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777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中药小常识.docx

中医中药小常识

中医中药小常识

一、中医的把脉和治病

1、把脉就能知病治病吗?

许多患者以为中医诊病主要靠“把脉”。

传说:

某某大夫把脉可准了,不用患者说病一把脉把病都给你说出来。

其实诊脉只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一个小部分,只有通过“四诊”全面详细的收集到患者的各种体征才能准确的按照中医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经络,三焦”等立辩证方法,分析出患者的病因病机,然后再对症治疗。

这是一个科学的理法方药的全过程,而一些没有正规学习的所谓医生,喜欢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利用一些患者对中医的不了解来卖弄自己的“高明”打造自己的“名声”而已。

古代时,因为没有科学仪器,只能依据人体各部位的动脉动在医生指下的感受来推断某些病症的寒热虚实,在里在表等,古时称为“三部九侯”手腕上的寸口脉只是其中的一部,后因其他部位诊查时的不方便只保留寸口诊脉,同时必须结合四诊的其他资料来做综合分析。

个别医生通过不动声色的望闻和变通问诊的方式掌握了患者的大概病机。

反过来却在患者面前大肆渲染把脉的“神妙”,于是便造成流传和误导。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外行人对些行无知的“行业骗术”。

认真的患者可以调查一下,凡是这种只靠把脉便能诊病的医生,他们实际治疗效果往往是低能而无果。

这种做法极大地危害了中医的科学性,伤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

其实高明的医生理注重望,闻,问诊,最重要的是舌诊和问诊,他们不用脉诊照样能取得充好的效果,古代医学家“舍脉从证”的病例数不胜数,同时疗效也十分彰显。

2、治病不能急功近利。

原始社会的人就长心肝脾肺肾,就吃山珍海味蔬菜与米粮,人体变化和其他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是绝对缓慢的。

世界上最难的科研课题就是人体本身,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未知数太多太多,切不可幻想撞大运,有什么特效药一用就好。

中医汤药虽然难吃,方法陈旧。

但是它却是经过世界上历史最长考验的有效方法。

也是唯一的一种灵活辩证,一人一方,针对性最强的治病方法。

几千年来,尽管它又“土”又难吃,但就是因为它的实践效果,使得任何先进的医疗技术都无法取代这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汤药”(包括针灸按摩等绿色中医疗法,目前国际上正在快速推广)。

人一量有病,一定要找个好医生,科学辩证施治,不要急于求效。

许多疑难重病是不能迅速治愈的,正常的病程应该是逐步轻症状与痛苦的同时,疾病会不知不觉中慢慢治愈(急性外感病等除外)。

二、中医的观舌诊病

观舌诊病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气血的盛衰,而舌苔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因此,通过看舌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观舌质:

正常情况下,舌质为色泽淡红,胖瘦适中,运动自如。

舌淡为阳虚,气血不足;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状则为气虚,阳虚;舌红色深则多为执证,舌质越红就说明热象越重(热证相当于西医的炎症性疾病);舌表紫则可能为热证也可能为寒证(即阳气不足以对抗寒邪)。

这就需要根据身体的其他表现加以综合判断;而舌有瘀点或班点,则多体内有瘀血,舌歪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观舌苔:

在中医看来,舌苔的表现往往可以反映出胃肠道 的状况。

正常舌苔为薄白一层,干湿知足。

厚苔多表示病情较盛,或有胃肠积滞,有胀气,消化不良等。

舌苔越厚表示“邪”越盛,病情越重。

但倘若少舌苔甚至没有舌苔的话,则表示身体机体正气不足,胃气大虚。

此外,舌苔的颜色也颇有讲究;热证多表现为黄苔,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说明热越重;还有一种是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说明消化系统的状态很差。

当然,公观看舌头,只能粗粗“相一相”身体状况,如果要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并做出诊断,还需要有经验的中医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三、中医常用的内治法

1、清热:

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

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

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执法等。

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有滋养肺阴,肝阴,肾阴和养血,滋液等多种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

在热病伤阴阶段,也可参合养阴清热法。

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

2、解毒:

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

“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

临床上以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3、降火:

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

“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

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症。

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丹皮等。

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长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症。

常用药物如有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

4、疏肝:

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

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金铃子等。

5、活血:

指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如女子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寒凝瘀阻,胸胁或肢节疼痛及外伤所致的瘀块肿痛等症。

常用药物如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6、健脾:

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塘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常用方药如参芩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7、化痰:

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痰而导致的多种上疾患。

常用药物如夏,陈皮,茯苓,贝母等。

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

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顺气,清热,澡湿,健脾。

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

8、滋阴:

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

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9、益气:

指补益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赢,而见气短懒言,面色青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

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耆,白术,甘草等。

10、补血:

指补益阴血的一种治法。

可分为重镇安神的养心安神两种。

重镇安神适用于惊悸不寐,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症,常用药物如磁石,朱砂、龙齿等。

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症,常用药物如丹参、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四、“肾虚”和肾病

“肾虚”是中医常用语术。

很多人一听到肾虚立即肾炎和肾病,但必须指出,中医的肾与西医所说的肾不完全相同。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根基,肾气的虚实变化,主宰着人一生的生长,发育,青少年时期,肾气充盛,人逐渐长大,发育成熟,中年以后,肾气亏虚,人体逐渐走向衰老。

这是“肾为先天之本”的第一个功能;生殖,遗传能力是肾的第二个功能;肾的第三个功能是主宰人体一身的水液代谢,主管排尿和排便;第四,肾还主管骨骼的发育,控制骨髓,脑髓的生长;第五,它对呼吸功能还有调节功能,能使吸入之气深沉绵长。

总之,中医学所说的肾脏至少有以上五个方面的功能,几乎涵盖了西医学内分泌系统,生死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的诸多环节,既全面多样,又笼统概括。

在中医临床上,精神萎靡,腰酸腰痛,体力不支,睡眠不佳(包括失眠,多梦,嗜睡),性功能减退,遗精,尿量多或尿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盗汗,低热,手足心热等都可以归纳为“肾虚”。

对这些症状进行仔细分析会发现,中医所说的肾虚和西医认可的亚健康状态颇有相似之处。

其一,它们的症状相似。

其二,它们的定义都很抽象,都是以一堆症状来确定的。

不同点是肾虚的概念由来已久,往往把一些器质性疾病也列入其中。

因此,即使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可以按中医学的理论称为“肾虚”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疾病表现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医生会针对不同病症开出不同的药方,同样病人也不要因为自己“肾虚”而不加选择地乱服“补肾壮阳”中药。

五、中医治疗有优势的疾病

1、功能性疾病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盗汗、失眠、健忘、肢麻、便秘、腹泻等症状,但经化验、拍片等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时宜看中医。

2、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没多大效果,而采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显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回乳等妇科疾病,中医采用固肾、调气血等方剂治疗,往往能药到病除。

  4、儿科疾病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病时,无法表述病情,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对小儿的消化不良、哮喘、遗尿、厌食、贫血等疾病,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

5、 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6、疑难杂症

中医治疗肿瘤是从整体提高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与机体恢复能力,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其疗效。

再如,对阳痿、面瘫、脱发等疑难疾病,看中医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7、对西药过敏的人所患疾病

对西药有过敏反应的人所患的疾病,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8、大病初愈

大病一场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体虚症状。

此时,采用中医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

    

六、中医养生的三大误区。

1、误区一:

养生不关年轻人的事

切勿认为养生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

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证人体的健康,同时也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

现代人的压力大了,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呈现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养生是必不可少的。

2、误区二: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西医将人体当做机器,如某个部件损坏,就更换维修。

而中医则将身体与精神当做一体,阴阳二气互立互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是将身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疾病也就治愈了。

所以预防疾病中医更有效。

主要调整途径有内服和外敷,及各种中医养生方法。

3、误区三:

轻微不舒服就赶紧吃药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频繁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及自我恢复能力,因此要健康,增强自己抵抗能力非常重要。

要懂得一些中医保健知道,既能防患于未然,也可自行调养恢复。

健康养生网提醒:

养生方法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乱试。

七、煎中药的三大法

1、煎药的正确程序

先把药物放入锅里,然后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锅放在火上用中火煎煮。

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

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

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

这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2、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

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

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

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3、为什么某些饮片在煎煮时要“后下”

芳香类药物,含有容易挥发的成分,煎时间长了损失药效,所以要等其他药煎好之前5分钟放入锅内,后下药一般由药房包好并注有“后下”字样。

含有芳香性及挥发油的药材,如:

桂枝、薄荷、佩兰、白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皆属轻清发散药,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

例如薄荷若煮的时间太长,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将减少,直接影响功效。

有些饮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

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这类药如果久煎,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

如大黄煎久了,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就会被破坏,而降低了泻下的功效,而钩藤如果煎煮的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其降血压的作用明显降低。

八、服中药的饮食禁忌

1、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国为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3、浮华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所服的中药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4、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

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5、患有疮、皮肤病者忌食鱼、虾、蟹及羊肉等食物。

水肿患者忌食盐。

肝炎患者忌食辛食盐。

肝炎患者忌食辛、辣、油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