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381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总复习.docx

古代汉语总复习

古代汉语课程总复习

一、古代漢語常識

緒論

1.“古代漢語”概念

含義:

古代漢語是“五四”以前悠久的歷史時期內漢族人民所使用的共同語。

2.文言和古白話

古代書面語有兩個系統:

(1)文言:

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

例如“四書五經”、《史記》、《漢書》的語言,唐宋八大家、明清文言作品的語言等。

文言的使用一直延續至“五四”運動以前。

(2)古白話:

六朝以後在北方話基礎上形成的接近於當時口語的書面語。

例如:

南北朝樂府歌辭、唐代曲子詞、宋元話本、元代雜劇和明清小明等。

3.古代漢語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文言

第一章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共15卷,東漢許慎撰。

全書用540個部首,收集了9353個漢字,1163個重文。

是中國文字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字典。

1.《说文解字》的作者、体例、價值

作者:

許慎,字叔重,漢代古文經學家,號稱“五經無雙”。

體例:

用540個部首編排漢字,每字先列小篆字形,後解釋字義,再分析形體結構,有些還注明了字音。

價值:

創立了漢字部首,開創了按部首編排字書的體例;確立了“六書”理論,分析漢字形體;保存了小篆,便於從字形說明本義,並為釋讀甲金古文等提供了依據;保存了先秦的詞義和漢代的訓詁資料;保存了古音資料;蘊含有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

缺點:

對一些字的解釋有歷史唯心主義和封建思想;對一些字形的解釋不準確,失之穿鑿。

2.《说文解字》的研究(大小徐、《說文》四大家)

《說文》一書經過數百年的流傳,訛誤相當嚴重。

南唐時徐鍇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寫成《說文解字繫傳》一書,世稱“小徐本”。

北宋時徐鍇之兄徐鉉奉詔對《說文》進行了整理,世稱“大徐本”。

現在通行的也是大徐本。

清代對《說文》整理研究的學者很多,成就也最大。

最有名的“《說文》四大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說文釋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二.《康熙字典》

1.體例:

採用部首排列法,共收字47035個,分214部。

釋字體例是先音後義,主要是引用前人的觀點。

2.注音方法:

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要求举例)

反切法——用兩個漢字注出另一個漢字的讀音,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合起來就是被注字的讀音。

如“送”字,《廣韻》注:

“蘇弄切”。

即用“蘇”字的聲母s和“弄”字的韻母ong、聲調(ˋ)相拼,得到“送”字的讀音。

再如“田”字,《廣韻》注:

“徒年切”。

即用“徒”字的聲母t和“年”字的韻母ian、聲調(ˊ)相拼,得到“田”字的讀音。

直音法——用同音字來注音的方法。

如“斗”字,《康熙字典》注:

“音陡”。

叶音法——所謂叶音法就是通過臨時改讀字音以求韻文和諧的注音方法。

這種注音方法是主觀隨意的,無視語言的歷史發展,其結果是字無定音,韻無定類,是完全錯誤的。

三.《助字辨略》、《經傳釋詞》

《助字辨略》

1.作者:

清劉淇著;內容:

按四聲分卷,依韻排列。

取材從先秦到元代,內容包括經傳、諸子、史書、詩詞、小說,資料十分豐富。

對虛詞的分類標準不統一,內容體例欠嚴密。

《經傳釋詞》

1.作者:

清王引之著;2.內容:

按古聲母排列。

所收虛字以經傳為主,以其他書的材料為輔,不收東漢以後的字。

在解釋虛詞特殊用法上超過了清代以前學者,糾正了前人的許多失誤。

但對虛詞的通常用法談得少。

四.《經籍籑詁》

1.編者:

清阮元主編;2.內容:

收錄唐代以前各種古書對漢字的各種注解。

在編排上,按“平水韻”106韻編次。

每字之下分義項釋義,并且詳細注明出處。

引文材料十分豐富。

但也有材料繁雜,主次不分等缺點。

五.《佩文韻府》

1.內容(用來查詞語典故):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撰,這是一部專門為寫詩提供用韻、詞藻和借鑒的詞語匯編式韻書。

