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776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docx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经典练习

1.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4.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

)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大于8gB、等于8gC、小于8gD、无法判断

6.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为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他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等于

A.9∶13B.13∶9C.9∶4D.13∶4

7用密度为ρ的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可悬浮在水中,如图6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线相连,放在水里静止后,盒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对球的拉力是2N,如图6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ρ:

ρ水=3:

1B.金属盒的体积为6×10-4m3

C.金属球的质量为0.4kgD.金属盒空心部分体积是5×10-4m3

 

8.把木块放在水中时,露出部分为木块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木块体积的1/3;拿掉物体A,将物体B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木块体积的1/4.若物体A体积是物体B体积的2倍,则物体A、B的密度之比是:

A.2∶3B.3∶2C.1∶3D.3∶1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Pa,A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p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

6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3.如图12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4.把一块圆柱体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把金属块的3/5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和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相等,那么两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_____,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5.

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6.如图8-9(甲),逐渐把物块往下放,在物块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变小的,这说明物体浸入液体中越多,受到的浮力就;当物块全部浸没到液体中后(见图乙),让物块在液体中缓慢地平移或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

7.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个物体重为5N,当把物体浸到液体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3.5N。

则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物体受的浮力为N,此时物体共受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是N。

8.如图12甲,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____N、压强为_______Pa.如图12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ρ水=1.0×103kg/m3,g=10N/kg,大气压约为1.01×105Pa)

 

1.在一个大气压下将一根玻璃管灌满水银后倒置在水银槽中,管高出水银面h=50cm,如图所示,问:

⑴管内顶部受到多大的压强?

方向如何?

⑵如果在管顶部开一个出现什么情况?

(大气压为76cm汞柱)

 

 

2.有一体积是200cm3木块,放在水中时有

体积露出水面。

求:

(1)木块的重力;

(2)木块的密度。

(取g=10N/kg)

 

3.有一个金属球,是用密度为2.5×103kg/m3的金属制成的。

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重为14.7N,将它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4.9N。

(1)通过计算说明该球是空心的;

(2)求该球空心部分的容积。

4.一个体积为500cm3的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4N。

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2)若物体恰能在液体中悬浮,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取g=10N/kg)

 

5.如图所示,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5cm的正方体,下部是边长为10.0cm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g=10N/kg)。

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6.如图所示,以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500cm2,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5cm的圆柱体木块,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g=10N/kg)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Pc(小于/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是:

.

 

2.在《浮力的利用》教学课堂上,王老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

取一块牙膏皮,首先将它揉成团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牙膏皮团”下沉,然后将它展开做成帽形放入水中,观察到“牙膏皮帽”浮于水面上。

王老师提问:

两次不同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李亮同学马上举手回答:

实验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若给你一些器材:

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你将选择哪些器材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及你的探究方案。

 

(3)你将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

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

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

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以图中的长方体C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

 

3.“端午节”吃完了咸鸭蛋,王聪同学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

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

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1:

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

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王聪在这张大纸板上分别裁出两张大小为40cm×10cm的小纸板A、B和一张大小为40cm×20cm的小纸板C,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块、若干重物。

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

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1(甲),在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1;

步骤二:

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1(乙),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2;

步骤三:

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丙),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3。

(1)比较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填写序号)是(正确/错误)的。

利用上述结论,王聪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四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你把最合理的设计图的字母标号填在括号内()

(2)比较实验数据G3与可验证猜想2;

(3)王聪受步骤二现象的启发又提出新的猜想:

猜想3:

拱形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3,请你帮助王聪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四:

在这张大纸上再裁出的小纸板D,

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4;比较实验数据G4与G2的大小,可以验证猜想3.

 

4.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