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437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docx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

常见病自我保健(三)——颈椎病

作者:

徐勰吴云川

来源:

《健身气功》2019年第06期

        一、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属于中医“项痹病”“眩晕病”的范畴。

颈椎病的中医基本病机为颈部筋肌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筋肌失荣,瘀聚凝结,筋节拘僵而痛麻;或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肌骸节失荣;或为寒邪所侵,气血瘀滞,发为痹症。

        二、辨证分型和临床表现

        颈椎病通常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等五个类型。

寒湿痹阻型表现为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痰湿阻络型: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型: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

气血亏虚型: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颈椎病干预的自我导引推拿

        由健身气功功法动作和推拿法组成,锻炼康复时可先做健身气功,再做自我保健推拿法。

干预原则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强筋健骨为主。

        

(一)健身气功功法动作

        建议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套健身气功功法练习,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每日2-3遍。

        辨证练功:

        1.寒湿痹阻型

        

(1)打躬势

        动作说明:

预备势站立;两臂展直,自身侧高举过头,仰面观天,头颈正直,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对,以两手食指弹拨中指击打枕部(风池穴附近)7次(即鸣天鼓),目视前下方;身体前俯由头经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节缓缓牵引前屈,两腿伸直;目视脚尖,停留片刻;而后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由下向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后成直立;同时两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对,目视前下方;重复以上动作三遍,逐渐加大身体前屈幅度,并稍停。

第一遍前屈小于90°,第二遍前屈约90°,第三遍前屈大于90°。

年老体弱或脊柱活动不利者可量力而行。

        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之气。

通过头、颈、胸、腰、髋椎逐节牵引屈、伸,背部的督脉得到充分锻炼,可使全身经气发动,阳气充足,从而舒筋活络、散寒止痛。

        

(2)昂首势

        动作要点:

预备势站立;左脚向左开步,脚尖向前两脚略宽于肩,两膝自然伸直;同时,两手臂侧起至侧平举,肘微屈,掌心向上,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屈膝下蹲约45°,同时抬头翘尾,脊柱反弓,沉肩落肘,腕关节外展,掌心向上,掌根与耳同高,指尖向外,配合呼气;动作略停,目视前上方;兩膝自然伸直,同时下颏回收,头中正,尾闾下垂,躯干伸直,两臂外展成侧平举,肘微屈,掌心向上,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并步,两膝伸直,同时两臂向上环抱,指尖相对,掌心斜向下,配合吸气,目视前方;然后,引气归元,两掌经体前下按至肚脐同高,相距10厘米,指尖斜相对;同时,屈膝下蹲约45°,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右势与左势动作相同,唯左右开步相反。

本式昂首翘尾,一左一右各做1遍。

        本势动作通过重复脊椎反弓的动作,可以有效牵引椎间关节,缓解肌肉紧张。

        2.气滞血瘀型

        

(1)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预备势站立;两肩下沉,两臂伸直,掌心朝后,指尖朝斜下伸出,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臂外旋,上摆至体侧约45°,掌心朝斜后上方;同时,头向左后方转动,展肩扩胸;动作略停,保持抻拉,目视左斜后方;松腰沉髖,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弯曲;同时,头转正,两臂内旋,屈肘,两掌按于胯旁,掌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本势动作两臂外旋、展肩扩胸动作,有利于打开手三阴经和任脉,挤压手三阳经和督脉;两臂内旋时,肩胛微开、命门后凸动作,则有利于打开手三阳经和督脉,挤压手三阴经和任脉,并刺激背部腧穴、夹脊等穴位。

这种阴阳经交替开合,能发动经络气机、通过经络的疏通来破除瘀结;转头后瞧时,可刺激颈部大椎穴,牵拉两侧颈动脉,改善脑部供血,增强颈、项、背部肌肉力量。

        

(2)仰呼

        动作要点:

自然站立,两掌心相对,缓缓上举至头顶,目视前上方;两臂从两侧落下,上体微前倾,头后仰,挺胸,塌腰,目视前上方;头转正,两臂外展,两手翻掌下落,扶按于腰侧,指尖向下;同时,两脚脚跟缓缓提起,目视前方;两掌沿体侧向下摩运,两脚跟缓缓落下;同时,双腿屈膝下蹲,目视前下方。

本式一上一下为1遍,共做2遍。

第2遍结束后,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本势动作,举臂外展,挺胸呼气,可祛除气喘、胸闷等身体不适,仰头、挺胸、塌腰相配合,充分挤压颈项、背腰部肌肉,有利于颈、肩运动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3.痰湿阻络型

        

(1)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点:

接八段锦起势,左脚侧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环抱于脐前。

两臂外旋下落于小腹前,掌心朝上,掌指尖相距约10厘米,小指侧离小腹部约10厘米;目视前方。

上动不停,两掌五指分开在小腹前交叉;目视前方。

身体重心徐缓升起;同时,两臂屈肘,两掌垂直向上抬至胸前,掌心朝上;目视前方。

两腿徐缓伸直;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向上托起,肘关节微屈,掌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

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两臂保持抻拉;目视前方。

身体重心缓慢下降,两腿膝关节弯曲;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至斜下方45°时再屈肘,两掌捧于腹前,掌心朝上,掌指相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

本式托举、下落为1遍,共做6遍。

        本式通过四肢、躯干的伸展抻拉,并配合调息,有利于元气水液在全身的布散与气机的升降。

可调理三焦,畅通任、督二脉和手足三阴三阳经及脊柱相应节段;同时,可扩张胸廓,使腹腔、盆腔脏器受到牵拉、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脏腑机能。

对预防颈椎病具有良好作用。

        

(2)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

左脚侧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托腹前,掌心朝上;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前面,随之臂内上举之头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本势动作通过两手上托下按,利于脾的升清功能和胃的降浊功能,加快痰湿的运化;同时,两掌上下对拉,使脊柱两侧肌肉相反方向用力,椎体两侧形成上下相对运动,增强了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利于防治颈、肩疾病。

        4.肝肾不足型

        

(1)攒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点:

预备势站立,吸气左足橫出,两膝下蹲变马步,呈"骑刀步"。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

随呼气,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

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

随后,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虛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回左足还原为站式。

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本势功法具有强筋壮骨、增强气力的作用。

冲拳时,通过保持髋关节和头部不动,加强了脊柱的左右拧转,利于提升脊柱的旋转幅度和灵活性,对调节脊柱小关节位置、维护脊柱健康有促进作用。

        

(2)叩齿鸣鼓

        动作要点:

本式功法取坐势,正身盘坐,两掌扶于两膝内侧,目视前方;两臂内旋向体侧平举,当与肩同高时,两臂外旋,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变通天指,中指掩实耳孔,随之叩齿36次,目视前下方;两中指拔耳(即拔离耳孔),目视前下方;两手心按实耳孔,十指轻扶后脑,中指腹位于枕骨粗隆处,接着两手食指分别放在两手中指上,用食指弹击后脑24次,目视前下方;两手拔耳,随之两手前伸按于腹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叩齿鸣鼓可醒脑集神,聪耳明目,对于肝肾不足型眩晕有较好缓解作用。

        5.气血亏虚型

        

(1)鸟伸

        动作要点:

两脚以脚尖为轴,外展脚跟,开步站立,两脚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内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向外摆动,目视前方;两臂外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向外再摆动,幅度依次加大,目视前方;身体前俯,上体与地面平行,两掌按于体前,抬头,目视前方;下颌向内回收,由腰椎、胸椎、颈椎节节蠕动伸展,双掌随动作前摆下按,随即抬头,目视前方。

重复以上动作3遍。

        本势动作展臂前伸,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通过蠕动脊柱,有利于对腰背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2)雁飞

        动作要点:

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左掌转掌心向上,徐徐上举,与体侧成45°夹角;同时,右臂缓缓下落,目视左掌;两腿屈膝半蹲,两臂成一条直线,头左转,目视左掌;保持身体姿势不变,唯头由左向右转动,目视右掌;右势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各为1遍,共做2遍。

        本势动作通过身体左右倾斜,可以较好地调理全身气血运行,有平气血、宁心神的功效。

        

(二)自我推拿保健法

        1.顶天立地:

双手下垂,松静站立,双脚分开同肩宽。

捧掌上行到胸前,再翻掌向后下,直臂屈腕,掌心向下,拇指向体侧,其余指尖向前,用力伸出;同时吸气挺胸,颈部亦随之向上自然用力挺直,保持片刻,呼气放松,意在手掌下按及头顶,有上下牵拉颈椎之感。

恢复原势。

一呼一吸为一次,共计10次。

        2.斜擦风池:

先以右掌横置颈后,掌根按在右侧风池穴,横向来回并由上向下按擦整个颈部,以热为度,再换手操作。

        3.前伸探海:

双手叉腰,松静站立,头部缓慢后仰,下颌尽量前伸,然后固定姿势,缓缓左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后,再缓缓右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左右各为一次,计做10次。

        4.回头望月:

双手叉腰,松静站立,缓缓低头,下颌尽量接近前胸,然后固定姿势,缓缓左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后,再缓缓右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左右各为一次,计做10次。

        5.狮子摇头:

双手叉腰,松静站立,头部保持在放松状态,缓缓先从左向右环形转动头部10次,然后再换方向同法操作10次。

(注意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禁做)

        6.颈项争力:

松静站立,头部正直。

又指掌抱后头部,双肘内收,抱掌向前用力的同时,颈项亦用力与之对抗,然后放松。

一松一紧为一次,计做10次。

        7.鸣天鼓势:

自然站立,两臂展直,自身侧高举过头,仰面观天,头颈正直,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两手以指(食、中、无名指)交替轻弹后脑(风池穴附近)各36次。

        四、颈椎病的食药方法:

        

(一)中药:

        寒湿痹阻: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葛根、甘草。

        气滞血瘀:

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

        痰湿阻络: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

        肝肾不足:

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桂枝、当归、川芎、牛膝、杜仲、人参、茯苓、甘草。

        气血亏虚:

黄芪、党参、当归、白芍、桂枝、川芎、姜黄、鸡血藤。

        

(二)饮食:

        葛根赤小豆粥:

葛根25g,赤小豆30g,粳米100g組成。

制法:

将葛根洗净加足量水煎煮,去渣留汁,加入洗净的赤小豆和粳米,如常法共煮粥即成。

用于风寒痹阻型颈椎病。

        老桑枝煲鸡汤:

由老桑枝60g,母鸡1只(约1000g),生姜6片,食盐适量组成。

制法:

将桑枝洗净浸泡10min后,与老母鸡、生姜片一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水,如常进行煲煮2h,加盐调味,饮汤食鸡肉。

益精髓、通经络的功效,尤适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壮骨汤:

猪尾骨500g,杜仲、枸杞各15g,山药30g,龙眼12g,牛膝10g,葱、姜、盐适量。

将猪骨洗净焯水后,与以上药材共人煲内,熬煮好后加人葱盐等配料,取汤及肉服用。

猪尾骨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该汤尤适于肝肾不足型颈椎病。

        当归鱼头汤:

当归与伸筋草各15g,陈皮6g,板栗50g,鱼头500g,葱姜蒜适量。

制法:

将鱼头洗净后剖成两面,下油锅煎至两面金黄,加适量热水与其他药材一起共煮成汤,最后调味、食鱼饮汤。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参芪粥:

黄芪、党参各30g,川芎、当归各10g,桂圆、枸杞各20g,粳米100g。

将黄芪、党参、当归、川芎先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再将药汁加入桂圆肉、枸杞及粳米中,如常法熬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或红糖调味即可食用。

适于气血亏虚型颈椎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