按平水韻106韻排字。

第二章漢字的結構和發展

一、“六書”與漢字的形體構造

關於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

1.“六書”的產生、性質、名稱、次第

(1)“六書”的名稱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

“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只有名稱,沒有細目。

清代以後,一般採用許慎的稱名、班固的次第。

即:

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特别注意:

次第不能变)

(2)性質:

1)“書”是指文字的結構方式,即造字法。

2)“六書”是戰國以後的人根據漢字的形體結構和使用情況加以分析歸納出的字體分類。

先有漢字,後有六書。

漢字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了。

2.“六書”解析: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特別注意:

常用字的形體構造)

1)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就是把事物的輪廓或具有特徵的部分描畫出來創造漢字。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就是用記號指出事物特點的造字方法。

3)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就是組合兩個或以上形體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許慎分析格式:

“从某,从某”。

4)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就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創造漢字的方法。

許慎分析格式:

“从某,某聲”。

5)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對其含義,歷來眾說紛紜。

6)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二、形聲字的結構形式與漢字的部首

1.形聲字的幾種結構(特別注意:

聲符、形符居於一角的情況)

左形右聲——江、梅、祈、維 右形左聲——放、期、都、攻

 上形下聲——宇、芳、霖、箕 下形上聲——皙、柴、照、怒

 外形內聲——閣、國、裏,圃 內形外聲——哀、辨、問、閩

 聲佔一角——旗、徒、寐、寶 形佔一角——疆、騰、穎、佞

2.部首

漢字部首可分為兩類:

1.以《說文》(540部)為代表的文字學原則的部首。

部首可以標誌該字的意義範疇。

2.以《康熙字典》(214部)為代表的檢字法原則的部首。

雖然便於檢字,但有些已經喪失表義功能。

例如:

脩、騰、勝、穎、荆

三、漢字的形體演變與異體字、繁簡字

1.漢字的形體演變: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隸書對漢字形體變化的影響:

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演變稱為“隸變”,也叫“隸定”、“隸古定”。

隸變是漢字形體演變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它把小篆圓轉的曲線變成了方折的筆畫,使漢字的形體變得平直方折,並大量改造與簡化漢字的形體。

從此,漢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喪失了。

古文字今文字(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隸書)

2.異體字

1.概念:

異體字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形體不同而音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2.結構差異:

1)造字方法不同。

泪—淚、网-網;2)構件成分不同。

嘆-歎、綫-線、村-邨;3)變換構件成分的位置或寫法。

够-夠、裡-裏

3.異體字的辨認:

有三種情況不能看作是異體字:

1)意義相近,後代讀音相同,古音不同的字。

如:

置(端母職部)——寘(章母錫部);2)音同,但意義廣狹不同的字。

如:

游——遊;3)偶爾通用的字。

如:

蚤——早

3.繁簡字:

1.概念:

漢字的繁簡問題自古就存在。

我們現在所說的“繁簡字”,繁體字指解放之前通行的繁體字,簡體字指的是解放之後公佈的簡體字。

一個字的簡體和繁體也是異體字的關係。

1956年國務院公佈《漢字簡化方案》。

2.漢字簡化的方法:

1)刪去繁體字的一部分。

如:

務-务、開-开;2)換用簡單符號。

如:

鄧-邓、雞-鸡;

3)同音代替。

如:

後-后、醜-丑;4)草書楷化。

如:

為-为、書-书;5)採用古體。

如:

雲-云、與-与;6)偏旁類推。

3.繁簡字之間值得注意的幾種關係

1)繁簡之間的對應關係:

大多數是一對一的關係。

少數是一對二、一對三、一對四的關係,就要弄清所對應的幾個繁體字的意義和用法。

例如:

发——發髮,尽——盡儘,钟——鍾鐘,历——歷暦,获——獲穫

2)繁簡之間的同音代替關係:

古書中本來有分別的兩個字(或三個),簡化後就混為一個了。

例如:

后——後、后余——餘、余干——干(干戈)、乾(乾燥)、幹(才幹)、榦(樹榦)

