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01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把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二”1课时。

四、单元教学准备: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件、语文主题学习课本等。

五、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教师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出示罗斯福的故事。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

“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回答:

“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说:

“我也能。

”)

 2.生.默读故事后,师:

看懂了吗?

一个小小的问题,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朋友了吗?

你从哪儿知道的?

(你读懂了这个故事。

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齐读课题――

  3.引入课题,解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

”,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读通课文

 1.范读。

师:

古人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指导停顿断句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

(师:

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

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通过刚才探讨理解文言文的两种方法,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学生读最后两句: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们认为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的意思一样吗?

说说你的看法。

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五、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出示思考的问题: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师:

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的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四人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重点点拨:

 (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

(板书:

杨梅)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

(板书:

孔雀)

 (3)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鸟罗!

 6.设想:

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7.小结:

正如那位同学说的那样,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

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六、熟读成诵

 1.孩子们的体会很深刻,如果现在朗读课文,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2.全班背诵。

七、学法延伸,拓展阅读

 1.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师: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拿身边的事来说吧,几年前像“禁止践踏草坪!

”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现在,你走进公园,你会发觉,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你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如:

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师:

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

 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分享收集的资料。

 师:

孩子们还收集了许多这样的语言,我们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把你们小组里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大家分享。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如:

“别吻我,我怕羞” “我怕修” “我不是碰碰车”(这幽默的背后却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

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

二、交流综合性学习”

(1)组内交流

(2)班内展示

三、按自学提示读主题丛书《语妙天下》第一单元《智慧幽默》中的文章,边读边把学习收获写下来吧。

1.我认识的生字有:

2.我理解的新词有:

 

3.我积累的好词佳句有: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可画在书上,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下来)

(1)说说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纪晓岚、孔融、阿凡提、唐伯虎各有什么特点?

他们的语言妙在哪里?

选择印象最深的谈谈感受。

5.组内交流:

                

6.集体探究

四、总结全文。

  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而且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板书:

            10 杨氏之子 

 

 杨家小儿   孔君平语言的艺术

                聪慧(智慧)

  杨 梅    孔 雀看注释

教学反思:

  

 

11.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

2.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下类问题并做批注: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

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

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

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

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

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

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先肯定两点:

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

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

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

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

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

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

水土不同,结果不同。

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

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只好”这样做?

 (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5.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6.小结:

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有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好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好一个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此时此刻,楚王的心情怎样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歇后语等来形容一下?

这真是: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课文上怎么写他?

(只好……只好……只好……)

 7.学完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8.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9.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可以边讲课文,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也可以学完三个小故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1.分角色朗读三个故事。

教师提醒注意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的表演。

2.评价。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

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六、作业设计:

 1。

生字组词

 2.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一、讲解练习册

二、按自学提示读《周恩来巧言化尴尬》《“铁娘子”与演讲》《晏子巧言劝谏》《化险为夷》,边读边把学习收获写下来吧。

1.我认识的生字有:

2.我理解的新词有:

 

3.我积累的好词佳句有: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可画在书上,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下来)

(1)周总理的语言巧妙在何处?

你还知道周总理的哪些外交风云?

(2)晏子、新凤霞、穷书生、郭沫若的语言又妙在哪里?

选择印象最深的谈谈感受。

(3)在平时,你是如何采用策略劝说别人接受你的建议的?

想一想,把它讲给同学听。

5.组内交流:

                

6.集体探究

三、1.用浏览的方式阅读二、三单元其他课文

2.选做题:

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收集晏子的故事。

板书:

11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          (反驳)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

 

教学反思: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板书:

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2)指名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

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

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

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

(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

(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

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齐读。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

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

(学生准备──指名演。

教师旁白,学生演。

评价。

(2)预设二:

杰克也有贡献。

(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

(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

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学生读)

(3)预设三:

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

(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

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

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

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

说明她很聪明。

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

说明她很机智。

师:

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

(天真、纯洁。

大家试着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5.师小结:

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

(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6.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

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

(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

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五、学法延伸,拓展阅读

1.人生大舞台,戏剧小人生。

戏剧是一颗“艺术的明珠”,是人类文学中的奇葩。

请自主阅读《枣儿》《变脸》节选,边读边把学习收获写下来吧。

(1)文章借枣儿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在我国,有些人还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联系你的所见所闻,和同学们交换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3)选择有趣的一段演一演。

2.小组交流

3.班内探究

4.浏览本组其他文章

六、师小节:

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

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

(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七、作业

1.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2.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教学反思: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

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板书:

打电话)

 2.谈打电话。

(1)导语: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____分钟

  小结板书:

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

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

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

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

(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

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

不知道你猜猜。

猜不着?

猜不着使劲猜。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

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

是够啰嗦的。

  甲: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

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

我正找你呢。

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

学习吗?

不学习呀。

开会吗?

不开会。

  乙:

废话。

  甲:

讨论吗?

不讨论。

  乙:

人家没事。

  甲:

太好了。

我请你听戏好不好?

票都买好了。

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

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

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____小时

  小结板书:

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

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

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准备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五、学法延伸,拓展阅读

相声雅俗共赏,深得大家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