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8009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护理学基础》教案

教师姓名:

古丽巴尔专业:

护理

授课对象:

2010级护理3、4班授课地点:

2010级护理3、4班

学习情境: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学时: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医院感染的形成和主要因素;清洁技术。

(2)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的形成

2.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3.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1.清洁技术

2.物理消毒灭菌技术

3.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和控制措施;消毒、灭菌的概念及方法,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及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难点:

物理及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

五、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第一步:

课程介绍、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知识。

第一节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形成

(一)感染链

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当三者同时存在,并互相联系时,就构成了感染链,感染链的存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感染源

(1)已感染的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病人自身

(4)医院环境

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饮水、饮食传播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5)生物传播

3、易感宿主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1.病原体来源广泛,环境污染严重

2.易感人群增多

3.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4.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5.消毒灭菌不严格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

6.感染链的存在

7.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8.介入性诊疗手段增多

9.医院布局不合理,隔离措施和隔离设施不健全

三、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管理制度

 2.监测制度

 3.消毒质控标准

(三)监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消毒灭菌的质量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保证医院生物环境安全的关键。

因此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清洁清除物体表面上的一切污秽,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物体上全部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清洁技术

先将物品用清水冲洗,再用洗涤剂刷洗,最后用清水洗净。

二、物理消毒灭菌技术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密灭菌法

2)方法:

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可用焚烧法

②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s。

③搪瓷容器倒入少量95%以上的乙醇后轻轻转动,使乙醇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熄灭。

④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在开启或关闭塞子时,将管(瓶)口和塞子在火焰上来回旋转2~3次。

(3)注意事项:

①操作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②在燃烧过程中不得添加乙醇

③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

2.干烤灭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温下不易变质、损坏和蒸发物品的灭菌,如玻璃器皿、油剂、粉剂及金属制品等的灭菌。

(2)方法:

干烤灭菌所需的温度与时间,应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种类及烤箱的类型来确定。

(3)注意事项:

①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应洗净后再干烤

②玻璃器皿干烤前应洗净并完全干燥

③物品包装不宜过大、烤箱内物品以箱体高度的2/3满为宜

④灭菌时物品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

⑤在灭菌中途不宜打开烤箱重新放入物品

⑥灭菌后要待温度降至40℃以下再打开烤箱,以防炸裂

3.煮沸消毒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的消毒。

(2)方法:

消毒前先将物品清洁,然后放入煮沸锅中,加水浸没物品,加热煮沸。

(3)注意事项:

①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在冷水或温水时放入

②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待水沸后放入

③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

④有空腔的物品要将腔内灌满水再放入

⑤较小、较轻的物品用纱布包裹

⑥刀、剪等锐器应用纱布包裹

4.高压蒸汽灭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敷料、手术器械(手术刀、剪除外)、搪瓷、橡胶、玻璃、细菌培养基及溶液等。

(2)方法: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①准备:

在外层锅腔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内层锅腔装上物品后加盖旋紧。

②排冷空气。

③物品灭菌:

继续加热,待压力升至所需数值,维持20~30min,关闭热源。

④排蒸汽:

开放排气阀,待压力降至“0”时,慢慢打开盖子。

(3)注意事项

①灭菌包不宜过大,包扎不宜过紧,放置时各包留有空隙

②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和搪瓷类物品之上

(4)灭菌效果的监测

1)生物监测法

2)化学监测法

3)物理监测法:

用150℃或200℃的留点温度计

(二)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

1.日光曝晒法

(1)适用范围:

常用于床垫、床褥、棉胎、枕芯、毛毯、衣服、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2)方法:

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6h。

(3)注意事项:

照射时间不少于6h,注意定时翻动,使物品各面均受到日光照射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1)适用范围:

常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消毒。

(2)方法

①空气消毒(配图)有效照射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为30~60min。

照射后病室应通风换气

②物品消毒:

(配图)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照射过程中应定时翻动物品,各个表面均应照射20~30min

(3)注意事项

①保持灯管清洁

②保护病人的眼睛及皮肤

③室内的适宜温度为20~40℃,湿度为40%~60%

④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3~4min

⑤定期检测灯管照射强度

⑥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1)适用范围:

常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物品表面(饮食用具、衣物等)的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

(2)方法:

在使用灭菌灯时,关闭门窗,以确保消毒效果。

(3)注意事项:

臭氧对人有毒,空气消毒时,人员须离开现场,消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

(三)电离辐射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物品的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精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制品及节育用具等

(四)微波辐射灭菌法微波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的电磁波。

适用于食品及餐具的消毒;化验单据及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等的消毒灭菌。

(五)生物进化法(层流净化法)在送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空气的洁净度达到99.98%。

