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213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docx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0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生物2009.3

本试卷共10页,39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2.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变形虫有而蓝藻没有的是

A.主动运输B.胞吞和胞吐C.协助扩散D.自由扩散

3.下面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A.①④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

4.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A.②④⑦B.④⑤⑦C.①③⑥D.①③⑦

5.对“癌细胞是单克隆的”这句话的理解最合理的是

A.癌细胞可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B.癌细胞刺激了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C.癌细胞只能用单克隆抗体来治疗D.癌细胞起源于某个细胞的失控增殖

6.右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III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需经过基因突变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I→V

7.现有AaBb和Aabb二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

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

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B.1/3C.3/8D.3/4

8.下列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在所有生活细胞都能进行

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C.三个过程都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来完成

D.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而与翻译的模板不同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0.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接近1:

1

B.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所有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

D.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

11.有关遗传学发展史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断染色体与基因有明显的平行关系

C.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B

C.AAaaBbbb,.AaaBBb,AaBb

D.AaaBbb,AAabbb,ABCD

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1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

15.图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16.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

确的是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17.某人因感染而引起发烧,一般情况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烧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机制

B.在持续高烧期,病人丧失了体温调节能力

C.因机体体温升高,不利于病毒和细菌生存

D.由于体温升高,可能抑制了某些酶的活性

18.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耗氧量μL·g—1·h—1)

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2)

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2)

胡萝卜

25

大麦

种子(浸泡15h)

715

440

胚乳

76

苹果

果肉

30

266

果皮

95

960~1480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

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C.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内自由水含量

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

19.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0.图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曲

线。

分析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同时受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B.曲线a在20度和45度左右时光合作用速率相近的

原因相同

C.温度对曲线a影响大的原因是较高二氧化碳浓度有

利于暗反应进行

D.适宜光照和温度下曲线b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二氧化

碳浓度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1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

21.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叙述正确的是

A.是特定细胞的编程死亡

B.是个体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C.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

D.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无关

22.右图示三种昆虫的耐寒性的季节变化。

曲线l表示生

活在高纬度地区每年都要经历漫长冬季的木蠹蛾,曲

线2表示生活在日本必须在地下越冬的日本金龟子,

曲线3表示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昆虫。

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木蠹蛾冬季耐寒性提高,夏季耐寒性低,对其生存有利

B.木蠹蛾冬季耐寒性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含结合水和脂肪少

C.春寒和秋寒对害虫的杀伤力更强,减少了春夏之际的虫害

D.将日本金龟子转移至高纬度地区,它们将不能完成生活史

2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A.III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

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l/4

B.若III2与III4结婚,后代患该

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III1

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

诊断

D.III4与III7为直系血亲,III2与III7为旁系血亲

24.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

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

交叉互换,据此推断他们的孩子性状表现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

椭圆形细胞

e:

正常细胞

Rh血型

D:

Rh阳性

d:

Rh阴性

能否产生淀粉酶

A:

能产生淀粉酶

a:

不能产生淀粉酶

A.1/2为椭圆形红细胞B.1/4为Rh阴性

C.3/8为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D.3/4能产生淀粉酶

25.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B.细胞中的基因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了表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体细胞中,核DNA多,mRNA也多

D.细胞出现生理功能上稳定的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差异

26.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试剂

诊断疾病

检测原理

检测对象

A

基因探针

非典疾病

DNA分子杂交

血液中SARS病毒

B

斐林试剂

糖尿病

与还原性糖的显色反应

尿液葡萄糖

C

单克隆抗体

肺结核

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肺炎双球菌

D

甲基绿试剂

肾炎

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尿液蛋白质

2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8.下列对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天敌防治马尾松虫害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B.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

C.用性引诱剂作为物理信息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

D.用DDT杀虫会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危害营养级更高的其他动物

三、非选择题:

满分为86分。

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38、39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29.(9分)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下列观察和探究:

(1)观察到植株上衰老叶片有的为黄色,有的为橙黄色。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菊叶中的完整叶绿体,将其悬浮在一定的缓冲液系统中,加入必需的辅助因子并照光,发现有淀粉形成。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下表(单位小时)

分生组织部位

周期总时间

间期

G1

S

G2

中轴

135.0

112.4

10.1

9.3

侧枝

51.4

30.9

7.9

9.4

72.5

51.7

8.9

8.7

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各材料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计算结果及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

根据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1)图中I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

(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分)纯合的黑羽无头冠家鸡与纯合的红羽有头冠家鸡杂交。

F1自交,对F2中表现型为黑羽有头冠个体测交,产生的子代各表现型总的比例是:

黑羽有头冠:

黑羽无头冠:

红羽有头冠:

红羽无头冠=4:

2:

2:

l。

据此回答:

(1)显性基因决定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A/a,B/b代表羽色和头冠,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自交,预期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中黑羽无头冠家鸡与红羽有头冠家鸡交配,预期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7分)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回答:

(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___________,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2)c分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填字母)___________有关。

(4)借助图中d进出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9分)下图l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上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出现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的细胞中。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②与图2对应的区间是___________。

34.(7分)将休眠状态的糖槭种子与湿砂混

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

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

处理。

图示糖槭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

各种激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情

况,请据图回答:

(1)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起促进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

(2)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0分)生物个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系统普遍存在着反馈现象,其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________(正,负)反馈来实现的。

请以文字,箭头分别构建一个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①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以血糖调节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水稻田中的主要生物有水稻、食虫鸟与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大型湖泊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呈_________(正,负)反馈状态。

为减缓其污染,应该控制哪些污染源?

(至少2点)

 

36.(11分)深圳福田红树林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它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

某中学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大量某种昆虫附着在同一棵植物树干上,这是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的_________分布。

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对种群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右下图)。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c代表_________,从食物

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_________个营养级,以藻类植物

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____(以图中字母回答)环

节。

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

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_____kg。

(4)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_________价值,红树林对污水的净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吸收等过程来完成的。

37.(8分)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l号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

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l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

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实验:

请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断(实验材料自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38、39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38.(生物技术实践,10分)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请回答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问题。

(1)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____________的末端称为5’端,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_________开始延伸DNA链。

(2)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打开DNA双链的问题,但又导致了DNA聚合酶失活的新问题。

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从一种Taq细菌中分离到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上述问题;要将Taq细菌从其它普通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所用的培养基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步。

假设在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片

段作为模板,请计算在5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_________个这样的DNA片段。

(4)请用简图表示出一个DNA片段PCR反应中第二轮的产物。

 

(5)简述PCR技术的主要应用。

 

39.(现代科技专题,10分)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供体牛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受体母牛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_______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

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胚胎移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2009年深圳市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C

D

D

C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C

C

B

B

D

B

B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