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558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docx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五)计算题

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厂别

类型

每台马力数

产量(台)

第1厂

履带式

36

75

履带式

18

105

轮式

28

400

第2厂

履带式

75

85

轮式

15

94

轮式

12

150

第3厂

履带式

45

40

履带式

75

25

轮式

24

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

【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

(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

产品类型

产量(台)

产量(台/马力)

履带式

330

330/14640

轮式

694

694/15610

合计

1024

1024/30250

(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

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

产品类型与功率产

量(台)

换算系数

标准台数

(1)

(2)

(3)=

(1)*15

(4)=

(2)X(3)

履带式

18马力

105

1.2

126

36马力

75

2.4

180

45马力

40

3.0

120

75马力

110

5.0

550

小计

330

976

轮式

12马力

150

0.800

120

15马力

94

1.000

94

24马力

50

1.600

80

28马力

400

1.867

747

小计

694

1041

合计

1024

2017

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

单位:

人户籍人口数

2001年2002年

682524

695762

661075

675826

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

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

并指出它们属于

哪一种相对数。

解: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

1343599

1371588

682524

695762

661075

675826

(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0.8

50.7

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9.2

49.3

(3)性别比例(%男:

103

102

(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858

876

(5)人口增长速度(%

2.1

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

(1)、

(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例3、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

万件

2002年

2003年

计划

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

成人的

6.4

8.8

9.4

4.3

儿童的

5.1

5.7

6.1

2.3

合计

11.5

14.5

15.5

6.6

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

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

2002年

2003年

2003

年比

2002

年增长

(%

产量

比重

(%

计划

实际

产量

计划完成

(%

重点企业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人的

6.4

56

8.8

61

9.4

61

106.8

4.3

65

46.9

儿童的

5.1

44

5.7

39

6.1

39

107.0

2.3

35

19.6

合计

11.5

100

14.5

100

15.5

100

106.9

6.6

100

34.8

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

(2)、

(4)、

(6)、(9)

均为结构相对数,

(7)

为计划完成程度相

对数,(10)为动态相对数。

此外,还可把“成人的”产量与“儿童的”产量对比,计算比例相对数;

把重点企业产量与全公司产量对比,计算结构相对数。

例4、某地区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为上年的108%2002-2003年动态相对数为114%

试确定2003年生产总值计划完成程度。

解:

根据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数2003年实际生产总值

计划数2003年计划生产总值

例5、某农场三种不冋地段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收获量(公斤)

地段

播种面积(亩)

60

48000

50

35000

40

24000

合计

150

107000

试计算每地段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三地段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解:

【分析】本题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进行计算,直接用组标志总量除以组单

位总量得出各地段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再用标志总量除以单位总量得到三个地段的总平均收获率。

计算结果如下:

地段

播种面积(亩)

收获量(公斤)

收获率(公斤/亩)

60

48000

800

50

35000

700

40

24000

600

合计

150

107000

713

单位面积产量

(收获率)=总收获率/总播种面积

例6、某厂有

102名工人,各组工人工资和工人数资料如下:

技术级别

月工资(元)

工人数(人)

1

546

57

2

552

15

3

560

18

4

570

40

5

585

2

合计

102

求工人平均工资和平均技术级别。

解:

【分析】技术级别和月工资都是工人的标志,可通过工人数加权来计算平均技术

级别和平均月工资。

工人的平均月工资计算列表如下:

技术级别

月工资x(元)

工人数f(人)

工资总额xf(元)

1

546

57

31122

2

552

15

8280

3

560

18

10080

4

570

40

5700

5

585

2

1170

合计

102

56352

x—xf56352552.47(元)

f102

例7、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某年某产品按平均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表:

按平均成本分组(元/件)

企业数(个)

各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

10-12

2

22

12-14

7

40

14-18

6

38

合计

15

100

试计算15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解:

【分析】本题计算要求利用频率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资料是组距分配数列,须先

计算组中值。

另外,本题还涉及权数的选择,企业数虽是次数,但它和分组标志值相乘无任何实际

意义,因此,不能作权数。

只有采用产量比重作权数,才符合题目要求。

 

