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391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8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docx

温室大棚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

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

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

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

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

当前农业温室大棚大多是中、小规模,要在大棚内引人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全部人工管理的方式,就要考虑系统的成本,因此,针对这种状况,结合郊区农户的需要,设计了一套低成本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相结合,由上位机和下位机(都用单片机实现)构成,采用485接口进行通讯,实现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

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

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

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

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

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

1.2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

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

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国外对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

系统。

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从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大致经历二个发展阶段:

(1)手动控制。

这是在温室技术发展初期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其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

生产一线的种植者既是温室环境的传感器,又是对温室作物进行管理的执行机构,他们是温室环境控制的核心。

通过对温室内外的气候状况和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直觉推测及判断,手动调节温室内环境。

种植者采用手动控制方式,对于作物生长状况的反应是最直接、最迅速且是最有效的,它符合传统农业的生产规律。

但这种控制方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不适合工厂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对种植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2)自动控制。

这种控制系统需要种植者输入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环境的目标参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温室环境因子的控制过程,控制相应机构进行加热、降温和通风等动作。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通过改变温室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温室内环境气候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难以及时做出反应,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及引进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控制方式。

(3)智能化控制。

这是在温室自动控制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收集农业领域知识、技术和各种试验数据构建专家系统,以建立植物生长的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开发出的一种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温室专家控制系统技术。

温室控制技术沿着手动、自动、智能化控制的发展进程,向着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备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温室环境控制朝着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温室综合环境因子分析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温室信息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趋势发展。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温室是观赏植物栽培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不同种类观赏花卉对温度及湿度等生长所需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它们提供一个更适宜其生长的封闭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提早或延迟花期,最终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用于控制温室环境。

该系统可自动控制加热、降温、通风。

根据需要,通过按键将温度信息输入MCU根据情况可随时调节环境。

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利用,是设施栽培高新技术的体现。

本文将使用8051型单片机对温度及湿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实例化,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一个实时控制温室大棚温度、湿度等的控制系统。

目的是通过这次毕业设

计,让我们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动控制的运作模式及意义,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多的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第2章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目前,我国农村使用的简易日光温室绝大部分采用手动控制,生产效率低下,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

随着温室产业的发展,温室作物趋向于多样化,对温

室的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手动控制因其控制精度低已开始不能满足温室生产的需求,需要设计一种控制器减少手动控制。

而当今国内常见的智能温室系统都是采用工控机或者PLC方案,价格昂贵,较大部分用户经济能力承受不起。

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减少温室设计中的各种成

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在温室上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为此,针对简易日光温

室对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设计和开发了基于STC89C58RD单片机的低成本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

2.1控制方案设计

植物的生长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湿度和光照度。

环境中昼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的变化大,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

现代温室有内外遮阳系统、加温系统、自然通风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补光系统、补气系统、环流风机、灌溉系统、施肥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常用的环境系统,能够对植物的生长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如何才能合理地控制这些配套设备的运作和协同则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硬、软件温室系统进行控制。

因此,本系统就是利用价格便宜的一般电子器件来设计一个参数精度高,控制操作方便,性价比高的应用于农业种植生产的温室大棚测控系统。

该系统由单片机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巡回测量,并对测量的结

果进行优化补偿,并进行调控,此外主控制器还可以同时完成系统参数测量,数

据存储等,硬件总体设计结构如图2.1所示。

由图2.1可知,整个系统采用

STC89C58RD单片机为处理核心,通过温室现有的各种传感器检测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经由控制系统的8路模拟量、数字量输入接口传输到CPU中,并与系统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处理以及相关数据的存储。

