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136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菜品质及检验.docx

油菜品质及检验

第七章油菜品质及检验

凡是栽培的用于收籽榨油的十字花科(Cruciferac)芸薹属(Brassica)植物,统称为油菜。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花生)之一,近几年世界油菜生产面积0.22~0.25亿公顷,年总产2400万吨~2700万吨。

中国2005年油菜种植面积万公顷,总产1305.23万吨,平均单产1793.Okg/公顷。

中国油菜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30%,是最大的油菜生产国。

长江流域面积、总产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是最大的油菜产区。

油菜种子含油量占自身干重的35%~50%,菜油含有十多种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较高,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长期食用菜油。

普通菜油结过脱色、脱臭、脱脂或氢化等精炼加工可用于制造色拉油、人造奶油、酥油等产品。

普通菜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可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

低芥酸菜油则是良好的食用油,色泽清淡,味香无臭,不浑浊。

高芥酸菜油(芥酸含量55%以上)是理想的冷轧钢脱模剂及喷气发动机的润滑剂,还是金属I业的高级淬火油。

菜油还可以将其硫化、氢化及硫酸化的产物用于橡胶、油漆、皮革生产。

菜籽榨油后得到约60%的饼粕,成分与大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

菜油的自然沉降物和水化脱磷残渣(油脚),可加工提取磷脂,用于食品加工,并用作磁带、胶卷、橡胶、塑料等多种工业原料。

油菜还是能源作物。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快了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

利用油菜开发生物柴油,是目前油菜生产国的研究重点之一。

低芥酸菜油的脂肪酸碳链组成与柴油分子十分相近,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

菜油经过脱甘油甲脂化处理后生成的生物柴油,可以任意比例在柴油机上混兑使用,具有燃烧充分、抗爆性好以及贮存、运输、使用安全等优良性能。

第一节油菜品质及其评价

一、菜籽的化学组成

油菜种子主要含有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固醇、酶、磷脂和色素等。

油菜种子含油量(脂肪)最高,占种子质量的35%~45%。

当油菜种子含油量为40%~41%时,种皮含油量为16%,胚的含油量为45%—46%。

油菜种子中的脂肪就是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菜油油脂中的主要成分,而脂肪酸又是甘油三酯中的主要成分(90%)。

芸薹属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大约有50种。

油菜中含量在%以上的脂肪酸有】5种以上。

油菜所含脂肪酸与其他植物油相比,最大特点之一是含有较多的芥酸,较多的亚麻酸,较少的亚油酸。

长链的二十烯酸和芥酸,被看作为十字花科的典型脂肪酸,由于不易消化而成为影响油菜品质的不良脂肪酸,且易导致人体冠心病和脂肪肝的发生。

菜油的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C16:

o)、棕榈油酸(C16:

1)、硬脂酸(c18:

o)、油酸(C18:

1)、亚油酸(C18:

2)、α-亚麻酸(Cis:

3)、花生酸(C20:

)、二十碳烯酸(C20:

1)、正二十二烷酸(C22:

o)和芥酸(C221)。

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热能高,为必需脂肪酸;油酸易氧化成饱和脂肪酸,变得难以吸收,亚油酸和油酸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形成等作用;亚麻酸易为人体吸收,含有较高的能量,为必需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但有3个双键,极易氧化产生异味;芥酸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在人体中吸收慢,利用率低。

普通菜油同其他几种作物油脂相比较,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脂肪酸组成不够理想。

普通油菜油中芥酸含量达20%-55%,而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则为14%和is%左右,亚麻酸含量8%左右,棕榈酸含量仅3%左右。

除亚麻油以外,菜籽油和大豆油是仅有的两个含亚麻酸的主要食用油,由于亚麻酸含量高的菜籽油有较强的辛辣味,而且它与空气、光、热接触后容易氧化变质,使菜籽油不耐贮藏。

菜籽的毛油通过精制加工和精炼过程在剩下5%~9%的油脚中,含有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可以进一步加工提炼,形成有用的产品。

