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模拟真题.docx
《三级模拟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模拟真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级模拟真题
一、单选题(1―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需要采集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资料的调查研究是(A)。
A.因果关系调研
B.描述性调研
C.预测性调研
D.探索性调研
2、属于书面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C)。
A.调研的时间进度
B.调研的内部因素
C.调研的方式方法
D.调研的外部因素
3、目前我国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原则是(C)。
A.确保质量
B.降低成本
C.双向选择
D.德才兼备
4、信息具有滞后性的原因是(B)。
A.信息流总落后于资金流
B.信息流总落后于物流
C.物流总落后于信息流
D.资金流总落后于信息流
5、信息的准确性的另一个含义是(A)。
A.同一信息具有统一性或唯一性
B.同一信息具有完整性或唯一性
C.同一信息具有唯一性或连贯性
D.同一信息具有完整性或连贯性
6、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制”指的是(A)。
A.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B.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C.不同管理单元的沟通
D.决策层对整个企业的控制力
7、企业组织的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
管理幅度越大,管理的层次(B)。
A.越多
B.越少
C.可能多可能少
D.不变
8、在工作丰富化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有(A)。
A.多样化和任务的整体性
B.多样化和任务的协调性
C.任务的整体性和任务的趣味性
D.多样化和任务的趣味性
9、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C)。
A.因人设岗
B.因制设岗
C.因事设岗
D.因利设岗
10、企业各部门对员工的补充需求量主要包括(A)。
A.由于实际发展所必须增加的人员和由于“自然减员”所需补充的人员
B.由于企业经济性裁员后所需要增加的人员和由于“自然减员”所需补充的人员
C.由于实际发展所必须增加的人员和由于企业经济性裁员后所需要增加的人员
D.由于劳动力价格下降所增加的人员和由于企业经济性裁员后所需要增加的人员
11、人员招聘的最终目的是(D)。
A.保证组织有足够的人力需求
B.选择素质高、质量好的人才
C.招聘到最优的人才
D.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12、人员配置的根本目的是(A)。
A.使得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B.为任何人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C.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
D.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13、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员通常采取的(B)途径
A.猎头公司
B.人才交流中心
C.熟人推荐
D.大学校园
14、以下关于推荐法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C)。
A.使用推荐法招聘成功的概率较大
B.使用推荐法招聘对候选人的情况比较了解
C.使用推荐法招聘成本较高
D.使用推荐法招聘人员素质高,可靠性强
15、与简历相比,单位设计的申请表往往(D)。
A.没有统一的标准
B.没有简历有效
C.增加预选的时间
D.有利于准确了解候选人的信息
16、面试开始时应从应聘者(A)开始发问。
A.可以预料到的问题
B.最预想不到的问题
C.最难于回答的问题
D.简历中有疑问的地方
17、在应聘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在短时间内筛选一部分人员最好采用(B)。
A.面试
B.笔试
C.情景模拟
D.心里测试
18、一般来说,(D)不适于采用情景模拟测试方法进行挑选。
A.服务人员
B.事务性工作人员
C.管理人员
D.技术操作人员
19、心理测试的结果是对应聘者的(D)的一种评定。
A.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
B.智力特征和发展潜力
C.能力特征和个性差异
D.能力特征和发展潜力
20、通过计算(B)可以分析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
A.招聘单价
B.应聘比例
C.招聘完成比例(超额完成)
D.录用比例(素质高)
21、在考察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时,最好根据(C)。
A.应聘职位要求进行假设式提问
B.应聘职位要求进行清单式提问
C.应聘者过去工作行为进行举例式提问
D.应聘者过去工作行为进行开放式提问
22、招聘会的组织能力如何,社会影响力有多大,指的是(A)。
A.招聘会的档次
B.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C.招聘会的组织者
D.招聘会的宣传
23、确定员工发展目标时应把其(A)作为重点考虑。
A.个性
B.共性
C.可塑性
D.成长性
24、检测受训者对培训的参与热情和持久性,可了解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B)。
A.接受程度
B.认知程度
C.抵触程度
D.把握程度
25、在公司大规模投入资源前可通过(A)的培训,评价一小部分受训者所获得的收益。
A.实验性
B.操作性
C.技术性
D.练习性
