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318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部编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2.1物质的分类

1、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分离的是(  )

A.萃取B.渗析C.蒸馏D.重结晶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Na2CO3和CaCO3固体B.酒精和汽油

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

3、下列工作原理或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箭发射B.工业炼铁C.酸雨的形成D.丁达尔效应

4、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A.草木灰B.火碱C.食盐D.胆矾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④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硝酸、食盐水、烧碱

B.硫酸、空气、纯碱

C.盐酸、澄清石灰水、氨水

D.碳酸、硫酸铜、氢氧化钠

7、小宋想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做丁达尔现象的实验,下列液体中一定不会有现象的是()

A.鸡蛋清B.稀米汤C.豆浆D.食醋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9、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含有CaCl2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

C.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的操作是盐析

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10、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煮沸1~2分钟,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则该分散系是()

A.溶液B.乳浊液C.胶体D.悬浊液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H3B.H2OC.NaOHD.CaCO3

1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硫酸铜溶液

C.鸡蛋清溶液D.酒精溶液

13、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O2B.KOHC.MgOD.K2CO3

14、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

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B.烧碱C.草木灰D.明矾

1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石油C.纯碱D.碱石灰

1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氯化铁溶液B.食盐溶于水C.雾D.碘的酒精溶液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榶浆脱色和用双氧水漂白纸浆,其原理相同

B.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析氢腐蚀

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种“淘米水”是胶体

D.新型能源生物柴油和矿物油主要化学成分相同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水玻璃、双氧水、漂粉精、硅胶都是混合物

C.直径在10-9~10-7mNaCl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胶体

D.“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19、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将“地沟油”变废为宝,可制成生物柴油和肥皂

C.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SO2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A.铁红B.水晶C.胆矾D.水玻璃

21、向含有Fe3+、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碱溶液,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经查阅资料后得知,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將分散剂与分散质分离开

C.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H2O=FeO+H2↑

D.通直流电时,阴极附近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

2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A.生石灰B.木炭C.硫酸钡D.氯化钠

23、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加三聚氰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

B.用苏丹红(色素)作食品着色剂

C.加小苏打(NaHCO3)作馒头的膨松剂

D.用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酒精兑制饮用白酒

24、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A.漂白粉B.冰醋酸C.CaOD.SO2

25、下列分散系能用半透膜分离出分散质的是

A.淀粉溶液B.盐酸C.生理盐水D.FeCl3溶液

2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

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更合理:

  ,可以利用胶体的什么性质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

  .

(2)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能透过滤纸

(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4)提纯所制Fe(OH)3胶体常用的方法是  ,若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  .

27、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8、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KCl溶液的混和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2分钟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

(2)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9、把淀粉和NaBr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进行渗析。

试回答:

(1)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Br-已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淀粉与NaBr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

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写序号)

31、从A.甲烷B.乙醇C.乙酸D.淀粉E.油脂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

(3)属于酯类的是;

(4)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是;

(5)常用作燃料和医用消毒剂的是;

(6)普通的食醋中含3%~5%(质量分数)的。

3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胶体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

34、以氢氧化钾为例,根据碱的通性,写出氢氧化钾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序号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

(2)一束光通过Fe(OH)3胶体,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

36、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1)制备Fe(OH)3胶体是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停止加热。

(2)向Fe(OH)3胶体中加入某种溶液,出现沉淀,继续滴加该溶液后沉淀溶解。

滴入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

A.NaOH溶液B.稀H2SO4C.Na2SO4溶液D.乙醇溶液

(3)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_______,分离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解:

A项,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与微粒大小无关,故A错误;B项,渗析一般是分离提纯胶体的一种方法,操作中微粒小的离子、分子可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中微粒直径比离子、分子大,不能透过半透膜,是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故B正确;C项,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与微粒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重结晶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进行分离的方法,与微粒大小无关,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B.高炉炼铁涉及Fe2O3+3CO

2Fe+3CO2等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A.火箭发射涉及燃料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C.酸雨分两种,硫酸型与硝酸型,硫酸型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硝酸型2NO+O2=2NO2、3NO2+H2O=2HNO3+NO,选项C错误;D.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解:

草木灰的成分是碳酸钾,属于盐,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B错误;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胆矾是

,属于盐,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解:

①中液氯是单质,故①错误;②氢氟酸是HF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都是化合物,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④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盐,故④错误;答案选B。

6、【答案】A

【解析】解:

A.硝酸是酸,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A正确;B.硫酸是酸,空气是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错误;C.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是纯净物,属于氧化物,C错误;D.碳酸是酸,硫酸铜是纯净物,氢氧化钠是碱,D错误,答案选A。

