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547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

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

txt>一、选择题.

1.(3分)(2016?

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

【解析】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

b.2

【解析】解:

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b错误;

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d错误.3.(3分)(2016?

北京)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答案】a

【解析】解:

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

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答案】b

【解析】解:

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故b错误;

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

【解析】解:

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a正确;

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b正确;

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b正确;

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d错误.6.(3分)(2016?

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解:

a.ba(oh)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溶液和h2so4、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

﹣+

点溶液溶质为naoh,所以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故b正确;

c.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硫酸氢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na2so4,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②中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错误;

d.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

故d正确;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

2h2o+2e═h2↑+2oh

﹣﹣

b.b处:

2cl﹣2e═cl2↑

﹣2+

c.c处发生了反应:

fe﹣2e═fe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答案】b

﹣﹣﹣

【解析】解:

a.d处试纸变蓝,为阴极,生成oh,电极方程式为2h2o+2e═h2↑+2oh,故a正确;b.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时放电,故b错误;

﹣2+

c.c处为阳极,发生了反应:

fe﹣2e═fe,故c正确;

d.实验一中ac形成电解池,db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一个球两面为不同的两极),m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m的一面为阳极(n的背面),故相当于电镀,即m上有铜析出,故d正确.

二、解析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7分)(2016?

北京)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3

n

2

高分子p

no2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

e中含有的官能团:

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oh

2ch3

cho

ch32cho

(7)已知: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答案】

(1);(2

浓硫酸和浓硝酸;

3)

(4)碳碳双键、酯基;(5)加聚反应;

+naoh

+nacl;

(6)(7)h2=ch2

+nh2o

ch3ch2br

ch3ch2oh

+nch3ch2oh

ch3cho

ch3ch=chcoohch3ch=chcooch2ch3.

【解析】解:

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为

,结合p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

,b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

,可知

,c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

g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cooch2ch3.

,则f为

,e的分子式是c6h10o2,则e为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

(2)试剂a是:

浓硫酸和浓硝酸;(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naoh+nacl,

(4)e为ch3ch=chcooch2ch3,e中含有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酯基,故答案为:

碳碳双键、酯基;(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加聚反应,(6)反应⑤

的化学方程式:

+nh2

o+nch3ch2oh,

(7)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o,2分子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再与氢气发

生加成反应生成,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生成ch3ch=chcooh,最后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chcooch2ch3,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ch3

cho

ch3ch=chcoohch3ch=chcooch2ch3,

9.(13分)(2016?

北京)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

ph=4.5—

(3)实验发现:

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

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时,3

Ⅰ.fe直接还原no3;

Ⅱ.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

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

__。

(4

与(23_________。

﹣﹣++

【答案】解:

(1)①铁;②no3+8e+10h=nh4+3h2o;

(2)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2+2+

(3)①本实验条件下,fe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2++2+

②fe+2feo(oh)=fe3o4+2h,fe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转移;

2+2+

(4)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充足;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不足.

【解析】解:

(1)①fe还原水体中no3,则fe作还原剂,失去电子,作负极,

﹣+

②no3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nh4,根据图2信息可知为酸性环境,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3﹣﹣++

+8e+10h=nh4+3h2o,

﹣3+

(2)ph越高,fe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所以no3的去除率低.

﹣2+2+

(3)①从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单独加入fe时,no3的去除率为0,因此得出fe不能直接还原no3﹣﹣2+2+

;而fe和fe共同加入时no3的去除率比单独fe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fe不能直接还

﹣﹣2+

原no3;在fe和fe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2+2++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fe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离子方程式为:

fe+2feo(oh)=fe3o4+2h,2+

fe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转移.

﹣2+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fe的作用是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而no3的去除率由铁

2+

的最终物质形态确定,因此可知实验初始ph会影响fe的含量.10.(12分)(2016?

北京)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

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

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

2+

(1)过程Ⅰ中,在fe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pbo2+4h++so42?

==2fe3++pbso4+2h2o

【篇二:

2016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

txt>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16?

海南)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

【答案】b

【解析】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汽油、煤油、柴油为碳原子数在不同范围内的烃类混合物,多为烷烃.故选b.

2.(2分)(2016?

海南)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

【答案】d

【解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故a不选;

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故b不选;

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不选;

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故d选.故选d.

3.(2分)(2016?

海南)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答案】c

【解析】a.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反应实质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

h+oh=h2o,

故c选;

d.磷酸二氢根离子为多元弱酸根离子,不能拆,所以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不选;故选:

c.

4.(2分)(2016?