例8、某企业工人按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资料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工人数

50-60150~

60-70100

70-8070

80-9030

90以上16

合计366~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分析】本题是等距分配数列,要计算平均数首先要计算组中值。

最后一组为开

1

口组,其组中值=下限+—

相邻组距=95

2

列表计算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组中值

x

生产工人数f

产量xf(件)

50-60

55

150

8250

60-70

65

100

6500

70-80

75

70

5250

80-90

85

30

2550

90以上

95

16

1520

合计

366

24070

平均劳动生产率x

f

24070

(件/人)

x

=65.8

f

366

例9、某公司所属2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

资金利润率(%

组中值(%

企业数

企业资金(万元)

-10-0

-5

10

80

0-10

5

5

100

10-20

15

3

500

20-30

25

2

800

合计

20

1480

求平均利润率。

解:

【分析】本题不宜以企业数为权数,应该以企业资金为权数,求得各组的实际利

润,然后求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x

xf5%805%10015%50025%800

T80100500800

276

1480

18.65%

 

这里276万元是全公司的利润总额,分母

1480万元是全公司的资金,所得的平均利

润率18.65%是符合实际的。

例10、2003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和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千克)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千克)

A

1.2

1.2

2

B

1.4

2.8

1

C

1.5

1.5

1

合计

——

5.5

4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

解:

【分析】给定的数据是被平均标志(价格)的分子(成交额),则用加权调和平均

数计算;给定的是“分母”(成交量),则按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计算列表如下:

价格x(元/千克)

甲市场

乙市场

成交额M

成交量M/x

成交量f

成交额xf

(万元)

(万千克)

(万千克)

(万元)

1.2

1.2

1

2

2.4

1.4

2.8

2

1

1.4

1.5

1.5

1

1

1.5

合计

5.5

4

4

5.3

两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M

55

551.38(元/千克)

X甲

M

4

x

X乙—T531.33(元/千克)

f4

例11、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和晚市每千克价格分别为1.25元、1.20元和1.15元,试在下面的情况下求平均价格:

(1)早市、午市和晚市销售量基本相同;

(2)早市、午市和晚市销售额基本相同。

解:

【分析】销售量基本相同,可以看作次数(f)相等,故平均价格可用简单算术平

均数计算。

已知销售额即标志总量(m),要用调和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这里早、午和晚

市销售额基本相同,可用简单调和平均数计算。

(2)Xn

1

111

11'1.199(元/千克)

111

X

1.251.201.15

MoL

例12、某企业某月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试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60以下

40

60-70

100

70-80

180

80-90

220

90-100

90

100以上

50

合计

680

解:

(1)众数:

例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百分制组别参考人数(人)乙公司五分制组别参考人数(人)

60以下

1

1

1

60-70

15

2

3

70-80

20

3

13

80-90

12

4

17

90-100

2

5

16

100以上

合计

50

合计

50

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

解:

【分析】要说明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

必须计算标准差系数。

计算过程如下:

甲公司

乙公司

X

f

xf

X2f

X

f

Xf

X2f

55

1

55

3025

1

1

1

1

65

15

975

63375—

2

3

6

12

75

20

1500

112500

3

13

39

117

85

12

1020

86700

4

17

68

272

95

2

190

18050

5

16

80

400

50

3740

283650

50

194

802

xf

3740

Xf

194

X甲

74.8(分),x乙

3.88(分)

f

50

f

50

0.993

3.88

0.256或者

25.6%

从变异系数表明甲公司招员考试成绩比较整齐。

例14、设两钢铁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资料如下:

单位:

万吨

供货日期

1日

2日

3日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甲企业

26

26

2828

29

30

30

30

23

26

乙企业

15

15

1718

19

19

18

16

16

17

试比较甲、乙企业该月上旬供货的均衡性。

解:

1

【分析】比较两个企业钢材供应均衡性要通过标志变异指标来说明。

先计算平均

数和标准差,

标准差按简捷公式计算。

甲企业

乙企业

x

2x

x

2x

1

26

676

15

225

2

26

676

15

225

3

28

784

17

289

4

28

784

18

324

5

29

841

19

361

6

30

900

19

361

7

30

900

18

324

8

30

900

16

256

9

23

529

16

256

10

26

676

17

289

276

7666

170

2910

 

