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461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眉山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

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2、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3、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

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

5、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

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6、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氯气的氧化性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B.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C.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可以获取清洁能源D.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价电子层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六氟化氙(XeF6)B.一氧化氮(NO)C.光气(COCl2)D.三氟化硼(BF3)

9、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C.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3s23p4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10、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C.PH3

D.SiH4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

C.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2、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

C.已知酸性:

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而HClO为0

D.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只有过渡金属才能形成配合物

1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m+、bBn+、cCm﹣、dDn﹣(m>n)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C>DB.离子半径:

C>D>B>A

C.原子序数:

D>C>B>A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关于物理学史、物理方法以及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物理学中,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交流电的有效值等物理量的定义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

C.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D.线圈的磁通量和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15、图中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以ad边为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为e=5sin20t(V),则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

Hz

B.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5V

C.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0V

D.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16、如图为长虹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电路,从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的电流后,下

列关于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电容C1的“通直流、隔交流”的功能,电流中的交流成分被衰减

B.线圈L有“通交流、阻直流”的功能,直流成分和一小部分交流通过L

C.由于电容C2的“通交流、隔直流”的功能,C2进一步滤除电流中残余

的交流成分

D.输出端输出较稳定的交流电,这个交流电供电视机内芯正常工作

17.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

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减小

C.流过灯泡L的电流减小

D.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增大

 

18、如图甲为日光灯电路,图乙为启动器结构图.在日光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

A.启动器为日光灯的点亮提供瞬时高压

B.镇流器维持灯管两端有高于电源的电压,使灯管正常工作

C.灯管点亮发光后,启动器中两个触片是接触的

D.灯管点亮发光后,镇流器起分压限流作用使灯

管在较低的电压下工作

19、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其一条对角线ac和y轴重合、

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在y轴右侧的Ⅰ、Ⅳ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

界与线框的ab边刚好完全重合,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与y轴平行.t=0时刻,线框以恒定的

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上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方向的感应电

流为正方向,则在线框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ab间的电势差

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20、匝数为

匝总电阻为

的矩形金属线圈

,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的轴

匀速转

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线圈位于中性面

B.t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C.0~t1时间内通过线圈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D.0~t4时间内外力至少做功为

21、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垂直

于水平面.质量均为m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良好,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导轨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

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以速度v1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

杆也正好以速率v2向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杆所受摩擦力为零B.ab杆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

C.回路中的电流为

D.μ与v1大小的关系为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22、(6分)有一个教学用的可拆变压器,如图甲所示。

它有两个外观基本相同的线圈A、B,线圈外部

还可以绕线。

(1)某同学用一多用电表的同一欧姆挡先后测量了A、B线圈的电阻值,指针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

位置,由此可推断________线圈的匝数较多(选填“A”或“B”)。

(2)如果把它看成理想变压器,现要测量A线圈的匝数,提供的器材有,一根足够长的绝缘导线、一

只多用电表和低压交流电源。

请简要叙述实验的步骤(写出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线圈的匝数为nA=__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3、(12分)某同学尝试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他所选用的器材有:

灵敏电流表(待改装),学生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导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标准温度计,PTC热敏电阻Rt。

(PTC线性热敏电阻,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

)。

设计电路图如

图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端(填“a”或“b”),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端(填“c”

或“d”),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设此时电

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

(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就将开关S置于d

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

请根据温度表的设计原理

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I=。

(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表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

根据改装原理,

此温度表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

低温刻度在侧(填“左”或“右”),刻度线分布是否

均匀?

(填“是”或“否”)。

24.(12分)某小型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为400V,输出电功率为20kW,输电线总电阻为4Ω,为了使输电线损耗功率仅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0.5%,需在发电机处设升压变压器,用户所需电压为220V,所以在用户处需安装降压变压器,不考虑变压器的能量损失。

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各是多少。

 

25、(15分)如图C213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线圈匝

数n=40匝,内阻r=0.1Ω,长l1=0.05m,宽l2=0.04m,转速为3000r/mi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T,线圈两端接有阻值为R=9.9Ω的用电器和一个交流电流表.求:

(1)线圈中磁通量最大变化率

(2)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60°和120°,通过用电器的电荷量之比;

(3)1min内外力需要提供的能量.

