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002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心体验 用爱交流.docx

用心体验用爱交流

用心体验用爱交流

——新教材一年级上册使用体会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中心校李军

2002年9月,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幸运地加入了我省首轮课改实验的行列中。

应该说在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像幼蛾一样在蜕变中一次又一次地成长着,其中的痛苦是无人知晓,但痛苦过后的美丽,却在课改的春风与夏雨的迷雾中散发着光彩,在学生和我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体现!

这一切都得益于新课程的到来,得益于新理念带来的新教材!

的的确确,每当拿起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我都会想起自己第一次接触它的情景。

那是在我们市里举办的教材培训会上,当教研员把教材的扉页打到实物投影仪上时,我一下就被那图文并茂、风格活泼象连环画似的教科书吸引住了。

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教科书也可以这样充满童趣,充满色彩!

你看那一幅幅色彩明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多么赏心悦目;你看那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儿童故事,多么惹人喜爱!

我相信这样的教材不仅会使七、八岁的儿童兴趣盎然,就连像我这样参加工作六、七年的老师也同样会觉得耳目一新的。

这样的教材不仅会使学生们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能够用到数学,而且还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能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试问这样的教材怎能不受到小朋友的欢迎,怎能不受到他们的喜爱呢?

如果说初次接触新教材给我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吸引,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新教材又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科学审视、把握编排特点

1.教材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套教材一改以往以“知识为本”的编排理念,注重了“以人为本”的情感因素。

每个章节的内容,编者均以生活化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展示给学生,生动鲜活易于学生接受。

比如“比一比”单元中的比高矮、比长短,“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分类”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见常用的,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能力。

在掌握这些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还学会了分类、认识钟表、1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加减法等生活技能,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

2.呈现的方式生动灵活。

如果说以往的教材是一本枯燥无味、内容固定的教科书,那么新教材就是一部生动有趣、空间广阔的动画片。

不仅是因为它版面新颖、色彩艳丽,更重要的是它处处闪现着编者独具匠心、灵活巧妙的编排。

灵活之一:

情境图的增加突出趣味性

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读起题来很困难,多数情况下都是依*教师来读题。

新教材中应用题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有的用图画呈现,有的用图文呈现,有的用对话呈现……这样就使原本就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恢复了它的本质属性,即具体性和现实性。

灵活之二:

计算教学突出算法多样化

过去学生们的不同算法被教师一味的讲解和追赶教学进度给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在新教材中计算教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弥补了这一缺憾。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来计算同一道题。

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比较、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教学“8加几”时,学生们就出现了多种算法。

如8+9可以把8凑成10,也可以把9凑成10。

还可以把8和9都看成“10”,再减去多加的3等等。

当面对学生想出的近十种不同的算法时,我本着“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的思想,给予每个学生以肯定。

不怕大家笑话,我们班还有一名学生是用数手指头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没有予以否定,而是鼓励他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但是,将近十种的算法探索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呢?

我觉得是,但又不完全是。

因为追求算法多样化,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让学生在互相比较中达到算法的优化,才是我们的目的。

因此,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讨论,他们很快发现了“凑十法”比较简单。

这样看来,追求算法多样化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方法优化的过程。

再如《分类》这部分内容,教材就十分注意鼓励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材39页的插图上,几个小朋友正在分铅笔。

教材就提示了按长短分、图案分、颜色分、长短交替分等5种分法,而且还追问了一句“还可以怎样分?

”,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灵活之三:

习题设计突出开放性

新教材中练习的设计变得开放了。

尤其是应用题,原来教材上体现出来的是一些用表格、文字呈现的应用题,现在变成了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图。

原教材中的应用题,呈现方式都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被局限在掌握应用题结构、学会解题方法上。

而且受一年级只有加减应用题内容的限制,题目与解题方法只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一题一法、一题一式。

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例如,原教材第107页加减应用题例4,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3只,一共有几只羊?

例5,学校里有13个足球,借走了7个,还剩几个?

