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七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
要点突破】
[来源:
学*科*网]
(10年全国卷I文综第1题)[来源:
学&科&网Z&X&X&K]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由题意,沿海滩涂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具有耐盐碱性特征。
1.C
2.(2010·广东模拟)图2是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影响该自然带分布
的最主要因素是()
图2
[来源:
学科网]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2.【解析】
图中的阴影部分均是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主要是大陆西岸),得该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其成因主要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受信风带控制。
【答案】B
【高考真题探究】
(10年天津卷文综第5题)
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
5.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O→a属于由于纬度变化导致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故A、B错。
O→b反映的是从热带到温带到寒带的变化,影响因素为纬度,故D对。
6.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草原地区,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010·重庆卷文综第10题)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回答8~10题。
10.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10.根据题意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常绿阔叶林。
【专题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2010·安徽皖北模拟)读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山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是断块山
B.该山位于南半球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G分布的海拔高度下
限上升
D.该山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2.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带谱比北坡丰富,因为南坡海拔高
B.G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
C.E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
D.与F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的海拔会更高
(2010·马鞍山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与地下水埋深图。
完成3—4题。
3.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南地区
4.在上图的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图6为欧洲和非洲大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5.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的更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
6.当图中②地处于草木枯黄的季节()
A.开普山脉正值干旱少雨季节B.阿尔卑斯山正值滑雪季节
C.④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D.⑤地可能出现极
星现象
7.(2010·深圳五校联考)南美洲大陆西岸的热带荒漠带一直延伸到3°S的原因是
A.该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
控制B.山地背风坡,寒流降温减湿
C.深居内陆,水汽难以抵达D.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表1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个省会城市。
回答3—6题。
表1(单位:
℃
序号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年均温
序号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年均温
①
-0.3
27.3
14.2
④
-2.9
26.6
12.7
②
4.7
29.3
17.2
⑤
2.1
82.3
15.7
③[来源:
学科网]
13.3
28.4
21.8
⑥
15.8
28.8
22.9
8.⑥→⑤→④城市一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
下图表示地
图上局部区域经纬线分布状况。
据图示信息回答24—25题。
9、图中箭头所示区域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为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假设某地地形剖面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如下图所示,回答7~9题。
10.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来源:
Zxxk.Com]
A.3000米B.4000米C.5000米D.6000米
11.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M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12.图中山地M坡的朝向最有可能的是: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二、非选择题
(2010·北京丰台一模)13.(36分)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4分)
14.(2010·东北三校二模)(24分)图8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乙、丙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8分)
【答案】
一、选择题1-5CCBCA6-10DBABC11-12DA
二、非选择题
13、(4)(4分)改善人气环境质量(1分),减少酸雨的产生(1分),进而减轻水体、土壤的污染(1分),利于生物生长(1分)。
14
(1)乙:
温带草原;(2分)
丙:
温带荒漠(或由温带草原向温带荒漠过渡)(2分)
原因:
(与乙比较)丙距海洋较远,水汽少(或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或丙为干旱区域,乙为半干旱区域)(2分);地形阻挡使水汽难以到达(2分)
【备课资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09年5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
上少有的枯水年份,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
1100千米的河道断流。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A.该流域的降水异常减少
B.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冰雪融水量异常减少
C.流域内灌溉面积扩大
D.工业用水量过大
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塔里木河断流不会导致()
A.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面积缩小
B.威胁胡杨林的生存
C.风蚀、风积范围扩大
D.西北地区气候年温差减小
【解析】1选B,2选D。
塔里木河的主要水源补给是冰雪融水,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冰雪融水量减少,是导致此次断流的最主要原因,它的断流会严重威胁到中下游地区的绿洲生态,使荒漠化加剧,但不会使该地区的年温差减小。
左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
右图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D.洋流
4.右图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5.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解析】3选C,4选B,5选B。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东部沿海,与乙地纬度相当。
由图中比例尺可知,甲、乙两地相距不远,但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说明甲、乙两地之间必然有一较高大地形阻挡海洋水汽的进入。
由降水及海陆位置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年内变化不太大,乙地因降水较少应是亚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6、7题。
6.②地典型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来源:
学科网ZXXK]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7.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地地域分异的是()
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
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
【解析】6选B,7选A。
由图可得,②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典型的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①地的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其对应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③地气候特点为终年干燥、年温差较大,应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内陆地区,④地对应的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图3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9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
【解析】8选A,9选D。
图中显示1万多年来艾丁湖的面积逐渐萎缩,说明由于气候变干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因艾丁湖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则其面积的萎缩使得其对绿洲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
15.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读图回答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半荒漠D.苔原
【解析】选A。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图中的60°N纬线与假想铁路线的相对位置,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因为该铁路线绝大部分位于60°N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该范围内为世界上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下图为2009年我国十一运火炬的传递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十一运火炬在由C地区向A地区传递的过程中,沿途所看到的主要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A、B、C三地区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
响因素是___________。
(7分)
(2)下列景观图中,在B所在省区传递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2分)()
(3)下图为十一运火炬由A到C传递途中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
(3分)
①该山
峰可能位于()
A.武夷山脉B.祁连山脉
C.天山山脉D.阴山山脉
②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坡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D.海拔低于南坡
③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4)十一运火炬在由D地区向E地区传递过程中,沿途主要植被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分)
(5)十一运火炬传递过程中途经著名的灌溉农业区①_____
____,②_______,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分异规律,主要受______________影响。
(4分)
【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
(1)、(4)题,根据我国自然带分布分析。
第
(2)题,图A是沙丘,图B是草原,图C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梅花鹿是典型动物),图D是喀斯特地貌。
第(3)题,根据海拔高度以及针叶林分布(说明北坡降水多)可以判断为天山山脉。
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第(5)题,两灌溉农业区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有灌溉水源便成为农业区,体现了非地带性的特征。
答案:
(1)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2)D(3)①C②B③A
(4)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来源:
学科网]
(5)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非地带性灌溉水源
17.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该国最可能是指(4分)()
A.印度尼西亚B.英国
C.日本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
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6分)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4分)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6分)
【解析】由要素关系图可知该国为日本,分析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应主要把握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
[来源:
学.科.网Z.X.X.K]
答案:
(1)C
(2)该国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且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受流水侵蚀和冲积作用明显;由于地
形坡度大,水力资源丰富。
(3)①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
②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
③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是暖流的影响。
(4)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取材方便,又多火山、地震,木制结构利于防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