然后将CPU

处理后各种控制结果通过16路开关量输出口传送到电机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上,

从而实现对温室的控制。

温室独立控制系统上还包扩各种人机界面和数据传输接口,实现了人机交换方式以及实时参数的设定。

本控制系统采用宏晶科技公司生产STC51系列单片机控制器(STC89C58RD+)。

该单片机具有强加密性,无法解密,具有超强的抗干扰性能,且芯片内部自带看门狗。

STC89C58RD单片机最

咼时钟频率为0〜80MHz,32k的Flash存储器、1280字节的RAM拥有P4口适合

需要多I/O的系统设计、16k字节的E2PRO可以提供比其它单片机更多的存储空间。

其不需要依靠任何烧录器,直接通过电脑上的串口以ISP方式进行烧录。

这种单片机的烧录方式操作简单容易,程序的调试灵活,修改方便,且不受地域、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可为以后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提供方便。

图2.1总体结构图

2.2系统硬件结构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硬件结构由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装置组成,传感器将物理参量转换为电压并完成信号的调理,再送人模数转换器ADC0809由下

位单片机AT89S51读取,单片机将数据通过485总线送给上位机,上位机设有显示功能,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决定要采取的措施,并将信息传给下位机,由下位机控制通风和喷灌装置,也可以通过键盘强制控制。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组成基于两个方面:

单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和集约化生产连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前者适于我国农村个体经营的现状。

对于单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置了独立的控制和显示等功能,并设置了RS-232和RS-485通讯

接口,便于和上位机通信,实现集散控制系统,其模式如图2.2。

另外,在设计过

程中考虑到农生产的特点,每个系统的各部分接口都作了模块化设计,并增加备用接口和功能,便于大棚生产重建和生产场地的变化,也增加了系统的通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n-i

JL

大欄2

图2.2集散控制系统实现

2.3温室大棚的硬件组成

温室大棚的硬件组成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3温室大棚系统的主要硬件组成原理图

2.3.1传感器

本系统设计了对与作物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CO2含量及

土壤水量等参数进行采集的功能,实现温室大棚内各种参数的数据采集任务,传感器负责对温室环境因子的米集,将米集信转换为0-5伏的电压信号,送入ADC0809,再经过数模转换,供单片机使用,而使用的各种类型传感器,分别介绍如下:

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余地较大可选用集成温度传感器铂电阻传感器及数字式

传感器本系统采用广州市科技发展公司自动化研究室生产的“可选通式温度传感器”型号为KSG优点是内置选通码和数字信号传输,测温范围为-10C-50C,

精度为:

W0.3°C,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2.湿度传感器

温室的湿度如果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大大降低双霉病、炭霉病及疫害病的发病率。

本系统的湿度传感器选用Honeywell公司的集成湿度传感器

HIH3610,该传感器采用热固,聚脂电容式传感头,同时在内部集成了信号处理功能电路,因此该传感器可完成将相对湿度值转换为线性电压输出的任务。

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为0.8v-3.9v,A/D采集电路的标准电压为0v-5v,故需进行电压变换。

该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如表2.1所示。

但当该湿度传感器工作的温度发生变

化时,相同的湿度值,其输出电压值也将不同,其输出电压与湿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4所示,因此该传感器在使用时还需进行温度补偿。

表2.1HIH3610相对湿度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参数

指标

RH精度

±2%RH,13%-100%RH非凝结,25C(供电电压

=5VDC

RH互换性

±5%RH,0%〜-60%RH

RH线性

±0.5%RH典型值

RH迟滞

±1.2%的RH最大量程

RH重复性

±0.5%RH

RH反应时间

30s,慢流动的空气中

RH稳定性

±1%RH典型值,50%RH,5年时间内

供电电压

4〜9VDC(传感器在5VDC下标定)

消耗电流

0.2mA5VDC,2mA典型值9VDC

输出电压

V仁V0[0.0062(sensor%RH)-0.16]

温度补偿

RH=(sensor%RH)/(1.0546-0.0216)

图2.4HIH3610输出电压与湿度的关系曲线

3.光照传感器

光照传感器选用硅太阳能电池的感应元件及滤光系统构成光照传感器,该传

感器将0-150000LX的光照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此信号经运放电路放大为Ov-5v电压输出。

