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1051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应心091班张梅琴0906032017

摘要:

人类行为的动机一直都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概述了动机的相关定义,回顾了随着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而出现的各种动机理论,探讨了一些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动机的研究前景作出了探讨。

关键字:

动机;动机理论;综述

一.引言

人从事任何活动,总是由于他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

愿望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指向引起这种愿望并满足这种愿望的事物。

当愿望所指向的对象激起人的活动时,反映这种对象的形象或观念就构成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

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需要的具体目标。

动机可以由当前的具体事物所引起。

如感到寒冷的人,有取暖的需要;附近的木柴、引火物等,能引起他产生烤火的动机。

可是引起动机的,远不限于当前的事物,也可以是事物的表象和概念,甚至是人的信念和道德理想等等。

例如对真理和正义的坚信和热爱,个人的责任感或事业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一个非常广泛,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动机。

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而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二.动机的概念:

动机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多元探讨,反映了人们对动机的不同认识。

对动机的定义不下数十种。

动机一词源于拉丁文Movere,意即推动的意思。

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依据这一本意对动机作出解释。

有人认为,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1】。

这一定义强调动机的作用和实质,但并未指出动机产生的原因。

也有人指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2】。

这个定义强调需要和动机的实质性联系,但轻视目标、诱因在动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认为,“动机,是指引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原因。

”【3】这是一个关于动机的操作性定义,基本上剖析了动机的作用过程,但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动机的实质。

因此,有人认为,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3】。

这个定义揭示了动机作用的外在和内在机理,并说明了动机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动机的实质。

三.动机理论

1.本能主义动机理论

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尝试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

他们以动物为被试做了大量实验,并将实验结论推广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上,把人类复杂的行为分为若干种本能行为,其主要代表有麦独孤和詹姆斯。

弗洛伊德也是一位本能论者,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对人类行为的长期系统的观察,而不是对动物实验所得到的结论。

他不仅把人的行为分为生本能行为和死本能行为,更是在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动力学说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同时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认为人的动机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

所以我们认为弗洛伊德是现代心理学上最早对人类的动机研究做出真正贡献的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

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

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

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

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2.驱力理论

霍尔最早提出,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而让驱力理论得以大力推广的是赫尔(C.L.Hull)。

行为主义者赫尔从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得出了最早的系统动机理论——驱力论【4】。

赫尔认为个体行为的动力是内驱力,所谓内驱力,是一种由个体内部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个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

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

驱力理论主要强调内驱力在行为激发中的作用,认为需要引起有机体的内部紧张和个体力图降低内部紧张状态的行为。

但同为行为主义者的古斯里认为,刺激是行为原因的唯一解释。

【5】在他看来,动机就是刺激,不过动机作为一种内部因素,它是机体内部的刺激。

例如,饥饿这种动机就是一些胃壁收缩与血糖降低等内部生理刺激,这种内部刺激是个体做出觅食行为。

古斯里的动机观主要来源于对经验事实的总结与归纳。

但赫尔与古斯里两者都认为内驱力是一种能引起个体行为的刺激。

赫尔德驱力理论成为动机问题研究的一个主要理论。

与驱力理论几乎同时存在还有诱因论,与驱力理论相反,诱因论从个体外部去寻找个体行为的原因,关注外界诱因(目标﹑强化﹑惩罚等)在行为激起中的作用。

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特别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

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

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

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

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

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ERG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阿尔德弗他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三种:

①生存需要(existence),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包括生理和物质上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②关系需要(relatedness),至于他人进行交往和联系的需要,相当于需要层次中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他人尊重部分。

③成长需要(growth)。

指人们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需要,这可以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以及尊重需要中的自我尊重部分相对应。

4.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默里(H.A.Murry)在他对人的需要的鉴定中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把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困难,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

”在(美)阿瑟.S.雷伯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成就动机被定义为泛指表现为追求成功的一种个人动机【6】。

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利兰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卓越,力求成功的一种内驱力【7】,以此来解释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

该理论认为,成就动机具有挑战性,可以引发人的成就感,增强奋斗精神,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是否具有持续做某种工作获选择某种工作的倾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人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工作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该工作所具有诱因的价值。

麦克利兰通过研究发现,高成就动机的人特别喜欢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成就动机强烈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内在工作动机,外在的激励对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只要能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就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和幸福。

阿特金森(Atkinson,1966)对成就动机理论的许多方面作了提炼,他的主要贡献是,区分了这种动机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认为每个人都有两种相互冲突的成就动机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就是这两种倾向的代数和【8】,每个人的成就行为都同时受到这两种力量相互制衡与消长的影响【9】。

从而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力求成功的人和避免失败的人。

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功,他们倾向于选择自己预计有50%成功把握的任务。

反之,避免失败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更易获得成功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者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了,也可为自己找到合适的接口。

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的驱力组成:

