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872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全现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前言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广为被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通过对其研究,对于我们将来毕业后参加工作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这次教学楼的框架结构施工设计将使我们系统性的了解并熟悉一个混凝土框架的施工过程。

并且在施工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熟悉、深化并掌握以前所学的知识。

实践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框架结构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该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虽然该项技术的研究在国外的发展较之国内要早,但近20年在国内的发展速度也异常迅猛,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赶上或超过国际水平了。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空间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

所以应用最为广泛,如:

仪表厂、化工厂、轻型机械生产厂等工业用多层厂房类型,以及民用的如:

办工楼、商店、旅馆、住宅等一般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采用现浇式的,也有采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的,本设计是采用现浇式。

一、设计内容

以该教学楼施工过程为对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概况如下:

1.工程概况

该教学楼(具体参数见附录课程设计题目安排)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起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2.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三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东面及南面为已建工程:

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

(1)工期:

施工时间控制在150天左右;

(2)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

(3)土壤及地下水:

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见附录);

(4)抗震要求:

7度抗震烈度设防;

(5)技术经济条件:

全部预制构件。

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运至工地,三大建材由建设单位提供,运距10-15千米,地方性材料(砖砂石等)就地取材,可按计划运到现场。

施工承包公司专业工种齐全,各类施工机具型号数量较齐备,施工时可选用。

施工工地距公司生产生活基地较远,现场需设置临时住房及食堂。

施工前已做好三通。

(6)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为一般框架结构,无特殊装饰要求,工期较短,为确保按期竣工,必须组织好各项施工项目相互交叉配合及流水施工,并采用生产率较高的塔式起重机,已减少二次运输和不必要的返工和窝工现象。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拟定好的工期和资源供应条件,采用横道图表示。

对该单位工程从工程开工到全部竣工的所有施工过程,应该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4.施工平面图设计

施工平面图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正确地确定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所需各种临时设施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

二、设计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1.工程建设概况

主要说明:

拟建工程的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和建设目的;

2.工程特点分析

根据绘制出的施工图纸(本课程设计以11G101标准图集为参考),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工程特点。

对结构中的主要构造、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及施工难点尤应重点说明。

具体内容为:

(1)建筑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

教学楼立面及平面建筑外形参考我校主教学楼,自行简单设计,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教学楼建筑设计资料,须在施工方案中附上拟建结构物立面和一层、标准层及楼顶面平面图,图中要注明轴线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见附表)等主要建筑尺寸。

(2)结构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

基础类型、尺寸、构造设计及埋置深度,主体结构的类型,柱、梁、板、墙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楼梯的构造及型式等。

(3)建设地点特征

主要说明:

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温、冬雨期施工起止时间、冻层厚度、主导风向、风力和地震设防烈度等。

(4)施工条件

主要说明:

水、电、气、道路、通讯及场地平整的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及供应情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劳动组织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3.施工特点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应指出单位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不同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均有其不同的施工特点。

例如砖混结构施工特点是砌砖、抹灰工程量大,水平垂直运输量大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是钢材加工量大,焊接件多,混凝土浇筑难度大等;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是结构和施工机具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要有高效率的垂直运输设备,脚手架搭设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安全问题突出等。

(二)施工方案选择

1.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及施工顺序

(1)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

分别拟定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的施工起点流向,然后按划分施工段的原则划分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段。

(2)分解施工过程,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先将各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然后分别确定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

2.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的选择

(1)测量放线

1)说明测量工作的总要求。

如测量工作是一项重要、谨慎的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程序、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经常进行仪器、观测点和测量设备的检查验证,配合好各工序的穿插和检查验收工作。

2)工程轴线的控制。

说明实测前的准备工作、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方法,首层及各层轴线的定位、放线方法及轴线控制要求。

3)垂直度控制。

说明建筑物垂直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外围垂直度和内部每层垂直度的控制方法,并说明确保控制质量的措施。

如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方法为:

外围垂直度的控制采用经纬仪进行控制,在浇筑混凝土前后分别进行施测,以确保将垂直度的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内部每层垂直度采用线锤进行控制。

(2)土方工程

1)确定土方开挖方式(人工开挖、机械开挖),选择土方施工机械。

当采用人工开挖时,应按工期要求确定劳动力数量,并确定如何分区分段施工;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确定土方开挖及运输机械型号、数量和行走路线(挖掘机、运输机械、配套计算)。

2)根据土壤类别及开挖深度,确定边坡放坡坡度或土壁支护形式及其施工方法。

3)土方开挖方法:

根据基坑深度分层开挖或一次挖至坑底(坑底留300mm~500mm人工开挖),确定开挖机械的行走路线。

4)土方回填方法:

回填土料的要求;填土的方法;机械选择;压实方法;质量要求。

(3)基础工程

柱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方案应具体说明垫层及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1)模板工程

①选择模板类型,确定墙、柱、梁板及楼梯的支模的安装程序及技术要点;