适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室和ICU等。

三、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一)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以确保其有效浓度。

4.消毒物品洗净、擦干,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管腔内注满消毒液,并打开器械轴节和容器的盖。

5.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防止降低消毒效力。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等渗盐水冲净。

(二)方法

1.浸泡法

2.擦拭法

3.喷雾法

4.熏蒸法

(三)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七、课堂小结

第一节 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的形成

2.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3.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1.清洁技术

2.物理消毒灭菌技术

3.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八、预习要点无菌技术

《护理学基础》教案

教师姓名:

古丽巴尔专业:

护理

授课对象:

2010级护理3、4班授课地点:

2010级护理3、4班

学习情境: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学时: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和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无菌技术

1.概念

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及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难点: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

五、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第一步:

课程介绍、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无菌技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知识。

第三节无菌技术

一、概念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应清洁、宽敞。

操作前30min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以避免尘埃飞扬。

2.操作者准备无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无菌物品保管原则

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2.无菌物品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包外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和使用。

3.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三)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1.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需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跨越无菌区;不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再用。

3.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4.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一)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目的:

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品。

2.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3.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钳和浸泡溶液,以免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而污染。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

目的:

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盘及贮槽等。

无菌容器内盛放无菌物品如棉球、纱布、治疗碗等。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的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

(三)无菌溶液取用法

目的:

保持无菌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无菌状态。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无菌溶液(密封瓶装、三角烧瓶装)、启瓶器、弯盘、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消毒溶液、无菌棉签、笔。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取用无菌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器械直接伸入瓶内蘸取,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3.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未污染可保存24h。

(四)无菌包使用法

目的:

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包内物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①包布

②待灭菌物品

③化学指示卡及胶带、标签、无菌持物钳、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笔等。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菌区。

2.无菌包过期、潮湿或包内物品被污染时,均须重新灭菌。

包布有破损时不能使用。

3.打开过的无菌包,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24h。

(五)铺无菌盘法

目的:

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用于短时间放置无菌物品。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①无菌持物钳、无菌治疗巾包。

②治疗盘、无菌敷料罐(内装纱布块)、

小毛巾、卡片、笔。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治疗台及治疗盘清洁干燥

2.操作者的手、衣袖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无菌盘有效时限不超过4h。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目的:

确保医疗护理操作的无菌效果,保护病人免受感染。

准备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无菌手套包(或一次性无菌手套)、弯盘、无菌持物钳、无菌敷料罐(内装纱布块)。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

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避免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任何有菌物品。

2.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非无菌面)。

3.发现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4.戴手套后双手应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以内,避免污染。

5.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指和手套的边缘,以免损坏。

 

七、课堂小结

第三节 无菌技术

1.概念

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八、预习要点隔离技术

《护理学基础》教案

教师姓名:

古丽巴尔专业:

护理

授课对象:

2010级护理3、4班授课地点:

2010级护理3、4班

学习情境: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学时: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隔离种类;常用物品的保养。

(2)掌握隔离技术的基本知识;隔离原则;常用隔离技术。

(3)了解供应室是设置与布局;供应室的工作内容。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四节 隔离技术

1.隔离技术的基本知识

2.隔离原则

3.隔离种类

4常用隔离技术

第五节供应室

1供应室是设置与布局

2供应室的工作内容

3常用物品的保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隔离原则及常用的隔离技术。

难点:

隔离的原则和种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

五、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第一步:

课程介绍、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隔离技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知识。

第四节隔离技术

一、隔离基本知识

(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对传染病病人采取的隔离称为传染源隔离,对易感人群采取的隔离称为保护性隔离。

(二)隔离区域的设置

1.远离普通病区、食堂、水源和其他公共场所。

2.病区出入口应使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

3.隔离室配置必要的消毒设备、隔离标志及隔离衣、避污纸等。

(三)隔离单位的划分

1.以病人为隔离单位

2.以病种为隔离单位

(四)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

1.清洁区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配餐室、库房、更衣室等。

2.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

3.污染区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二、隔离原则

(一)一般消毒隔离

1.悬挂隔离标志,配备必要的消毒隔离设备及物品。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为病人做治疗和护理前,应备齐所需物品,尽量将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反复穿脱隔离衣。

4.病室应每日进行消毒。

5.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信件、票证等须消毒后才能送出;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6.向病人、陪伴者及探视者宣传、解释有关知识,使其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

7.经医生开出医嘱方可解除隔离。

(二)终末消毒处理 

1.病人的终末处理

 出院或转科的病人应洗澡、更换清洁衣裤,将个人用物消毒后一并带出。

死亡的病人,应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无菌棉球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并更换伤口敷料,然后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

