态镇村创建。
着力营造创建氛围,加强各类创建联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推行绿色饮食、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使生态市创建成为全社会共同愿望、共同责任和共同行动。
28、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制定完善产业政策,强化产业准入制度,坚决控制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益产能发展,大力发展低排放、低能耗、高效益的低碳环保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推进“溪口用户侧光伏发电”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
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零碳农业产业示范园和零碳旅游产业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启动滨海新区循环经济试点,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
29、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
创新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及奖励、约束政策,大力实施结构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和工程节能减排,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机制,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建设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环境污染防治,深化以县江、剡江、东江为重点的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市域内河水质。
深入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电子废物、污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等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工作,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
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深化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0、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
严格落实《奉化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切实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在水源保护区尤其是剡江萧王庙取水口上游和横山水库上游,严格实施环保准入,防止新污染源产生。
加强象山港海域保护和利用,严格控制近海养殖规模和捕捞强度,加强海域污染防治,保护滩涂资源和象山港海域生物多样性。
加强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滨海旅游度假区生态系统以及城区到溪口、城区到莼湖等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带保护,合理规划和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生态景观和山林植被。
对水源涵养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严禁砍伐常绿阔叶林,限制山坡林果业开发。
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1、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政府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期待相适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覆盖城乡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