7、【答案】D

【解析】解: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则A、鸡蛋清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B、稀米汤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B错误;C、豆浆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错误;D、食醋属于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D正确,答案选D。

8、【答案】D

【解析】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选项A错误;B、完全由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选项B错误;C、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选项C错误;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9、【答案】C

【解析】解:

A.氯化钙是电解质,能与桥梁中的钢铁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桥梁的腐蚀,故A正确;B.乙醇消毒是利用其可使蛋白质变性,次氯酸钠溶液和双氧水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消毒原理不同,故B正确;C.鸡蛋壳膜是半透膜,用半透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的操作是渗析,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黄芽”可除去汞,则“黄芽”为硫黄,故D正确;答案选C。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解: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是离子,酒精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是小分子,这三种分散系都属于溶液;鸡蛋清溶液是指高分子蛋白质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体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解: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MgO是碱性氧化物,它能和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CO2为酸性氧化物,KOH属于碱,K2CO3属于盐。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B.石油是含多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有机物的混合物;C.纯碱就是碳酸钠;D.碱石灰属于纯净物的是纯碱,本题选C。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

活性炭为榶浆脱色为物理变化,双氧水漂白纸浆化学变化,A错误;B.铜制品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因而发生腐蚀,但不是析氢腐蚀;B错误;C.淘米水为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C正确;D.生物柴油为酯类,矿物油为烃类,D错误;

18、【答案】C

【解析】解:

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B.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双氧水为过氧化氢水溶液,漂粉精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混合物,硅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混合物,B正确;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不能形成胶体,C错误;D.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可以烧制成陶器,D正确;答案选C。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A

【解析】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氧化物,满足胶体分散系具备的条件,所以该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现象,A正确;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B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方程式:

Fe2++2Fe3++8OH-═Fe3O4+4H2O,C错误;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容易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但是该分散系为电中性,D错误;正确选项A。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

(1)甲同学;丁达尔效应;

(2)B;

(3)A;

(4)渗析法;硫酸少量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硫酸过量时,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

【解析】解:

本题考查胶体的重要性质.

(1)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如继续加热会导致胶体聚沉,故甲正确;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会促进氯化铁水解,且加热促进HCl挥发,导致溶液产生沉淀现象,故乙错误;

③继续煮沸10分钟会产生沉淀,故丙错误;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当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Fe(OH)3胶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

故答案为:

甲同学;丁达尔效应;

(2)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胶粒之间相互排斥,而不易产生较大微粒而聚沉,

故答案为:

B;

(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故答案为:

A;

(4)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是渗析,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胶体会发生聚沉,硫酸过量时,Fe(OH)3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又消失;

故答案为:

渗析法;硫酸少量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硫酸过量时,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

27、【答案】

(1)丙,出现红褐色沉淀;

(2)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3)①Fe(OH)3胶粒带正电;②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解析】解: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制备等知识。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继续加热直至出现红褐色液体为止,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因此丙同学的操作正确,胶体性质聚沉,其中造成胶体的聚沉的因素之一,就是加热,因此会看到红褐色沉淀产生;

(2)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因此操作:

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3)①因为氢氧化铁显红褐色,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说明氢氧化铁向阴极移动,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原则,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②硫酸是电解质,会造成胶体的聚沉,因此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铁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即沉淀消失,溶液显黄色。

28、【答案】

(1)出现白色沉淀;

(2)无明显变化;

(3)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解析】解:

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后,淀粉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留在袋内,但是氯离子和钠离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进入烧杯的水中.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氯离子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出现白色沉淀;

(2)袋内液体是淀粉胶体,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无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

无明显变化;

(3)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故答案为:

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29、【答案】

(1)取渗析后蒸馏水中的少许液体,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Br-已透过半透膜。

再取少量渗析后的蒸馏水,加几滴碘水,无蓝色出现,说明淀粉末透过半透膜

(2)将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馏水中,片刻后取出半透膜,向蒸馏水中再滴入AgNO3溶液,无浅黄色沉淀产生,证明淀粉与NaBr已完全分离

【解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依据是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留在半透膜袋内,而Na+和Br-能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蒸馏水中

30、【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4)①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③2Fe3++2I-===I2+2Fe2+ ④ ①②

【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

(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2)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

(3)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利用这一点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4)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体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生成I2;而HCl只能使其先聚沉再溶解。

该题涉及到胶体的聚沉、Fe(OH)3的碱性、HI是强电解质,具有酸性、还原性等性质。

分析④时的关键在于Cl-比I-还原性弱,Cl-不能还原Fe3+,故导致现象不同。

31、【答案】

(1)A

(2)D(3)E(4)F(5)B(6)C

【解析】

32、【答案】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明矾净水

【解析】解: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有吸附性,如明矾能作净水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