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327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docx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

陆机《文赋》原文、完整译文及注解

本文在参考古诗文网以及其它来源的译文和注释后,对其译文、注释和评点进行了必要的增补、校订和调整,并对文中某些字词加以注音。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

太康元年(280年)孙吴灭亡后出仕西晋,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平原内史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

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提要

该赋序言说明创作缘由和意图,指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

接着叙述创作前的准备:

精神意念要高度集中,排除任何杂扰,全心构思。

创作时为了获得准确生动的语言,要发掘昔日积累,寻求充分表达情志的新颖文辞。

然后论创作立意,并从思想、语辞两方面,说明写作的乐趣。

文章还论述了文体多样性的成因以及十种体裁的特征,需要注意处理的四个问题。

最后论艺术灵感及文章的功用。

 

原文

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1。

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yánchī)好恶(hàowù)2,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3,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4。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zǎo),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tuórì)殆可谓曲尽其妙5。

至於操斧伐柯(kē),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於此云尔6。

译文和赏析

我每次阅读有才气作家的作品,私自以为懂得了他们创作时的苦心。

他们的造句遣词实在是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分辨并加以评论的。

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形,总是害怕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所表现的事物不能相称,写出的文辞不能切合构思时的立意。

这不是懂得道理的困难,而是写作时能力上达不到的困难啊。

因此作《文赋》评述前人的优秀作品,阐释作文成败的缘由,以后或许可以委婉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

至于借鉴前人创作经验,就像拿着斧子砍伐木头做斧柄一样,虽然样式就在眼前,但那下笔写作时的灵活变化,确实难以用言词表达详尽,大凡能用语言说明的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序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缘由和目的。

注释

1.窃有:

谦辞。

用心:

写作时的甘苦。

2.妍:

好。

蚩:

通“媸”,即丑。

好恶,喜好和厌恶。

3.属文:

缀文。

称:

适合。

逮意:

表达思想。

4.知,指通晓作文之理。

能:

写作能力。

5.盛藻:

美文。

佗日:

他日,后来,将来。

殆:

几乎、大概、差不多。

6.云尔,句尾助词。

 

原文

伫(zhù)中区以玄览,颐(yí)情志於典坟7。

遵四时以叹逝,瞻(zhān)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lǐn)懔以怀霜,志眇(miǎo)眇而临云8。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9。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10。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11。

译文和赏析

(创作前)长久地站立在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博览古代典籍,以此陶冶情志。

随四季变化而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的盛衰而思绪纷纷。

深秋时节悲伤落叶的飘零,芳春时节欣喜于枝条的柔嫩。

有时候肃然敬畏如霜雪在胸,有时候志意高远似上临云霄。

(有的人)咏唱前贤德行的显赫,赞咏先祖节操的芳馨。

漫步书林赞赏文质并茂的佳作。

慨然有感放下前人文章,提笔写作,姑且把心得体会在此文中表现出来。

此段说明在创作前需要潜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广泛阅览前人书籍,丰富自己的人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有感而发。

注释

7.伫:

久立。

中区:

天地间。

玄览:

深刻的观察。

颐:

陶冶。

典坟:

三坟五典,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

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的书。

五典:

少昊(hào)、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的书。

8.懔懔:

危惧貌。

眇眇:

高远貌。

9.骏烈:

丰功伟绩。

清:

节操。

芬:

芳名。

10.林府:

林海,指众多的文章。

嘉:

赞美。

丽藻:

美丽的语言。

11.慨:

有所感受。

宣:

表达。

原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dān)思傍讯,精骛(wù)八极,心游万仞12。

其致也,情曈昽(tónglóng)而弥鲜,物昭晣( zhé)而互进13。

倾群言之沥液,漱(shù)六艺之芳润14。

浮天渊以安流,濯(zhuó)下泉而潜浸15。

於是沉辞怫(fú)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hàn)鸟缨缴(yīngzhuó),而坠曾云之峻16。

收百世之阙(què)文,采千载之遗韵17。

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18。

观古今於须臾(yú),抚四海於一瞬19。

 译文和赏析

开始创作,精心构思时,把视觉和听觉都收拢起来,深沉地思考,广泛地搜求。

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飞腾于九霄。

文思到来,如日初升,朦胧的情思反倒更加鲜明,外界的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涌现。

