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57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最后一次讲演》阅读专项训练解析版

第9课最后一次讲演

第一局部: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闻先生声音冲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鼓掌这成什么话?

〔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成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

〔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荣耀!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荣耀!

也是昆明人的荣耀!

〔鼓掌〕

1.“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中两个“最〞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中的“只不过〞一词含义丰富,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段中提到的“这是某集团的无耻〞中的“某集团〞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在这里,闻一多不直接点明是哪个集团是不是因为他害怕该集团?

说出你的观点及看法。

4.在闻一多看来,什么样的人生是荣耀的人生

【答案】

1.对反动派的行为的极度憎恶和愤怒。

2.“只不过〞这个副词说明李先生的行为是一种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正当行为、正义行为,进一步揭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

3.国民党反动派。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不用指明是哪个集团,下面的听众也均明白是指国民党反动派。

4.勇于为国献身、为民请命的人生是荣耀的人生。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看出两个“最〞字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行为的极度憎恶和愤怒。

2.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只不过〞说明李先生的行为是一种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正当行为、正义行为。

3.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

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某集团指国民党反动派。

因为不用指明是哪个集团,下面的听众也均明白是指国民党反动派。

4.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闻一多认为:

勇于为国献身、为民请命的人生是荣耀的人生。

〔二〕〔202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以下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

〔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在害怕啊!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阔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阔的市民!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消灭的!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5.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深刻含义?

6.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

7.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联系课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谈谈选文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

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

【答案】

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说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

6.用“你们〞表达愤怒蔑视之情,直接揭露敌人的罪行及虚伪本质;用“我们〞表达作者对人民群众的亲密情感,鼓励人民团结战斗。

交替使用两种人称使得比照鲜明,感情强烈。

7.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8.选文表达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国民党特务的愤怒。

【解析】

5.此题考查赏析句子。

这句话把现在比作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黎明前的黑暗是至暗时刻,所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前国民党反动派在将要灭亡之前的残暴与酷烈。

6.此题考查分析人称的变化。

根据“特务们,你们想想〞可知,这里的“你们〞指的国民党特务,用毫不客气的“你们〞来称呼这些特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蔑视与愤怒。

根据“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阔的市民!

〞可知“我们〞指的是自己和人民群众,闻一多先生把自己置于人民之间,表现了自己与人民的亲密无间,并以自己的经历来鼓励民众。

两种称呼,两种感情,比照强烈,感人至深。

7.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本句中的两个“李公朴〞指向并不相同,前一个指李公朴先生本人,后一个指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国而死的志士仁人。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敌人以下作的手段杀死了李公朴先生,但人民并不会被吓住,会有无数人继承李公朴的遗志,为了国家的民主独立继续战斗,而革命必将胜利。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特务暗杀李先生的愤怒和坚决革命必胜的信念。

8.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主旨。

选段中,闻一多怒斥反动派,并坚信革命必胜,这是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说〞。

他因为反动派暗杀李公朴而愤怒,但他并畏惧,而是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站在时代的潮头,为了正义与自由高声呼喊。

所以本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愤怒和大无畏精神。

第二局部: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

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

大都有胡子。

那来流传很广的水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

这张水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挑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

挑战不胜。

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裹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

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才,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清楚,文辞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

“痛饮酒,热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

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

我记得他讲李贺诗。

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拟的研究方法,当时达用的人还很少。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打满了他素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義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

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

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着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逸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村出他的轮廓清楚,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

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又无反顾。

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

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

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

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

这个铜像可以没有胡子。

9.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10.文章抓住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

11.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答案】

9.例如:

①爱国;②潜心治学;③个性很强;④热爱民主。

10.闻一多先生为抗战蓄须明志,胡子成为他的一个标志,作者抓住这些进行记叙描写,正好印证了先生个性极强的特点,闻一多先生的胡须表达出他的潇洒和坚毅。

11.这里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说明先生生活充满浪漫、个性坚强,都是人物性格率直爽所在,因此才称得上“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

【解析】

9.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找出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句,分析这些句子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

“当时发誓:

挑战不胜。

誓不剃须。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爱国;“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很会讲课,潜心治学,有很强的知识储藏;笔记本是特制的、爱用秃笔、以中国书法入铅笔画,个性很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表现他热爱民主。

10.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写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内容,第①段交代了闻一多为什么留胡,表现他的爱国;第④段写闻一多胡子的形状,表现他个性强;第⑦段写胡子表现闻一多外貌的潇洒;最后一段建议铜像没有胡子,是因为闻多为民主牺牲的时候没有胡子。

所以胡子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爱国、潜心治学、个性很强、热爱民主的精神。

据此总结答复即可。

11.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此句是议论性句子,是作者对闻一多的评价,结合该句的评价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爱国、潜心治学、个性很强、热爱民主的精神,是一个伟大的人。

〔二〕阅读课文“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到“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答复下面的问题。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阔的市民!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消灭的!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12.选段中的“你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指____________。

将“你们〞与“我们〞对举,其作用是___________。

13.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摘出原句

14.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摘出原句

15.选段中的“黑暗〞和“光明〞分别指什么

16.如果请你在演讲比赛中朗读?

最后一次讲演?

你认为应该表现出这篇演讲词的什么特色

【答案】

12.在场的国民党反动派及特务 ,爱国人士,包括演讲者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清楚、立场坚决 。

13.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4.正: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阔的市民!

