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387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docx

1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

中兴大街北延测量1:

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

 

技术总结

 

邯郸勘察测绘院

2017年12月

 

中兴大街北延测量1:

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

 

技术总结

 

编写单位(盖章):

编写人:

2017年12月25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一、概述

1.1、测区概况

中兴大街北延位于邯郸市市区南部,起于中兴大街与邯郸市火车南站场北四路交叉处,沿规划中兴大街线位向南于梅宅村北跨越在建黄大铁路与既有德大铁路后,继续向南跨越四干渠,再与武王村南先后跨越武家大沟、支脉河,经东南坡村北跨越广北新河,终点止于高店水库西北角,与S319广青路平交,项目道路全长15公里,该工程的实施将对构建城市交通网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带动沿线土地升值,为邯郸市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区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多刮北风、西北风,雨雪稀少。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6天,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邯郸市市地处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测区概况示意图

1.2、采用基准及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1.2.1采用基准和技术指标

1.2.1.1采用的基准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为118°30′00″。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米。

1.2.1.2成图比例尺和测图宽度

图形分幅采用50cm×50cm规格进行分幅,按每幅图内图廓西南坐标为图幅编号。

测图宽度为拟定路线中线每侧300m。

1.2.1.3成图主要精度指标

地形图的平面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0.5倍。

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

重要地物

(mm)

一般地物

(mm)

≤±0.6

≤±0.8

地形图测绘的高程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0.5倍,

等高线插值的高程中误差

地形类别

平原

微丘

重丘

山岭

高程中误差

≤(1/3)Hd

≤(1/2)Hd

≤(2/3)Hd

≤1Hd

注:

高程注记点的精度按表中0.7倍执行。

Hd为基本等高距。

1.2.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已掌握邯郸市市国土局所布设的《邯郸市市D级GPS控制点成果表》以及邯郸市市本地坐标参数,另有甲方提供部分测区控制点。

经踏勘检查,测区周边范围内已知控制点保存完好,可以直接利用。

1.3、生产组织、工期及完成工作量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中兴大街南延控制测量与1:

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我公司安排有多年数字化测图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承担本次作业任务。

公司及项目部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测量任务。

1.3.1生产组织

因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本项目我公司共投入5个全站仪组、8个RTK组共计13个外业作业组,2个共计6人组成的内业数据成图处理组,2个质量管理小组,1个后勤保障小组。

累计投入不少于22人。

项目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工作年限

职称

1

李天

项目负责人

19

高级工程师

2

王建建

技术负责人

19

高级工程师

3

李琳

质检负责人

16

工程师

4

李志国

外业组长

7

工程师

5

王飞

外业组长

8

工程师

6

李振洲

外业组长

6

助理工程师

7

袁绍

外业组长

6

助理工程师

8

孙伟涛

外业组长

6

助理工程师

9

钱甜

内业组长

8

工程师

10

任莹莹

内业组长

7

助理工程师

11

崔志刚

后勤保障

11

工程师

1.3.2投入的设备

设备名称、型号

数量

产地

精度及主要性能

TopconGTS-602AF全站仪

3台

日本

测距(2mm+2ppm×D)测角±2″

南方NTS-362R全站仪

2台

中国

测距(2mm+2ppm×D)测角±2″

中海达V9型动静态GPS

2套

中国

5mm+0.5ppm×D

南方银河

8套

中国

5mm+0.5ppm×D

台式计算机

5台

中国

4G内存,500G硬盘

天宝DINI03水准仪

2台

美国

每公里±0.3mm

笔记本电脑

10台

美国

4G内存,500G硬盘

彩色喷墨绘图仪

1台

日本

HP5500宽幅1.5米

备注:

以上所投入的设备,均经过相应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1.3.3所使用的软件

基础控制GPS基线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GNSS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数据处理采用南方公司平差易PA2005软件;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CASS9.1成图软件。

1.3.4完成工期

2017年10月25日—2017年12月31日。

1.3.5完成工作量

测量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量

单位

备注

1

D级GPS点普查

普查4个点

已完成

2

四等GPS控制点

13

已完成

3

地形图测绘

9.24

km2

1:

2000地形图

4

地形图断面测量

65

km

已完成

5

比较线测量

1

km

已完成

6

高压线悬高

38

已完成

7

中线放样

750

已完成

8

水准测量

61

km

已完成

二、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设计书、规范、图式的要求作业。

2.1、工程技术依据

⑴.《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⑵.《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⑹.《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⑺.《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⑻.《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⑼.《技术设计书》