四、常用字的形體結構

第三章古今詞義的異同

一、基本相同

二、完全不同

三、有同有異(特别注意有同有異情况)

1.詞義範圍的差異

1)詞義擴大(菜睡);2)詞義縮小(宮瓦);3)詞義轉移(暫湯)

2.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

1)褒貶不同(復辟爪牙鍛煉謗)

爪牙:

古代指武臣,也比喻輔助君王的人。

那時帶有讚美的意味。

鍛煉:

在古代除了冶煉的意義外,還有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的意思。

謗:

《左傳·襄公十四年》“士傳言,庶人謗。

”杜預注:

“庶人不興政,聞君過則誹謗”

《史記·夏本紀》:

“女無面諛,退而謗予。

”與今天的“譭謗”、“誹謗”大不一樣。

2)輕重不同(誅感激)

誅:

最初只是責備的意思。

《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於予與何誅?

”今成語有“口誅筆伐”。

後來發展為“殺戮”的意思,意義加重了。

感激:

古是“憤激”的意思。

《異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感激”而至於死,這個詞的意義是很重的。

而今義則是“感謝”的意思。

第四章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詞的本義

1.本義的定義:

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獻可供参証的最初的意義。

词的本义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判定本義的原則:

“字形可考,文獻可證”。

2.探求詞的本義:

A.探求本義的方法:

1)分析字形:

即從分析字形入手探求本義。

從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映本義,其次是指事和會意。

形聲字的意符並不等於本義,但本義與意符有密切關係,通過意符推求本義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分析本義要依據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文字,因為它們離造字時代更近。

例如:

斤,本義:

砍伐樹木的工具。

豆,本義:

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腳盤。

2)考核文獻。

例如:

向,本義:

朝北的窗子;文獻用例:

塞向墐户《詩經·七月》;《說文》說解:

北出牖也

B.探求本義應該注意的問題

(1)區分字的本義與詞的本義:

1)對於一些本無其字、借用他字来表達意義的詞,探求本義不能依據字形的分析。

2)對於雙音節單純詞,即叠音詞、聯綿詞,也不能依據字形分析。

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周南·關雎》

計猶豫未有所決。

《漢書·高后紀》(猶豫可以寫成由與、容與、猶與、猶預。

(2)本義解釋要利用古文字。

例:

爲《說文》:

母猴也。

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

下腹為母猴形。

(3)根據字形確定本義不應理解得過於狹窄。

例:

牢: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趙策》

大任溲於豕牢。

《國語·晉語》

(4)分析字形必須有文獻參証。

例:

莫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二、詞的引申義:

引申義就是指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由詞的一個意義產生出另一個或幾個與之有關聯的意義,也就是說,一個詞在本義基礎上發展衍化出來的其他意義,它是與本義相對而言的。

引申分為直接引申和間接引申兩類。

例:

解:

1)分割動物肢體;2)把繫著的東西解開3)分解,融化;4)和解,調解,排解;5)消除;6)解釋;7)理解,懂得;8)懈怠,鬆弛。

詞義引申的方式:

(1)鏈條式;

(2)輻射式;(3)綜合式

詞義引申的一般規律:

(1)由具體到抽象例:

道:

本義指道路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詩經·小雅·大東》;

引申為(達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徑、方法,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為抽象的規律、道理);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莊子·養生主》

(2)由个别到一般例:

雄、雌:

本義指雄鳥和雌鳥,專指鳥類而言。

《說文》:

“雄,鳥父也。

雌,鳥母也。

”誰知鳥之雌雄。

《詩經·小雅·正月》;引申為泛指所有動物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辭》

(3)由實詞到虛詞,即實詞的虛化。

例:

以:

本義為任用、使用,是動詞。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屈原《涉江》);後引申虛化為介詞,意思為憑、用等。

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左傳·昭公三年》

三、常用詞的本義

第五章詞類的活用

一、使動用法

1.動詞的使動用法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都有使動用法。

(1)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

如果帶上賓語,一般是作使動。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論語》)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荀子·天論》)

(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及物動詞本來就帶賓語,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動沒有區別,區別只在意義上。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史記》)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武曰:

“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

”(《漢書·蘇武傳》)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論》)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過秦論》)

特點:

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該形容詞的性質或狀態。

3.名詞的使動用法

今欲並天下,……制海內,子元元(百姓),臣諸侯,非並不可。

(《戰國策·蘇秦》)

(2)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特點:

名詞用作謂語動詞,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發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

二、意動用法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蘇秦連橫》)

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特點:

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該形容詞的性質或狀態。

2.名詞的意動用法

孟嘗君客我。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今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前赤壁賦》)

特點:

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當謂語動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認為賓語是……”。

三、名詞用作動詞

1.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

例如:

普通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

(《張衡傳》)

吾不能以春風風人,以夏雨雨人。

(《說苑·貴德》 )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方位名詞也可以活用為動詞。

 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

(《史記·商君列傳》)

 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史記·孫臏》)

名詞性短語也可以活用為動詞。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史記·貨殖列傳》)——冠帶衣履:

把“冠帶衣履”等生活用品供應給天下的人。

四、名詞作狀語(特别注意:

举例且注明出处)

名詞作狀語,可表示處所、時間、行為的工具或依據、表示對人的態度,也用來表示比喻等。

1.表示方位和處所。

 

(1)大月氏復西走。

(《漢書·張騫傳》)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工具和依據。

 

(3)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

(《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4)失期,法當斬。

(《陳涉起義》)

3.表示對人的態度。

 

(5)彼秦者,虜使其民。

(《戰國策·趙策》)

(6)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記·孫臏》) 

4.表示比喻。

(7)螋蛇行匍匐。

(《戰國策·秦策》) 

(8)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史記·循吏列傳》)

第六章古代漢語的詞序

賓語前置問題:

1.疑問代詞作賓語

語料一:

①寡人將誰朝而可?

(《戰國策·燕策》)

②彼且奚適也?

(《莊子·逍遙遊》)

③盜者孰謂?

謂陽虎也。

(《公羊傳·定公八年》)

④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

(《孟子·離婁上》)

⑤沛公安在?

(《史記·項羽本紀》)

1)結構:

疑問代詞(賓語)+動詞;2)常見疑問代詞:

誰、孰、何、曷、奚、焉、安。

語料二:

①胡為至今不朝也?

(《戰國策·齊策四》)

②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戰國策·趙策》)

③許子奚為不自織?

(《孟子·滕文公上》)

④學惡乎始,惡乎終?

(《荀子·勸學》)

⑤何以戰?

(《左傳·莊公十年》)

1)結構:

疑問代詞(賓語)+介詞;2)介詞:

為、以、乎

語料三:

①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左傳·成公三年》)

②不畏於天,將何能保?

(《左傳·文公十五年》

——結構為:

疑問代詞(賓語)+助動詞+動詞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語料一: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②居則曰:

“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

③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左傳·宣公十五年》)

④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論語·先進》)

⑤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論語·衛靈公》)

⑥莫我知也夫!

(《論語·憲問》)

——否定詞+代詞(賓語)+動詞/介詞(極少見)

語料二:

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詩經·魏風·碩鼠》)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孟子·梁惠王上》)

③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國語·晉語》)

——否定詞+代詞(賓語)+助動詞+動詞

要點:

這種賓語前置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無(毋)、未、莫”等。

(2)賓語必須是代詞。

3.賓語用代詞復指

材料一: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②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诗经·小雅·节南山》)

③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国语·晋语》)

④《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

(《左傳·隱西元年》)

⑤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

(《穀梁傳·僖公二年》)

“是之謂”、“此之謂”已成為固定格式。

⑥豈不穀是為?

先君之好是繼。

(《左傳·僖公四年》)

⑦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

(《左傳·僖公十五年》)

——賓語+是/之(複指)+謂語動詞/介詞

材料二:

①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左傳·宣公十二年》)

②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

(《左傳·成公十三年》)

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

(《左傳·宣公十五年》)

④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

(《左傳·襄公十四年》)

⑤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⑥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

(《列子·湯問》)

——唯/惟+賓語+是/之(複指)+謂語動詞

材料三:

①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

(《國語·越語》)

②姜氏何厭之有?

