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057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docx

名师课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讲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综合复习21页

第4讲九年级文言文综合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年级部分重点文言文阅读;

2、综合训练相关阅读题,落实技巧灵活答题。

《唐雎不辱使命》

一、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安放)

(2)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2、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广:

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2)轻寡人与(轻:

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

(3)天下缟素(缟素:

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3、一词多义

(1)使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2)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词)

(3)徒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4)夫A、此庸夫之怒也(fū成年男子名词)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发语词无义)

(5)以A、以头抢地耳(以:

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介词“凭借”)

C、徒以有先生也(以介词“因为”)

D、以大易小(以介词,用)

4、重点词义:

(1)受地于先王:

(2)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3)岂直五百里哉:

只,仅仅(4)抢地尔:

(5)休祲降于天:

吉祥,不祥。

(6)色挠:

屈服。

(7)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8)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三、课文理解

1、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秦王的性格:

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的形象。

2、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唐雎的性格:

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权,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3、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

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4、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5、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

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

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6、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

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

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7、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权,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权、敢于献身的人。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文】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6、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使尸体倒下两人,血流不过五步远,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译文】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

怎么到这种(地步)!

9、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我明白了:

那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曹刿论战》

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间的历史,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史书。

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人物形象:

1、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富有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不是,鲁庄公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并且亲临前线担任统帅。

二、背诵与默写

1、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

彼竭我盈

7、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请见、请从。

  

8、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三、字词解释:

1、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一词多义:

①故:

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②请:

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请允许我)

③从:

战则请从(跟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④信:

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信用)

⑤何:

何以战(什么)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

⑥以 何以战/可以一战(凭,靠) 必以分人(把)   必以信/必以情 (根据,按照)   

3、古今异义(理解古义即可)

①小大之狱:

案件(古);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今)

②牺牲玉帛:

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古);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今)

③齐师伐我:

讨伐,攻打(古);今义:

砍伐

④又何间焉:

参与(古);今义:

隔开,不连接;时间或空间(今)

⑤肉食者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古);今义:

轻视,看不起(今)

⑥弗敢加也:

虚报,以少报多(古);今义:

增加(今)

⑦虽不能察:

即使(古);今义:

虽然(今)

⑧再而衰:

第二次(古);今义: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今)

⑨必以信:

实情(古);今义:

书信(今)

⑩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古);今义:

忠诚(今)

四、重点翻译

1、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

“当权者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4、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

“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5、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汇报。

6、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给你的。

7、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审理。

8、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了。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9、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说:

“作战,靠的是勇气。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耗尽了。

五、内容理解:

1、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2、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

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3、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政治上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

“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

战争中:

“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战争后:

“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6、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7、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8、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

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

彼竭我盈;

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

辙乱旗靡。

9、“远谋”一语是“论战”的中心,贯穿全篇,而鲁庄公的“鄙”又自始自终衬托曹刿的“远谋”。

10、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

鲁浅陋;曹有远谋

战时:

鲁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详察敌情,抓准时机

战后:

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

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1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2、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3、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

《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2、一词多义

有:

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故君子有不战(要么)

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3、古今异义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城非不高也:

内城(古);城市(今)。

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委而去之:

离开(古);到(今)。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古);判断词,是(今)。

三、翻译全文(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四、内容理解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点拨: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

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

“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点拨: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

“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

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

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

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

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

强调了什么?

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点拨: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

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

点拨: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点拨:

施行“王道”,即仁政。

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点拨:

不是。

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4、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即总分总。

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6、“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

——即“多助”、“天下顺之”。

17、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人物特点

庄子:

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惠子:

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二、字词句解析

1、一词多义

①吓仰而视之曰:

“吓”: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夫鹓鶵发于南海:

起飞、从于是鸱得腐鼠:

在而飞于北海:

到达

③于是于是惠子恐:

表转折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2、通假字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3、特殊句式

倒装句夫鹓雏发于南海(状语后置)

夫鹓鶵于南海发译:

鹓鶵从南海出发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

威胁,恐吓惠子相梁相:

做宰相

5、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止:

古义:

栖息今义:

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于是:

古义:

在这时今义:

因果关系

三、内容理解

鹓鶵比喻意:

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

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

功名利禄。

梧桐等比喻意:

志趣

中心理解:

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没主见的人。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

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愚公移山》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语音

太行(háng)万仞(rèn)惩(chéng)塞(sè)

箕(jī)畚(běn)荷(hè)孀(shuāng)龀(chèn)

叟(sǒu)匮(kuì)亡(wú)以应厝(cuò)

三、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四、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河:

古义:

黄河,今义:

泛指一般河流

阳:

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今义:

太阳

2、达于汉阴阴:

古义:

山之北,水之南今义:

阴天

3、指通豫南指:

古义:

直,一直,今义:

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

古义:

乃,并今义:

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诸:

古义:

之于今义:

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古义:

负荷今义:

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

草木今义:

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

古义:

叹气今义:

休息

9、虽我之死虽;古义:

即使今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10、惧其不已也已:

古义:

止今义:

已经

11、无陇断焉陇断:

古义:

山川阻隔今义:

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何苦:

古义:

怎么会,哪怕今义:

不值得做,犯不着

五、词类活用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

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2、面山而居面:

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

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5、惩山北之塞惩: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6、聚室而谋曰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六、一词多义

1、方:

(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

(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

2、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

3、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3)蝉则千转不穷(尽)(4)穷凶极恶(极端)

4、如:

(1)其如土石何(如……何:

把……怎么样)

(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

5、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通计一舟(全,整个)

七、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八、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

“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2)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2016年宝安区九年级模拟考试】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