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833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7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

学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17、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

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

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壁虎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

(壁虎也叫守宫、蝎虎。

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

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

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板书课题,问同学们看了标题后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的尾巴跑哪去了呢?

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呢?

他向谁借呢?

最后借到没有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正音。

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解答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

他向谁借呢?

最后借到没有?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全班齐读)

(1)想想: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挣断”的意思。

(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如果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

注意感叹号,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PPT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

),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2)回答问题。

(3)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

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见谁在做什么?

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5)指导朗读。

出示两组句子:

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6)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板书:

拨水)理解“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做拨水动作。

(7)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

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

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好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让学生回答问题

(2)老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

跟教师做动作。

(3)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4)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

(指名读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

(板书:

长出新尾巴)

(2)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

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 祖→姐 桃→逃)

(2)熟字加偏旁(几→虎 文→蚊 它→蛇)

2、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3、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4、学生仿写。

5、比一比,口头组词

三、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

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

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

能举个例子吗?

 

    (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

(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

(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

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时

导入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

一块来看看吧!

 

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自己读,与同桌读,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

 

A、指名读,正音。

 

B、分小组练习朗读。

 

C、伴乐朗读短语。

 

3、发现积累方法。

 

    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在课文里见过,如“绿油油的荷叶”是“荷叶圆圆”一课的) 

    教师小结:

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    )夏夜    (    )球赛 

    (    )松果    (    )翅膀 

    (    )问题    (    )天气     

    (    )眼睛    (    )荷叶 

我会读 

    (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

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

(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A、学习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样和我一起玩的?

(学习朗读第二句) 

    多调皮的浪花呀!

我和它玩得高兴吗?

从哪看出来的?

(学习朗读第三句) 

    你们喜欢这调皮、可爱的浪花娃娃吗?

(伴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B、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

你们看,它真的来了,这回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

多么珍贵的礼物,你们喜欢吗?

那你们会怎么读呢?

 

    又是做游戏,又是送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你喜爱这些“淘气的娃娃”吗?

能把你的喜爱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C、伴乐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猜谜游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张老师想拍一个关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给全校小朋友看。

今天,到我们班来选两个最佳小演员,你们有没有信心被选上?

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开头吧!

 

2、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

哇!

今天天气真好。

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

那就让我们拿出课前做的头饰,排练一下吧!

 

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 

4、放刚拍摄下的镜头,全班同学认真看完后评议,教师相机指导评议重点:

 

A、哪两个小朋友合编的故事好听?

 

B、哪两个小朋友说得好?

 

C、哪两个小朋友演得好?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颁发奖杯,并给所在小组每人发“最佳合作星”。

 

自由选择,组内续编 

1、(课中,老师故作惊讶状)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师说她今天太忙,不能来看小朋友演出,让你们拍下的故事待会儿讲给她听。

你们愿不愿意?

那我们先练—练,好吗?

另外,再在全班评出一个“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讲给包老师听,行吗?

 

2、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评议,教师相机点拨评议重点:

 

A、他把故事说清楚了吗?

句子说通顺了吗?

 

B、讲的时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动作,你觉得怎样?

 

4、评选“故事大王”,颁发奖章,并给所在小组每人颁发“最佳合作星”。

 

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板书:

续编故事)。

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

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

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

 

 

识字5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遇”、“尊”难认字的字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

(谜底)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字谜,想猜一猜吗?

  

(二)、学第一个谜语      小黑板出示第一个谜语:

  

1、读谜面: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认识它。

 

(2)、谁会读这条谜语了?

教同学们读一读。

  

2、理解意思:

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1)、需要几个人表演?

为什么?

应该怎样站?

  

(2)、谁读“一个人”?

谁读 “两个人”?

“一人在前两人跟”该谁读?

“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又该谁读?

该怎样表现?

 

 3、猜谜底:

  

(1)、谁来猜猜谜底?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

(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

苹果奖励给谁。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多有意思的字谜呀!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4、你在读字谜时认识了哪几个字?

教大家读一读。

  

5、总结猜谜方法:

第二个谜语就要来了,让我们想想怎样把谜语猜出来吧。

(小黑板出示:

动脑筋,猜谜语,谜底藏在谜面里。

仔细观察抓特征,结合起来想仔细。

师领读。

) 

(三)、学第二个谜语  

1、出示第二个谜语,自读。

小老师教读。

  

2、逐句读读猜猜。

  

(1)、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2)、你可以做个什么手势表示“相遇”呢?

“起凉风”是什么时候?

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3)、什么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3、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

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

奖励大苹果。

  

4、再来读读这个成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5、在这则谜语中认识了哪些生字?

  

6、再跟老师念念猜谜语的儿歌。

  

(四)、学第三个谜语:

有信心猜出第三个谜语吗?