4.土壤水分传感器

土壤水分传感器采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的电阻式土壤湿度传感器,该

传感器由陶头、塑料连接管、压阻传感器、真空表头四部分组成,该传感器输出

为电压值此电压值虽能反映出土壤水势的状态变化但它不能直观地反映土壤水

势指标值,所以需对传感器进行重新标定。

5.CO2传感器

CO2传感器选用红外线气敏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好,浓度检测范围大等特点,此传感器将质量分数范围在0-1000X10-6浓度的CO2转换为0-5v电压输出。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直接送至A/D转换器,经A/D转换后由单片机进行相应的运算、显示和储存。

2.3.2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

它主要包括:

ADC0809数模转换、单片机89C51、继电器、侍服电机、本系统采用启动三环计算机厂生产的SCB-51-IU单片机应用板,,采用片选法配备了89C51、2764、ADC08098155等芯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微机系统采用普

通的微机即可

1.A/D转换

该设计选用ADC0809把各被检测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至主控制器,其优点在于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高,并可通过软件程下直接实现温度、土壤含水率等参数的切换。

2.系统控制器

该设计选用20K字节内存存储器和内部256字节RAM的单片机AT89C55乍为主控器。

该系统由单片机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巡回测量,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优化补偿,并进行调控,此外,主控制器还可以同时完成系统参数测量,数据存储,以及与上位机通信等功能。

主控器控制功能主要包括调湿、调温和室外保温等控制。

调湿,通过AT89C55控制加热炉和风机完成升温,室内降温主要通过排气扇完成和风机完成。

土壤调湿主要通过浇水、加肥来实现,可自动完成或采用辅助报警,由人工完成。

室外保温通风调光主要米用自动或半自动得外部设备完成。

键盘和显示由HD7279A^成。

2.4温室大棚的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程序设计和微机程序设计。

2.4.1单片机软件设计

它的主要功能模块有:

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

1.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主要完成对ADC080啲通道的控制和转换结果的读取,并将结果暂存人数据区。

通过对AT89S51定时器T0的计数实现定时,每15min采集1次,用定时器T,定时来确定三个参量的采集时间间隔,定为0.50s。

温室内布置有温

度、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送到89C51内的定

时器T0的输入端,通过对定时器T0的计数,实现温度的采集;度、土壤水分、光照传感器采集的电压值分别通过校正,转换为标准的0v-5v电压,送到ADC0809的输入端,再经过数模转换,变换为数字信号,送到89C51。

由于传感器、ADC0809的采集、转换速度快,一分钟内可以采集成千上万条数据,温室内环境因子变化没有这么快,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必要对这些数据都进行处理,所以要对采集

的周期加以控制。

本实验每五分钟采集一次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传感器,将采集值送到89C51。

2.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分温度控制、空气湿度控制、光照控制、土壤湿度控制。

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通过继电器、行程开关、电机,控制开关窗、屋顶喷淋、遮阳网、滴灌,达到实时控制的要求控制模块实现对通风和喷灌装置的控制,当接收到上位机的控制信号时,将相应的引脚置零即可开通通风和喷灌装置。

控制模块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当温室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通过开窗装置开窗通风,喷淋装置在屋顶上喷淋,达到温室降温的目的,当温室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通过关窗来实现保温目的。

湿度的控制同

样是通过开关窗和温室内喷淋来实现光照控制是通过遮阳网来实现,当太阳的光照强度高于设定的光照值时,关遮阳网,低于设定的值,开遮阳网,滴灌控制是

当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值低于设定的值时,打开滴灌装置进行灌溉。

3.通信模块

通讯模块可将采集到的参量传到上位机,并接收上位机发来的控制信息。

实现

上位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便于用户远程管理,单片机将采集的数据和控制装置当前的状态信息通过RS-485送到上位机,实现信息的上传。

通讯模块首先需要初始化设置,设置串口的工作方式、波特率、定时器的工作方式,设置串口中断位和全局中断位。

其次设置传输数据的帧格式,向上位机发送的数据有温度、湿度、光照、当前设备的状态等,不同的数据之间需要有区分标志,在数据区的头部加上联络标志和结束标志;接收到上位机的数据有各种控制信号,在各个控制信号间