2.2、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工作量包括:

沿线高等级控制点资料的收集、踏勘工作,沿线四等GPS控制网的选点埋石,GPS观测、计算及四等水准观测、计算工作。

在整个外业勘察及内业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即作业组自检、项目部互检、公司专检,进行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本项目平面坐标系统采用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8°30′,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2.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模式进行观测,四等GPS控制网观测利用了距离测区最近的4个D级GPS点,基线解算软件采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GNSS平差软件,采用双差固定解。

本次测量使用6台南方银河1SGPS接收机进行观测,为保证总体精度、重复设站率达到规范要求,每次迁站时至少保留两台仪器不动。

每站均采用三脚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气泡严格稳定居中。

测量前后均量取天线高,在两次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每站保证同时开机,四等GPS观测时段均大于1个小时,四等GPS控制点观测时段均大于40分钟。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_T18314-2009)12.2.2条规定:

采用点观测模式时,不同点间不进行重复基线、同步环和异步环的数据检验。

2.2.2高程控制网

外业观测由1个水准测量组进行观测,采用天宝DINI03型水准仪按先后视-在前视顺序,四等水准采用中丝法读数法,外业观测采用电子手簿记录,各项限差均按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设置,室内用微机打印观测成果。

水准外业观测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

2.2.3图根控制测量

为满足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的需要,在D级与四等GPS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图根控制点,图根控制采用RTK测设。

图根点的点位采用两种方法设置,位于硬质地面(主要指沥青或水泥路面)上的点位,采用长5cm的钢钉打入路面作为标志,为便于寻找,以钢钉顶面为中心用红油漆在地面画边长约5cm的正方形;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采用长25cm的木桩进行标设。

图根点的编号,以英文字母“T”打头后接顺序号,如“?

T001”,点号无重号。

图根点密度满足了碎部点数据采集的需要,每幅图内不少于6个图根点,埋石点的数量每幅图平均不少4个(包括各等级控制点),埋石点之间相互通视(硬质地面上的钢钉等效于埋石点)。

RTK采用南方银河1S,标称精度:

平面0.25m±1ppm,高程0.5m±1ppm。

观测时采用脚架精确对中,采用多个高等级GPS控制点(不少于4个点)求WGS84-西安80转换参数,观测时间均大于30秒,当水平残差最大值不大于2cm,高程残差的最大值不大于3cm时,满足要求。

否则剔除最大值的点,重新选择其它点,满足要求后再选择1-2个其它高等级GPS控制点进行联测检查,较差平面不大于2cm,高程不大于3cm后开始图根测量,图根点测量过程中遇到高等级GPS控制点,及时进行了联测检查,均达到了精度要求。

2.3、1:

2000地形图测量

2.3.1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①基本等高距采用1米等高距。

高程点注记至0.01米。

②成图比例尺:

1:

2000。

测图范围:

沿设计公路中心线两边各300米,对公路中心线两边各200米范围内的相关公路设计敏感信息,如电杆、电塔、坟地、独立树、文物遗址、地下光缆标、路交叉、沟渠等均按1:

1000的精度进行了施测,其它地形特征点如:

桥梁起伏地形变换点。

河流水涯线、池塘、沟渠等,也进行了应仔细测绘。

对于互通补测地形图,设计中所给的互通测图范围全部测量,测量的要求同上所述。

2.3.2作业模式

细部点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测量,测图软件用南方Cass9.1测图软件,采用“SDCORS”站技术利用GPS-RTK进行碎步测量,高程采用三角高程。

林地、村庄等信号较弱的地方采用2″拓普康全站仪进行全解析法测量,较困难地方采用量距法与交会法,所测地形图均能够满足设计需要。

细部点测量地形图修测过程中,首先对测区原有高等级控制点进行校正,校正后求解测区七参数,再根据其周边的控制点(第一检核点)进行检核。

当控制点(第一检核点)的控制点平面及高程满足限差要求时,可以进行地形图的测绘,相反,地形图就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在校核过程中,当检核点的较差超过限差时,应对其它控制点(第二检核点)进行检核,以便查出事校正点还是第一检核点出错。

校正检核正确之后,即可进行地形图测绘。

2.3.3地形图表示内容

①居民地:

为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线路两边内地形图按1:

500精度进行测量,居民地内采用结构材料加层次注记方式。

②道路区分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四类,对道路交叉及桥梁、涵洞、里程碑、路标等附属设施,进行了详细表示和调注了路名。