油菜种子中的蛋白质,一般为种子质量的20%—30%,粗纤维含量一般为11%~12%。

种子中的蛋白质除少数为结合蛋白外,绝大多数为贮藏蛋白,以蛋白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其中以球蛋白最为丰富,其次为清蛋白。

油菜饼粕中的氮约80%以蛋白质形式存在,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数量与大豆相似。

菜籽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硫代葡萄糖甙(硫甙),硫甙是一类葡萄糖衍生物的总称,其分子由硫苷键联结非糖部分(苷元)和葡萄糖部分组成,以钾盐或钠盐的颗粒存在于胚的细胞质中。

目前发现油菜籽中有90多种硫甙。

硫甙本身并无毒,但榨过油的菜籽饼粕吸水后,可在菜籽所含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腈等有害产物。

用这种粕饼做饲料会引起牲畜甲状腺肿大和代谢紊乱,严重时会导致家畜死亡。

加热可使饼粕中芥子酶失去活性,但禽畜肠道细菌的葡萄糖硫甙水解酶仍可将硫甙水解成有害物质。

此外菜籽中的有害成分还有植酸、酚酸芥子碱)和单宁。

二、油菜品质的评价

油菜品质主要是指菜油本身及其加工延伸所表现出的品质。

一般主要指菜油的营养品质,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

进一步说就是蛋白质中所含的人畜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脂肪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淀粉中所含的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之比值等。

其次是指加工品质,也可称为食用品质或适口性,它是在产品深加工后所表现出的品质。

最后是商品品质,指的是菜油产品的形态、色泽、整齐度、溶重及表观性状,也包括是否有化学物质的污染。

如有吸引人的、令人满意的香气和颜色以及较好的营养特性。

煎、烤食品行业要求经过强烈的处理后(包括高温处理和在油煎锅中长时间的烹调后)油能保持良好的气味和稳定性。

优质油菜通常指的是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农业部颁布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标准(NY415-2000)中,规定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小于等于5%,硫苷含量小于等于45.OOt_emol/g饼。

200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1762-2006)中,规定双低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小于等于3%,硫苷含量小于等于35.OOpmol/g饼。

中国大多单位对优质油菜的品质主要提出了4个方面的指标:

①低芥酸(1%以下)、低硫代葡萄糖苷(每克菜籽饼含30ymol以下,不包括吲哚硫苷)、低亚麻酸(3%以下);②高油分(45%以上);③高蛋白(占种子重的28%以上,或饼粕重的48%以上);④油酸含量达60%以上。

我国所说的优质油菜主要指单低(低芥酸)和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

目前食用菜油要求在低芥酸的基础上降低亚麻酸含量(由10%降至3%~4%),提高油酸含量(由60%升至75%~80%)和亚油酸含量(由20%升至40%)。

在菜籽油国家标准(GB1536-2004)中,详细规定了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的品质特征(表71)。

表7-1-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的特征指标的差异

 

菜籽油除了直接食用外,很大一部分用于奶油和起酥油加工而被间接食用。

但菜油在室温下为液态,要做成奶油和起酥油必须改变油的物理性质,其实质是增加油中饱和脂肪酸的份额以提高其熔点。

现在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催化加氢减少脂肪酸中的双键,但氢化作用使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构形由顺式向反式转化,不利于人的健康。

通过育种途径增加油菜种子中的硬脂酸含量是代替氢化作用以避免油中存在反式构形的一个较理想的途径。

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芥酸,芥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除用作溶剂和润滑剂外,芥酸还是香料、橡胶添加剂、十三烷二酸、高级工程塑料等化学用品的原料。

目前芥酸主要从石油中分离,从普通菜籽油中纯化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果将油菜种子中的芥酸含量由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则纯化成本将大大降低,可完全取代石油化工方法。

油菜籽榨油后,约有60%的菜饼,菜饼含有约40%的蛋白质(相当于水稻、小麦的3-4倍),是优质的饲料蛋白源。

然而传统油菜品种含有120~150μg分子/g(饼)的硫苷·恶化了饲用品质。

因此推广普及双低油菜,不但从根本上改良了油菜油的品质,而且改良了菜饼的饲料品质。

油菜籽还可用来加工生物柴油,目前德国生产的60%油菜籽用于加工生物柴油,欧盟生产的生物柴油80%是用油菜籽生产的。

用油菜籽加工生物柴油比用别的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有更多优势:

