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952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docx

刘秀电大毕业论文

附件7: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

课题名称: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学生姓名:

刘秀

所在班级:

学号:

1134001267220

地方电大教学点:

科研指导教师:

梁春艳

课题计划经费:

研究起止年月:

课题类别:

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

课题来源:

自选√指导老师其他

是否为立项课题:

否√是:

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校级院级

1.选题依据(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的,附主要参考文献,要有近2年的文献)

研究背景、意义:

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

在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需要在正常的一般化的护理工作之外,更多地考虑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患者因为其疾病的特殊性而造成心理障碍[1]。

研究目的:

这样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快康复的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宝玉,李晓云.传染病患者心理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2,29(5):

417-418

[2]余江乐,韩亚芳,康莉.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5)

[3]宋薇,李学霞.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J]·家庭护士,2008,6(6):

1560

[4]石萍霞.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12

(1)1134

[5]杨泽源,张铮.传染病学及护理.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

[6]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21

[7]吕春艳.传染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

(1),21

[8]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89.

[9]张世琴,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学术论文网,2010,11.

[10]张圣华,护士性格与临床护理[N];健康报;2002年

[11]张胜年.上海市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J].世界感染杂志,2005,1

(1):

25.

[12]薛然.浅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区的实施[J].传染病信息,2002,15

(1):

45.

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

研究设计,研究场所及对象,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抽样方法,分组方法,样本量,伦理学的考虑,主要变量及操作性定义,干预措施,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测量工具,研究步骤,质量控制,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研究设计:

实验性研究

研究场所及对象:

医院;传染病患者

纳入标准: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3.研究的阶段计划

(1)2012年1月—10月:

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拟定研究方案。

(2)2012年11月—2013年1月;完成资料数据的收集与统计,查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获取相关知识,为后续数据分析做准备。

(3)2013年3月—2013年11月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撰写论文。

(本表不够,请加附页)

附页: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题目: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学生:

刘秀

指导老师:

梁春艳

 

2013年12月13日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我科对传染病患者的分析,对传染病的认识、影响流行因素、预防、心理护理。

结果患者心理护理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准确得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率的发生,使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 传染病;心理特点;护理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

在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多年来,国内外护理人员致力于传染病的研究,从环境、社会及医学等角度深层次地揭示了传染病的心理,在其预防治疗和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综述如下。

1对传染病心理状态的认识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传染病患者除具有一般内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外,还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常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1]。

因此,就需要在正常的一般化的护理工作之外,更多地考虑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患者因为其疾病的特殊性而造成心理障碍[2]。

这样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快康复的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

传染病患者在体检后或住院时,不愿进入角色,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出现心理异常。

此时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自卑、紧张不安,不敢面对自己的疾病,渴望得到亲人的关心及理解,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得以早日康复。

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心理上高度的应激状态,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

[3]因此,需要在正常的一般化的护理工作之外,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患者因为其疾病的特殊性而造成心理障碍。

[4]

2导致传染病患者特殊心理变化的因素

2.1疾病的诊断因素患者被确诊患传染病后,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传染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病情重、治疗难度大,不仅自己要忍受疾病之苦,更可怕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患者常表现为恐惧、自卑、心神不宁、怨天尤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易激动,爱发脾气[5]。

2.2隔离治疗因素传染病患者都需要隔离治疗,进入隔离区时大部分患者都会有自卑、惧怕与孤独感。

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不得不与周围的人划清界限,同时又会担心自己被家属和社会遗弃,从而产生惧怕情绪。

这种情绪会加重躯体病症,而躯体病症又会加重情绪反应,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

2.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因素而引起的“非典”和“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广大民众极大的恐慌,个人甚至社会组织,都会不自觉的排斥各类传染病病人。

这就加重了患者的自卑、惧怕与孤独等负面情绪,使其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等特点。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饮食与睡眠,有时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3传染病患者心理特征

3.1诊断疾病所致的心理特点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挂传染疾病科的号,就已经有恐惧心理:

一是怕被熟人看见;二是怕真得了传染病。

一旦患者被确诊患传染病后,角色转变困难,不仅自己要忍受疾病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产生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失落,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止步的人,因而感到自卑或者孤立自己。

与此同时,不少人还产生一种愤懑情绪,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倒霉。

有这种愤懑情绪的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易激动,爱发脾气,甚至报复社会。

3.2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心理特点 对医院病房的防护隔离措施不理解,对有这种心理的病人,我们要随时随地的解释各种防护隔离措施是对人、对医护人员的一种自我保护,是防止交叉感染及疾病传播的有利措施,使病人从内心接受并了解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意义.当做各项检查和治疗时,要注意讲解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