群书精华像涓涓醇酒随笔倾吐,六艺辞采像芳菲的雨露滋润笔端。

驰骋想象,忽而在天池之上平静地漂浮流动,忽而潜入九泉之下洗濯,尽受浸润。

艰涩难觅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钓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云端坠落。

于是收获百代古籍中从来没有过的文字(表达未述之意),采摘到千百年来从未写出过的诗篇。

去掉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像抛弃已凋谢的早晨绽开的花朵,采用前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开启傍晚含苞的蓓蕾。

(灵感奔涌时)片刻之间通观古今,眨眼之时天下巡行。

本段写作开始时的构思过程,首先要进入“虚静”的状态,然后才能灵感活跃,文思泉涌,创造出清新独特的佳作。

注释

12.耽思傍讯:

深思博采。

精:

精神。

骛:

奔驰。

八极:

喻远:

万仞:

喻高。

13.曈昽:

太阳初升时由暗而明的样子,喻文章由隐而显。

昭晣:

明显。

互进:

纷至沓来。

14.倾:

倾注。

沥液、芳润:

指精华。

六艺:

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泛指各种经书。

漱:

汲取。

15.天渊:

星名。

安流:

平静流动。

濯:

洗涤。

16.怫悦:

艰涩难出的情形。

联翩:

联绵不断。

翰鸟:

即山鸡。

缨:

中箭。

缴:

生丝缕。

曾:

通“层”。

17.阙文:

空缺的字句,未写出的文句。

遗韵:

佚诗,已散失的诗赋。

18.谢:

弃去。

华:

通“花”。

披:

开过。

振:

发出;生长,开放。

19.抚:

抚摩,接触。

 

原文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20。

抱景者咸叩(kòu),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21。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jǔwǔ)而不安22。

罄(qìng)澄心以凝思,眇(miǎo)众虑而为言23。

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

始踯躅(zhízhú)於燥吻,终流离於濡(rú)翰24。

理扶质以立干25,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gū)以率尔(shuaì’ěr),或含毫而邈然26。

  然后完成构思,按部就班,按照立意内容,提炼语言,布局谋篇。

有形之物尽绘其形,含声之物尽现其音。

有时描摹事物就像因树枝摇动而振动了树叶,有时就像沿着水波而探到了水源。

有时状写隐晦的事物,却逐渐使之明白显豁,有时以为容易显现的道理,却反而置词艰难。

有时纲举目张,如猛虎在山百兽驯伏,有时偶遇奇句,似蛟龙出水群鸟惊散。

有时信手拈来辞意贴切,有时煞费苦心辞意不合。

这时要尽力去除杂念专心思考,整理思绪,诉诸语言。

将天地囊括在文章中,让万物熔铸在笔端。

开始时文思滞涩好象话在干唇难以出口,最后文思通达,笔墨顺畅。

义理构成文章的根本像树立主干,文辞如下垂的枝条,干壮才能叶茂果繁。

情感与文辞的确一致,所以情感变化,外在的文辞都能有所表现。

文思涉及快乐的事情,必然在文辞上表现为欢快,而文思正要说及哀伤之事,文辞上已经表现出哀叹。

有时候文思敏捷,执笔写作十分顺畅,有时候(文思枯涩),执笔就感到茫然无措。

本段进一步说明构思有难易,遣词有顺涩,并且以树干作比,强调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立意正确,才能文思顺畅,文从字顺。

注释

20.选义:

按照内容。

按部、就班:

安排位置。

考辞:

提炼语言。

21.变:

毛色更新,斑斓生色。

扰:

惊扰,此指驯服。

见:

通现。

澜:

散。

22.妥帖:

恰当。

岨峿:

不相合。

23.罄:

尽。

眇:

审视,凝视,指细致思索,深思熟虑。

24.踯躅:

徘徊不前。

流离:

同淋漓( línlí),指气势酣畅。

濡翰:

蘸笔书写。

25.扶:

扶持。

质:

形体,躯体,本质。

26.操觚:

执笔作文。

觚:

木简。

率尔:

不经意,无拘束。

藐然:

渺茫。

原文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27。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28。

函绵邈(miǎo)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29。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30。

播芳蕤(ruí)之馥(fù)馥,发青条之森森31。

粲(càn)风飞而猋(biāo)竖,郁云起乎翰林32。

译文和赏析

写作充满着乐取,一向为圣贤们推尊。

它把虚无的抽象赋予具体的形象,将无声的寂寞赋予有音的声响。

有限篇幅容纳无限事理,丰沛的情思出自寸心。

言中之意愈扩愈广,构思就越是深沉隐微。

(写作好比春风)传播花朵的馥郁芳香,催动青青的枝条蔚然成荫。

(文思奔涌)粲然如风起飙立,(落笔挥洒)郁然如云起文林。

该段讲述写作的乐趣在于赋无形于有形,赋无声于有声,只有文思泉涌,就会词随意起,如沐春风。

注释

27.伊:

发语辞。

钦:

钦慕,推崇。

28.课:

征收,分派。

叩:

敲击。

29.函:

含。

绵邈:

长久不绝。

尺素:

尺幅的生绢。

滂沛:

丰沛的情思。

30.恢:

扩大。

按:

抑按,按压。

31.蕤:

花下垂的样子,亦指花。

馥馥:

芳香。

森森:

茂盛的样子。

32.粲:

鲜明。

猋:

暴风。

郁云:

浓云。

翰林:

文士荟萃之处。

原文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33。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黾(mǐn)勉,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遯(dùn)员,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qiè)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译文和赏析

文章体式千差万别,就像客观事物没有同一的量度可以衡量。

它们纷繁杂乱,变化疾速,很难描摹形象。

辞采如同争献技艺的能工,文意好比掌握蓝图的巧匠。

文辞当不当用他要仔细斟酌,文思或深或浅都要分毫不让。

即或违反写作常规,也要极力描绘形象。

因此喜欢炫耀眼目的人崇尚华丽词藻;乐于达理的人,看重文辞表达得当。

主张(描写事物时)穷尽物象的人不会受拘束阻碍,追求(文章)通达的人,思想必定开朗旷远。

注释

33.纷纭:

杂乱。

挥霍:

疾速。

34.程:

展示。

效伎:

表现技巧。

司:

主。

契:

指辞意切合。

35.遯:

同“遁”,逃离。

方、员:

指规矩尺度。

36.夸目:

炫耀。

奢:

浮夸、浮艳(的辞藻)。

惬:

快意。

当:

恰到好处。

 

原文

诗缘情而绮靡(qǐmí),赋体物而浏亮37。

碑披文以相质,诔(lěi)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zhēn)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38,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wěiyè)而谲诳(juékuáng)39。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40。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41。

译文和赏析

  诗用以抒发感情,文辞要华美细腻,赋铺陈事物,要条理清晰,语言清朗。

碑用以刻记功德,务必叙事切合事实,诔用以哀悼死者,(文辞)缠绵萦回而情调凄凉哀伤。

铭用以记载功劳,要事博辞简而(文辞)温厚浸润。

箴用以讽谏得失,抑杨顿挫,(文风)清新刚健。

颂用以歌颂功德,(立意)从容远大而(文辞)华美盛大。

论用以评述是非功过,精细缜密,(语言)明朗流畅。

奏章上陈叙事,平和透彻,舒缓文雅;辩说以论辨说理,辞彩有光,奇诡诱人。

体裁区分虽如此,也要求禁止(立意)邪曲,抑制(文辞)过度放浪。

重要的是文辞能够充分表达(文意),(说明的)道理能够成立,(文章)本不一定要写得冗长。

本段提出文体不同,内容风格也不一样。

此段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和“赋体物而浏亮”说,肯定了文学作品的抒发感情和形象塑造的重要。

注释

37.缘情:

因情。

绮靡:

艳丽。

体物:

状物。

浏亮:

清明。

38.优游:

广大、宽广。

彬蔚:

文采华盛,富有文采。

39.炜晔:

光彩,指文辞明丽晓畅。

谲诳:

诡奇虚妄;欺诈诳骗。

40.禁邪:

禁止邪说。

制放:

制止荒诞。

41.辞达:

语言通畅。

理举:

理合。

原文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42。

暨(jì)音声之迭(dié)代,若五色之相宣43。

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qíyǐ )而难便44。

苟达变而识次45,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袟(zhì)叙,故淟涊( tiǎnniǎn)而不鲜46。

译文和赏析

事物千姿百态,文章体式也常(根据需要)屡屡变化。

为文立意崇尚技巧,运用文辞贵在华妍。

乃至音调高低错落有致,就像五色丝线错杂相间(绣出的色泽相宜的锦绣)。

虽说语辞取舍本无定律,但难免有曲折不顺很难合适之处。

如果通晓变化的道理,理解次序安排的规律,就象开渠纳泉,顿然通畅。

假如错过变化时机再去凑合,常常以尾续首,次序颠倒。

如果颜色配搭不当,就会混浊不清色彩不鲜明。

本段指出立意要巧,置词须妍,声律要美。

意、辞和声律的安排要善于抓住时机,并注意次序顺畅。

注释

  

42.会意:

立意。

遣言:

运用语言。

妍:

语言优美。

43.音声迭代:

指文辞更替。

相宣:

互相映衬而显现。

44.逝止:

去留,取舍。

无常:

无穷。

崎锜:

不安。

难便:

不适合。

45.达:

通晓。

识次:

识别事物的次第。

46.玄黄:

黑色与黄色。

秩叙:

次序。

淟涊:

污浊而不鲜明。

原文

或仰逼於先条,或俯侵於后章47。

或辞害而理比48,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於锱铢(zīzhū),定去留於毫芒49。

苟铨(quán)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50。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51。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译文和赏析

有时下文对上文有损害,有时上文对下文影响。

有时语言不顺而事理倒还连贯,有时语言连贯而事理却有妨碍。

彼此分开两全齐美,合在一起互相损伤。

(因此应该去除不当的文辞另撰新辞或去除有害的文义另立新义)。

在细微之处考较辞、义的优劣,在毫芒之间决定辞、义的取舍。

如果经过权衡,必须有所裁定,就应以合乎词章作为准绳。

有时辞藻繁多义理丰富,欲达之意却不清楚。

文章主题只有一个,意思说尽不再赘述。

把简要的句子放在关键地方,这就是全文的警语。

虽然其它话语都条理清晰,但要等有了这警句才显现它们的功效。

警句确实利多弊少,但选择恰当并不容易。

此段指出考辞选义应有一定标准,应该辞义结合。

接着论述警句的重要性在于纲举目张,统领全篇。

注释 

47.逼:

威胁,矛盾。

先条:

前文。

侵:

妨碍,侵害。

后章:

后面章节。

48.比:

连贯,顺当。

49.殿最:

次第的等级:

上者为最:

下者为殿。

50.至当:

极为适当、恰当。

51.指适:

恰当。

原文

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52。

炳若缛(rù)绣,凄若繁弦53。

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nǎng)篇。

虽杼轴於予怀,怵他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qiān)义,亦虽爱而必捐。

译文和赏析

有时文藻情思汇合,(显得)清新鲜明。

像锦绣那样光彩缤纷,像琴弦那样凄婉动人。

果真自己没有独创,恐怕就要暗合前贤篇章。

构思虽出自我心,也怕别人占先成文。

如果有伤义理,即使喜欢也一定削删。

此段指出文章贵在独创,反对模拟抄袭。

注释 

52.藻思:

文情。

绮合:

文彩合于情思。

清丽:

清新优美。

千眠:

光色鲜明。

53.缛绣:

彩色缤纷。

繁弦:

曲调复杂。

原文

或苕(tiáo)发颖竖54,离众绝致。

形不可逐,响难为系。

块孤立而特峙(zhì),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dì)。

石韫(yùn)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彼榛楛(zhēnkǔ)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

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译文和赏析

有时句子出类拨萃,象芦苇开花禾苗秀稳。

如声不可拴,影不可追。

佳句孤零零超然独立,绝非庸言能够相配。

心茫然很难再寻佳句,犹豫徘徊又不忍将它舍弃。

(文中佳句)就象石中藏玉使山岭生辉,又象水中含珠令河川秀媚。

(那些凡庸之句)就像未经整枝的榛楛之类的灌木纵然不美,招来美丽的翠鸟也会增色添光。

又好比《下里巴人》的俚调连缀在《阳春白雪》雅曲之中,反而会增加了它的奇伟。

这段论述美言佳句的作用。

注释 

54.苕:

苇子的花。

颖:

禾穗。

55.块:

孤独;孑然。

纬:

匹配。

56.牢落:

孤独,茫然。

揥:

去。

57.榛:

小栗。

楛:

作箭之木。

原文

或讬(tuō)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58。

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

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

混妍蚩(chī)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59。

犹弦幺而徽急60,故虽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zá)而妖冶61。

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

寤(wù)防露与桑间62,又虽悲而不雅。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quē)大羹(gēng)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译文和赏析

有时候写成短小的诗文,面对单薄的内容却少有兴趣。

俯看下文孤独而没有响应,仰观上文空荡而无所应承。

好比孤弦独奏,虽蕴涵清韵,但单调没有和声。

有时候文辞憔悴,虽徒事浮靡,语言却缺少光泽。

把美丑混为一体,质地上乘的美玉也会因疵累而成瑕,又好比堂下管乐奏出偏急的调音,虽欲与堂上雅乐相应,却(由于曲调急促)不能和谐。

有时候抛弃文章的内容义理,以保存文辞的奇瑰,(那只能是)徒然追循文字的虚浮和细微。

(文章的)言辞缺少感情和鲜明爱憎,文辞轻飘飘而不真实,就好比在单弦上急促弹奏,曲调虽和谐,却不能感动人。

有时候文章写得奔放恣肆,务求声响轻佻鄙俗。

仅只为了好看以迎合世俗,纵然声音高亢,曲调品位也是低下。

(这就使人)明白了那《防露》与《桑间》的乐曲,(由于是俚俗之音)虽然感人,却不是高雅的乐调。

有时候文章写得清新空灵而柔美简约,也每每摒弃了浮辞滥调,(但由于过分简约平淡)却像缺少五味的肉汁,没有余味;又像琴絃弹出质 朴单调的曲调,虽是一人歌唱,三人和应,固然典雅却不艳美。

此段指出文文章不能太短小,要以鲜明的爱憎感情感人,不应舍本逐末,徒事语言的奇瑰。

作者还提倡文章雅正,反对俚俗。

注释

58.短韵:

短文,诗。

穷迹:

单薄的内容。

59.漂:

犹流。

不归:

不归于实。

60.幺:

细。

徽:

系琴弦的绳。

急:

拧紧

61.嘈囋:

杂乱;喧闹。

62.桑间:

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原文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

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

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

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

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译文和赏析

至于文辞繁简的剪裁,文辞位置的布局,随时都应适应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也自有曲折微妙之处。

有时候语言粗拙而喻义巧妙;有时思想质朴而文辞飘逸。

有时候因袭旧辞而推出新意,有时候沿袭浊音而更新出清音。

(有时候)稍一观览,便能明察(文辞的)底细,有时候深入钻研,而后才能理解(其中的)精深。

(这种情形就)好比是跳舞者合着节拍挥动衣袖, 唱歌者和着琴弦唱出歌声。

这里的奥妙不是轮扁能说得出来的,也不是华美文辞能够说得精微透彻的。

 

此段说明说明选辞考义的精深细微之处难以言说,只有深入体会,才能运用自如。

原文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63。

虽濬(jùn)发於巧心,或受㰞(chī)於拙目64。

彼琼敷(fū)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65。

同橐籥(tuóyuè)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66。

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67。

患挈(qiè)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68。

故踸踔(chěnchuō)於短垣(duǎnyuán)69,放庸音以足曲。

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惧蒙尘於叩缶(fǒu)70,顾取笑乎鸣玉。

译文和赏析

士人们博通为文的法式与规约,很让我打心里佩服。

要知道世上一般人写作中常犯的过错,认识先贤们文章的长处。

(先贤们)作文纵然发自内心,构思精巧,有时还要遭到目光笨拙者的讥笑。

那琼花玉草一样美妙的文辞,(只要勤于学习)就像遍种于田野的大豆(易于采摘),或像风箱鼓风一样没有穷尽,和天地同生同长。

(它们)在世上虽然纷纭繁多,可感叹的是我所能采集到的不满一捧。

(我)常怕自己才短智拙,学识空疏,难于学习先贤的美言,写成美文。

所以在小诗短韵上蹒跚徘徊,聊以用平庸的音调杂凑成曲。

写成文章后总是充满遗憾,哪能踌躇满志而自感骄傲!

