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090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docx

石化基地排洪渠基坑明排降水方案

四川石化基地排洪渠一标段

工程名称:

四川石化基地排洪渠一标段

施工单位(章):

四川富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业主方提供资料

《四川石化基地排洪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

A-2011-110)

(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彭州市隆丰镇至军乐镇桂花林村。

(二)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处成都平原向龙门山过渡地带,据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的《四川省成都平原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总结报告》(1979年12月),大地构造属成都坳陷盆地之西部边缘构造地带,西北距北东走向的龙门山隆起褶皱带约5km,东距走向相同的龙泉山褶皱带约90km,系川西新造价人才网华夏构造体系之一部,称为成都断陷。

成都坳陷盆地呈北东向35°方向展布的菱形盆地,受喜山期运动的内力地质作用,龙门山和龙泉山构造带相对上升,而拗陷盆地相对下降,在岷江、沱江水系长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下,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地层之上,形成了当代景观的成都冲积平原。

受东西两侧构造带的影响,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形成了邛崃—大邑—彭县和浦江—新津、新都—磨盘山这两个区域性的北东向基底断裂和其它次生断裂。

邛崃—大邑—彭县断裂为西部边缘构造与中央洼地的分界。

该断裂地表未见出露,人工地震资料显示断裂产生于侏罗系沙溪庙统以上的地层内,倾向西北,属压扭性质,断距200—400m。

该断裂在彭县附近通过。

工程监理详见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3.1。

 

图3.1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三)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排洪渠穿越彭州市以北的隆丰~军乐镇辖区,地处龙门山脉的山前地带和湔江洪积扇的扇中靠扇顶地段,地形平坦开阔,地貌单元分属于小石河

级阶地冲洪积平原地貌。

排洪渠穿越地带的地势西高东低,钻孔地面高程为614.73~659.73m,最大高差为45.00m,纵坡降比为0.75%。

3.1地层构成及岩性

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卵石层(Q4al+pl),由上至下各地层的结构特征为:

(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素填土:

褐灰色,松散,稍湿,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局部含粉砂。

表层厚度30cm左右为耕植土,含较多植物根系,新近堆积,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30~1.70m。

(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2)卵石:

卵石:

灰白~褐灰色,稍湿~饱和,卵石母岩以花岗岩为主,次为辉长岩、

主要以花岗岩、砂岩及石英岩等组成,亚圆形,一般为微风化,个别呈强风化。

卵石粒径一般为5~15cm,少量大于20cm,分选性较差,卵石含量65%~85%,隙间充填物为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和砾石。

中上部含约20%~30%的漂石,下部漂石含量逐渐减少,卵石含泥,风化程度增加。

卵石层顶板埋深为0.50~2.70m,绝对标高为664.16~662.39m。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表4.2.3-2及N120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卵石层分为稍密、中密和密实3个亚层。

碎石土的密实度划分

密实度

动力触探类型

稍密

中密

密实

N120

4<N120≤7

7<N120≤10

N120>10

(2-1)稍密卵石:

卵石排列部分接触,卵石含量50%~60%,钻探容易,钻杆不跳动,N120击数修正值为4.9~6.8击。

(2-2)中密卵石:

卵石排列大部接触,卵石含量60%~70%,钻探稍困难,钻杆稍跳动,N120击数修正值为9.2~10.5击。

(2-3)密实卵石:

卵石交错接触,卵石含量70%以上,钻探困难,钻杆跳动,N120击数修正值为16.5~22.6击。

3.2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

3.2.1气象条件

拟建场地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较同纬度地区偏少。

形成春季回暖早,夏无酷暑,秋多绵雨,冬无严寒的气候特征。

气温:

多年年平均气温15.6℃,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7、8月份。

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

因此冰冻极为少见,无土壤及地下水冻结。

降雨量:

根据1960—1975年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1015mm/年,最高可达1382.5mm/年(1961年),距拟建场地较近的关口,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70.3mm/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6%。

蒸发量:

平原年平均蒸发量为994.41mm/年,最高可达1151mm/年、最低为959.5mm/年,彭州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75.1mm/年。

彭州多年平均日照1171.7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多年平均无霜期272天;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北东向),极大风速27.4m/s(1961.6.2)。

3.2.2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主要为小石河,斜交于线路出口处;其次为自流灌溉沟渠。

小石河属于沱江水系湔江流域。

湔江源出茂县仰天山,经宝兴之关口入平原。

湔江入平原后又分流为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和蒙阳河。

湔江径流主要源于降水,湔江流域雨洪关系密切,丰、枯期流量、水位相差大。

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9月,每年的6~9月都要发生大暴雨。

以三皇庙水文站1972年资料为例,丰水期的七月份平均水位为434.18m,枯水期的三月份平均水位为430.82m,最大平均水位差3.36m。

月平均最大流量出现于七月份,其值为912m3/s,月平均最小流量出现于三月份,其值为42.5m3/s,最大月平均流量为最小月平均流量之21倍。

3.2.3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的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透水性强,水量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向地势低处运动和排泄。

本次勘察为枯水期,在钻孔和民用水井中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4.00~5.500m,相应标高为609.73~668.36m(69#孔)~655.23(2#孔)。

地下水径流总体方向为自场地的北西向南东流动,地下水水力坡降为4‰~7‰,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为2.00~3.00m左右。

本次勘察未作抽水试验,根据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008年7月提供的,《中国石油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地下水三维预测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成果资料: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砂卵石层水量丰富,透水性强,渗透系数由西北-南东方向逐渐减小,建议场卵石层的渗透系数k值综合取50~150m/d。

拟建场地地层具体组成如下:

(1)杂填土:

杂色,由残土、碎石、炉渣等组成。

该层成分复杂,强度极不均匀。

厚度为0.4~1.8m。

(2)粉质粘土:

黄色,湿,呈软塑~可塑状态,高~中等压缩性。

无摇震反应,切面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局部不均匀夹薄层粉细砂。

静探值(Ps)为0.6~2.4MPa,厚度为0.3~3.1m。

(3)中粗砂:

黄色,湿,呈稍密~中密状态。

局部呈稍密状态。

局部不均匀夹薄层粘性土。

静探值(Ps)4.0~12.0Mpa,厚度为0.3~1.6m。

(4)卵石:

杂色。

湿~饱和,呈中密~密实状态,局部呈稍密状态。

砾石粒径多为20~80mm,粗砾砂充填空隙含量约占30~40%。

静探值(Ps)为大于10.0Mpa,圆锥动力触探大于10击╱10cm。

三、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本设计为深基坑明排降水,本工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示:

场区内稳定水位埋藏浅,含水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又很大;故我单位大部分拟用明排降水,局部如不能达到要求则考虑井点或者其它方式降水。

(一)明排、集水坑布设

1.明排

本工程降水面积约为6000㎡,根据现场探坑水位实际情况,地下水水位标高为654.64——628.81m,基础基底标高为655.00—631.64,当降水标高达到630.00时,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降水要求。

现场实际水位情况属于东南低、西北高,在降水过程中,首先考虑从西北方向开始挖基槽。

在基坑开挖起点设置积水坑尺寸为4000×1500×1500mm,在基槽内纵向设置一条排水沟尺寸为500×500mm,根据实际情况排水沟及集水坑可采用人头石砌筑、木板、钢板进行加固,集水坑内水泵采用130柴油抽水泵及污水泵进行排水。

集水坑按现场实际开挖情况每150-200m设置一个积水坑,暂时考虑设置15个集水坑,如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

集水坑和排水沟离开基坑外边线≥500mm。

排水沟纵向坡度宜为0.5~0.7%,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5m。

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时,因采取防止塌方加固措施。

排洪渠顶设置排水沟与原地貌农灌渠连接,将地下水通过农灌渠排放到下游河流,排水沟需过防洪通道排放的,在防洪通道上采用预埋直径400mm承插管,防止车辆行走损坏管线。

机耕桥、人行桥、渡槽承台施工降水,因承台基础深度比护坡基础深1000mm左右,所有承台基础都需单独降水并设置积水坑。

积水坑断面示意图

2.集水井

根据现场明排水实际情况,考虑如果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将在适当位置设置降水井。

3.拟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情况

反铲挖掘机1台

污水泵8个

130柴油抽水机3台

大水箱1个

夜间值班人员4人

电气人员2人

四、施工准备及部署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工作准备

1.1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一步调整,并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1.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

1.4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5进行成本控制,制定设备、材料的供料计划,科学编制施工预算。

1.6采用项目法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

(二)施工部署

1.在进行施工准备期间,即组织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等进场就位,施工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布置,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教育。

2.工程结束时向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提交竣工报告,进行整体工程质量验收并移交完整的竣工资料。

五、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项目负责人:

田宇

技术负责人:

王维

技术员:

陈军

安全员:

余波

施工员:

陈飞

质检员:

刘勇

六、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一)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进出场要戴安全帽。

3.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务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5.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二)降水工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水泵应放在水深不得小于0.5m的水中使用,不得在含泥砂的水中使用。

2.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应先切断电源或关闭柴油机,严禁拉拽水泵电缆或出水管。

3.水泵应装设接零保护、漏电保护装置。

4.水泵起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4.1水管是否结扎牢固。

4.2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应旋紧。

4.3叶轮和进水节应无杂物。

4.4电缆绝缘良好。

5.接通电源后先试运转,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在水外运转时间,不得超地5mm。

6.经常注意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面距离应在0.5~3m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可与井壁,池壁相擦。

7.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h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露量,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月检查一次,更换润滑油。

8.施工现场应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9.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10.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11.降水期间,必须24h有专职值班。

12.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13.降水井施工过程中,井架固定牢固,防止倒落发生意外。

七、工程工期目标及保证工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一)工程工期目标

满足总体施工要求。

(二)保证工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项目部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过程按照《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保证措施》、《劳务素质保证措施》、《质量管理程序》、《采购要素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检验,试验计划》、《成品保护措施》、《经济保护措施》、《合同保证措施》严格控制。

本工程将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对各工序的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全面实行计划控制,制定阶段性工期目标,严格执行关键线路工期,以小节点保大节点,对工期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阶段目标得以完成。

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影响关键线路的因素,及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并及时将计划进行调整,再按照调整后的关键线路组织实施。

从而使施工在经常变化的资源投入及不可见因素的动态影响下,始终能够对工期进行纠正及控制。

严格按计划管理,定期召开由各配属队伍参加的工程例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这样就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避免了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

2.在项目部成立特别小组,积极和设计配合,了解设计意图,解决施工过程中图纸表达不清或需要及时修改的具体问题。

充分发挥我项目补充详图设计能力,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八、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

2.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基础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破坏护坡

3.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专人看管,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及柴油抽水机巡察。

4.在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一般在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洗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

5.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径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6.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九、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集水井和排水沟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塌方和堵塞水泵。

2.降水时应有专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水。

十、体制总包及文明施工

(一)体制总包配合

1.现场三通一平

2.制锚场地固定,不得随意挪动。

3.基坑测量放线。

4.提供周围管线和地障资料。

5.搭设基坑周边防护栏和采取足够的照明。

(二)文明施工

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

3.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4.降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浆不要随处乱溅,保持环境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