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645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A(2分)2、D(2分)3、C(2分)

4、(4分)罗贯中元末明初耶胡儒林外传5.(2分)C

6、(2分)“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杂糅,删去“的过程”。

“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

(每处1分)

7、(5分)①荷笠带斜阳②弓如霹雳弦惊③辞根散作九秋蓬④贤者能勿丧耳⑤略

8、(6分)

(1)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众对德州食品安全基本满意,少数群众不满意。

(2)①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②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

(6分,

(1)2分;

(2)2分,各2分)

二、阅读(共45分)

(一)(6分)9、(2分)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10、(2分)(言之成理即可)掬水月在手,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香满衣。

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11、(2分)略

(二)(7分)12.(2分)

(1)猛,强有力

(2)鱼

13、(2分)(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4、(3分)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

(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三)(7分)15.(2分)①告诉②你,你的(每空1分)

16(2分)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却没有凭据的?

(得分点:

安、金、反问句式)

17(3分)“重诺责,敦风义”或者“诚实守信”。

(答对“守信”即给满分)

(四)(10分)18.(2分)

(1)玉是君子的象征;

(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

(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全分。

19.(2分)

(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花雪月。

(每小题1分)

20.(3分)象征义:

连年有余(1分)说明:

示例: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

(2分)

21.(3分)

(1)从诗中发现:

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

(1分)

(2)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

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

(2分)

(五)(15分)

22.(2分)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1分)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只答“让人心安”也可,1分)

23.(4分)①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2分)

②古老的土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

(2分)

24.①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2分)

25.照应前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分,各1分)

26.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2分,只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1分)

 27.提示:

本题3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1分、语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28.(2011·湖北省宜昌市)欣赏麈尾之华贵,感受名士之风采(10分)

①麈(zhǔ)尾,是的一种道具。

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

宋朝以后逐渐失传。

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

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

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

“拂尘。

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②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

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

麈尾也绝不像拂尘,这是肯定的。

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

③据说,麈是一种大鹿。

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

“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

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

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

在这一点上,它有点像某些外国帝王和总统手持的“权杖”,起显示身份的作用。

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管的。

而“拂尘”,则是侍女一类人侍候主人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④东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

“勿谓质卑,御于君子。

拂秽清暑,虚心以俟。

”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价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

⑤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实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其中所绘阮籍便手执麈尾。

七贤以嵇康、阮籍为首,看来阮籍执麈尾也隐喻有竹林清谈领袖之意吧。

此外,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的孙权,也手执麈尾。

从而又可看出,麈尾虽是清谈所用的名流雅器,但因它能显示一种高雅的领袖身份,所以,名士平时自然可以手执,另一些虽非名士但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也可以拿。

⑥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据《晋书·王衍传》记载,大清谈家王衍常用的是白玉柄麈尾,他的手和玉柄同样白皙温润,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

《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造了一个玉柄麈尾,认为当时配拿它的只有清谈家张讥,就把它赐给了张讥。

这两则故事说明:

大名士王濛病重时,在灯下转动麈尾看来看去,长叹不已。

王濛死后,另一大名士刘惔把犀麈尾纳入棺中。

麈尾与名士,可真是生死与共了。

1.从功用上讲,麈尾与拂尘、扇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分)

2.请在第⑥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

(2分)

3.因为文献界与文物界的脱节,《辞海·下册》4728页对“麈尾”的解说并不准确,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在第①段横线上为“麈尾”准确定义。

(2分)

4.读过本文之后,你对麈尾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归纳。

(2分)

5.积累链接:

请默写出教材中朱熹《观书有感》的最后两句诗。

(2分)

答案:

1.(2分)麈尾与拂尘、扇子的相同之处是都能“拂秽清暑”。

(1分)不同之处是拂尘与扇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麈尾只有清谈名士和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才能使用。

(1分)(说明:

若分开表述麈尾与拂尘、麈尾与扇子的不同点,也可得分)

2.(2分)①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

②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

(说明: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3.(2分)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

或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

4.(2分)通过本文的阅读,可以了解麈尾的来历,形状,用途,制作工艺以及它与拂尘、扇子的区别。

(说明:

答对一点得0.5分,至2分为止)

5.(2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明:

错一字扣1分)

7.(2011·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6题。

(12分)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

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

“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

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

“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

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

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

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

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

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

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

“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

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

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

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⑦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

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⑧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

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

(选文有删改)

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

(3分)

答:

13.结合语境,填空:

(2分)

(1)文章第③段引用《管子》的话是为了说明

(2)文章第⑥段加横线的“后三者”指代

14.第①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答:

15.结合第⑦段的相关知识,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并作简要的说明。

(3分)

象征意义:

答:

(请用四字词语作答)

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迁移拓展】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

别名秋菊、九华、帝女花、笑靥。

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菊花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亲睐。

(2分)

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现代·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1)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菊花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

(1分)。

答:

(2)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

(1分)

答:

【答案】12.(3)

(1)玉是君子的象征;

(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

(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全分。

13.(2分)

(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花雪月。

(每小题1分)

14.(2分)不能,如去掉后句意就变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只有玉文化了,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或“之一”是说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玉文化,还有其他的形式。

语言准确。

15.(3分)象征义:

连年有余(1分)说明:

示例: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

(2分)

16.(2分)

(1)从诗中发现:

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

(2)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

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

(每小题1分)

16.(2011·山东省济宁市)

子贡的语言艺术

高广永

1子贡喜欢扬人之善。

有一次跟孔子在一起闲谈众弟子的学习情况,师徒有这样一段对话:

   2“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3意思就是:

你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呢?