26、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要求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有(A)。
A.类似性
B.一致性
C.多样性
D.特殊性
27、(B)用来评价技术或运动技能以及行为方式的水平。
A.认知成果
B.技能成果
C.绩效成果
D.情感成果
28、(B)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调查工具之一,其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
A.问卷法
B.观察法
C.访问法
D.记录法
29、为了保证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培训进行(D)监控和评估。
A.部分
B.整体
C.阶段
D.全程
30、通过(C)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负责培训的人员安排各项训练活动的先后次序。
202页
A.问卷调查法
B.集体访问法
C.工作盘点法
D.绩效分析法
31、当由咨询人员或其他的外部供应商来提供培训服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培训项目是针对本企业的(B)。
A.一般需要
B.特定需要
C.个别需要
D.普遍需要
32、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应根据绩效管理的(A)合理地进行方案设计。
A.目标和要求
B.指标和要求
C.目标和内容
D.指示和内容
33、绩效管理制度作为绩效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D)出发。
A.生产规模和管理工作水平
B.实际生产状况和计划达到的生产要求
C.生产规模和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形式
D.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34、在起草绩效管理制度时应体现(C),这是绩效管理的多维性带来的要求。
A.明确性与具体性
B.相关性与有效性
C.全面性与完整性
D.可操作性与精确性
35、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D)的职责。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部门
C.相关部门各级领导
D.领导与各级直线管理人员
36、工作结果对组织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或大量的重复性活动称为(D)。
A.关键事件
B.要素事件
C.行为要项
D.工作要项
37、绩效考评还须对工作业绩以外的内容进行考评,即对企业员工的(C)做出正确评价。
A.综合素质和对企业做出的贡献
B.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认同程度
C.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认同程度
D.对企业的贡献和对企业的认同
38、(A)是绩效管理的最终落脚点。
A.绩效改进计划
B.评价实施
C.绩效面谈
D.改进绩效的指导
39、(D)不属于薪酬日常管理的内容。
A.薪酬调查
B.薪酬调整
C.适时计算
D.制定薪酬制度
40、两个企业的薪酬与岗位评价的关系如下图,(C)描述是正确的。
A.A.企业工资制度不利于留住高级管理人才
B.B.企业低职级员工工资水平低于A.企业的低职级员工
C.A.企业薪酬差距大于B.企业的薪酬工资水平
D.从图中无法比较A.企业与B.企业的工资水平
41、(C)不属于社会保障系统。
A.军烈属抚恤
B.基本养老保险
C.健康保险
D.救济灾民
42、某企业有四个岗位利用成对排列法进行排列,结果是丁高于甲、乙、丙;乙低于甲、丙、丁;丙高于乙,但低于甲、丁,甲、乙、丙、丁的岗位评价由高至低是(D)。
A.乙甲丙丁
B.丙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丁甲丙乙
43、某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关注员工的服务质量,那么薪酬管理原则应是(B)。
A.奖金与销售收入挂钩
B.奖金与客户满意度评价直接挂钩
C.高工资
D.低工资
44、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B)。
A.市场工资水平
B.最低工资标准
C.25%点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
D.75%点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
45、如果某员工在企业工作了15年,被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那么企业应支付(C)的工资。
A.15个月
B.24个月
C.12个月
D.6个月
46、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体现了薪酬管理的(B)。
A.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B.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D.分配结果均等原则
47、某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比较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员工的能力,那么企业最有可能实行(B)。
A.基于岗位的工资制度
B.基于能力的工资制度
C.计件工资制
D.提成工资制
48、如果企业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C)的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250%
49、在企业的非正式组织内,存在着以(D)为特征的信息沟通网络。
A.横向沟通
B.纵向沟通
C.解释正式信息
D.传闻
50、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B)。
A.法定条款
B.约定条款
C.工作期限条款
D.必备条款
劳动报酬合同期限:
法定条款
51、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D)的劳动合同。