①能机械化生产,保证原料集中、大量供应;②18碳脂肪酸占80%以上,有利于加工生物柴油;③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与粮食争地矛盾少。

中国南方有0.13亿hm2冬闲田可扩种油菜;④可通过菜籽饼精深加工增值,降低生物柴油成本。

第二节油菜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油菜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可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

向菜型油菜俗称小油菜,染色体数20,包括芸薹(北方型小油菜)、南方油白菜和北方油白菜。

芥菜型油菜俗称大油菜、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是芥菜的油用变种。

染色体数有36、34和16之分。

甘蓝型油菜又称洋油菜、番油菜等。

染色体数38(aacc),包括欧洲油菜B.napusL、日本油菜B.napellaChaix和B.Nupusvar.napella(Chaix)Olsson。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甘蓝型油菜的三大产区之一。

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35%~45%,而且黄籽还有种皮薄、‘皮壳率低、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榨出的油清澈透明等特点。

因此甘蓝型黄籽油菜备受油菜育种家、油脂加工业、食品工业、饲料业、养殖业的关注。

中国在生产上常将油菜分为常规油菜、优质油菜和杂交油菜。

常规油菜是指按常规方法育成的高产油菜,如中油821、湘油10号等。

优质油菜指按常规方法育成的具有优良品质特性的油菜,包括单低油菜,如中油低芥2号,淮油】2号等;双低油菜,如华双3号、中双4号等。

杂交油菜指利用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油菜品种或品系,采取一定的生产杂种的技术措施,如三系育种、两系育种、化学杀雄、自交不亲和等得到第一代杂交种,如秦油2号。

一、油菜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

植物脂肪酸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

一是用于构成生物膜的甘油酯和磷脂;二是以甘油三脂(TAG)的形式贮藏在种子中,即贮藏态脂。

贮藏态脂是一种封闭的相对惰性的光合产物,其主要成分的改变不影响植物总的分解功能,因此植物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特别适合遗传操作。

一般意义上的品质改良主要是针对贮藏态脂肪酸而言的。

植物脂肪酸合成是通过复杂得多酶复合体系在基质中催化完成的,合成所需的碳源来自乙酰辅酶A,由乙酰辅酶A经一系列反应生成不同链长(C8~C18)的脂肪酸,并与酰基载体蛋白(ACP)结合成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

cl80-ACP在△9硬脂酰ACP去饱和酶作用下形成C18:

1-ACP,在特异性硫酯酶作用下,c18:

]从ACP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并经酰基CoA脂化后穿过质体进入细胞质,在多种酶作用下进一步代谢和修饰,包括脂肪酸的脱饱和及链的延长等。

目前对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主要代谢反应及其相关酶系已有较完整的了解,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上的扩展。

但是在高等植物中因为缺少相关的酶,很少有合成18C以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油菜品质主要指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在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主要栽培油菜种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非常接近。

对油菜脂肪酸的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芥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廿碳烯酸等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分析上。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芥酸含量是由胚基因型控制的,基因的作用方式为加性和少数显性。

戚存扣等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十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甘蓝型油菜多世代联合分析,认为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和多个显性微效基因共同控制。

黄永菊等对新疆野生油菜的芥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认为新疆野油菜的芥酸含量受两对加性基因控制,每个芥酸基因控制的芥酸为5%左右。

②廿碳烯酸含量可能受到两对与控制芥酸含量相同的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具有超显性效应。

这两对基因对两种脂肪酸的作用效应不同,对芥酸表现为加性效应,对廿碳烯酸则表现为显性效应。

③油酸含量受两对基因控制。

油酸与芥酸、油酸与廿碳烯酸含量变化具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三种脂肪酸含量可能受共同的基因系统控制。