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

认知驱力,是指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大都内在于任务本身之中,是一种内部动机。

自我——增强驱力反映了一个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

附属驱力是指为了得到外在的奖励而完成某种任务,也是一种外部动机【10】。

成就动机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概念最早是由动物学习理论家们(Overmier&Seligman,1967;Seligman&Maier,1967)提出的,后来被引入心理学领域,用以解释成就动机。

该立论主要是关于动机的减弱或缺失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不愿意从事某种活动是因为他们在该活动长期过程中习得的无助感造成的。

他们觉得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足以改进自己在该活动中的表现,所以干脆退出该活动。

因此,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动机唯一方法就是设法消除他们的无助感。

该理论也难以说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研究发现,在人类无助行为研究中,动机缺失现象并不总是存在的;有时候个体经历不能控制的消极事件或结果并未导致反应减少或削弱,而是增强了随后反应的强度;在以人类为被试中产生的无助现象似乎仅限于特定的活动和任务,而不会弥漫和扩散到其它活动上去;当对被试进行指导后,促进了被试的反应。

5.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

凭借经验,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

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出发点。

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VIE)”,是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

原想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

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

E.弗罗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期望、效价(似然率)、(效价)数字模型。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努力大小是达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该目的的效价的函数。

因为效价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优的。

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而E.洛克认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

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而且要求具体。

如果只是提出“尽力为之”这样的笼统目标,结果就不会有提出具体指标时所取得的成绩。

归因理论

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直觉的推断,称为归因【11】。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者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12】。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rler,1974)的归因理论。

他认为,个人的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几个四种因素:

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13】。

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

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因素进行了划分:

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

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的作用。

如果某人将某项任务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景中继续成功。

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

相反,对于某项任务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那么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做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Weiner等人认为,个体过去的成功乃至失败的经验,成功失败的组合模式,他人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等诸信息都会对成败归因判断产生影响,而这些归因判断又会进一步影响随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14】。

归因研究发现,人们对决定自己活动和命运的力量的稳定看法将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已区分出内控与外控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具有内控特征的人认为,自己能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因素如能力或努力所决定的;具有外控特征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受命运、机遇和他人的摆布。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部控制者或外部控制者是不多的。

一般说来,内部控制者具备较高的成就动机,外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要低些。

要改变一个人的稳定的归因看法涉及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通过改变人格特征来影响其行为动机。

6.自我决定论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该理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主动感在个体行为中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外部事件对个体而言是一个刺激,个体会对这些事件进行认知评价,如果将外部事件知觉为一种控制事件,则个体可能会觉得行为不是由自己控制,其内部的自我决策感即会被削弱,进而引起其内部动机弱化。

反之则增强。

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

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的内在行为。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理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有四种分支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因果定向理论【15】。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主要阐释了基本需要的涵义以及心理需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自我决定论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求,这就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呈正相关。

如果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那么就会沿着健康和最佳选择的道路发展,并且能够体验到一种切实存在的完整感和“因理性或积极生活而带来的幸福感”(Ryan&Frederick,1997;Waterman,1993);否则就会产生病态和忧伤。

Barrad﹑Deci和Ryan(1998)的研究发现,在公司里,通过对雇员自主﹑能力和归属这些基本心理需要满意程度的体验可以预测他们工作时的业绩和快乐程度。

在近期的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自主需要的满足程度与个体的幸福感和积极的行为方式总是呈正相关。

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主要探讨了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首先,这一理论认为凡是能满足人类能力需要的即让人产生成就感的社会事件如报酬、反馈、交流、免于受到贬低性评价等,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

社会事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是通过个体的能力知觉引起的(Vallerand&Reid,1984)。

其次,可以满足人们自主需要的环境也能促进行为的内在动机。

研究表明(Fisher,1978;Ryan,1982),个体在产生成就感的同时,如果没有伴随着自主感或者归因时的内部因果定向,行为的内在动机就不能得到增强。

第三,归属需要也与内在动机有关系。

自我决定论假设在生命全程中,存在着一种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动力。

当个体处于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时,会出现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对母亲形成安全依恋时,在内在动机支配下的探索行为会有所增加。

有机整合理论

有机整合理论主要探讨了外在动机的类型和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条件。

该理论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类型。

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主程度,把外在动机分为四种类型:

外在调节型;摄入调节型;认同调节型;整合调节型。

有机整合理论认为影响外在动机内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

(1)能力知觉。

个体对能力的知觉可以促进外在动机的内化。

如果人们对某项活动产生效能感,更有可能接受并重视它。

Vallerand研究表明对能力的支持可以促进外在动机内化。

例如对那些还没有掌握或理解其基本原理就直接进行操作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行为最多只是有一部分进行了内化,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外在调节获摄入调节。

(2)自主性体验。

这是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关键性因素。

在一个具有实际报酬或惩罚的环境里,人们感到可以胜任某项任务时,产生外在调节;如果相关的参照群体认可某项活动并且人们具有成就感或归属感时,产生摄入调节;如果人们感到自己是优秀的、有归属感和自主感,就产生自主性调节。