A.任意期限
B.应当履行到退休
C.以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D.不约定终止日期
52、劳动合同的续订的原则之一是(A)。
A.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B.劳动者要求续订,用人单位应当同意
C.用人单位要求续订,劳动者应当同意
D.按照合同的原则条件续订
5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加点的时间为(A)。
A.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B.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C.每日可超过3小时,每月可超过48小时
D.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54、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期限(A)。
A.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B.按合同期限的1/12确定
C.平等协商确定
D.按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确定
55、(B)应当变更劳动合同相关的内容。
A.用人单位变更
B.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
C.发生工伤事故
D.发生企业事故
5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D)。
A.获得劳动报酬
B.享受社会保险
C.组织工会
D.以上各项及其他权利
57、订立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同时双方约定5个月的试用期,则劳动合同的期限为(A)。
A.36个月
B.30个月
C.41个月
D.40个月
58、(D)是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
A.协调劳动关系
B.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D.法律效力不同
59、工资协议与集体合同相比较(B)。
A.前者的法律效力大于后者
B.两者具前同等的法律效力
C.后者的法律效力大于前者
D.法律效力具有不确定性
60、劳动者患病,(D)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病愈后
B.休假3个月后
C.休假6个月后
D.医疗期满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劳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劳动关系是劳动法所调整的惟一的关系
B.劳动关系发生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劳动的过程
C.劳动关系是构成劳动法所调整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关系
D.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与劳动过程有联系之后发生的关系
E.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进行了有偿的职业劳动活动之后发生的关系
2、对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
A.企业工会组织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一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法律的参加者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E.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和主要任务是( )。
A.求才
B.用才
C.育才
D.激才
E.爱才
4、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即是对人力资源的( )。
A.内在要素的管理
B.量的管理
C.外在要素的管理
D.质的管理
E.内外要素的管理
5、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因素包括( )。
A.人口因素
B.劳动时间
C.人力投资
D.劳动者参与率
E.经济发展水平
6、统计具有( )等多种职能。
A.管理
B.信息
C.分析
D.咨询
E.监督
7、在确定调查项目时,( )。
A.项目的含义必须明确
B.要考虑能否取得答案
C.尽可能做到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
D.要考虑调查任务的需要
E.调查项目只能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8、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联合复句包含( )等。
A.并列关系复句
B.连贯关系复句
C.目的关系复句
D.条件关系复句
E.解说关系复句
9、行政公文文尾部分的内容包括( )。
A.发文日期
B.附件
C.报送机关
D.主题词
E.印刷时间
10、在企业中,一名领导人能够有效地领导下属人数的确定条件有( )。
A.领导能力
B.职务的性质与内容
C.权力大小
D.职能机构的健全程度
E.职务高低
11、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 )。
A.按业务的性质进行分工
B.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
C.设立矩阵制的组织机构
D.设立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
E.配备和使用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12、对人的组织,一般称为社会组织,包括(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物质形态的组织