  

1、用小黑板出示经过老师改编的第三个谜语:

有“言”互相尊重,有“心”令人感动,有“日”万里无云,有“水”纯净透明。

  借助拼音读读。

  

2、小老师带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

提示理解词语:

“”、“互相”、“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洁透明”。

  

4、你怎样来猜这个谜语?

  

(1)、点拨出示:

情、清、请、精、晴、睛,你发现了什么?

再读谜语,你又想到了什么?

  

(2)、猜到谜底了吗?

怎么猜出来的?

随学生回答板书。

  

(3)、奖励大苹果。

  

5、改动谜语,与书上一致。

读一读。

有什么发现?

喜欢哪种说法?

领读这则谜语。

 

6、在这则谜语里学了哪些生字?

小老师教读。

  

(五)、读课文  

这三个谜语有趣吗?

课后,你打算说给谁来猜一猜?

  翻开书,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看看这节课的收获大不大。

  

(六)、教学效果测评  

1、熟读三个谜语,最好能记住,说给爸爸妈妈听。

如果他们猜不出来,就告诉他们该怎样

猜。

  

2、读读词语,喜欢这些词吗?

  

读读句子,发现了什么。

(来、至、到的意思差不多。

)  

(七)、拓展性学习:

感知以谜破谜  

1、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2、感觉这件事有趣吗?

想想可以怎样和小伙伴做游戏。

(选择谜底相同的谜语。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谜语,回顾收获  

1、谁还记得上节课猜的谜语?

分别出示“众”、“秋”、“青”三字,能说哪个就说哪个。

  

2、怎么猜谜语的?

还记得猜谜儿歌吗?

  

3、在猜谜中我们还有什么收获?

  

(二)、认读生字词语  

1、把我们认识的生字请到黑板上来吧。

出示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

 

 2、小组合作识字。

  

3、检查。

 

(1)、猜字游戏。

  

(2)、男女生扩词语比赛。

  

(3)、用了哪些识字的好方法?

  

(4)、老师用生字编了些字谜,谁能猜出来:

“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里藏。

”“国字玉出门,

人才进了门。

”  

(5)、谁能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说说看。

你为什么这样编呢?

你觉得自己很能干

吗?

  

(6)、你还能编别的字谜吗?

  

(三)、做猜谜会的准备  

1、猜谜语真有趣,还想猜吗?

搞一次猜谜活动怎样?

 

2、谁去准备谜语?

到哪儿去搜集谜语吗?

  

3、哪些同学能自编谜语?

  

4、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四)、写字  

1、要写哪几个字?

读一读。

  

2、小组合作:

讨论记住字形的好办法;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

 

 3、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怎样写才好看?

哪些字特别难写?

怎样写好它们?

 

 4、希望老师教你写什么字?

示范。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五)、总结 :

这节课你高兴吗?

为什么?

  

(六)、教学效果测评  

1、读拼音,想想词语的意思,再写下来。

  

2、读谜语,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猜出这个谜语后,看看自己又认识了什么字。

  

(七)、拓展性学习  

1、投影出示谜语卡(或写在小黑板上),老师读,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2、猜谜语,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

自悟方法:

抓住特点。

  

3、可以把什么编进谜语里呢?

观察教室里的东西,想想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试着编谜语。

大家评一评,编得怎么样。

  

4、自编谜语,考一考同学。

  

5、猜谜中你又认识新字了吗?

有意思吗?

  

七、作业设计  

回家自己试着再编一些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18、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十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字。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今天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有个小男孩,画太阳,它画呀画呀,画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一口气就画了四个太阳。

)板书课题:

四个太阳,齐读,教学“阳”。

2.想知道关于这四个太阳的故事吗?

打开书,自己自由读课文。

拼一拼圈出划出的生字,有困难可以找周围的同学帮忙,可以交流认字方法。

遇到长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二、朗读课文,初识文意

师:

课文写了哪几个太阳,分别送给谁的?

三、游戏闯关,认读生字。

这节课,小太阳带我们去闯关,现在就先闯第一关。

1.第一关:

射气球

小朋友真棒,小兔的箭法真准,看看是什么礼物?

(生读句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水从高处流到低处,我们人呢要从低处走向高处,要天天向上,越来越好。

2.第二关:

夺红旗

现在进入第二关,先由第一、第二两组比赛读,三四组评出优胜组。

再由三四两组读,一二两组评出优胜组。

两组优胜组进行决赛。

3.第三关:

摘花朵

马上进入第三关,给每朵花找朋友,找得多就能把花摘下来。

4.摘苹果

恭喜闯关成功!

小太阳奖给我们十三个苹果,现在去品尝香甜的苹果吧。

谁先吃苹果?

(谁能组词或说一句话?

