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8541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docx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

松毛虫的防治方式

贵州省毕节地域林业科学研究所李虹

松毛虫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是松树林的天敌,普遍散布于中国各地。

松毛虫属全世界已知的有28种,其中发生面积大,常常成灾的有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6种,尤以马尾松毛虫危害最严峻。

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等。

松毛虫成虫为大、中型蛾子。

雄蛾触角近乎羽状,雌蛾呈短栉状。

口须向前伸过颜面,覆有和。

雄蛾细狭,结尾尖;雌蛾腹部肥胖,结尾圆;中后足胫节有或长或短的端距。

较狭长,翅顶稍圆;前缘过中点后逐渐弯曲;外缘相当弯曲。

后翅宽;前缘比较直。

前翅4、5脉一路出自中室底角;六、7脉同柄;8脉出自中室上角;九、10脉同柄,但柄短。

后翅4、5脉有短的同柄,出自中室底角;8脉和7脉在接近翅基部点上吻合或二者间有一超级短的横脉形成一个小基室,基室上往往有小而短的附脉。

松毛虫的发生的规律,松毛虫每一年发生的世代,因种类和条件不同而有专门大不同。

落叶松毛虫在东北2年或1年完成1代,在林区完成1代跨3个年头,幼虫越冬2次,幼虫期长达22个月。

、高山松毛虫一年1代。

松毛虫一年1~2代。

云南松毛虫在高海拔地域一年1代,低海拔地域一年2代。

侧柏松毛虫一年2代。

油松毛虫在东北一年1代,在一年1~2代,在四川一年2~3代。

思茅松毛虫一年1~3代。

松毛虫一年2代。

马尾松毛虫在黄、淮流域一年2代,在一年2~3代,在、南部一年4代。

散布越向南方,世代越多。

在同一地域,每一年发生世代数虽较固定,但每一年产生1~2代、2~3代、3~4代的百分比却不尽同。

这主要与温度、光照、松树生长状况及受害程度有关。

世代分化一般在幼虫由4龄进入5龄时表现出来。

不同种类的松毛虫,不论世代多少,生活习性大致近似。

雌蛾多产卵于松针上,成块状,每一雌蛾产卵200~800粒,一般300~500粒,云南松毛虫最高产卵量高达1700多粒。

幼虫在上午6~9时孵化,初孵幼虫在3龄前比较集中,有吐丝下垂习性,借风力传播,3龄以后分散活动,幼虫期共有6~9龄,以3~5龄幼虫越冬。

长江以南除高海拔地域的思茅松毛虫下树越冬外,一般均以幼林丛为越冬场所。

大树则有部份在大树树干皮层中越冬。

在黄河、,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大部份在树干皮层,一部份在树冠针叶丛中越冬。

的油松毛虫以树皮下或地面石块下为越冬场所,东北的落叶松毛虫在地被物以下越冬。

幼虫以最后一个龄期取食量最大,占整个幼虫总食量的70~80%。

老熟幼虫在树枝上、针叶丛中或地被灌木上结茧化蛹,老熟幼虫体上及茧上均有毒毛。

成虫多在傍晚羽化,交尾、产卵均在夜间进行,趋向生长好的产卵。

成虫飞迁是扩散的主要方式,飞迁的距离与地形地势、松林散布、受害程度、有关。

松毛虫按照不同发生的情形,可划分为不同的区,而在不同的区可采取不同的防治办法。

发生区一般可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

常灾区多散布于大面积纯林地带。

成灾,多在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域。

云南松毛虫、德昌松毛虫则猖獗发生于500~1000米的山区。

文山松毛虫的成灾区可高达1200米。

落叶松毛虫灾害幅度较广,在区,成灾区高度可达2000米。

在下,几种主要松毛虫都具有周期性猖獗成灾的规律。

猖獗周期的长短,与地理散布、世代多少、天敌资源、地形地势、、食料数量和、植被情形及林区气候条件有紧密关系。

一般是年发生世代多的马尾松毛虫距离时刻短,约3~4年暴发一次,年发生1的赤松毛虫约10年左右暴发一次。

油松毛虫在2~3代区,约3~5年暴发一次。

松毛虫只能在条件对它特别有利时,才能产生数量积累和慢慢进展到猖獗成灾。

那个第一形成的、最适的小生境,称为发生基地。

害虫发生基地是可变的,常随着林木的、、更新、演替而变迁或形成新的基地。

在营养丰硕的条件下,幼虫生长健壮,成虫体长、翅展增大,雌雄性比、蛹长、蛹重、产卵量、世代分化比率等均有利于后代增殖。

营养不良至少可引发雄性比增高、重减轻、产卵量减少,相差可达一倍以上。

暴发区往往由于食量不足而引发断食死亡。

气候不但直接影响松毛虫的散布和世代的多少,同时也影响整个生物种群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诱发间歇性周期发生和数量变更。