[6]传染病是一种慢性病,短期治疗不能立即见效。

他们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恨不得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夜之间把病治好。

因为治病心切,有些人像海绵吸水一样收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度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

一部分病人缺乏传染病的保健知识,或因经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坚持吃药,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

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结果。

应当用什么药、怎么用,他们都想详细知道,尤其想掌握各项治疗的机制和效果。

另外他们对周围的环境特别的敏感,揣摩医务人员谈话的语气及表情,关注各项检查结果及数值等[7]。

3.3环境改变所致的心理特点 患者进入一个隔离的陌生环境,有惧怕与孤独感,自己担心会不会被家属和社会遗弃,会不会得到有效治疗,产生焦虑情绪。

情绪已成为躯体致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病症又会加重情绪反应,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

他们特别渴望环境和谐,希望得到医务人员重视,尤其老年患者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患者。

迫切希望得到信息和关心,产生接纳,自尊的心理需要。

4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措施

4.1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

4.1.1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患上传染病,对疾病知识难以理解,一旦隔离起来感到陌生的环境,见到许多生疏的面孔,会感到局促不安、忧心冲冲,对医护人员恐惧害怕,甚至处于戒备状态以致产生敌对心理。

而我国的儿童基本是独生子女,一旦得传染病,其长辈都格外紧张,患儿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家属的影响,他们往往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

因此,护理重点要加强对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指导和支持,以及家长心理引导,取得他们的配合。

由于儿童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加上又不善于表达,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儿童患者情绪不稳定,注意力转移快,自尊心特别强,在护理工作中对患儿我们要以母爱之心,应用儿童熟悉、理解的语言,也可以用讲故的方式讲解病情。

对他们态度要热情和蔼,多接触关心他们的冷暖伤痛,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和他们一起娱乐,多赞扬、鼓励,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态度粗暴、训斥、威胁,逐渐加深感情,使其增加对护士的信赖和依托[8]。

4.1.2中青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中青年是社会及单位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的顶梁柱,有许多的需要和愿望,一旦得上传染病,其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病程较长或有后遗症的中青年病人,容易激动、兴奋,又易于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甚至极端化,情感变得异常抑郁而捉摸不定。

由于疾病的巨大挫折,他们会出现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甚至导致理智失控,产生自杀念头,发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隔离后中青年患者还担心学习、职业、婚姻和家庭,遭到同学朋友、同事的鄙视、疏远,甚至影响家庭生活。

中青年人较注重友谊,具有向群性,最好把同年龄阶段安排在同一病室。

他们在一起可激发生活的乐趣,并消除孤独感,详细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举例说明乙肝病人能不能结婚、结婚后注意事项,艾滋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加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劝导他们真正接纳传染病并认真对待它,同时还要做好家属及单位的工作,就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加大宣传力度,妥善解决患者担心的人和事,使其安心治疗和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视病人为合作者,还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有些患者一旦病情好转,就盲目乐观,不再认真执行治疗护理措施;一旦病程长、好转缓慢,就自暴自弃、悲观失望,对医护人员产生抵触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致产生轻生的念头,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鼓励、支持,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面对人生和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另外,中青年人一般较重视自我评价,自尊心强,任何消极刺激对他们都会是一种伤害。

反之,调动他们的个性积极性,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对克服困难与疾病作斗争都能起良好作用。

所以,护理人员对青年病人要注意多给于心理支持,要多关怀、同情,要循循善诱,耐心疏导,甚至采用善意的谎言等[9]。

4.1.3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老年人一旦患上传染病被隔离起来,老年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的心理,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可出现绝望厌世心理,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应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顽疾的信心。

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及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用同样疾患的患者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生动事例开导启发患者,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有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又不全面,对自己的疾病过分担心而产生心理障碍;有些家庭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害怕遭到子女的遗弃,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所以,护理人员应尊重老年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多关心,并说服家属多关心、探视他们,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也减轻对疾病的恐惧。

对他们不可直呼床号、姓名,应使用尊称等。

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老年患者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患者。

迫切希望得到信息和关心,产生接纳,自尊的心理需要[10]。

所以护理人员听他们讲话要专心,回答问题要慢些,声音要大些,使他们感到受尊重、重视,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恢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各个年龄阶段传染病患者由于自卑、悲观情绪的影响,尤其中青年患者对社会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会逃避倾向,觉得自己得了传染病,一辈子不能干任何事情,甚至不能结婚,拒绝与外界接触,甚至把自己圈起来。