甲企业平均日供货量

x甲

x

276

27.6

(万吨)

n

10

乙企业平均日供货量

x乙

x

276

27.6

(万吨)

n

10

甲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

乙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

为了消除甲、乙两企业日供货量的影响,以便真实反映日供货量变动程度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计算标准差系数。

甲企业V甲—竺8%,乙企业V乙—1418.3%

X甲27.6x乙17

计算表明甲企业日供货量标准差系数比乙企业小,说明甲企业上旬供货比乙企业均衡。

例15、某农场的两种不同良种在五个村庄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块上试种,结果如下:

甲品种

乙品种

收获率(千克/亩)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千克/亩)

播种面积(亩)

950

11

700

9

900

9

900

13

1100

10

1120

15

1050

8

1000

13

1000

12

1208

10

50

60

解:

【分析】测定这两品种收获率哪一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确定哪一种较有推广价

值,就应该计算平均收获率的变异系数。

收获率x

播种面积f

收获率x

播种面积f

950

11

700

9

900

9

900

13

1100

10

1120

15

1050

8

1000

13

1000

12

1208

10

合计

50

60

甲品种

乙品种

10450

6300

8100

11700

11000

16800

8400

13000

12000

12080

49950

59880

甲品种

乙品种

产量

列表计算如下:

 

.4749

68.91(千克)

乙品种乙

70029900213112021510002131208210门“:

998

\60

.26473

162.71(千克)

(3)标志变异系数V—

X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甲品种平均收获量略高于乙品种,

标准差系数甲品种又比乙品

甲品种%常6.9%,乙品种《鬻佩3%种小,说明甲品种收获率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有推广价值。

例16、某城市居民120户住房面积调查的资料如下:

住房面积(平方米/户)

户数

住房面积(平方米/户)

户数

50以下

10

80-90

10

50-60

15

90-100

15

60-70

20

100以上

10

70-80

40

合计

120

试对以下两种情况计算平均数及其方差:

(1)住房面积“50以下”和“50以上”;

(2)住房面积“50-60”和“50-60以外的各种住房面积”。

解:

【分析】这是是非标志的问题,对第一种情况,以住房面积“50以下”为是,“50

以上”为非;对第二种情况,则以住房面积“50-60”为是,“50-60以外的各种住房面积”

为非。

解答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种情况:

户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X

f

xf

XX

(XX)2f

50以下

1

10

10

1-0.083

8.41

50以上

0

110

0

0-0.083

0.76

合计

120

10

1

9.17

第二种情况:

户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X

f

Xf

X2f

50-60

1

15

15

15

50-60以外的各住房面积

0

105

0

0

合计

120

15

15

 

XP-

Xf

15p

120

0.125

f

2

X2f

Xf

2

15

152

P

f

f

120

0.1250.015625=0.109375=10.9%

120

例17、某城市两城区商品房销售资料如下(见下页表)试计算均方差系数,来确定哪区房价差异较大。

解:

【分析】各类商品房的均价是标志值,计算总均价的权数是“销售面积”,而不是

“销售套数”。

因为每一套的面积不相同,“销售套数”是不恰当权数。

163556

甲区乙区

均价(元/平

均价(元/平

方米)

方米)

别墅

10

3523

9545

5

1870

7874

住宅

898

112317

4523

353

37995

3900

商场

188

33499

8308

95

7376

6700

写字楼

26

4078

4058

9

2281

5033

车库

153

10139

2247

14

2155

2050

厂房

0

0

0

1

212

165

合计

1275

163556

537

51889

解得

-9545

35234523

112317

830833499

4058

40782247

10139

x甲

=5253.72元;甲=1808.33元

X乙=4398.95元;乙=1300.08元

两区均价的均方差系数:

甲1808.33

V甲—0.344234.42%

甲x甲5253.72

乙1300.08

V乙兰0.295529.55%

X乙4398.95

可见,乙区各类商品房房价的差异比甲区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