(《左傳·隱西元年》)

③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列子·說符)

④孔子曰:

“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⑤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論語·子張》)

⑥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何+……(賓語)+之(複指)+“有”

“何……之有”成為固定格式。

3.其他

無標志的賓語前置

在古代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賓語,沒有以上前置條件,也可以直接將賓語移至謂語中心語之前。

材料:

①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左傳·僖公四年》)

②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左傳·僖公四年》)

③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詩經·衛風·氓》)

④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詩經·小雅·節南山》)

第七章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一、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

1.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形式

(一)表示肯定的判斷句總共有四種類型:

1.“……者,……也”式(標準式)

在主語後用代詞“者”複指主語,表示提頓,並引出謂語。

然後再在謂語的後面用語氣詞“也”字幫助判斷。

例如: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

亞父者,范增也。

(《史記·項羽本紀》)

陳勝者,陽城人也。

(《史記·陳涉世家》)

2.“……,……也”式

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幫助判斷。

例如:

制,巖邑也。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虢,虞之表也。

(《左傳·宮之奇諫假道》)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者,……”式(強調主語)

在主語後用代詞“者”複指主語,引出謂語。

謂語後不用“也”字。

例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陳軫者,游說之士。

(《史記·張儀列傳》)

虎者,戾蟲。

(《戰國策·秦策二》)

粟者,民之所種。

(晁錯《論貴粟疏》)

4.“……,……”式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

《史記·高祖本紀》)

農,天下之本。

(《史記·孝文本紀》)

夫魯,齊晉之唇。

(《左傳·哀公八年》)

賈生,洛陽之少年。

(蘇軾《賈誼論》)

(二)古代漢語表示否定的判斷時,是在判斷句謂語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詞“非”。

例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

(《禮記·檀弓》)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李斯《諫逐客書》)

這種“非”雖然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它本身並不是否定性的判斷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而是否定副詞。

其作用是對整個謂語的判斷進行否定。

2.古代漢語判斷句的活用

古今漢語中,都有一些句子採用判斷句的形式,但其主語和謂語在邏輯上並不構成判斷關係,而是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比較複雜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判斷句的活用”。

(一)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論語·顏淵》)

曹公,豺虎也。

(《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

(二)表示條件

夫戰,勇氣也。

(《左傳·莊公十年》)

百乘,顯使也。

(《戰國策·齊策四》)

(三)表示因果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莊子·養生主》)

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韓非子·五蠹》)

3.古漢語否定判斷(见上)

第八章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古漢語的被動句式

1.“於”字句 

(1)在動詞謂語後面,用介詞“於”引進主動者,使主語有了明顯的被動性質。

 郤克傷於矢。

《左傳·成公二年》

 (楚懷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去“於”則變成主動句。

古人常採用這種方式,構成主動和被動對比的句子。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漢書·項羽傳》)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孟子·滕文公上》)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荀子·修身》)

(3)特點:

“於”和主動者出現在動詞之後;不能沒有主動者。

2.“為”字句

(1)用介詞“為”引進主動者,使主語有了明顯的被動性質。

例如: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子·五蠹》)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史記·淮陰侯列傳》)

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漢書·霍光傳》)

(2)“為”字後面所引進的行為主動者可以省略,直接把“為”字放在動作的前面。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戰國策·燕策》)

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

(《史記·韓信破趙之戰》)

(3)“為”字句先秦時已出現,戰國末期發展成為“為……所”式,漢以後是其繁榮期,成為古代漢中最常見的被動句式。

並一直延用到現代漢語當中。

楚遂削弱,為秦所輕。

(《戰國策·秦策》)

先即制人,後即為人所制。

(《史記·項羽本紀》)

羸兵為人馬所蹈藉。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若屬皆且為所虜。

(《史記·項羽本紀》)

現代用例:

某些作品,只為少數人所偏愛,而為大多數人所不需要。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明清以來,頗為一部分人所愛重。

(魯迅《儒術》)

(4)特點:

“為”和主動者出現在動詞之前;可以沒有主動者;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