四、诵读课文,体会想像之美。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文诵文,读中感悟作者在画太阳时想到了什么,感受课文文字之美、想像之美。

1.学生自主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文。

2.以学定教,学生喜欢读哪段,就指导学生读好哪段。

五、书写生字

  1.刚才我们在闯关、吃苹果的同时认识了很多生字,同学们读得很不错,现在我们去写写字,这节课我们先写三个字:

阳、脸、因。

2.老师要写了,你有什么要提醒我的吗?

3.老师要提醒小朋友,教师边范写边提醒。

4.谁还能组词并说一句话?

六、总结,音乐中结束

这节课啊,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

老师想为大家放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在歌曲声中一起结束今天这堂课吧!

(播放《种太阳》)

七、布置作业:

回去画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测生字

 ①老师范说一个字谜,学生猜。

如:

舌头舔甘蔗。

(甜)

 ②学生编字谜互猜完成其它生字。

 ③指导掌握“脸”字的写法。

 ④学生练写“脸”字。

 三、听歌激趣,引入课文

 1.播放歌曲《种太阳》。

 2.师:

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呀?

(学生自由说)。

刚才这位爱唱歌的小朋友用种太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课文中这个爱画画的小朋友他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又藏着什么样的美好心愿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四、自主合作,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读完后师问:

课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请学生到前面把相应的太阳图片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过渡:

(指黑板上贴着的太阳)四个不同的太阳,多新鲜,多美丽呀!

你最喜欢哪个太阳?

(学生自由说)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太阳,在文中找到那一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一学。

(师提要求:

可以一个人美美地读一读,也可以下位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背一背,演一演。

注意要一边学一边思考,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这个太阳,他的心愿是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自主合作学习)

五、以学定教,精读感悟

(以下的内容根据学生展示的先后顺序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感悟)。

 ①学生汇报展示。

 ②指导朗读。

通过男女生对比读、齐读等方式来感受绿太阳带来的清凉。

(板书“清凉”)

 ①哪个小朋友喜欢金黄的太阳?

为什么喜欢它?

(板书“成熟”,展示秋天果子成熟的课件,唤起想像,激发情感)

 ②请一名小朋友有礼貌地邀请全班同学一起来美读这一段,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①学生汇报展示。

 ②让班上在北方过过冬天的小朋友,谈在北方过冬天的感觉。

(学生自由发言)

 ③老师带着南方的小朋友一起去感受一下北方的冬天。

学生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④理解“冻僵”:

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冻僵”一词,结合亲身体会进行感悟理解。

⑤理解“温暖”:

师:

就在你的小手和小脸都冻僵了的时候,升起一轮红红的太阳(播放课件),这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发言)。

师引出这种感觉就叫做“温暖”。

(板书“温暖”)

 ⑥指导朗读:

先指名读,然后教师范读。

学生模仿表演读。

通过读把“温暖”的感觉送给大家。

 彩色的太阳。

 ①学生汇报展示。

 ②师问:

想象一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播放春天课件)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或者诗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

 ③指导朗读:

同桌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可以配上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

师生合作读书。

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课文中的小朋友:

画绿太阳的心愿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天给大家带来(指板书)── 生(接答):

清凉。

 

画金黄的太阳的心愿是为了快点让人们尝到──成熟的香甜的果子。

画红太阳的心愿,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 温暖。

 

画彩色的太阳的心愿,是为了让美丽的春天变得更加──多彩。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的形式,让学生整体回顾、深化理解课文,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为下一步的说话和写话做好铺垫。

六、拓展思维,口语交际

1.学生自由发言:

我要画一个什么样太阳,送给谁,我的心愿是什么?

2.学生画心中的太阳,最好把你的心愿在画上写出来。

3.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4.用实物投影展评典型的学生作品。

七、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1.师总结:

我发现小朋友心中的太阳真是丰富多彩。

通过你们的画我感受到了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老师衷心的祝愿所有的小朋友的心愿都能实现,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明亮。

2.布置学生以“我心中的太阳”为题,出一次墙报。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

2、会写“可、石”等6个字。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你知道乌鸦这种鸟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乌鸦喝水的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乌鸦喝水》,乌鸦是又黑又丑的鸟。

然而,在中国许多抒情诗里,每每给乌鸦以赞美,如,“寒鸦数点”,“暮鸦栖未定”。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乌鸦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本课,我们又将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认识它聪明能干的一个侧面。

本课内容通俗易懂,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wū yā  hē kě  pínɡ  shí bàn  fǎ  jiàn   kě   zhǎo  xǔ

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 渐  可   找 许

2、分析生字:

一个一个生字分析:

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例如

学习生字喝:

音节:

二拼音节,偏旁:

口字旁,结构:

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三)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

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