③河流、河岸详尽测绘流向、水涯线、徒涉场、滚水坝等附属设施。

④在道路中间、路交叉、桥顶等有特征、地形变化、便于判读的地方和大的田块中、居民地内部、单位门口等进行了高程注记点测注。

⑤公路中心线300m以内散坟都逐个进行了表示。

⑥对居民地名、桥名、村名、河流名等名称进行了调注。

⑦准确测定了电力线、通讯线位置,高压线35KV(包括35KV)调注了电压伏数和实线连接,并且对其悬高进行了测量。

2.4、中线放样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中桩坐标数据,利用已做的基础控制成果对BK0+000-BK14+988.345线路段放样了中桩。

在放线时,放桩距离为20米。

在地形变换处、坎上、坎下、坡顶、坡底、渠边、渠底、一般乡村路和大车路的路中、正规的大车路路两边和路中、公路的路两边和路中、高速公路的的路两边和路中及隔离带的两边、铁路的铁轨两边和铁轨中间、鱼塘的两边、中线上的房屋两边等以上情况均进行了加桩处理。

放桩的同时采集中桩的高程,高程测至地面,铁路测至轨顶。

2.5、经验体会

1)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使整个生产顺利进行,在整个生产刚开始,项目部及时开展了“第一个点、第一幅图”的生产检查工作,并组织召开了生产碰头会,统一技术口径,指导全面生产。

以“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质量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2)本次测量工程的顺利进行得到了甲方各级领导和其他许多同志的大力支持,经常就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及时协商,避免走弯路。

 

三、测绘成果质量情况

3.1、成果说明

根据以后工程施工的需要,本次提交的测绘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118°30′00″。

四等GPS控制点的高程均经过四等水准联测,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3.2、质量检查

3.2.1手簿检查

对各种观测,计算手簿进行了100﹪的检查,并予以认真的复查,各类成果表均经二次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手簿记载齐全,格式符合规定,计算方法正确,控制点精度良好。

3.2.2埋石点

埋石点点位状况项目部野外100﹪的检查,埋石点密度满足设计书要求,且标志清楚,易找,埋石点符合规格,稳定且标石表面字迹清晰,点位合理,便于以后利用。

3.2.3地形图

地形图由小组作业完成并进行100﹪的自查互检后,上交到项目部,项目部再对每一幅图进行100﹪的内查和不低于70﹪的外业巡查,并对各小组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召开技术碰头会,把图上的差、错、漏都消灭在作业过程中,项目部并对作业员的修改情况进行了认真复查后再上交到公司复查,公司再对图幅进行100﹪室内检查和不少于10﹪的外业检查。

对全测区进行外业精度检测,统计如下:

全测区地物精度共检测64个点,点位中误差为0.181米;高程点共检测76个点,点位中误差位0.041米。

各项中误差都在设计书要求的中误差一半范围内,地形图精度良好,满足《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及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可提供使用。

对18幅地形图质量评定为:

优。

其中优级品3幅,占总幅数的16.7﹪,良级品15幅,占总幅数的83.3﹪。

3.2.4控制精度统计

3.2.4.1四等GPS控制网

本测区共布设1个四等GPS网。

采用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GNSS平差软件进行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

四等GPS控制网中总基线75条,重复基线5条,重复基线较差最大为14.33mm,最小为0.71mm;闭合环214个,环闭合差最大为47.93mm,最小为0.11mm;最弱点为DY13,其点位中误差为±11.76mm,最弱边为DY07-DY08,其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大为:

1/42744。

3.2.4.2三、四等水准

四等水准布设为一条闭合路线(往返测);水准路线精度统计见下表:

四等水准路线精度统计

线路名称

等级

线路

长度

单位:

Km

限差

单位:

Km

闭合差

单位:

限差

单位:

全中

误差

单位:

限差

单位:

DY16-DY01-DY16

IV

61.215

80

76.93

±156.48

9.83

10

3.2.4.3中线放样检查

在控制点上正确架设仪器,定向后用第三点检查,避免了各种定向错误。

移动测站后对上一站放样的中桩进行检测,点位中误差小于0.1米。

 

四、提交成果和资料

提交成果一览表

序号

提交成果名称

备注

1

技术设计书

2

2

技术总结

2

3

检查报告

2

4

控制点点之记

2

5

GPS控制网平差资料

2

6

四等水准平差报告

2

7

基础控制点成果表

2

8

图幅接合表

2

9

1:

2000数字地形图

2

10

数据光盘(含DWG格式图形数据及各级控制资料和成果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