 

26、(17分)如图所示,两条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1m,它有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光滑倾斜导轨和粗糙

的水平导轨两部分,水平导轨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倾斜导轨ef与ab间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1T。

现将两金属棒MN和PQ分别置于水平导轨上和倾斜导轨的磁

场区内,由静止释放,棒PQ将沿导轨下滑,棒MN始终静止。

已知两棒的质量均为m=0.1kg,电阻

均为R=2Ω,棒MN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棒均与

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倾斜导轨有磁场区与无磁场区均足够长,不计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

g=10m/s2。

(1)求棒PQ下滑最大速度的大小;

(2)若棒PQ由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通过棒MN某横截面的电荷量q=0.5C,求该过

程整个回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

(3)若将棒PQ在ef上方与ef相距x的地方由静止释放,要使棒MN始终静止,求水平导轨处磁感

应强度的最大值B2与x之间的关系。

 

四、填空题:

27、(12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

人们平时所用的铁及其化合物都跟化学有关。

(1)铁在自然界中容易生锈。

常见原因是因为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从而发生了

吸氧腐蚀。

请写出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方程式为。

(2)镀锌板有较好的耐锈能力。

右图是实验室模拟工

业上的铁上镀锌的装置图。

在通电过程中,发现

滤纸a处出现了红色,若要在甲烧杯中完成铁上镀

锌,则:

电极A材料为,电极B材料为______,

甲中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钾(K2FeO4)中的+6价铁不稳定,在反应中极易变成+3价,此种特性可以用于水处理。

可通过电解法制备高铁酸钾,若电解总反应为:

Fe+2H2O+2KOH=K2FeO4+3H2↑,要在上图

的乙烧杯中完成高铁酸钾的制备,已知:

电极材料分别是石墨和纯铁,电解液是较浓的KOH

溶液,D电极处能观察到的现象为,电极C处的电极反应为

28、(12分)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和甲醛(HCHO).

(1)本题所涉及的物质中,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为        

 a.CH2Ob.CO2c.COd.H2Oe.Na2CO3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写出一种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化学式  .

②HCHO分子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③1mol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3)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

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 .

②CO32﹣的空间构型是  (用文字描述).

29、(18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

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

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E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F的

基态原子的3d轨道电子数是4s电子数的5倍,G的3d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

题:

(1)F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G在周期表的位置.

(2)B、C、D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回答,下

同),A、C、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3)下列关于B2A2(B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空间构型都为直线形

e.中心原子都是sp杂化

(4)用电子式表示E的氯化物的形成过程.

(5)共价化合物FD5中,F化合价为+6价,每个D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写出该物质的

结构式.

(6)G2+与氨分子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不稳定,它的碱性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

[G(CH3)6]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个[G(CH3)6]3+配离子含有σ键数目为个.

30、(16分)掺杂微量铜、硼、镓、硒等元素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之一.

(1)Cu2+的电子排布式为.

(2)简述气态基态Cu+比气态基态Cu2+稳定的原因

(3)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个(SCN)2含有π键的数目为个.HSCN

有两种结构,H﹣S﹣C≡N(硫氰酸)的沸点低于H﹣N=C=S(异硫氰酸)的沸点,其原因

是.

(4)BF3能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BF3﹣NH3,该化合物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铜和硒可形成的半导体团簇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

(6)镓与某有机物形成的配合物过程如下图,在图上画出产物中的配位键.

(7)与Si同周期部分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如下图所示,其中a、b和c分别代表.

A.a为I1、b为I2、c为I3B.a为I2、b为I3、c为I1

C.a为I3、b为I2、c为I1D.a为I1、b为I3、c为I2.

31、(每空2分、共10分)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

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

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

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

者是用盐过少。

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2)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

(答出两项)、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还必须满足PH、氧气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

(3)菜坛需要密封的原因是。

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32、(每空2分、共12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的葡萄糖

糖苷酶的作用是将分解成葡萄糖。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

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

(成分见下表)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33、(每空2分、共12分)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

列问题(每空2分)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2)③过程中用到的tRNA总共有       种、其基本单位是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

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

替换情况是                    。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

①的细胞是          。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

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

34、(每空2分、共10分)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

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

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

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

一对基因R/r影响。

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3

 

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性 

②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5、(每空2分、共1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正反交。

实验结果:

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

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

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该编码链突变后序列变为。

③人类肥胖基因的产生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

______,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

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

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

父母的概率是,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