④亚油酸含量的变化受油酸、芥酸和廿碳烯酸含量的变化影响很大,说明亚油酸含量的遗传与控制芥酸、油酸和廿碳烯酸的基因系统密切相关。

⑤亚麻酸含量的变化受芥酸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对独立的稳定性。

二、油菜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在油菜种子结实成熟过程中,有关品质形成的主要是脂肪含量增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蛋白质的积累和氨基酸组分的变化以及硫代葡萄糖苷的形成。

当种子油分逐渐增加时,含糖量相对减少。

已有研究表明,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后lOd高达30%,开花后29d降到%,以后一直维持在这种水平。

当子叶形成时就有油滴出现,以后脂肪含量随种子质量增加而增加,开花后20~30d种子发育缓慢,脂肪积累约占种子干重的6%以下;开花后25~40d是粒重与含油量增加最多时期,种子中所有养分的70%左右,所有脂肪的90%左右足在这20d中形成的。

在受精后一段时间内,种子中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油酸,没有发现二十碳烯酸,这样的脂肪酸组成与叶片和角果皮相似。

15—20d后,种子开始出现芥酸和二十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很快降低。

30d后二十碳烯酸、芥酸积累加快,到种子成熟时芥酸增加到最大值40%~50%,油酸降低至】O%左右,亚油酸和亚麻酸降低至10%~15%。

无芥酸品种芥酸含量在开花后25d前仅有微量,25d后则没有出现。

优质油菜芥酸含量上升到高峰比普通油菜要早。

油菜在终花至成熟阶段,30d内氮素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氮量的15%-18%。

其中果壳与种子的氮素积累有明显的源库关系,根吸收的氮素及营养器官积累的氮先向角壳集中,最后集中于种子。

果壳中氮素在开花后增加,开花后16d显著下降。

开花后48d,主轴角果果壳输出氮素达最大值的一半。

蛋白质的含量在开花后16d达到最高值30%左右,开花25~30d达到高峰后下降,到成熟时几乎维持25%的水平。

籽粒硫苷的浓度随鲜重和干物质的增加而增加。

决定硫苷的数量和浓度只是在籽粒生长期而不是成熟期,与种子大小成线形相关。

油菜籽黑籽与黄籽种皮的色泽差异主要与多酚、类黄酮、花色素和黑色素相关。

在种子发育的初期和中期,黑籽与黄籽色素含量的差异主要由多酚、类黄酮和花色素决定,在种子发育后期,种皮色泽差异主要由黑色素决定。

而多酚、类黄酮和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共同前体是苯丙氨酸或莽草酸,在苯丙氨酸氨解酶(PAL,)及其他酶的作用下形成色素。

随着种子的发育,多酚氧化酶(PPO)和PAL逐渐活跃,酶活力的增加使种皮中多酚、类黄酮和花色素含量逐渐增加,且种皮中多酚最先合成,其次是类黄酮和花色素;在种子发育后期,随着PPO和PAI.活力下降和酪氨酸酶活力增强,花色素和类黄酮发生了部分分解和转化,而且相当一部分多酚和游离酪氨酸作为黑色素合成前体在PPO和酚羟基酶的作用下合成黑色素。

即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是由多酚转化而来的邻苯二酚型黑色素和游离酪氨酸转化而来的吲哚型黑色素组成的混合型色素,并以邻苯二酚型黑色素为主。

为了控制油菜黑色素的过分积累,需抑制多酚转化为黑色素的转化途径,这个途径很可能与硼素营养有关。

Shko,nik观察到缺硼时,双子叶植物细胞膜上结合着的PPO、PAL、葡萄糖一6磷酸脱氢酶(G6PDHase)、B~葡萄糖苷酶等会因活性增加而释放出来,从而破坏植物体内的正常代谢。

由黑色素的形成机理知,PPO、PAL等的活化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而且G-6PDHase是葡萄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酶,它的活化会使流人该途径的底物增多,导致酚类物质积累,酚的增多有可能增多黑色素合成的前体,从而也可能促进黑色素的形成。

