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883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docx

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8463958995a44fbaaffbe8561506a1e1

绝密★启用前

2019届高三山东名师联盟6月内部特供卷历史解析版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近年又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

由此可以推知

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

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

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是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这体现了

A.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B.郡县制尚未广泛推广

C.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D.啬夫由中央直接任命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看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制度上。

”宋代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

B.创立三省六部制

C.任命文官做知州

D.实行二府三司制

4.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

康熙六十~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

这表明清代

A.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对外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

C.积极发展中外民间贸易

D.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

5.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

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固守华夏中心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6.下表是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额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

磅)。

它说明当时中国

A.机器纺纱业获得长足发展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纺织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D.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7.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

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B.国共结束对抗并走向合作

C.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8.下表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据表可以推知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

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

9.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基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

罗马皇帝即使能够改变法律,也只能改变一些细枝末节。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罗马法学体系更加完备

B.自然法为立法指导原则

C.罗马皇帝重视法律制定

D.公民法已经取代万民法

10.据统计,苏联1955年有集体农庄87500个,到1964年只有37600个,国营农场的数量则从1953年的458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078个。

这一变化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意图协调苏联经济发展

B.侧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C.结束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未能突破新大林模式

11.下图是1450-1820年世界白银流向变化示意图,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工业革命使欧洲国际竞争力下降

B.中国是全球贸易的主要推动力量

C.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进步性

D.全球性贸易交流规模进一步扩大

12.二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

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

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冲击美国经济霸权

C.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D.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商主义政策在16、l7世纪的英国逐步兴起。

重商主义者认为:

对外贸易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但进口商品是有害的,国家应当保护贸易,来促进本国工业品的发展。

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

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

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

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在外国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下,早期改良派和部分洋务派代表逐渐认识到重商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到20世纪的新政时期达到了顶峰,1903年商部的设立是一重要的制度性突破。

次年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律》、《公司律》等与振兴商务有关的法令,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帷幕,由此出现兴办工商实业的热潮。

——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欧重商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重商主义与英国重商主义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当前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谈谈你的看法。

14.(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不仅导致百姓饥饿,就连军队也无粮可以充饥。

此种状况致使汉朝以人口为基础,以货币纳税的税收制度形同虚设,“钱贱物贵”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

204年,曹操进行税收制度改革。

规定税收内容分为田租和户调。

曹操下令,赋税的承担者不仅包括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一般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的多少和户口分别缴纳田租和户调,不允许有游离于税收征纳之外的优惠阶层存在,不允许豪强者转嫁税收负担。

——摘编自蔡昌《动荡时期的创新与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税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税制改革的意义。

15.(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面对举国征兵的形势,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

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穿上军装,政府先后动员2000万人应征入伍,其中不乏明星大腕。

9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

美国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劳工动员,工人们被海报描绘成后方的士兵。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战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自美国参战后,战略物资成为限制购买的物品,“不浪费任何东西”成了战争海报的主题之一,战争情报办公室还发起了一系列以海报为主的宣传运动。

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二战”的巨大军费中,50%是靠民间公债解决。

此外,美国国家战争基金还向15个国家的30多个机构提供捐款。

因男子被征入伍,1000多万美国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业生产,因而有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

——摘编自徐焰主编《画说二战中的宣传战》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美国战时宣传的主题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战时宣传的意义。

16.(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

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

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

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

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

因此,他们能够恢复原始的手工纺织业。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甘地多次发起进一步抵制英国国货的运动,这些运动抓住了群众的情绪,有助于吸引更多追随者。

他号召印度人只穿用他们自己的传统手工布做的衣服,只要可能就自己用棉花纺纱织布,纺车成了与5000年印度历史联系的民族主义象征。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及其采取的对策和斗争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的历史作用。

评卷人

得分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为不同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表

