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297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docx

中考总复习30323335提高

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

一、酸碱盐综合

1.化学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酚酞、盐酸中的一种。

为了区别它们,化学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略去):

ABCDEF

Ⅰ.将B分别滴入A、C、D、E、F中,A有气泡产生,E显红色,C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

Ⅱ.将E分别滴入A、B、C、D、F中,B、C、D均显红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

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D,E,F。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E滴入B中显红色后,再将A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

(4)假设所取六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后的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2.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使废液呈中性排放)。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之后,将废液收集在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绿色排放。

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碳酸钠溶液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澄清,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2。

废液显_____性;废液中溶质为______。

(3)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13,废液中可能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B.碳酸钠C.氢氧化钠、碳酸钠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E.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如果将此种情况下废液缸里的废液实现绿色排放,加入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5包白色固体物质,分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

①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②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共存。

③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中可能有:

____

②取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

试管底部有难溶物出现,试管外壁无明显变化

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溶液变成红色

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中_________

(2)实验探究:

同学们从5包白色固体物质中任取3包混合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3)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老师指出:

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中只含有一种碳酸盐。

为进一步确定步骤②中的成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

通过上面实验,混合后的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A~F六种无色的液体,已知液体E有咸味,其溶质可作为调味品,其余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水中的某一种,请根据下面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F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⑴液体E中的溶质是。

⑵写出B滴入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⑷将少量C分别滴入适量的A、B、D、F中,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⑸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C.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5.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Fe

(1)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2)若X和Y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3)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与D溶液反应,分别生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

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

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用F和H2在300﹣350℃时反应制得D和E。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化学综合实验

 

1.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___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认为: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

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

乙可能是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图1图2图3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水中的白磷B.铜片上的白磷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

的原因。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4.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OOHCO↑+H2O。

Ⅱ.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设计及操作】

(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①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尾气处理(填序号)。

②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

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分)已知2H2SO4(浓)+C△CO2↑+2SO2↑+2H2O。

为了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

应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甲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乙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位同学在其他装置中盛放的药品相同且适量。

 

ABCD

【提供资料】

①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③C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反应;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发生反应。

④SO2+Ca(OH)2CaSO3↓+H2O

⑴D中盛放的试剂是。

⑵观察到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

⑶甲、乙两位同学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另一位同学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6.(7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序号)。

(2)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

A.量筒B.天平C.烧杯D.漏斗E.蒸发皿F.玻璃棒G.酒精灯

【实验二】溶解和结晶KNO3

请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以1g/mL计):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20mL水,加入5gKNO3,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XgKNO3,搅拌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5gKNO3,搅拌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晶体析出,母液⑤

 

(4)③中溶液的质量为;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序号)。

(5)析出晶体的质量为(填序号)。

A.5gB.X+5gC.X+10g

 

7.12-32.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条件

骤1:

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

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研究CO2与NaOH的反应

A中盛有稀盐酸,B中盛有Na2CO3固体,C中盛有NaOH固体

【实验1】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

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实验1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了实验2

【实验2】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将燃着的木条在K2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上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是。

三、实验探究

1.(8分)为探究四瓶未知无色溶液的成分,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四种溶液分别是Na2CO3、NaOH、Ca(OH)2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实验过程】

甲组实验方案:

将四瓶溶液标号分别为1、2、3、4,只利用紫色石蕊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1)如图所示:

①2号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2号溶液是

②另三支试管中溶液均由无色变蓝色

(2)另取1、3、4号溶液,分别滴加2号溶液

 

 

 

①3号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则3号溶液是

②另外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3)另取1、4号溶液,分别滴加

①1号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另一支试管中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乙组实验方案:

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任取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第四种溶液

①一支试管中有气泡放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第四种溶液为稀盐酸

②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第四种为Na2CO3溶液

③三支试管中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③第四种为NaOH溶液

【实验分析】

经过交流后,发现实验结论(填序号)是不正确的;若该结论作正确,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是。

丙组实验方案:

将四种溶液编号为1、2、3、4,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所示:

A、B、C均无明显变化

D中有沉淀析出

标号为1、2、3、4的溶液依次为(用化学式表示):

2.(8分)小丽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对其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

她和同学们准备对这瓶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1.固体没有变质

猜想2.固体部分变质

猜想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两个方案都不合理。

方案一不合理的原因是;

方案二不合理的原因是。

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若猜想3正确,该实验的现象应该是。

【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探究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你认为她们需要测的数据是(填字母序号)。

a.固体样品的质量b.碱石灰实验前后的质量c.浓硫酸实验前后的质量d.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e.所用稀硫酸的质量

【实验反思】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

3.10-33.(

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

4.12-33.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现象Ⅱ对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

有的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四、综合计算

1.12-35.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

uSO4。

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

2CuO+2SO2+O2═2CuSO4。

欲制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

用足量CuO粉末和5000g5%的CuSO4溶液处理废气。

若每升废气中含有1.25gSO2,且SO2被完全吸收,可处理废气多少升?

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

159.4g。

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得到51g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石灰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0.92g。

计算:

(1)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取25g石灰石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所得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27.2g(不含结晶水)。

设该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试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某小组同学将530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