反: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15.“黑暗〞指反动派统治,“光明〞指人们解放。

16.感情强烈,爱憎清楚,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解析】

12.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李公朴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因此,“你们〞是指在场的国民党反动派及特务;“我们〞那么是指具有爱国精神的人,包括闻一多。

把“你们〞和“我们〞对举,更突出了演讲者的对敌人的憎恶之情。

13.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理清作者的演讲的思路,筛选出观点的句子作答即可。

本段文字先用事实和道理证明人民力量的强大,后面又运用事例论证人民终将取得胜利。

据此,答案应该是: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4.试题分析:

考查对论据的概括。

概括事实论据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进行概括,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此题筛选出文章中的原句作答即可。

15.试题分析: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作答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根底上,结合演讲的背景从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16.试题分析:

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撼全国的即席演讲。

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阔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因而在朗读时,要突出爱憎清楚的立场,强烈的思想情感,要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表达要有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答复文后问题。

闻一多唯——次服软

国中华

众所周知,闻一多是个从不服软的人,但却有一次例外。

1944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学校南区10号楼举行纪念五四文艺座谈会,由中文系主任罗常培主持,邀请包括闻一多在内的众多教授讲演。

因为参加会议者太多,连窗外也挤满了学生。

罗常培见教室里实在容不下,只好请演讲的人站得高一些,以便站在窗外的学生也能够听得见。

有些教授在演讲时,因为声音小,惹得外面的人不断在叫“大声些〞。

那些奉命来捣乱的特务也趁机起哄,大喊大叫并不停敲打窗户,致使会场出现了混乱局面。

此时,天又下起了雨,特务在混乱中弄断了电线,会场顿时陷入黑暗之中。

罗常培见状说:

“我看今晚的会就到此结束算了。

〞他的话激怒了脾气暴躁的闻一多:

“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即便在黑暗中也要把会开到底!

〞其他几个教授提出建议,是否将座谈会转到图书馆的大阅览室去开,那里地方大,灯又很亮,但罗常培怕特务跑到图书馆破坏,没同意。

这更让闻一多暴跳如雷,对罗常培吼道:

“如此重要严肃的会议,你怎能当作儿戏?

你究竟怕什么?

是怕那些特务手里的枪吗如果你怕,你可以走,我却不怕,我要留下来继续开会!

闻一多的慷慨陈词,让罗常培认为是对他这个系主任尊严的挑衅,于是硬性宣布“散会〞。

之后,他气冲冲地拂袖而去,其他人也不欢而散。

齐亮和马识途两名学生将闻一多请到一旁,告诉了他国民党特务以及联大三青团捣乱的真相,对他说:

“罗先生也是出于无奈才那样做的,您怎能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大发雷霆呢?

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不能让特务的阴谋得逞,一定要把联大的旗帜举起来!

〞又跟他说了还要于5月8日再次举行座谈会和文艺晚会的方案,希望他能够参加并说服罗常培与他一起主持会议。

闻一多听后犹豫了:

“罗先生已经生我的气了,他还愿意来参加和主持会议吗?

他如果不来参加,我也就不好意思来参加了。

齐亮和马识途劝闻一多:

“只要您能亲自登门向罗先生抱歉,他一定不会驳您面子的。

〞闻一多听罢,容许了。

闻一多登门前,齐亮和马识途已经找罗常培做了疏通。

随后,齐亮、马识途又陪闻一多一起去了罗常培的家。

刚进门,闻一多就向罗常培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招让罗常培猝不及防,也赶紧鞠躬以示回敬。

两人谦让着进了客厅后,也没有提起那天的不快,相逢一笑,冰释前嫌了。

5月8日的座谈会和文艺晚会,在罗常培和闻一多的共同主持下举办得很成功。

事后,闻一多对齐亮和马识途说:

“我是为了开好会才向罗先生服软的,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服软,以后绝不会有第二次了。

敢作敢为,又有所不为,既是大师的精神底色,也体现了大师的人格境界。

摘自?

文史博览•文史?

,有改动

17.本文题目是“闻一多唯一一次服软〞,可开头又指出“闻一多是个从不服软的人〞。

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

18.罗常培宣布“散会〞的原因有哪些

1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语句。

2021一多为什么会向罗常培服软?

说说你的理解。

21.从上文及?

最后一次讲演?

一文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7.不矛盾。

这样说突出了闻一多这一次服软的意义,表现了闻—多的“敢作敢为,又有所不为〞的特点。

18.①窗外的学生大喊,特务敲打窗户,致使场面混乱。

②特务弄断了电线,会场陷人黑暗。

③罗常培担忧特务破坏图书馆,不敢转移会场。

④闻一多大胆挑衅,尊严受辱。

19.这几句话接连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对罗常培要解散会议的严重抗议及对罗常培“怕特务〞“怕死〞的蔑视。

2021常培解散会议屑于无奈,并无恶意,因此闻一多知错了。

更重要的是,闻一多一心想赛办好座谈会,而座谈会需要罗常培的主持,因此,他向罗常培服软了。

21.闻一多是一个敢作敢为、爱憎清楚、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

【解析】

17.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

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

这样说突出了闻一多这一次服软的意义,表现了闻—多的“敢作敢为,又有所不为〞的特点,因此并不矛盾。

18.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罗常培宣布“散会〞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①窗外的学生大喊,特务敲打窗户,致使场面混乱。

②特务弄断了电线,会场陷人黑暗。

③罗常培担忧特务破坏图书馆,不敢转移会场。

④闻一多大胆挑衅,尊严受辱。

19.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那么,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此题要结合反问的修辞方法来理解句子意思。

2021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罗常培解散会议并无恶意,闻一多一心想办好座谈会,而座谈会需要罗常培的主持,因此,他向罗常培服软了。

2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闻一多是一个敢作敢为、爱憎清楚、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