——据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等

上表为不同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表。

任选表中两个时段,指出对武则天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据考古“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信息,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D正确;据材料中不仅有文物史料,而且有文献史料,A观点不全面;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而非农具,B错误;据材料可知商代已有牛耕和铜犁,但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C错误。

2.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是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可知,亭乡长官分工明确,百姓重视,以至于“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这是中央集中管辖的郡县制下的地方自治特点,A正确;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郡县制就已广泛推广,B错误;据所学可知,汉代是统一王朝,C错误;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亭乡则是郡县之下的民间自治机构,长官不是中央任命,D错误。

3.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制度上。

”可知,材料说唐朝地方政府不如汉,即崩溃在地方制度上。

因此宋代任命文官做知州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实行节度使制度是唐朝中后期,A错误;创立三省六部制是唐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在中央实行的制度,B错误;实行二府三司制是北宋在中央实行的加强皇权,分割相权的制度,D错误。

4.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可知运载杂货的船只征税低于运送珍奇的船只;据材料“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

据上信息可推断,杂物和外来米粮运输,要么减税,要么不收税,这些都表明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B正确;据材料没有说明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A错误;材料反映的贸易行为主要是米粮方面,而不是其他贸易,C绝对,C错误;据材料“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可知货物、地点都有限制,因此说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的说法不对,D错误

5.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据此可知魏源已经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但他仍然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知这是其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仍主张维护封建统治,故B正确;据材料魏源一方面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以看出,魏源仍认为中国文化、典章制度优于西方,A片面;据材料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能说明其固守华夏中心传统,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儒学,D错误。

【点睛】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6.A

【解析】

【详解】

表格数据表明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额及消费量都有大幅增长,说明我国机器纺纱业获得长足发展,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没有世界其它国家数据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纺织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手工织机消费量占有很大比例,故D错误。

7.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处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在农村地区打土豪、分田地等工农武装斗争,因而当时颁布的《宪法大纲》体现了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而随着日寇侵华的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而到19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主张团结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

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当时国共两党仍处于敌对状态,无法得出B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8.B

【解析】

【详解】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看,实际生产比“计划”高出数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B项正确。

材料没有给出工业布局情况,更看不出“均衡”,A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一五计划之前的1952年己完成,C项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各方面积极配合,计划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并不是冒进,D项错误。

【点睛】

相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料多,角度杂,科学、熟练掌握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9.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可知,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A正确;据所学可知自然法的理念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而材料反映的是“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没有涉及自然法,B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法律的制定,C错误;据所学可知,随着罗马版图的发展扩大,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而不是公民法取代万民法,D错误。

10.D

【解析】

【详解】

据材料虽然“集体农庄减少,国营农场增加”,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经营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集体农庄减少,国营农场增加”,都体现的是农业上,没有涉及协调经济发展,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农庄、农场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改革侧重点在农业领域,B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C错误。

11.D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450-1820年世界白银流向变化示意图”可知,此时期白银的主要流向一是中国,另一个是欧洲;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主要事件有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二者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有利于全球性贸易交流规模进一步扩大,D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国际竞争力加强,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白银流向,不能说明中国是全球贸易的主要推动力量,B错误;据所学可知此时期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已落后于世界潮流,故C错误。

12.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的建立,但到2012年建立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开发银行,“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可知,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A选项正确;目前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即美国超级大国,多个强国的发展态势,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需求,“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的出现表明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材料无法得出经济全球化冲击美国经济霸权,故B选项错误;区域集团化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材料没有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无法得出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并且D选项说法有误,故D选项错误。

13.

