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441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与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声与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声与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声与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声与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与光.docx

《声与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与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与光.docx

声与光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

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

☆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

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

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

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

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

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

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一、选择题

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

的松紧程度,这样

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2.“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

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3.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4.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

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

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二、填空与实验题

7.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

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8.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

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9.医生通过听

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

手机不宜挂在胸前,是因为手机发射出的    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10.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1.如图1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

12.以下四个措施中:

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5.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B

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

ABCD

16、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管饭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17.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18.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D)

19.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20、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

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6、光年是长度单位非时间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

反射面平滑。

应用: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

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

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

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

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理作用:

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接到,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接收

⑵球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

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

汽车后视镜

练习: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

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

1.右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影子 B.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日食

4.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5.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8.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

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

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2.1m                   B.2.5m                      C.4.6m                  D.5m

10.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1.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

m/s向S靠近

1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13.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光的反射;a区B.光的折射;b区C.光的直线传播;a区D.光的直线传播;b区

1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二、填空题、

15.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

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___________;

 

(2)围绕“青瓷巨碗”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升降台,游客在升降台上站成一圈,升降台上升后可以同时看到“青瓷巨碗”内的景象。

在某次升降中,升降台把80名游客匀速升高3米,若每位游客的质量以60千克计算,则升降台在这次上升过程中对游客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焦。

  

16.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

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17.深圳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缘故。

三、作图题、

18.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

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

名词:

薄透镜:

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

(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

形状

光学

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照相机

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