另以往的治疗一般只是强调服药、打针、营养和休息等身体治疗,对社会功能等心理护理等重视不足。

而现代医学、护理学和医改政策改革等则十分注重帮助患者能够解决一切担忧,报销比例增加,大多数传染病都纳入慢性病行列。

住院患者,一般地,只要病情许可,应当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指导恢复期半年内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平时预防及消除不良嗜好等,就能重新回归工作岗位,为患者痊愈后回归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让患者自信心增强重返社会。

4.3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修养 

患传染病的患者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习惯、能力各有差异,在心理上存在着明显不同。

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掌握专科疾病基本知识、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精湛的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丰富而有预见性的想象力等,还要熟练的掌握各项专科技术操作,熟知各种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消毒隔离措施、消毒方法、各项生化指标意义、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反应等,以便能准确的回答患者的问题,取得患者信任。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让传染科患者能够体会到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11]。

4.4耐心、爱心、责任心的护理

和传染病患者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护士的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一个眼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都有直接的影响。

尤其是碰到患者违反治疗常规或不配合治疗时,说话的方式甚为重要,否则就会与患者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直接影响护患协调关系。

例如:

患者执意进入清洁区;随地乱吐痰丢杂物;乱倒大小便、剩余饭菜随意丢弃等。

这些有的是因为部分患者对传染病隔离意义、消毒方法不明确,说明护士宣教不到位;有的则是明知故犯,甚至流露出一些叛逆心理,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沉着冷静,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和疏导工作,用行动感化患者,把感情融入到护理每个患者过程中。

例如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制度、治疗护理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给患者摆好体位、盖好被子;患者有不适时应及时关怀;患者询问时要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回答;用一个微笑服务、一句温暖的语言交流,一个得体的动作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关心和爱。

[12]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护患之间形成一种情谊。

利于护患沟通。

严禁用粗暴不礼貌的语言,激化护患矛盾,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做好解释,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4.5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整体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局限在护理工作中,而应在整个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过程之中坚持[13]。

健康教育实施的好坏不仅是影响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整体护理及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

[14]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采用工休座谈会方式、健康宣传栏、多媒体演示等,走进患者心理,消除不利于治疗护理等一切因素,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另外通过我们走进社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义诊,采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免费咨询、公益广告等,对社区群众、患者和家属讲解传染病发生病因、传播途径、发展及预防护理知识,使他们也学会和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技能,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

同时,加强管理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充分认识和重视,着重提高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及工作技能,熟悉的好发部位,评估高危人群,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做到全社会动员起来,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5小结

疾病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又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不仅体现护患交流沟通技巧,又体现出护理工作的技术性。

对患者已发生心理问题,采用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找患者周围最熟悉、最亲切、最关心的人与患者进行沟通。

随着心理护理学研究的进展,科学的实施传染病管理,我院采取通过内网控制,建立责任医生或护士、住院总、防保科三级监控网络,落实患者入院诊断、治疗护理,发现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及时报告,管理小组预防指导、传染病追踪等措施,加强预防传染病传染的几个重要环节,有效预防患者住院期间传染病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的发生率。

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传染病的危险因素,充分认识传染病的危害,并努力研究,才能取得降低传染病发生率的突破性进展。

另外医务人员,尤其是从事传染病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对策,还要掌握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要善于运用医学心理学去观察、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15]

致谢

衷心感谢指导老师梁春艳女士对我的关心和教育。

感谢巢湖电大的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无私帮助。

感谢母校巢湖电大给我这次深造学习的机会。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悉心斧正我的学习成果,使我获益匪浅。

最后,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再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周宝玉,李晓云.传染病患者心理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5):

417

[2]周宝玉,李晓云.传染病患者心理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2,29(5):

417-418

[3]余江乐,韩亚芳,康莉.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5)

[4]宋薇,李学霞.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J]·家庭护士,2008,6(6):

1560

[5]赵丽娜.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9(5):

41

[6]石萍霞.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12

(1)1134

[7]杨泽源,张铮.传染病学及护理.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

[8]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21

[9]吕春艳.传染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

(1),21

[10]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89.

[11]张世琴,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学术论文网,2010,11.

[12]张圣华,护士性格与临床护理[N];健康报;2002年

[13]张胜年.上海市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J].世界感染杂志,2005,1

(1):

25.

[14]薛然.浅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区的实施[J].传染病信息,2002,15

(1):

45

[15] 赵东升.加强防痨宣教,推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国防痨杂志,1998,20

(2):

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