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答案】b

【解析】a.气球内其他的密度必须比空气密度小,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并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故a正确;

b.氯化铁不能与钙离子、镁离子反应,不能降低钙离子、镁离子浓度,所以不能用于硬水的软化,故b错误;

c.二氧化硅与焦炭反应生成硅与二氧化硅,所以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故c正确;

d.不粘锅表面涂层的主要成分为聚四氟乙烯,故d正确;故选:

b.

5.(2分)(2016?

海南)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2﹣2++a.c(co3)b.c(mg)c.c(h)d.ksp(mgco3)

【答案】a

【解析】mgco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gco3(s)?

mg(aq)+co3(aq),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与

﹣﹣222++co3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c(co3)减小,c(mg)及c(h)增大,ksp(mgco3)只与温度有关,不变,只有a正确.故选a.

6.(2分)(2016?

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12+2﹣+﹣+﹣+﹣+﹣

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答案】d

【解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1kg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

二、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4分)(2016?

海南)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2﹣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3

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a、so2通入溴水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

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是硝酸的强氧化性,生成氮的氧化物,而不产生氢气,所以不能证明fe比h2活泼,故b错误;

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其中存在co3,还可能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和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离子,故c错误;

d、乙烯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d正确;故选d.

8.(4分)(2016?

海南)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b

【解析】a.过滤时为防止液体飞溅,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缓缓流下,故a正确;

b.滴加试剂时应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b错误;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正确;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流出容量瓶外,可使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正确.故选b.

9.(4分)(2016?

海南)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2h2o=2h2↑+o2↑,光解0.02mol水,可产生0.02molh2和0.01molo2.则可得:

22﹣

d.钠与水发生2na+2h2o=2naoh+h2↑,则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0.02molh2,故d正确.故选d.

10.(4分)(2016?

海南)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4+10h+6e=fe2o3+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

【答案】ad

【解析】a.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k2feo4为正极材料,故a正确;

﹣﹣2﹣b.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feo4+6e+8h2o=2fe(oh)3+10oh,故b错误;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故错误;

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故d正确.故选ad.

11.(4分)(2016?

海南)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由x→y反应的△h=e5﹣e2b.由x→z反应的△h<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答案】bc

【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由x→y反应的△h=e3﹣e2,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由反应的△h<0,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2x(g)≒3y(g),该反应是气体系数和增加的可逆反应,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故c正确;

d.由b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z的产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bc.

12.(4分)(2016?

海南)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答案】ac

【解析】a.反应c﹣c变为c=c,为消去反应,故a正确;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可为二甲苯,有邻、间、对,连同乙苯共4种,故b错误;

c.苯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而乙苯不反应,可鉴别,故c正确;

d.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形,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乙苯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苯乙烯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

故选ac.

3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3.(8分)(2016?

海南)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2+y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周期、族.

(2)z元素是,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

(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物分子为直线形,其化学键属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4)四种元素中的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答案】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为c元素;y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z为si,m为s元素.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为c元素;2+y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z为si,m为s元素.

(1)m为s元素,核外各层电子数为2、8、6,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处于第三周期via族,故答案为:

三;via;

(2)z元素是si,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sio2,

故答案为:

si;sio2;

(3)x碳与硫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s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scs2,产物分子为直线形,结构2+与二氧化碳类似,由于是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其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c+2scs2;极性;

(4)四种元素中只有mg为金属元素,密度比较小,制成的合金硬度大,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mg为活泼金属,与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故答案为:

mg;mg+2hcl═mgcl2+h2↑.

14.(8分)(2016?

海南)kal(so4)2?

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填标号).

a.hcl溶液b.h2so4溶液c.氨水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沉淀b的化学式为;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

是.

【答案】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可选择浓naoh溶解,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并通过过滤除去fe、mg等杂质,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后,促进alo2水解生成al(oh)3沉淀,过滤后将沉淀溶解在稀硫酸中,得到硫酸铝溶液,添加k2so4溶液后蒸发浓缩并冷却结晶得到晶体明矾;

(1)铝是两性金属能与强酸、强碱反应,而mg、fe只能溶解于酸,据此选择试剂;

4﹣﹣14﹣+﹣13

(2)用naoh溶液溶解al生成偏铝酸钠及氢气,据此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3)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后,促进alo2水解生成al(oh)3沉淀;al水解使明矾溶液显酸性;

﹣﹣(4)al(oh)3沉淀溶解在naoh溶液里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

alo2+2h2o,结合水的离子积和

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

(1)根据铝能溶解在强酸和强碱性溶液,而铁和镁只能溶解在强酸性溶液中的性质差异,可选择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可除去含有的铁、镁等杂质,故答案为:

d;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