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412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docx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

阶段性测试题十八(必修三第四单元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茂名)1905年有人在演讲中说:

“若单说立宪,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

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立共和国呢?

”这位演讲者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孙中山D.胡适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从人家手里夺……成立共和国”可知,此人主张革命且建立共和国,所以选资产阶级革命党代表孙中山。

2.(2012·江西)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

“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  )

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致力于社会革命,废除封建统治基础

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

[答案] B

[解析] 据题中材料,取代蒙古族贵族统治的明朝又被满洲贵族的统治所取代,这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不好导致的,即选B项。

3.(2012·泰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所没有的,所以中国当时的人文主义便添加上了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内容,即D项符合材料。

4.(2011·绍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资本主义B.推翻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政治D.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5.(2012·昌乐)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答案] B

[解析] 紧扣材料“最具前瞻性”“曲高和寡”“百年之后……最为紧要的问题”,可判断当时这一主张对当时影响不大但对后世影响却是最大的,联想到当时孙中山进行的社会革命即民生革命在“百年之后”成为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所以选B项。

6.(2012·郑州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类似(  )

A.反对帝国主义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普遍的平等的民权D.民族平等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材料明确提到了民生问题,A、D两项属于民族主义内容,C项是民权主义。

7.(2011·南通)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

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答案] D

[解析] 新三民主义较之于同盟会的主张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明确提出反帝口号。

8.(2012·广东)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

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答案] C

[解析] 抓住关键限制词“现代化史观”,即侧重的是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近代化,对于辛亥革命来说,他对政治的民主化的实现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选C项。

9.(2011·江苏)1924年,孙中山说:

“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一贯采用革命方式武装夺权,领导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不同,故排除A、B两项;责任内阁1912年建立,与题干不符;1924年,孙中山在吸取旧三民主义缺陷基础上,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找个办法”,指新三民主义,答案选D项。

10.(2012·南安一中)“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这段话出自(  )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答案] D

[解析] 这段引言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形态和阶级状况,并提出了革命领导力量、革命的力量和反革命的力量,这是出自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所以选D项。

11.(2011·莆田)“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D.过渡时期

[解析] 抓住材料中“革命失败以后”以及材料内容可以判断,毛泽东论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 B

12.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里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B.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答案] D

[解析] 土地问题的解决,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愿望,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革命胜利的首要条件。

13.(2012·盐城市)毛泽东在某著作中强调: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该著作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14.(2012·潮州)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

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贡献。

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到1927年,该阶段毛泽东主要理论贡献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A项正确。

B项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C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D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

15.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

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B.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 B

[解析] 《文学改良刍议》出自胡适之手,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做的是《文学革命论》,所以B项不正确。

16.(2011·福州)图一、图二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会议的图片。

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 A

[解析] 识图了解相关历史信息,图一反映的是遵义会议,图二是中共七大。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中国革命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只有A项全面准确的概括了材料的信息;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国共十对峙时期,由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D项错误。

17.(2011·莆田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D.三大改造

[答案] D

[解析] 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革命,A、B、C三项属于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革命,其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正确。

1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毛泽东思想中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D项是马克思主义中已有的理论。

A、B、C三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B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A项不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皆应排除。

19.(2012·寿光)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

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答案] C

[解析] ①是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②是毛泽东在领导湖南农民运动期间提出的;③是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④出自建国后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2012·长春)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戊戌变法模式:

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

B.孙中山模式:

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三个限制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变法失败的原因可知A项叙述正确,毛泽东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相似,所以C项正确,邓小平模式中是宏观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所以D项也正确。

只有B项与题意相符合。

21.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位学者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也就有了方向。

”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  )

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 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中共十四大。

④的标志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③④应排除。

22.(2012·豫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新三民主义从本质上讲仍然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它只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而已,它的根本目标仍然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能说明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3.“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是组成部分,都包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

24.(2011·江苏四市)邓小平说: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

”这是邓小平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巡期间的讲话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邓小平对原先的观点进行了完善,由此分析是在南巡讲话期间进行了完善。

25.漫画“官小架子大”寓意深刻。

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答案] C

[解析] D项说法不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原则,漫画讽刺部分官员脱离群众的现象,与C项原则有冲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2012·宁波)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 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

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

……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

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

材料三 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

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

(注:

历史分期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

——《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

为什么说孙中山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4分)

(2)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4分)

(3)相对于第一种观点,材料三把新中国作为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

结合历史分期方法,这两种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分别指什么?

(6分)

[答案] 

(1)特点:

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割据的危险;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的理由:

因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质的差别:

前者的观点主要依据是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改变。

后者的依据是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改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

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

”他说:

“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

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

”……“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

“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

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

……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2分)

(2)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4分)

(4)根据材料一和四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体现了怎样的个人品质?

(4分)

[答案]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2)《论十大关系》。

(3)邓小平理论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代表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4)体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品格;摆正了个人与党的组织、与党的领导集体的位置,反对个人崇拜的庸俗之风。

28.(2011·南通市三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2分)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分)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

指比其变化之处,(2分)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2分)

[答案] 

(1)观点:

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特点: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2)主张:

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关系:

《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

(3)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宗旨:

追求社会平等,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29.(2010·汕头质检)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片之,夫谁与王敌?

古曰:

“仁者无敌。

——《孟子》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材料三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

(4分)

(3)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述孙中山与胡锦涛在民生问题上的相同看法?

(4分)

(4)你如何看待民生问题?

(2分)

[答案] 

(1)必须让人民“有恒产”,即分配土地给人民;轻徭薄赋,省减刑罚。

(2)看法:

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认为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