有区分标志,同样在数据区的头尾有标志信号,目的是区分是有效数据还是误码。

如果是误码,则不处理,不执行控制处理程序,直接退出中断;如果是有效数据,则接收,并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操作,向控制部件发送命令,控制开关窗、遮阳网等部件,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

最后在主程序中,使用顺序方式向微机发送数据;

使用中断方式接受微机发来的数据。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如下:

MOVTMOD,#25;选用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工作模式2。

MOVTH1,#0F3H定时器初植,波特率为1200B/S。

MOVTL1,#0F3H8位重装。

MOVSCON,#50H串行口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1,REN=1。

MOVPCON,#00H设置波特率的选择位。

SETBTR1启动定时器T10

SETBES串口中断允许

SETBEA中断允许。

242微机软件设计

微机软件设计也由动态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库模块、通信模块四个

部分组成,通过动态显示模块可以及时监控各环境因子的变化,控制模块可对

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如开关窗、喷淋等控制,数据库模块是为作物生长环境的设定而积累数据,通信模块是实现上位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上位机将控制

信号通过RS-485送到单片机实现信息的下传。

下面给出主程序流程图,如附录所示:

温室大棚种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温室大棚种

植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是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传

统的人工检测方式难以实现对农业综合生态信息管理与科学种植的要求,国内对

温室大棚参数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尚在起步阶段,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

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很难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需求.为此,作者研制了一种性价比较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测试系统,以适合中国温室大棚种植科

学化管理的推广与应用。

2.5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本系统采用最简捷的数字采集系统将其动态参数实时地测量并显示,设计分

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方框图如图2.5所示。

分为传感器及其整理电路模块、

A/D转换模块、单片机模块、按键与显示模块.传感器把被测参数转换为电信号

并经过整理电路调理变为0〜5V的直流电压信号,再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内,经过计算,以分时显示的形式,把3个被测信号实时地轮流显示出来.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的程序模块构成。

图2.5动态参数测试系统方框图

2.5.1测试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关键是传感器及其整理电路。

传感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和响应速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温度

传感器选用单片双端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湿度传感器选用湿敏电容HS1100,

C02专感器选用固态电化学型CO2传感器TGS4160。

(1)温度测量电路

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其测温放大电路设计如2.6示。

电路中的ICL7650S芯片是斩波稳零运算放大器。

直流电压+12V通过电阻R1、电位器RP1加到AD590上,AD590的输出电流在R1,RP1上产生电压降,使放大器ICL7650S反相输入端的电位随温度而变化,在其输出端获得与被测温度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电路中的电位器RP1用于调零,RP3用于调满刻度,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善AD590非线性引起的误差,R用于调节放大器ICL7650S的输入失调,ICL7650S输出端的R5和C1构成滤波器用于滤除斩波尖峰干扰。

电路的测温范围为0〜100C,相应输

出为0〜5V,呈现线性关系。

图2.6温度传感器AD590的检测电路

(2)湿度测量电路

采用的HS1100湿度传感器是Sensation公司基于独特工艺设计的电容元件,HS1100S度传感器的原理是由湿度传感器的干湿介质在外界的相对湿度变化时:

吸附/脱附空气中的水汽分子,使感湿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引起湿度传感器的电容值改变.湿度传感器实际上相当于1个可变电容,其电容的变化值与空气中

的相对湿度成一一对应的正比线性关系,相对湿度越大,湿度传感器的电容越大

相对湿度越小,湿度传感器的电容越小。

将电容的变化量准确地转变为单片机接受的信号,常用2种方法:

一是将该

湿敏电容置于运放与容阻组成的放大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信号经直流放大、

再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另一种是将该湿敏电容置于振荡电路中,将电容值的变化转为与之呈反比的电压频串信号,可直接被计算机所采集。

在此采用第1种测量方法,测量电路如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