D.非物质形态的组织
E.价值形态的组织
13、在人员招聘中,常用的情景模拟测试方法有( )。
A.访谈法
B.决策模拟竞赛法
C.案例分析法
D.公文处理模拟法
E.无领导小组谈论法
14、心理测试主要包括( )。
A.知识测试
B.价格测试
C.能力测试
D.综合测试
E.兴趣测试
15、一项招聘活动的成功与否,应从( )方面进行评估。
A.成本与效益
B.数量与质量
C.速度与效率
D.数量与规模
E.信度与效度
16、招聘过程包括( )等环节。
A.规划
B.选择
C.评估
D.录用
E.招募
17、人员录用的主要策略有( )。
A.择优录用式
B.补偿式
C.多重淘汰式
D.结合式
E.优胜劣汰式
18、培训服务制度中的协约条款,一般应包括( )。
A.员工根据个人需要向主管经理提出的培训申请
B.参加培训的目的、项目、时间、地点和费用等
C.参加培训之后应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
D.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岗位和时间
E.受训者与批准人签署的有效的法律文件
19、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A.组织内部个人的主要信息
B.企业决策层领导层的信息
C.各级部门以及主管的信息
D.从外部各种渠道传输来的信息
E.直接的客户或用户的设诉
20、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设计调查表时应注意( )。
A.主观问题要有足够空间填写意见
B.尽量采用实名的填写方式
C.多采用客观问题方式,便于填写
D.语言简洁、问题清楚明了
E.采用封闭式或者选择式进行提问
21、起草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有( )。
A.全面性与完整性
B.明确性与具体性
C.民主性与透明性
D.公正性与客观性
E.可操作性与精确性
22、按照员工工作成果进行考评的方法主要有( )。
A.排队法
B.硬性分配法
C.关键事件法
D.目标管理法
E.生产能力衡量法
23、企业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应当遵循( )。
A.竞争力原则
B.协调一致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成本控制原则
E.激励性原则
24、企业的单项薪酬制度包括( )。
A.薪酬构成制度
B.资金制度
C.劳动分红制度
D.薪酬总额计划与控制制度
E.长期激励制度
25、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的因素有( )。
A.社会平均物价水平
B.就业状况
C.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D.劳动生产率
E.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6、国家主管部门对工资总额的组成有明确界定,工资总额包括( )。
A.计时计件工资
B.各类社会保险
C.奖金津贴补贴
D.医疗保险费用
E.加班加点工资
27、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属于社会福利项目的有( )。
A.养老保险
B.公共设施
C.集体福利
D.生活补贴
E.财政补贴
28、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员工档案的管理办法
B.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C.劳动定员定额的规则
D.劳动安全卫生的制度
E.员工试用期考察办法
29、( )是依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定条款。
A.劳动报酬
B.劳动纪律
C.试用期限
D.社会保险
E.保密事项
30、( )是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A.合同形式不同
B.合同主体不同
C.合同内容不同
D.合同功能不同
E.法律效力不同
31、工作分析通常在下述( )情况下进行。
A.新组织建立
B.某岗位员工辞职
C.新的工作产生
D.当工作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产生而发生重要变化时
32、工作分析具有多种用途,如下所述( )。
A.在考虑安全和健康时,来自工作分析的相关信息很有价值
B.对员工和劳动关系很重要
C.为人力资源研究提供了一个起点
D.对支持管理实践中的合理性尤其重要
33、整个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三大阶段,即人力资源规划的( )。
A.分析阶段
B.制定阶段
C.评估阶段
D.执行阶段
34、对于绩效反馈面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管理者与员工双方沟通的过程
B.管理者将考核意见向员工传达的一个过程
C.是绩效考核之后不可或缺的一步
D.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作用
35、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
A.安全卫生责任制度
B.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
C.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D.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36、面试考官应由( )组成。
A.人力资源部主管
B.用人部门主管
C.其他部门主管
D.独立评选人
37、员工招聘原因主要有( )。
A.新公司成立
B.现在职位因各种原因发生空缺
C.公司业务扩大
D.调整不合理的职工队伍等;
38、明确培训需要时,包括( )。
A.对组织整体需要的分析
B.对组织中部门需要的分析
C.对员工个体的分析
D.工作任务需求的分析
39、关键绩效指标通常包括( )种类型。
A.质量
B.数量
C.利润
D.时限
40、企业中培训活动目标的确定主要有两个依据,即( )。
A.工作分析的结果
B.绩效考评结果
C.企业的战略
D.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