人们只有处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遵循自己的意愿、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都不受外界束缚的环境时,才能对外在的规则进行有效的整合。

(3)归属感。

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群体或与别人建立关系的需要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

Ryan&Stillre和Lynch(1994)研究表明,那些对学校规则内化较好的学生,大多数是那些觉得可以跟老师建立安全的关系,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精心照顾的学生。

因果定向理论

因果定向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对有利于自我决定的环境进行定向的发展倾向。

一般而言,在个体身上存在这三种水平的因果定向,分别为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

自主定向是指个体对能够激发内在动机的环境的定向。

这样的环境具有挑战性并且能提供信息反馈。

一个具有高水平自主定向的人倾向于表现自我创新、寻求又取得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勇于承担责任。

控制定向是指以一个人倾向于受报酬、限期、结构(structures)、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s)和别人指令的控制。

一个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对报酬或别人的控制易形成依赖性。

他们更容易与别人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要求取得一致。

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容易把财富、荣誉和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

非个人定向是指一个人相信对满意结果的获得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幸运或运气的产物。

他们是漫无目的的,并且希望事情都一成不变。

7.逆转理论

逆转理论(reversaltheory)是Apter(1982)提出的,该理论是关于动机、情绪、和人格的理论。

逆转理论提出元动机这个概念。

它认为原动机是个体的基础的心理需要,而且这种心理需要总是以对立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对每一种心理需要来说,总有一个与之对立的需要。

例如寻求安全和平静的需要总是和寻求刺激和冒险的需要相对立;寻求成就的需要总是和即时享乐的需要相对立。

它认为健康人需要从这些对立的心理需要中来回切换以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个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内在的心理状态总是不一致甚至自我冲突的。

在逆转理论中,这些心理状态和出现频率分别用术语表示为元动机状态和元动机支配。

有5对不同的原动机和与之对应的元动机支配。

分别是目标模式(telic)-超目标模式(paratelic);唤醒避免模式(arousalavoidance)-唤醒寻求模式(arousalseeking);对抗模式(negavistic)-顺从模式(comformist);掌控模式(mastery)-共感模式(sympathy);关注自我模式(autic)-关注他人模式(alloic)。

该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状态在某个阶段只能处于这五队双稳态中的其中一对的一个对立面。

在这五队状态中,前三对状态是建立在情绪唤醒基础上的个体机体状态,而后两种是个体和他人相互影响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总是在这五对模式中的某一对中的两个模式需要转换,因此“不同的时间人也不同”【16】。

逆转理论认为,每种支配模式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可以在心理上加以操作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这些模式都可能从其中一种逆转到另外一种。

这就意味着个体的动机支配模式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个体可能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变化,实际上个体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仅能有一到两种动机支配模式处于意识水平,其他的支配模式都处于个体既有经验水平控制之下。

对于个体在五种元动机状态的切换和作用,你装理论引入了“显著性”(salience)概念来说明他们的重要性。

逆转理论的提出是心理学家们构建一种普遍的动机理论趋势的反映。

8.调节定向理论

一直以来,强调趋利避害或者追求快乐、回避痛苦(approachingpleasureandadvoidingpain)的享乐原则(hedonicprinciple)在动机理论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并成为很多心理学理论的潜在动机假设。

享乐原则指出人类行为的动机在于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天性【17】,虽然享乐原理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来源和实质,但不能解释这些动机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

并且没有将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加以区分、探索其背后不同的作用机制。

Higgins(1997)超越享乐主义原则,提出调节定向理论(regulatoryfocustheory),目前已成为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

调节定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Higgins,1987)的发展【18】,认为个体在追求理想自我和责任自我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期望终极状态,即理想终极状态和责任终极状态,理想终极状态代表强烈的理想,是自身或重要他人对其的希望、愿望和渴望。

而责任终极状态代表强烈的责任,是自身或他人对其的义务、责任和职责。

Higgins认为对两种不同的期望终极状态的追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个体自我调节的倾向【19】。

个体为达到特定目标会努力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思想、反应,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我调节(Geers,Weiland,Kosbab,Landry,&Helfer,2005)。

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自我调节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定的方式或倾向,即调节定向【20】。

调节定向理论根据所服务的需要类型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与提高需要(advancement,即,成长、发展和培养等)相关的促进定向(promotionfocus)、与安全需要(security,即,保护、免受伤害等)相关的预防定向(preventionfocus)。

两种调节定向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表征和体验模式完全不同:

促进定向将期望的目标状态(desiredend-states)表征为抱负和完成,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更关注有没有积极结果,更多地体验到与喜悦——沮丧相关的情绪;而预防定向将期望的目标状态表征为责任与安全,在目标的追求过程中更关注有没有消极结果,更多地体验到放松——愤怒相关的情绪。

例如,对于改善人际关系这一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