而且人们发现,邻二酚如咖啡酸和羟基阿魏酸(二者是木质素合成的重要前体),也可与硼形成稳定的硼酸络合物。

所以,适当供硼可能有效减少油菜籽中黑色素的含量,尤其是黄籽中黑色素的含量。

三、环境条件与栽培因素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一)温度

油菜结实时较低温度比高温有利油菜灌浆,15~20℃温度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品质,灌浆以℃最为适宜,日均温为21~22℃时,灌浆缓慢,成熟加快。

中国冬油菜区籽粒成熟期最高气温常高于20~25℃(光合适宜温度),甚至持续在300C以上,养分来不及转运而易造成高温逼熟现象,含油量大大降低。

抽薹期日平均温度(6.27~℃)与含油量成负相关,种子形成期(油菜开花后40d内)的日平均温度、≥3'C的有效积温与含油量呈正相关。

研究还发现,较低的日平均温度和≥3℃的有效移{温有利于芥酸的合成和积累,反之则有利于油酸的合成和积累。

亚麻酸的合成需要较低的日平均温度和较高≥3℃的有效积温。

温度较高,空气干旱,有利于蛋白质形成。

(二)光照

光照充足,单位面积内适宜的角果数或角果皮指数较高;减弱光照,结角率、每角粒数、千粒重、含油量降低。

种子形成期光照减弱至自然光强的1/4,含油量比对照降低16.63%。

日照长度对种子中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随日照增加而降低。

在种子形成期,较短的日照时数有利于芥酸的合成和积累,反之则有利于油酸、亚麻酸的合成和积累。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增长时,种子含油量平均上升%~%。

中国西藏海拔在4000m以上,日照时数长达3000h以上,是中国油菜含油量最高的地区。

(三)水分

油菜是需水较多的一种作物。

油菜种子生长期间雨量充足,产量高,其种子含油量也越高。

在1.64~5.33mm/d降水量范围内,降水量与含油量却呈负相关。

这可能是由于在开花结角期过多的雨水使土壤湿度过高,进而造成湿害,种子含油量因此下降。

此外,花期的降水量是影响芥酸、油酸、亚油酸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花期的降水量与芥酸、亚油酸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油酸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现蕾期的降水量与亚麻酸含量呈负相关。

开花前后的干旱影响油菜三个方面的品质,干旱降低了菜籽含油量,增加了菜籽蛋白质的含量,大大提高硫甙的含量。

因此,在干旱缺水情况下进行灌溉,有利于油分的积累,种子含油量比不灌溉区显著提高。

在角果发育期间,茎和角果的生长对水分的反应显著大于施氮处理。

(四)纬度

中国西北地区油菜含油量平均为40.39%,华中地区平均为35.39%,长江中下游地区为33%~37%,可见不同纬度对油菜含油量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同一油菜品种,种植地区纬度越高,油菜含油量越高;纬度越低,其含油量也越低,但在高纬度地区生长的油菜,蛋白质含量不及低纬度地区的高。

在长江下游(27.33。

N~。

N),纬度每升高l。

,油菜种子含油量增加%。

研究还表明,高纬度地区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降低芥酸含量,提高油酸、亚油酸含量,而亚麻酸却不受影响。

(五)海拔

海拔高度对油菜含油量也有较大影响,青海省的青油6号在西宁种植含油量为46.92%,引种到武汉种植后含油量下降为34.21%。

据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湖北省原恩施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地点种植,其含油量有随海拔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海拔从450m到1500m增加了1050m,油菜含油量从38.33%到45.72%增加了%。

海拔高度与油菜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

(六)土壤

土壤质地、结构、酸碱度、腐殖质含量、肥力状况等都对油菜品质有直接影响。

前苏联的研究表明,4个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种植在重黏土比种植在石灰性轻壤质黄土上含油量平均高1.35%。

另有研究指出,油菜种植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上,含油量较高;在酸性土壤上次之;在碱性土壤上含油量最低。

从pH值看,即在pH值为5~6时含油量较高,4时次之,7~8时最低。

菜籽含油量、蛋白质含量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呈正相关。

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油分含量受盐度影响不很显著,盐度增高不影响脱油菜饼巾蛋白质含量。

