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804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24.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当时

A.郡县制普遍实行B.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

C.察举制得到推行D.血缘政治关系得到加强

25.右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饥

人。

”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国家一统B。

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D.威声远播

26.“拓跋建成立北魏政权,……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

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

作者研究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史的切入点是

A.朝代更替B.中央集权C.社会稳定D.经济政策

27.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这一转变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28.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夷匪战争D.通商战争

29.“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的严重危害B太平天国的愚昧落后

C.曾国藩富国强兵的愿望D.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30.“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上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是

A.变革社会风俗.与世界文明相融合B.变革经济,发展机器生产

C.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31.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

“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

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遗失相关的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俄战争

32.“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鲁迅《阿Q正传》)这说明

A.未庄人对于革命的意义了解不清

B.革命得到全面扩展

C.辛亥革命只是形式上的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D.革命已经深入人心

33.对于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B.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C.系统学习哲学D.自由选择科目

34.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

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无法有效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5.“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

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一此观点旨在强调

A.华盛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B.欧洲尚不适宜采用近代民主体制

C.华盛顿的选择会冲击君主制度D.华盛顿的选择有助于美国的稳定与发展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祖宗之法”是中图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

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③,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④,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

(8分)你如何看待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

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4分)

材料二

“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

“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材料三在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830年

法国:

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完制度

1861年

撒丁王朝:

基本统一意大利。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7年

英国:

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

德意志:

实现统一,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

法国:

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

英国:

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

依据材料三,归纳l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的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13分)

 

4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

……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

所以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洋务派所办的新式学堂……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

材料二

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

……明治政府颁布《学制》,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

每区设相应数量的大、中、小学。

《学制》还规定。

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

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

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

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

(8分)

 

(2)结合材料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7分)

 

4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

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

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

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

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徐元文(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时年71岁)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

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

盖未有两。

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嫡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中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3)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何在?

如何理解作者对黄宗羲现实主义态度的赞誉?

(6分)

 

 

2019-2020年高三7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中①一④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略图。

读图回答l-3题。

1.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2.④省西侧的海峡属于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与①省接壤的邻国有

A.越南、缅甸、尼泊尔B.老挝、泰国、缅甸

C.越南、缅甸、印度D.越南、老挝、缅甸

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当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5.右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寒带苔原带

6.形成右图中自然带②的下界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个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地域面积。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当一个地区的生物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

出现生态赤字。

读图回答7—8题。

7.巴西生物承载力高于俄罗斯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D.水资源数量

8.根据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表现,下列国家或地区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是

A.印度B.中国C.欧盟D.俄罗斯

国际考察队于l989年7月26日从长城站出发,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l990年3月3日顺利到达和平站,完成了第一次国际合作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

读此次穿越路线图,回答9-11题。

9.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

的路段是

A.从长城站到阿蒙森一斯科特站

B.从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到东方站

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D.从长城站到和平站

10.1959年澳大利亚、阿根廷等l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该条约针对南极地区的目的不包

A.和平利用B.科学考察

C.进行核试验D.环境保护

11.图中四条弧线可能代表到达和平站时晨昏线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第Ⅱ卷

36.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4分)

 

 

(1)简述图中墨累—达令河径流量的特征。

(6分)

(2)据图说明墨累—达令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的突出优点。

(6分)

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大鄙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一500毫米。

农业需要灌溉。

在20世纪20一70年代。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的不断增加对墨累一达令河流域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12分)

37.读新西兰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22分)

(1)温泉是新西兰最负盛名的旅游资源之一,请说明

该国温泉众多的原因。

(6分)

(2)南、北二岛中,该国人类活动主要分布于,

并简述判断依据。

(8分)

材料:

木材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自然资源之一

曾经主要从俄罗斯及东南亚进口,来源市场高度集

中。

xx年俄罗斯原木出口税上调至25%。

从xx

年开始俄罗斯原木出口稳定持续减少。

与此同时。

西兰对中国市场的原木出口逐年增长,目前,新西兰

原木已是中国最大的供应国。

俄罗斯的原木分为针叶

林和阁叶林。

阔叶树种如柳树、棒树等,针叶树种如

樟子松、白松等.新西兰主要是针叶林。

目前以辐射

松人工林为主.与俄罗斯的松木相比.辐射松的木质

密度较低。

(3)据材料说明我国将原木进口重心转向新西兰的优

势与不足。

(8分)

43.右图中甲、乙两线为北极地区的永久冰冻界与冬季冰

冻界,其中乙表示的界线为(2分)。

描述0°经线附近冰冻界的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6分)。

冰冻界的分布可以看出丙港发展航运的优势条件

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