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962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docx

沪教版初三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

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和反应的含义;

2.知道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3

.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呈现目标】

一、预习、回顾和交流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

2.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_____和碱中的______结合生成_____;

4.酸溶液的PH____7;碱溶液的PH____7;中性溶液的PH____7;

5.盐酸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

烧碱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

食盐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酸碱中

和反应与溶液pH变化关

活动二、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及离子的存在及判定

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完成下表。

滴加的稀盐酸量

溶液中的溶质

溶液中的离子

少量

适量(恰好完全)

过量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判断上述

三种情况?

活动三、酸碱中和反应中的溶液温度变化问题

中和反应是

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以下是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

加10%的盐酸(常温下)的反应中,溶

液温度变化的数据:

加入盐酸的体积(V)/

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变化(△t)与加入的盐酸体积(V)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2)请根据曲线变化的趋势,说明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酸碱中和反应

2.反思:

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

,则活动一、二的相关问题还一样吗?

为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没有直观的现象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135.5K39Mn55Fe56

Cu64Zn65

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D.使用一次性竹筷,保证餐具卫生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食物腐败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B.泉水C.煤炭D.食醋

4.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钙、氟、硒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单质D.离子

5.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B.面粉C.食盐D.花生油

6.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酒精喷灯B.坩埚钳C.石绵D.锥形瓶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海水、湖水都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9.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的核电荷数为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0.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数是铁合金

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读液体体积D.过滤浑浊液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K2FeO4+10H2O=4X↓+8KOH+3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属于氧化物B.高铁酸钾应密封保存

C.高铁酸钾中铁元素显+3价D.X的化学式是Fe(OH)2

13.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

8

D.丁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5.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A.100gB.200gC.300gD.400g

16.甲烷(CH4)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17.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涉及以下操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③中操作没有错误

B.改正错误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③①④②

C.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D.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

18.a、b、c、d均是由某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纯净物,

且只有a在常温下为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涉及

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是A1B.b是O2C.c是COD.d是CO2

19.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在低温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2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稀硫酸鉴别黄铜(Cu、Zn)和黄金

21.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实验装置和炼铁高炉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B.乙图中高炉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只是利用其燃烧提供热量

C.乙图中为了使焦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只需通入少量的热空气

D.完全反应后,甲、乙图中得到产物的区别是甲图得到的是纯净物,乙图得到的是混合物

22.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取少量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查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集中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2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碳酸氢钱固体

C.向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加热“铜绿”固体

24.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观:

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B.元素观:

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微粒观:

金刚石是由碳分子构成的

D.守恒观: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5.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含有氢元素

B.X只含碳元素

C.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表中a的值为5.6

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根据题意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2个银原子:

(2)3个硝酸根离子: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4)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5)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6)标出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7.(6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它的性。

(2)用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其具有作用。

(3)森林灭火常用风力灭火机(能喷出高速空气流),从灭火原理分析高速空气流能灭火的主要原因:

(4)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5)钛是一种贵重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良性能。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填序号)。

①作保险丝②制造航天飞机③制造炊具④作人造骨头

28.(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2)在常温下,金属铝和氧气发生反应:

(3)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4)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炔燃烧时往往冒黑

烟,原因是生成了。

2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铁生锈原理,利用还原铁粉、

食盐水、活性炭布包,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

①铁生锈是铁跟等物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②食盐水可以加速铁的锈蚀。

(2)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装配仪器。

一段时间后,水逐渐被吸入集气瓶中,铁粉会变成色;

③当水不再滴入集气瓶时,测得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mL;

④计算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3)实验反思:

①实验中所取铁粉必须过量,目的是;

②实验结果略低于实际值的原因可能有(填字母)。

A.布包内的活性炭与铁粉混在了一起

B.没有考虑铁粉体积对实验的影响

C.测量剩余水的体积时,集气瓶内的气体温度仍略高于室温

30.(12分)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设计装置】

【讨论探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A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改用B装置制取,则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3)C装置的优点是。

【拓展提高】

(4)该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制取获得的CO2进行性质验证:

①通入CO2后,D中试液变色,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②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F烧杯中的蜡烛先后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有;

④D、E处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变慢后,若继续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相应的酸,产生气泡的速率变快。

由此可推断,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1.(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铁合金粉末,分别加到400g相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I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II结束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铁合金样品的质量为。

(3)计算III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泥沙

2.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Pb)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4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

4.如图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B.

24K黄金C.

矿泉水D.

铁矿石

5.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不锈钢B.玻璃C.铝合金D.铜线

6.某同学对一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O2:

可表示1个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B.2C:

可表示2个碳原子

C.S2﹣:

可表示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SO3:

可判断出该物质中S、O元素的个数比为1:

3

7.如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读取液体体积C.

闻气味D.

过滤

8.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铝大量用于做导线,是因为铝导电性好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

9.从右图所示的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它们所属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阳离子,②表示原子

10.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1.如表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气体X中是否含碳、氢元素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12.现有铜、铝、银三种金属.若只用一种试剂,通过方便快捷的方法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则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氯化铝溶液

13.如图所示,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稀盐酸和镁条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硝酸铵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溶解掉的甲一定比乙多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和操作

A

Fe(Mg)

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点燃

C

Al(NO3)3溶液(AgNO3)

过量铝粉,过滤

D

KNO3(NaCl)

蒸发结晶

A.AB.BC.CD.D

 

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一】常见气体的制取.如图1所示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

(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验纯时,最好选用  方法来收集氢气,再点燃试验.

【实验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2所示

(4)实验A:

②中反应更剧烈,可知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5)实验B:

④中固体消失,③中固体几乎不溶,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17.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原理可用如图表示:

(1)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开始先通入CO的目的  ,酒精灯的作用是  .

(3)证明玻璃管中有铁生成的方法是(写一种)  .

 

三、(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可以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在图1和图2示意的净水原理中,能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净水方法是  .(填“图1”或“图2”)

(2)水是一种化学资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3)水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

②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主要优点是  .

上图4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3和图4所示的水的两种变化中,其微观本质区别在于  .

(4)小明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步骤为:

计算、量取、  、装瓶贴标签.

②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  mL.(结果取整数)

19.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  和天然气.煤在燃料燃烧时产生  ,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

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物质C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④在反应A+BC+D中,发生变化的B和C的质量比为  .

(3)实验室用含杂质10%的石灰石10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

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四、(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0.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C、H、O、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E是单质,其他物质为氧化物;通常A为液态;H为红色固体,D、G为组成元素相同,F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4:

1.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H的化学式为  .

(2)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3)D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G,写出化学方程式  .

21.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生石灰与气体X不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准确称取2.40g氧化铜,装入A装置的玻璃管中,并在B、C、D中装入相应物质.

(3)测量并记录反应前的相关数据Ⅰ(见表).

(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再开始加热.(利用装置D中液面在反应前、后的刻度差,可测得生成的氮气的体积)

(5)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反应后的相关数据Ⅱ.

数据编号

测量项目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4.40

53.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4.00

104.54

氮气的质量/g

/

0.28

【相关数据】

注:

如表中氮气的质量是通过D装置收集的氮气体积,并通过氮气的密度计算得到.

【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中,A装置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  ,说明氧化铜已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由此推知,气体X中  (填“有”或“没有”或“可能有”)氧元素.

(4)气体X的化学式为  .

 

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泥沙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2.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Pb)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氧化铅(PbO2)中氧为﹣2价,铅(Pb)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计算得出.

【解答】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二氧化铅中铅(Pb)元素的化合价为:

x+(﹣2)×2=0,则x=+4.

故选:

C.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