那时,要教学加减应用题,必须要出现一加一减两个题目,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而新教材则不同,一个情景图可以完成多项教学任务,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通过不同的途径探索解题方法。

例如,新教材107页的例4:

是一道20以内进位加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充分观察、理解、体验的基础上对题目的解答是:

(l)一共有15只兔子。

可以一个一个数。

(2)我先数左边的8只,再数右边的7只,也可以先数右边的7只,再数左边的8只。

(3)左边的7只加上右边的8只。

(4)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

(5)11只能看见尾巴的加上4只看不见尾巴的

……

尽管这里没讲到退位减法,但学生还是依据原有经验说出了不少减法应用题如:

一共有15只兔子,左边8只,右边几只;一共有15只兔子,白兔10只,灰兔几只……

又比如第69页练习九的第十一题,教材提供了一幅农家院里小朋友们正在游戏的画面。

图上天空中的小鸟、男女同学、地上的石子、花丛中的喇叭花,都为解决“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

”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用的数学信息。

比如说电线上原来有3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7只,现在一共有10只小鸟;还可以说在电线的右面有7只小鸟,左面有3只小鸟一共有10只鸟;7个女孩加3个男孩等于10个小朋友;7朵喇叭花加3朵喇叭花等于10朵;只要留心观察,就连小朋友们玩的小石子也能列出7+3=10的算式来。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很多,几乎每一个图文应用题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

凡是情景图中能体现出来的数学问题,学生几乎都能想到,有些甚至是连老师也想不到的。

这是原应用题教学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学效果,也是新教材的独特优势。

正是因为新教材的内容在编排上变得灵活了,所以给了教师更多的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再造的机会,也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正是教材呈现方式的活,激活了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了。

3.知识体系安排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

为了让学生爱数学、学数学,教材减少了例题数量,避免了过多重复的、机械的技能训练。

如过去我们的教材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放在一个单元集中进行教学,而新教材却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安排的。

首先是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接着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就连11~20各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也是分开安排的。

在这些内容之间,教材还穿插安排了“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和“认识钟表”等内容,这样安排既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有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理性分析、领会设计意图

其实教材的编排意图再好,设计理念再新,如果我们用不好,或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体现编者的编排意图,那么一切也是枉然,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把教材理解透彻,作为一名实验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1.体现一个“趣”字。

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插图多。

图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暗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这些图作为一个情境线索,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用数学,突出一个“趣”字。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

“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去主动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

新教材的很多内容,在呈现上就非常注重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将童趣引入课堂,利用猜谜、故事、游戏等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练习上也重视将枯燥单一的计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例如我在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时,设计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狼和小羊的故事吧!

狼6次没吃到小羊心里很不舒服,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你们看它给小羊出了几道题,然后恶狠狠地说:

“小羊,如果你能把这几道题都答对了,我就不吃你。

如果你答错了,哼哼,那可就别怪我了。

”可怜的小羊吓得浑身发抖。

你们愿意帮助小羊吗?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道:

“愿意!

”我说:

“好,下面我们就两个人一组,一个扮狼,一个扮小羊,看看哪些聪明的小羊没有被恶狼吃掉,好吗?

”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练习课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蒙上眼睛,玩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就是一个学生把另一个学生的眼睛蒙住,并交给他一个立体实物,蒙住眼睛的学生通过摸,来说明物体形状特征并判断出它是什么图形。

如果猜对了,交换角色继续游戏;如果猜错了,被蒙住眼睛的同学就需要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另外,还可以组织“数学美”绘画大赛,通过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数学平面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

这样,一方面可以复习已学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和感受。

2.体现一个“实”字。

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和各年级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基本要求,都有具体详尽的说明。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明确本学段目标要求,正确把握好教学目标尺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立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具有实效。

其实一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数学知识和思想,家庭教育、幼儿园启蒙、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感受,都使他们具备了一些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去看待,而应该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来确立教学目标。

如数概念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大多数学生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