我怕自己的文章被覆盖在瓦钵上落满尘土(无人叩击),只是被(音响清越的)鸣玉取笑。

本段论述即使懂得作文的规则,实际写作起来仍然时充满的艰辛,很难完美。

63.常尤:

通常的过错。

淑:

善。

64.濬:

幽深。

㰞:

同“嗤”,讥笑。

65.琼敷:

玉饰。

玉藻:

冠冕上的垂饰。

菽:

豆的总称。

66.橐籥:

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喻造化,本源,生发。

67.掬:

两手相合所捧的量。

68.挈瓶:

汲水用的小瓶。

比喻才智浅小。

属:

续。

69.踸踔:

跳跃,行走不定的样子。

短垣:

短墙,喻礼制法度。

70.缶:

一种瓦制的敲击乐器。

原文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来不可遏71,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72,夫何纷而不理。

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

纷威蕤(ruí)以馺遝(sàtà),唯毫素之所拟73。

文徽徽以溢目,音泠(líng)泠而盈耳74。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兀若枯木,豁(huō)若涸流75。

揽营魂以探赜(zé),顿精爽於自求76。

理翳(yì)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77。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译文和赏析

至于文思灵感到来的时机,顺通和阻塞的机遇(难以言之),来时不可遏止,去时不可抑制;隐藏时像是影随光灭,出现时像响随声起。

当灵感的时机到来的时候,什么样的纷丝乱絮理不出头绪?

当文思像疾风在胸中涌起的时候,文辞就像清泉流淌似的从口中涌出。

丰盛的文思纷纷涌现,络绎不绝,只须尽情落笔成文。

(但见)满目是富丽的辞藻,充耳是清越的音韵。

及至感情凝滞,神志停塞,像干枯的树木兀立不动,像干涸的河床流水断绝。

(只能)聚拢精神,凝聚思绪,自己(再次)去探求(文思灵感)。

(那灵感) 隐隐绰绰,愈加掩蔽,(那文思)涩若抽丝,难以抽理。

所以有时候竭心尽力构思成文反而多有懊悔,有时候随意挥洒反倒少有错误。

虽然文章出自我手,但文思灵感却不是我的力量所能把握,所以常扪心思索而自我叹惜,我哪知道文思灵感开阖通塞的缘由。

该段论述文思灵感的通塞情景,把握之难,应顺应它的到来,但不可强求。

注释

71.纪:

法则,纲纪。

遏:

止。

72.天机:

自然,天性。

骏利:

锋利。

73.威蕤:

繁多旺盛的样子。

馺遝:

连续不断,盛多。

毫素:

毛笔和白色细绢;笔和纸。

74.徽徽:

美善,灿烂。

泠泠:

清脆激越。

75.枯木:

喻寂漠无情。

豁:

断裂,废弃。

涸:

竭。

76.赜:

深奥,玄妙。

精爽:

精神,魂魄,犹言神清气爽。

77.乙乙:

难出之貌。

原文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78。

恢万里而无阂(hé),通亿载而为津。

俯贻则於来叶,仰观象乎古人。

济文武於将坠,宣风声於不泯。

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81。

配沾润於云雨,象变化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82。

译文和赏析

这文章的功用,本在于许多道理借它传扬。

道传万里畅通无阻,沟通亿载它是桥梁。

向后看可以留规则于后世,向前看,可以取方法于先贤;能挽救文武之道使之不至衰落,它能宏扬教化使其免于泯灭。

没有什么遥远的道路(文章)不能到达,没有什么精微的理义(文章)不能包容;它的作用同与雨露滋润万物相比,它的手法幽微像鬼神变幻般的出神入化。

文章就像刻于金石上让美德传遍天下,就像演奏于管弦上(的音乐)可以日久弥新。

本段总结全文,论文章的功用和奥妙。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