②模板拆除的要求及原则;

③模板的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2)钢筋工程

①钢筋的加工:

钢筋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方法。

②钢筋连接:

焊接、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的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

③钢筋的安装和检测:

安装和检测方法及质量要求。

3)混凝土工程

①混凝土搅拌机械选择:

搅拌机型号选择;搅拌机数量计算,搅拌运输车数量计算。

②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配料要求;搅拌制度。

③混凝土的运输:

塔吊运输、混凝土泵运输;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④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顺序;浇筑要求;振捣机械选型及振捣方法;施工缝留设及处理方法。

⑤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方法;养护时间;养护要求。

(5)砌筑工程

1)砂浆搅拌机的型号及数量的选择

2)砖墙、砌块墙、组合墙的组砌方法及质量要求;

3)弹线及皮数杆的控制要求。

(6)屋面工程

1)屋面各个构造层次的施工操作要求。

2)选择屋面材料的运输方式。

(7)装饰工程

1)确定室内、外主要装饰工程的操作要求及施工方法。

2)确定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组织流水施工。

(8)现场垂直、水平运输

1)计算垂直运输量,选择垂直运输方式。

2)合理布置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综合安排各种垂直运输设施的任务和服务范围。

3)选择水平运输方式及设备(如混凝土、灰浆运输车、料车、砖车、砖笼等)的型号、数量;确定地面和楼层水平运输的行走路线。

4)选择脚手架的类型及搭设方式;确定脚手架搭设尺寸(排距、柱距、步距、连墙件的间距)、搭设方法及安全网的挂设要求。

4.主要实物用量计算

对于结构中各分项工程所必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机械台班、人员配置数量做一个统计,按分项类型分别制作用量表。

三、施工组织设计成果

1.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方案一份;

2.施工设计图纸内容:

(1)施工平面布置图1:

250;

(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横道图)。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1、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施工方案内容正确、程序合理,图纸符合制图规范要求,书写工整;

2、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必须符合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方法正确,过程全面,具有一定的施工指导意义;

3、施工方案采用A4纸编制及装订,可手写也可打印。

要求:

①如手写,要求字迹端正,图表一律用铅笔,篇幅至少在30页以上;②如打印,则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楚,过程详细,图文并茂,正文选用字号为小四,段落为单倍行距,篇幅在至少在80页以上,且作为重点检查的类型;

4、格式应符合一般论文格式的要求;

5、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及网络资源,应使施工设计的内容尽可能详实,并按期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6、每周老师讲课不能无故缺席,学生因任何原因累计耽误时间超过课程设计总时间的四分之一及以上者,直接不予通过,必须重修;

7、施工设计评审视下列情况将不予通过:

不能按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主要工作内容,施工的方案内容、工序安排、工艺设计不合理或不合逻辑,与现行规范严重不符,出现原则性错误,达不到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施工内容为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施工方案中的段落格式、方案内容有40%以上与他人完全相同。

8、课程设计提交时间:

第18周周一(具体时间提前通知)

五、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安排

1、施工组织设计:

16-17周(共8次课)

(1)第1-2次课:

提前熟悉建筑施工规范、各分项工程劳动定额、工程量计算规范、质量验收规范及施工规范等,掌握规范中相关内容,表格的应用方法。

同时编写工程概况,划分分部、分项工程,计算工程量;

(2)第3-4次课:

部署施工,完成施工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设计;

(3)第5-6次课: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4)第7-8次课:

对施工设计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完成横道图。

六、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教材;

2、《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江正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各种设计和施工标准图集;

5、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

附表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副标题及参数表

班级

序号

楼层数

层高

地下

水位

班级

序号

楼层数

层高

地下

水位

1

4

3.6

-3

16

4

3.9

-3

2

5

3.7

-6

17

5

3.6

-6

3

6

3.8

-9

18

6

3.7

-9

4

4

3.9

-3

19

4

3.8

-3

5

5

3.6

-6

20

5

3.9

-6

6

6

3.7

-9

21

6

3.6

-9

7

4

3.8

-3

22

4

3.7

-3

8

5

3.9

-6

23

5

3.8

-6

9

6

3.6

-9

24

6

3.9

-9

10

4

3.7

-3

25

4

3.6

-3

11

5

3.8

-6

26

5

3.7

-6

12

6

3.9

-9

27

6

3.8

-9

13

4

3.6

-3

28

4

3.9

-3

14

5

3.7

-6

29

5

3.6

-6

15

6

3.8

-9

30

6

3.7

-9

1.学生按照在班级名单上的序号,在上表中选择对应的楼层数填写在课程设计副标题一栏的空白处;

2.如某班人数超过30人,则超过部分人数从序号1开始重新排列次序,并选择相应参数;

3.按照表中布置的参数安排施工,注意在横道图中对应体现工期安排;

4.地下水位单位为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