教材根据当前入学儿童已有的知识,在每一段的认数教学中,都编排了基数、序数的内容。

由于学生已经在学前对20以内的数的知识有所学习,正确数出20以内的数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这里的基数含义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重点,序数的含义的理解才是这个小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因此,在教学生认识l一5各数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2.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顺序;3.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并把第二个教学目标作为重点来让学生掌握。

这样,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目标,既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落实目标时教师要学会变通。

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参上制定的目标进行教学,还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制定目标。

只有当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顺利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体现一个“透”字。

这里所说的透就是要正确认识教材,读懂教材,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

其实用教材去教,是课改以来大家一直讨论并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但要想真正吃透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进入课改以后,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同课教研活动。

就是在同一学年组内,几位教师备同一节课,然后按顺序上课。

比如二年级的老师们备完课后,先由二年一班的老师上课,其他几位老师听课评课,针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教案。

然后再由二年二班的老师执教,听课后大家共同讨论,修改后的教案是否了解决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通过这一次的实践,有哪些预设是成功的?

又有什么问题出现,需要怎样进行调整等。

这样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实践——总结修改——再实践——再总结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实践反思活动,非常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教师对自己及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在备课、上课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一次教研组活动,我们集备的内容是“6、7的认识”。

备课后,先是由一班的老师执教,我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去听课。

课上,老师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让学生数出图上有几个人?

还鼓励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有没有不同的数法?

接着教师又依次让学生数点子图、数小棒、摆小棒……一切都按我们预定的程序顺利地完成了。

在课后反思时,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最后梳理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这堂课我们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二是点子图在本节课,到底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怎样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又重新研究了教材,并认真研究了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结果发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具备了10以内数字读写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而我们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教材在编写上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教材对1~10各数的认识是分四段来编排的:

第一段是1~5的认识,教材提供了主题图——集合圈——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4部分内容,这时并没有出示点子图。

第二段是6、7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这是第一次出现点子图。

第三段是8和9的认识,有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然后是摆圆片和三角形。

第四段是10的认识,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最后摆小红花。

其中点子图,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实物向抽象数学模型过渡的主要组成部分。

把具体的事物抽象成点子图,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呢?

  我们经过讨论,又重新设计了一节课。

这一次,我们还是从主题图入手,但把主题图上的场景改成了动物园。

同样引导学生数数自己看到的动物。

在学生汇报数的结果和数的方法时,教师随着学生一边数一边把图上的小动物一只只地移到黑板上。

接着,再鼓励他们用圆片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只数摆出来,并说说自己摆的是什么,有几只。

还请2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摆一摆,请其他学生根据他们摆的圆片个数,来猜他摆的是哪种动物?

在学生明确了6个圆片可以表示6只老虎、6只猴子……7个圆片可以表示7匹斑马、7只丹顶鹤以后,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可以用6、7表示的东西……

显而易见,两次教学实践相比,第二次要优于第一次。

说它优,就优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把物抽象为点的过程,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在操作中真正感悟到用小圆片可以表示任何物体的多少,这里教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

两次教学实践对比,虽然第一位老师也注意到了点子图,但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数人、数桌椅,再数点子图。

只重视了6、7基数含义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

结果,学生只是经历了从物到物的抽象过程,没有思维层次的提高,数的概念、数感的发展自然也就谈不到了。

4.体现一个“活”字。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但教材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

这是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

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

所以要想把书本上静态的教材内容变成课堂上动态的、鲜活的教学内容,就必须由教师向深层次挖掘教材、理解教材、探索并灵活地运用教材。

①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新教材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模式。

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和交流等活动,逐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意识。

所以教师只有深入地挖掘和理解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如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在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的环节。

这是有关估算的正式教学的开始。

在这里教材提供了一个“妈妈要带100元去商店购买三样物品,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判断妈妈带的钱够不够?