(1)特点:

实行贸易保护;发展工商业;实行对外扩张:

政府积极干预、护航;国家凭借武力推进。

作用: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导致了殖民争霸战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2)同:

都有政府积极参与;都主张发展工商业;都有法律与制度保障;都一定程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异:

中国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进行,意在通过改革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英国是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动进行,意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扩张市场。

中国强调商战;而英国强调贸易保护。

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作用有限,没能挽救统治危机;而英国作用较大,促进了英国的社会转型。

(3)看法: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中美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伤害;我们对美国的贸易战要坚决斗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在对美国的斗争中既要

注重方式、策略.也要注意长期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当然在对美国的斗争中,也要防止极端的民粹主义情绪。

【解析】

【详解】

(1)特点:

据材料“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当保护贸易,来促进本国工业品的发展。

”可知,实行贸易保护;发展工商业;据材料“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可知,实行对外扩张:

据材料“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

”可知,政府积极干预、护航;国家凭借武力推进。

作用:

据材料“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可知,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据所学可知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争夺殖民地,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导致了殖民争霸战争;同时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2)同:

据所学可知,英国的重商主义是政府推行的;据材料“1903年商部的设立……次年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等与振兴商务有关的法令”信息可知,也是政府积极参与;都有法律与制度保障;据材料“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帷幕,由此出现兴办工商实业的热潮。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都主张发展工商业;都一定程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异:

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到20世纪的新政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进行,意在通过改革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据所学可知,英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动进行,通过奖出限入,意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扩张市场。

中国强调商战;而英国强调贸易保护,奖出限入。

中国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但没能挽救统治危机;而英国促进了英国的社会转型。

(3)看法:

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结合所学可知,贸易保护主义对中美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不利于世界经济和谐发展;我们对美国的贸易战要坚决斗争,既要注重方式、策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也要注意努力加强自身贸易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同时也要防止极端的民粹主义情绪。

14.

(1)背景: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粮食严重缺乏;钱贱物贵,政府财政匮乏;土地兼并严重。

(2)意义:

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北方经济恢复;为曹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

(1)背景:

据材料“东汉来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等信息可知,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土地兼并严重;据材料“‘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不仅导致百姓饥饿,就连军队也无粮可以充饥。

”可知,粮食严重缺乏;据材料“……以货币纳税的税收制度形同虚设‘钱贱物贵’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可知,钱贱物贵,政府财政匮乏。

(2)意义:

据材料“赋税的承担者不仅包括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一般豪强地主……分别缴纳田租和户调,……不允许豪强者转嫁税收负担。

”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据所学可知,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为曹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15.

(1)内容:

动员民众参军;增产节约;募集资金;鼓励妇女参加生产。

(2)意义:

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兵源;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实战略物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解析】

【详解】

(1)内容:

根据“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得出动员民众参军;根据“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不浪费任何东西”得出增产节约;根据“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得出募集资金;根据“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得出鼓励妇女参加生产。

(2)意义:

可从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兵源、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等方面分析解答。

16.

(1)根源:

英国殖民者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英国殖民侵略)。

对策:

恢复传统手工织布劳动。

形式:

非暴力抵抗。

(2)作用:

打击英国殖民经济;维护印度民族经济;发动了印度民众;增强民族意识。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可知是英国殖民侵略。

第二小问从土布运动回答;第三小问从非暴力抵抗回答。

(2)结合材料二“甘地多次发起进一步抵制英国国货的运动,这些运动抓住了群众的情绪,有助于吸引更多追随者”从打击英国殖民经济;维护印度民族经济;发动了印度民众等角度思考回答。

17.示例:

评价差异:

南宋朱熹认为武则天是一位篡权的暴君;民国时期振之认为武则天是一位突破传统束缚的伟大女性。

原因:

南宋时期,理学盛行,三纲五常成为主流价值观。

武则天作为女性登上皇位,与南宋时期的伦理纲常相冲突,因此朱熹对其持否定态度。

民国时期,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洗礼,女权运动蓬勃兴起,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和改善,武则天称帝的行为符合当时进步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所以振之对其持肯定态度。

【解析】

【详解】

根据设问要求“任选表中两个时段”,选取后分别就每个时段中的人物对武则天的评价进行概括总结。

分析原因时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应时段的历史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女性权利或地位有没有特殊的规定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