(七)施肥措施

1.氮肥

供应充分的氮素能增加油菜种子蛋白质含量,但含油量相对降低。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施氮水平在350kg/hm2的范围内,增施氮肥与油菜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含油量降低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冬油菜比春油菜更为明显。

波兰Goralski,J.等对甘蓝型冬油菜施氮lOOkg/hm2,种子含油量降低%~2%;英国施用氮素270kg/hm2,含油量降低0~2%,而春油菜施用氮素lOOkg/hm2,含油量只下降%~%。

中国刘昌智等研究也表明,单施氮肥时油菜种子含油量降低%~2%。

但据西南农业大学研究,直到施氮262.Skg/hm2时,油菜种子含油量才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

双低油菜籽粒硫甙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150kg/hm2,硫甙含量的含量不再增加(Bilsborrow,1968),这可能是因为油菜籽粒硫浓度的相对减少以及合成库源的削弱而阻碍了硫甙的合成。

氮肥施用时期对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农科院分期施肥实验结果表明,施肥越晚,种子蛋白质含量越高,而种子含油量越低。

太湖地区农科所研究表明,施角果肥处理比施基肥处理种子蛋白质含量提高2.18%,而种子含油量下降3.40%。

刘昌智的研究也表明,施氮总量不变情况下,薹期施用量占2/3的处理比苗期施用量占2/3的处理种子含油量下降%~2.41%。

2.磷肥

在磷素受到控制的条件下,缺磷对油菜种子含油量有很大影响,但在田间条件下,磷肥对含油量的影响则较小。

国外AppelqvistLA.等(1968)研究认为,在严重缺磷时,施磷后种子含油量反而降低。

但据刘昌智等的研究表明,单施磷肥可提高油菜含油量%~%。

任沪生等经过两年多次重复实验也认为磷肥有提高种子含油量的作用,但氮磷配合反而有降低含油量的趋势,且抽薹以前配合氮素比抽薹以后配合氮素降低含油量较少。

但是,据西南农业大学研究,在施用氮素187.Skg/hm2的情况下,配施磷肥可以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而且蛋白含量也有上升,同时油菜种子的粗脂肪与粗蛋白的总和值可提高%~%。

西南农业大学以黄籽油菜为材料研究也发现,适当的磷(140.625kg/hm2)、氮(112.5kg/hm2)配施可提高种子含油量近8%。

因此关于氮磷配施与种子含油量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Finlayson(1970)等指出,增加磷素营养使硫转向蛋白质合成,进而可使种子的硫苷含量有所减少。

磷肥对蛋白质的作用较小,欧洲的冬油菜、春油菜、加拿大的春油菜和国内的黄籽油菜实验均证明了这一点。

印度对低产的褐籽沙逊油菜进行施磷实验,结果则表明施磷能降低蛋白质1%以上,中国刘昌智等也有类似的报道。

3.钾肥与硫肥

施钾有提高油菜种子含汕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

据刘昌智等的研究,单施钾肥可以提高种子含油量%~3%。

在施氮水平较高而引起种子含油量降低时,增施钾肥可以部分地扭转含油量下降现象。

单玉华等也报道,钾肥可明显提高油菜种子的含油量。

西南农业大学研究发现,钾素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含油量影响极小,但在磷肥水平较高时,种子含油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钾素对胚蛋白质含量有低水平(低于112.5kg/hm2)抑制,高水平(高于112.Skg/hm2)促进的作用。

另有报道,钾肥对脂肪酸成分也有影响,施钾降低油菜籽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增加芥酸、硫甙含量。

油菜对硫肥的需要量较大,严重缺硫会影响脂肪的合成。

因此,在缺硫条件下施用硫肥可以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

在缺硫时施硫或施磷可增加脯氨酸、精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从而使脱脂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增加。

此外,施硫还能明显提高硫苷含量。

4.硼肥

油菜是含硼量高的作物,对缺硼反应比较敏感。

在缺硼地区(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1.以下),施用硼肥可明显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

据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在多点联合实验结果表明缺硼时油菜种子平均含油量为33.76%,施硼处理平均含油量为40.50%,比对照提高含油量%。

据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