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精彩试题库元素周期律.docx
《高考选择精彩试题库元素周期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选择精彩试题库元素周期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选择精彩试题库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选择题精选
【广东高考真题】
1、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B.金属性:
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
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
甲>乙
2、(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
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
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3、(双选)如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
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W
C.WX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R
X
T
Z
Q
4、(双选)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Z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R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T>Q
【广东高考模拟题】
单选题:
5、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向外界泄漏。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
原子中有82个中子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HI比HF还原性强D.KIO3是碘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
6、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Q
R
T
W
A.Q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B.T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II族
C.Q和R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比后者稳定
D.原子及简单离子半径均是T>W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字母i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字母a、c、d、h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上表14种元素中n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上表14种元素中m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8、X、Y、Z、W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Y、Z质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常压下,四种元素单质中,X单质的熔点最高
B.Z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W元素的金属性比Z元素金属性强
9、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难失去电子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都容易形成单原子离子
11、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甲<乙<丙
B.最外层电子数:
丙>丁
C.若甲、乙、丙均是金属,则氢氧化物碱性:
甲<乙<丙
D.若乙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则丙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12、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X
Y
Z
W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XC.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Z比W更剧烈
D.X的氧化物不能与Z单质反应
13、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尽管X与W同族,但W的化合物有多种价态而X的
化合物只能形成-2价
B.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是元素Q、W、Z
C.Y、Z的常见氧化物可通过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来分离
D.Y单质做的容器可盛装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Y和
Q形成的盐溶液水解呈酸性
1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已知:
甲最外层电子数
最少,丁氢化物水溶液是一种常见强酸,丙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两倍,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甲<乙
B.最外层电子数:
乙>丙
C.电解甲和丁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获得甲单质
D.丙的氧化物溶于甲的氧化物的水化物
15、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
是
A.质子数b>cB.离子的还原性Y2-C.原子半径X<W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1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
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
Y
ZB.氢化物的沸点:
C.离子的还原性:
D.原子及离子半径:
18、短周期元素X、Y、Z、M、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M
R
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R)>r(M)>r(Z)
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强于M
D.离子R-和Z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9、X、Y、Z、Q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图所示。
若X原子的最外
X
Y
Z
Q
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可形成分子晶体的单质
B.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C.14X和14Y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它们互为同位素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比Z弱
2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金属W是制备手机电池的常用材料,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W具有两性
B.X、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Y与Z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会发生双水解
D.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只有两种
2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
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Z<W
X
Y
Z
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W
D.W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形成常见的
两性氧化物
Z2是常见
保护气
W3可用于
杀菌消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X、Y元素的金属性X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2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nm
X
Y
Z
M
N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弱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24、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五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W>ZB.原子半径:
X>Y>Z
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X>YD.氢化物稳定性:
Q>W
X
Y
Z
W
2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
B.单质的活泼性可能是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能均为强酸
26、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
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B.非金属性:
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X>Y>ZD.酸性:
HXO4>H2YO4>H3ZO4
27、短周期元素R、T、Q、W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R
T
Q
W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原子半径:
T>Q>R
C.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28、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
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A
IIA
IIIA
IVA
Q
X
Y
A.非金属性:
W>
Z
B.原子半径:
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X>Y
D.氢化物稳定性:
Q>W
2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Q
R
T
W
A.T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B.W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Cl
C.R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电解质
D.Q与氢形成的化合物均含极性共价键
30、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A>C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C.原子半径:
B>C>A
D.含B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31、X、Y、Z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
Y大于X
X
Y
Z
B.氢化物的稳定性:
X大于Y
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Z强于Y
D.Z原子比Y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3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
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X、Y、Z的原子半径大小:
X>Y>Z
B.X、W的气态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
C.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更强
D.Y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
双选题:
33、下图为短周期的一
部分,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R
X
Y
Z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R
C.Y、R形成的化台物YR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Y
34、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少1,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l,Z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小于w的氢化物
B.z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含氧酸
C.X、Y、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D.X、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互相都能发生反应
3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生产Z、Y、Q的单质
B.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顺序r(Z)>r(Q)>r(Y)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三元弱碱
D.元素W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强
36、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T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阳离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T>Z>Y>X
B.Y、Z分别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Z>Y
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能反应
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37、X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如果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小于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一定为H2X
C.X的单质—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定能与烧碱反应
38、X、Y、Z、M、N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N>Z
B.单质的氧化性:
Y>M
C.X、Z、M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M、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属于强酸
39、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种元素,其中0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0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40、同一短周期内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同浓度稀溶液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W>Z>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N>R
C.Y和W形成共价化合物
D.X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