子贡就回答:

我端木赐哪里敢跟颜回比呢?

颜回听说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只能推知两件事情罢了。

孔子说:

是不如他,我赞同你说的,不如他。

从这一段对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贡的品格,不矜功更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却把别人的成绩说得极高,其实在这种谦逊的情况下不会使自己变得渺小,反而会让你的形象高大起来。

   4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

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

   5叔孙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

这话传到了子贡的耳朵里,子贡便对叔孙武叔说:

“这样做是没有用的!

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是个小土丘,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

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这段话不仅表现了子贡对老师孔子的仰慕和尊敬之情,更体现了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

只有寥寥数言便让孔子的形象如日中天,有谁能再用别的比喻超过孔子的高度呢?

   6还有一次,弟子们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就是不愿出来做官做事,不愿为天下所用,所以就公推子贡来劝说老师孔子。

子贡与孔子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7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8子贡见到孔子并没有直接劝说孔子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一类的官话套话,那样也许一句话就让老师给堵了回去,子贡先是跟孔子打起了比方,他说:

这里有一块精美的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让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

孔子就回答说,要卖,要把它卖了啊。

我是等待着那些识货的人来,等到那些真正认得美玉的人来买啊。

这是很重要的。

孔子并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时机。

要用,但是要有选择地用。

古代人用玉比喻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华美。

这种赞美会让所有的人都笑逐颜开的,想来孔子也是不能免俗的。

一句话就能让老夫子开心不已,这水平也许只有子贡有吧。

先把您老人家的耳朵给理顺了,心情自然就会大好,再跟您说点什么,也不会招致一顿猛烈的回击了,对话的双方把自己的意思都表达出来,而且还都能开开心心,这正是子贡所具有的高超的谈话艺术。

15.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子贡的语言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16.为了说明“子贡的语言艺术”,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进行说明,请你简要概括这三件事并说明还各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6分)

17.子贡除了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外,他的品格也令人称道。

从文中来看,他有怎样的可贵品格?

(4分)

18.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

读罢此文你有怎样的启示?

(3分)

【答案】

15.能言善辩;含蓄委婉;富有哲理(3分)

16.子贡喜欢扬人之善。

作比较。

孙叔武叔毁仲尼(孙叔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

打比方。

子贡劝孔子做官做事。

打比方。

(6分)

17.谦逊、不矜功、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把别人的成绩说得很高;敢于直言,勇于担当,仰慕和尊敬老师。

(4分)

18.例:

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了诸多大事。

我们生活中一句得体的话,给人无限温暖;一句恶语,让人心痛不已。

用心学好语言不仅能架起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桥梁,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快乐无比。

(3分)

47.(2011·江苏省淮安市)阅读下文。

完成9—12题。

(17分)

幽幽一扇窗

肖慧

①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

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

②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

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

③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

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

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

④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

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

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

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

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

⑤古窗是一幅悠长隽永的古画,如今的窗少了许多精雅与遐想。

然而无论怎样的窗,依然神奇地连接着两个世界——关上窗,营造出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笑骂喜怒,皆由自己;打开窗,人便与外界有了联系,清风明月,葱茏明朗。

东坡有诗云: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幽幽一扇窗,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境的大天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删改)

⒐阅读全文,分别写出文章主要介绍的三种窗给人怎样的美感。

(4分)

答:

⒑体会文章第③段画线语句中加点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

(4分)

答:

⒒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中写夜听昆曲《游园》这一事例的作用。

(4分)

答:

⒓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理由。

(5分)

答:

【答案】⒐(4分)

答:

长窗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

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

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

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

花漏窗给人的感觉格外幽雅含蓄。

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

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

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

⒑(4分)

答:

必然;确实无疑。

写出了半窗与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搭配的必不可少的关系。

⒒(4分)

答:

写出花漏窗给人带来的美感享受,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意义,那种不在现场却能想象现场的朦胧之美。

⒓(5分)

答:

巧妙化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古窗独特的见解。

窗户虽小,可是意义无限,变化多段,配合周边的景致更有无穷的意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曲”应为“词”)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B.《沁园春雪》是一首曲,“沁园春”是曲牌名;“雪”是曲的标题,它概括了曲的主要内容。

C.《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贫苦低微、其貌不扬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的女性。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6分)

【食品安全我留心】

(1)请你给某班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分)

2011年6月8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

发改委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高。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答:

答题示例:

食品安全为今年改革重点

【同学健康我关注】

(2)同学们在学校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此时,恰好李萍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她?

(2分)

答题示例:

李萍同学,你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确保食品的安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说话要有针对性,语言连贯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学校管理我参与】

(3)同学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食堂卫生差、食品摆放混乱、蔬菜不新鲜等问题。

请你就存在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

答题示例:

(1)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2)加大食品采买监管力度,杜绝过期食品进校园;(3)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当天食品必须“留样”。

(言之有理即可)

2.(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综合性学习。

(6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

我市某校九

(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

看图示,练疏散(2分)

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

活动二:

编节目,作宣传(2分)

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

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

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