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826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实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测实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测实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测实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测实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实量方案.docx

《实测实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实量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测实量方案.docx

实测实量方案

实测实量方案

一、组织构架

项目部成立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实测实量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专职质检员、技术员。

1.实测实量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工作岗位

职责

负责楼号

1

项目经理

组长

2

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3

质检员

组员

1#、4#、5#楼

4

技术员

组员

5

质检员

组员

6

技术员

组员

6#、商业2#楼

7

质检员

组员

2.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2.1.组长

2.1.1.全面负责实测实量工作的管理,为实测实量工作第一负责人。

2.1.2.组织策划,编制、落实《实测实量方案》。

2.1.3.组建实测实量工作组,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

2.1.4.对实测实量的人员、仪器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实测实量工作的控制,定期召开实测实量工作组会议,保证实测实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2.1.5.带领各组成员努力实现项目部对实测实量的目标。

2.1.6.执行实测实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定期进行记录检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持续改进。

2.2.副组长岗位职责

2.2.1.协助组长,副组长建立健全实测实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实测实量的顺利进行。

2.2.2.按照实测实量的主要职能分工,协调、配合。

2.2.3.参与方案的编制工作,落实本方案,确保实测实量工作目标的实现。

2.2.4.增强实测实量的检测力度,检查各项实测实量工作进行情况。

2.2.5.负责实测实量的管理工作,组织自查、自评。

2.2.6.协同组长开展各项工作,管理好实测实量成员。

2.3.组员岗位职责

2.3.1.认真细阅有关图纸,参加设计图纸交底,了解设计意图,掌握集团公司关于实测实量的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2.3.2.根据工程特点排列出重点关键部位质量监控点。

2.3.3.督促、实施质量技术措施,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评定工作。

2.3.4深入现场操作点,严格操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向作业人员反馈操作质量评定信息并做好记录。

2.3.5对检验出的不合格的分项工程部位如实及时的填写。

2.3.6负责对工程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2.3.7.依据实测实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监控。

2.3.8.各阶段与实测实量小组成员一起做好实测实量的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2.3.9.及时向上级报告各分部分项的实测实量结果,确保实测实量资料的完整、准确。

二、工程实测实量内容

1、主体工程实测实量

1.1楼板厚度检测

1.1.1合格标准:

混凝土楼板厚度偏差(-4,6)mm。

1.1.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对已完成部位每栋楼不同楼层随机抽取不少于10块楼板,对抽取的楼板每块不少于5个点进行检测;

在室内距纵横墙端300mm交叉处和板跨中点进行取点。

以合格率进行评分。

如图1所示:

图1楼板厚度检测示意图

1.2钢筋保护层厚度

1.2.1合格标准:

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5mm;板、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3mm。

1.2.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对已完成部位每栋楼随机抽取不少于12个构件(梁、板、墙均衡选取);每个构件不少于4个点进行测量。

以合格率进行评分。

1.3受力钢筋间距

1.3.1合格标准:

板、墙受力钢筋间距偏差±8mm。

1.3.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对已完成部位每栋楼随机抽取不少于10个构件(梁、板、墙均衡选取);每个构件不少于4个点进行测量,以合格率进行评分。

1.4混凝土强度检测

1.4.1合格标准:

工程检查中进行混凝土强度回弹,推算回弹强度、检验混凝土强度有无异常。

1.4.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每栋楼抽取梁、板、墙(随机抽取不少于10个构件),1个构件不少于2个测区,每个测区16个点。

1.5截面尺寸偏差检测

1.5.1合格标准:

截面尺寸偏差(-4,6)mm。

1.5.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同一墙/柱面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如图2所示:

图2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1.6墙面平整度检测

1.6.1合格标准:

平整度(0,6)mm。

1.6.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a、剪力墙/砌体结构墙: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0个实测区。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在墙体中部距地20cm位置平放靠尺,累计测三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上述3尺外,在墙长度中部位置平放靠尺,累计测四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4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b、混凝土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如图3所示:

图3平整度测量示意(注:

第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1.7墙面垂直度检测

1.7.1合格标准:

平整度(0,7)mm。

1.7.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a、剪力墙/砌体结构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0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上述2尺外,在墙长度中部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b、混凝土柱:

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如图4所示:

图4墙、柱垂直度测量示意

1.8顶板水平极度差

1.8.1合格标准:

水平极差(0,15)mm。

1.8.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0m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4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大于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如图5所示:

图5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

2、装饰工程之抹灰工程实测实量

2.1墙体表面平整度检测

2.1.1合格标准:

平整度(0,3)mm。

2.1.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a、任选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0个实测区。

每一测尺实测值为1个合格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在墙体中部距地20cm位置平放靠尺,累计测三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上述3尺外,在墙长度中部位置平放靠尺,累计测四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4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b、混凝土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如图6所示:

图6平整度测量示意(注:

第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2.2墙面垂直度检测

2.2.1合格标准:

平整度(0,3)mm。

2.2.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a、任取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0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上述2尺外,在墙长度中部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b、柱:

任选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如图7所示:

图7墙、柱垂直度测量示意

2.3地面平整度检测

2.3.1合格标准:

水泥混凝土地面平整度偏差(0,5)mm。

2.3.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6个实测区。

每一测尺实测值为1个评定计算点。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1次,共测量3次。

客厅、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如图8所示:

图8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

2.4室内净高检测

2.4.1合格标准:

室内净高偏差±10mm。

2.4.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0个实测区。

施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

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0m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b、合格率计算点: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

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15,+15)mm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但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15mm或<-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如图10所示:

图10室内净高测量示意

2.5开间/进深检测

2.5.1合格标准:

室内净高偏差(0,10)mm。

2.5.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2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6个功能房间。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如图11所示:

图11开间/进深检测示意图

2.6阴阳角方正检测

2.6.1合格标准:

阴阳角方正度偏差(0,3)mm。

2.6.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15个实测区。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如图12所示:

图12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2.7观感质量检测

2.7.1合格标准:

实测时,每个实测区通过目测、空鼓锤敲击等方式,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2.7.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所选房间的每个自然间,厨房、卫生间、走道等,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作为1个实测点,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