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453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有答案.docx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有答案

单元培优测试卷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一、填空。

(第9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因为48÷3=16,所以()和()是48的因数,()是3和16的倍数。

2.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1342101791371527

3.红红家的门牌号是与1502相邻的奇数,也是3的倍数,她家的门牌号是()。

4.如图,这个合数是()。

5.观察右上图可以知道A是(),B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且长、宽都是质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

7.三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51,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成功塑造了“水泊梁山108位好汉”的形象。

108的最大因数是(),比108小的三位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的数是()。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73□2,25□是3的倍数。

(2)83□,4□0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96□,□05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3□2□,□8□同时是2、3、5的倍数。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a表示非零自然数,那么下面的数一定是偶数的是()。

A.a+1B.a+2C.2aD.a-1

2.一个数既是15的倍数,又是15的因数,这个数是()。

A.5B.15C.30D.225

3.下表是东关小学五年级四个班的人数,可以把()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不可为1人)几个小组。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

41

39

43

47

A.一班B.二班C.三班D.四班

4.如果□表示0,△表示任意不为0的自然数,下面选项中一定是3和5的倍数的数是()。

A.△△□□B.△□△△

C.△△△□D.△□□□

5.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那么它的周长一定是_____数,面积一定是_____数。

横线上应填()。

A.质质B.质合C.合质D.合合

6.“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质数的和。

”这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下面四个算式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A.6=2+4B.8=1+7

C.36=17+19D.48=23+25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②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③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④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其中有一个数是偶数,积一定是

偶数。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宿迁山楂糕美味可口,郝老师去江苏旅游带回来了一些(少于100块)。

4块4块地拿少2块,5块5块地拿多3块,6块6块地拿少2块。

一共有()块山楂糕。

A.60B.58C.90D.30

三、操作题。

(10分)

由云丘山景区举办的越野赛正在进行,如图是赛道的一部分,赛道在点B处拐弯,根据要求需要在赛道的一边安排志愿者,且他们之间的距离必须相等,点A、B、C处都必须安排,那么这段赛道上最少需要安排多少名志愿者?

先算一算,再在图上用△标出志愿者的位置。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共20分)

1.在练习课上,小婷和小瑞两个人互查作业。

小瑞:

18.5×0.3=5.45小婷:

18.5×0.3=5.55

小婷说小瑞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小瑞的计算正确吗?

为什么?

(8分)

 

2.将下面各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4分)

631691114

 

3.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分)

15和2514和5634和4218和60

 

五、解决问题。

(共31分)

1.辣椒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入口难忘,它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

某公司秘制的辣椒酱采用农家种植、天然无公害的辣椒制作而成。

该公司后勤部准备了一些辣椒酱给公司员工分发。

已知公司准备的辣椒酱小于80瓶,每人发6瓶或每人发8瓶都正好分完。

公司最多准备了多少瓶辣椒酱?

(5分)

 

2.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

如果7月1日甲、乙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同一天去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5分)

 

3.小红的哥哥参加市里举办的中学生环保知识竞赛。

小红问哥哥:

“哥哥,这次竞赛你得了多少分,获得了什么名次?

”哥哥说:

“把我得的分数、名次和我的岁数相乘,正好是2910,你猜我得了多少分,获得了第几名?

”(竞赛满分为100分)(5分)

 

4.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有清丽隽永的青瓷、洁白如玉的白瓷、清幽秀美的青花瓷等。

某瓷器店有47件青瓷和19件白瓷准备用纸箱进行包装,要求每个包装箱里两种瓷器都有,且同一种瓷器的件数相同。

结果青瓷剩下2件,白瓷还少1件,你知道他们最多包装了几箱吗?

(8分)

 

5.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加深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五

(1)班决定进行一次集体户外野炊活动。

吃饭时,他们3人一个菜碗,4人一个汤碗,共用了28个碗,参加野炊的共有多少人?

(8分)

 

★附加题:

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

甲、乙两地原来每隔36米安装一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隔54米安装一根电线杆。

如果在安装的过程中除了两端的两根不需要移动外,中间还有14根不需要移动,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

少米?

答案

一、1.31648

2.50的因数:

10、1、5

奇数:

13、17、91、37、1、5、27

质数:

13、17、37、5合数:

8、42、10、91、27

【点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1503【点拨】与1502相邻的奇数是1501、1503,是3的倍数的是1503。

4.60【点拨】由题意可得2×2×3×5=60。

5.18279【点拨】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6.77【点拨】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36÷2=18(厘米),因为长、宽都是质数,且18=13+5=11+7,13×5=65(平方厘米),11×7=77(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77平方厘米。

7.16182144

8.108102【点拨】小于108的三位数中,2和3的倍数只有102。

9.

(1)0或3或6或92或5或8

(2)42或5或8

(3)01或4或7

(4)1或4或701或4或70

 

二、1.C2.B

3.B【点拨】看哪个班的学生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就是看哪个班的人数是合数。

4.C

5.D【点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a为质数),则正方形的周长是4a,面积是a2,4a最少有1、2、4、4a四个因数,a2有1、a、a2三个因数,所以4a和a2一定是合数。

6.C7.C【点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故①错误。

8.B

三、60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20。

60÷20=3(名)40÷20=2(名)3+2+1=6(名)

答:

这段赛道上最少需要安排6名志愿者。

如图。

四、1.小瑞的计算不正确。

计算18.5×0.3时,要先算185×3,积必定是3的倍数,而小瑞的计算结果是5.45,因为545不是3的倍数,所以小瑞的计算不正确。

【点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63=3×3×716=2×2×2×2

91=7×13114=2×3×19

3.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75。

1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56。

34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714。

18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80。

【点拨】当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五、1.80以内6和8的最大公倍数是72。

答:

公司最多准备了72瓶辣椒酱。

2.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

答:

他们下一次同一天去图书馆是7月21日。

3.将2910分解质因数是2910=2×3×5×97,因为哥哥是中学生,所以哥哥的年龄是3×5=15(岁)。

答:

哥哥这次竞赛得了97分,获得了第2名。

4.47-2=45(件)19+1=20(件)

4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5。

答:

他们最多包装了5箱。

【点拨】根据题意,如果青瓷有45件,白瓷有20件正好

装完。

 

5.3和4的公倍数有12、24、36、48、60……

48÷3=16(个)48÷4=12(个)16+12=28(个)

答:

参加野炊的共有48人。

附加题:

36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108。

14+2-1=15(个)

108×15=1620(米)

答:

甲、乙两地相距1620米。

【点拨】由题意知,不需要移动的电线杆有14+2=16(根),因此有(16-1)个间隔。

因为36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108,所以每隔108米即为不需要移动的电线杆的位置,用间隔数乘间隔距离,就求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