在光、热充沛的条件下,生长期缩短;在气候不适宜的情形下则可造成松毛虫大量死亡。

长期干旱时寄主植物内部水分减少、糖分增加,可使幼虫的取食量增大,间接地促使害虫增加繁衍量。

短时的暴风骤雨能够冲洗树上的幼虫,长期连绵雨会影响幼虫的结茧、化蛹和成虫的羽化。

松毛虫对于松林的危害性极大,一旦大面积发生,不单单会对树木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乃至有可能造成松树林的成片死亡,松毛虫的防治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松毛虫的防治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营林技术防治

一、营造混交林

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

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和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

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都可。

在北方可选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

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无益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成立自控能力强的丛林生态系统。

二、封山育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慢慢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硕丛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增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白栎花。

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慢慢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二)生物防治办法

一、白僵菌防治

在各类型区中,都可利用白僵菌。

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刻)一般不适宜利用白僵菌防治。

施菌量每亩万亿孢子。

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24?

C以上的连雨天或露珠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

施用方式:

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

预防性办法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式。

二、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

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

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

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式:

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

喷雾可同时加入必然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式,搜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

使历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的硫酸铜或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

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式:

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4、利用松毛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松毛虫各虫期的天敌达300余种。

寄生性昆虫中以松毛虫赤眼蜂、松毛虫黑卵蜂、平腹小蜂、松毛虫黑侧沟姬蜂、松毛虫脊茧蜂、伞裙追寄蝇、蚕饰腹寄蝇、松毛虫狭颊寄蝇等的寄生率最高;捕食性昆虫中以蚁、双针蚁捕食量最大。

病原微生物中有、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鸟类中以大杜鹃、暗灰鹃、黄鹂、灰喜鹊、大山雀等的捕食量较大。

比如可采用招引益鸟的方式进行防治。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

布巢时刻、数量、巢箱类型按照招引的鸟类而定。

还可采用释放赤眼蜂的方式进行防治。

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

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三)人工(物理)防治

按照松毛虫的发生情形,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利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式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

杀虫剂能有效杀死松毛虫的幼虫,因此,可在松毛虫的幼虫时期采用植物杀虫剂消灭其幼虫,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如采用%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

20,每亩利用的药量为升。

(五)仿生药剂防治

在必要情形下,采用灭幼脲(每亩30g)、杀蛉脲(每亩5g)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

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洒增加50%-100%的药量。

在松树被害严峻、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亩50克)

(六)化学药剂防治

由于化学药药剂的具有残留及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但其又具有壮大的杀伤力,能在短时刻内起到专门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利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

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

在北方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天上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

施药方式选择:

喷雾:

多采高浓度、低喷量、细雾粒超低量或低量喷雾。

地面防治喷雾应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

超低量喷雾要求气温3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上、风速每秒小于3米。

喷粉:

水源缺乏的地方可考虑利用,喷粉作业一般在早晚有露珠时或小雨后效果较好。

喷(放)烟:

在人畜活动少的偏远山区,林分郁闭度大,虫龄小而虫口密度大时可考虑,应在傍晚气流稳固或气温逆增情形下作业。

(七)自然防治法

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松毛虫寄生率高,虫情仍处于下降趋势时,不进行药物防治。

安全区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偶灾区小面积发生时不进行药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长。

按照不同的情形,选择不同的防治方式或是将多种防治方式联合利用,能够更有效地防治松毛虫,使松毛虫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到控制,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别外,在进行防治时,还应注意对防治指标的确认。

防治指标以发生虫口密度(虫情级)为主,结合林间天敌状况和林分被害情形而定。

一般虫情级为3级以上,今世可能造成松针损失30%以上,而目前松林未出现严峻为害的发生区作为今世防治重点;越冬代防治的虫情级可适当低1-2级;一般蛹、卵期天敌寄生率达80%以上,或松针被害已超过80%的林分可暂不考虑除治。

按照防治区情形,选择最可行的防治办法,一般要求以经济、有效,不杀伤天敌,能确保控制今世或下代不成灾。

参考文献

 

陈尚文;杨俊泉;沈建中;莫伟华;杨秀好;张远飞;林少雄马尾松毛虫危害区植被指数变异函数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盛金坤,俞云祥,俞景霆思茅松毛虫[J];江西林业科技;1995年02期

 

张潮巨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2年02期

李任波,柴守权,许国莲,段兆尧,谢开立,李广英思茅松毛虫发生期预测预报[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吴钷文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0年S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