”的实例。

并运用情境图提示我们“小朋友们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和结果的。

”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发现估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知道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估算的方法和思想,并且感受到合作带来了的丰厚成果。

②改变教材呈现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大多是由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中条件完备、结论明确而且比较封闭的例题、习题作为学习材料。

而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要使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要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知识地呈现上,应该由静态封闭变为动态呈现。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

但有些学校可能目前还达不到使用条件,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图片、表格,设计有趣的游戏、故事情境等形式,同样可以做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

比如,教材第72页的“连加、连减”的教学,课前教师制作了小鸡的头饰,亲自扮演饲养员,又请了8位同学扮演小鸡在草地上吃米。

先是请5位同学在前面表演,表示原来有5只小鸡在前面吃小米,接着口述“后来又上来2只小鸡”,演到这,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列出算式5+2。

接着,再请一只小鸡到前面来吃米,学生就又在5+2的基础上再+1。

这样,让学生根据两次小鸡数量的变化,完整地列出连加算式:

5+2+1。

当教学连加的计算方法时,由于有了刚才具体情境的观察和体验,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计算5+2+1,要“先算5+2然后再+1”的算理。

结果,光凭看图不太好理解的连加过程,通过表演形式实现了由静到动的转变,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数学知识有了直面接触,同时还解决了没有配套投影片和教具的难题。

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于“加减混合”和“用数学”的教学。

③提供知识生成空间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将教学内容由静态呈现变为动态生成是教材内容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由静到动的这种呈现方式,单纯地追求形式化上的“动”。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活动、想象和交流的机会,提供知识动态生成的空间。

这样,使课堂上产生更多的教学资源,促进“生成”。

新教材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编排,如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插图就提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小组活动的机会,为他们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留出时间和空间。

一位实验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将学生带到了音乐活动室,在地上放上坐垫,在每组学生的面前放了一个大塑料箱,箱子里装满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立体实物。

如牙膏盒、球、魔方等,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坐在地上滚圆柱、玩积木……学生在玩中轻松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静态的教材内容就这样变活了,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如,在让学生感受圆柱体能够滚动的特点时,教师先是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为班级搬矿泉水桶,可想而知一年级小朋友一定是搬不动,但小朋友们不用启发,自己就开动脑筋想办法了,结果他们齐心合力,用“滚”的方法顺利完成了运水的任务。

就这样通过滚水桶,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圆柱体能滚动的特点了。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的这一特点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很快就摆出了汽车、压路机等物体,进一步加深对圆柱体这一特点的认识。

再以二年级上册“统计”为例,教师出示统计素材,引导学生利用一年级学习的统计知识进行统计。

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

在反馈中,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介绍着自己的统计方法,有的同学发现统计图的格子不够,就自己又向上多画出几个,有的同学第一列不够,就拐回来在第二列画,虽然这些方法五花八门,但都有理有据。

当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格子中间划一条竖线把一个格子分成两列小格子时,及时抓住了这个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原来的一个格子现在表示几个小动物?

”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发现了“以一当二”的统计方法,这位教师就是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知识生成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这样要比起直接出示或直接讲解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5.体现一个“新”字。

根据对建构主义关于对教材的阐述,笔者认为:

教材其实就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个线索,一个凭借,它不是一纸圣旨。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依据课程标准,在不改变教材本质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最后一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内容。

“看一看”,先让学生看我出示的图画分别像什么?

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通过看一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体验所拼图形的造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让学生“画一画”,就是用立体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直尺画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通过画一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涂一涂”,画好后让学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增加图形色彩,尊重学生的选择;“剪一剪”,把涂好颜色的图形剪下来,通过剪指导学生运用剪刀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拼一拼”,让学生用剪的图形自由拼组图案,通过拼一拼,丰富孩子的想象,培养孩子学习成就感;“贴一贴”,把拼好的图形贴到一张白纸上。

通过贴一贴,一方面可以保存孩子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设计、勾画的能力;“说一说”,学生的作品先在四人组里展示交流,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这些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交流者。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他们非凡的想象力,由简单的一只小鸡到复杂的高楼大厦,由现实的汽车到虚拟的飞船和机器人,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

三、大胆实践  活用教材文本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几乎每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会产生新的困惑。

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

熟悉它?

领悟它?

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

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实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梳理出以下问题和困惑:

(一)主题图的使用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

如一年级上册第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