2.病室的终末处理

 将病室的门、窗封闭,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按规定用消毒液进行熏蒸消毒。

用消毒液擦洗家具;被服类放入标明“隔离”字样的污物袋内,消毒后再行清洗;床垫、被芯和枕芯还可用日光曝晒处理。

三、隔离种类

(一)严密隔离

(二)呼吸道隔离

(三)肠道隔离

(四)接触隔离

(五)血液-体液隔离

(六)昆虫隔离

(七)保护性隔离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

目的:

口罩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并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食物等;帽子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或头发被污染。

准备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清洗双手。

2.用物准备

帽子、口罩(用6~8层纱布缝制),或一次性使用的帽子、口罩。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安全。

注意事项

1.戴口罩后,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时,立即更换。

2.口罩用后,立即取下,不可悬挂在胸前,取下时手不可接触污染面。

3.纱布口罩使用4~8h应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4h;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人后应立即更换。

(二)手的消毒  

目的:

除去手上的污垢及病原微生物,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及清洁物品。

注意事项

1.洗手时身体勿靠近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边缘或溅湿工作服。

2.流水冲洗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并避免水流入衣袖内。

3.肥皂液应每日更换,手刷及容器应每日消毒。

(三)穿脱隔离衣 

目的:

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有破损时则不可使用。

2.隔离衣的衣领及内面为清洁面(如为反向隔离,则内面为污染面),穿脱时要避免污染。

3.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4.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5.隔离衣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内面污染,应立即更换。

(四)避污纸的使用

注意事项

取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以保持一面为清洁面;避污纸用后应立即丢入污物桶内集中焚烧处理。

第五节供应室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敷料、用品等的供应部门

一、供应室的设置与布局

供应室最好设在与各临床科室相近的适中位置,以便联系和供应。

供应室的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有净化及污水排放设施,室内光线充足、自然通风良好,地面、墙面光滑,避免落尘及便于冲洗。

为避免消毒灭菌器材的污染,供应室应分为污染区、清洁区、灭菌区三区,清洁、消毒物品的运行路线只能由污到洁,不能逆行,以确保消毒灭菌物品不被污染。

二、供应室的工作内容

供应室的主要任务是对全院的医疗器材进行清洁、包装、灭菌、存放和供应,以及各种敷料的加工、物品的保养等。

各区的工作如下:

(一)污染区

1.回收室回收个病区用过的污染物品,并进行分类。

2.洗涤室洗涤回收各类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分初洗间和精洗间。

(二)清洁区

1.包装室将已清洗的物品和备制的敷料进行检查、包装、送灭

菌处理。

2.敷料室加工各种敷料。

3.储藏室储藏各种器械和未加工的原料,如纱布、棉花等

 

(三)灭菌区

1.压力蒸汽灭菌室(由专人负责)

2.无菌间(经过灭菌的无菌物品,

应存放于无菌间内)

三常用物品的保养

(一)搪瓷类

搪瓷类物品应避免碰撞,勿与强酸强碱接触,勿与粗糙物摩擦,以防脱瓷生锈。

(二)玻璃类

玻璃类物品应稳拿轻放;避免骤冷骤热导致突然收缩膨胀而炸裂;防止磕碰,可放置盒中或用纸包裹保存。

(三)橡胶类

橡胶类物品要防冷变硬,防热变形、变软;防止被锐利物品刺破;并防止与挥发性液体或酸碱物质接触,以免侵蚀变质。

橡胶单应晾干,撒上滑石粉后卷起保存。

橡胶导管晾干后应竖直放于盒内,撒上滑石粉保存。

橡胶袋类应倒挂晾干,装入少量空气后旋紧塞子保存,以防粘连。

(四)金属类

金属类物品应涂油保护,以防锈蚀;锐利器械应分别放置,刃面用棉花包裹,以防碰撞,损伤锋刃。

(五)布类及毛织品

布类物品应防火、防霉、防钩破;毛织品应防蛀,要勤晒、并放防虫蛀的制品保存。

(六)一次性使用物品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材应存放于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使用时符合无菌、无热原、无破损,在有效期内。

各科室用后先进行初步的消毒处理,再由供应室按定数回收后进行毁形和无害化处理,最后由当地疾控中心认可的部门将其再利用或集中送焚烧处理。

七、课堂小结

第四节 隔离技术

1.隔离技术的基本知识

2.隔离原则

3.隔离种类

4常用隔离技术

第五节供应室

1供应室是设置与布局

2供应室的工作内容

3常用物品的保养

八、预习要点病人清洁的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